高血压知多少——你听说过继发性高血压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25 回复:2

[趣味科普] 高血压知多少——你听说过继发性高血压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lengzichen

ZxID:10454712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倾听回忆
I'm lazy,and I'm fat,and I'm proud of it.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18 0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1959,1979,1991)大型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7.7%、11.9%。2002年卫生部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然而,我国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0.2%、24.7%、6.1%。
  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中年以前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种族间存在差异,高血压发病率及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5月14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再一起聊聊高血压的种种。
  除了常说的“高血压”,还有继发性高血压
  我们曾写过名为《你是“没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吗》的文章,来提醒大家高血压的危险性和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当时有读者留言说,自己是21岁男性患者,高血压2级,初次诊断年龄为16岁,咨询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已经对提问给出了详细的回复)。借此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虽然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虽有年轻化趋势,但极少有患者18岁之前发病。对于18岁之前发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首先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这里,需要对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进行区分。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或不伴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划分并无明确界限,我国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将血压划分为以下标准: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等级时,以较高的血压级别作为标准

  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默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下文中出现的“高血压”,如无特殊说明,也是指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确病因的血压升高,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的升高有明确病因,比如双侧肾动脉先天性狭窄、肾上腺病变(常见有嗜铬细胞瘤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高于正常范围引起阵发性或者持续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水钠潴留而引起高血压)等,占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5%以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病因的解除(比如肾上腺病变切除),是可治愈的。
  血压正常高值的人群,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除了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还有一部分人群,血压为正常高值,他们需要药物治疗吗?
  需要指出的是,血压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比如18岁以下,青少年血压一般低于120/80mmHg,30岁以下成年人一般低于130/80mmHg,60岁以上人群如果血压低于145/95mmHg,目前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血压范围。一般来讲,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人群,无需治疗,但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预防日后血压进一步升高;30岁以下的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亦无需药物治疗,但更应该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而且应该规律监测血压。
  妊娠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妊娠高血压也非常令人头痛,它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10.4%,多数病例为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症状消失。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初产妇、妊娠年龄过小或大于35岁、肥胖、多胎妊娠等都是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妊娠高血压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系统脏器灌流减少:比如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引起脑水肿、血栓形成甚至出血;肾血管痉挛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功能损害;血压升高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全身血管痉挛引起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下降导致贫血。
  这里我们给出一些预防措施:
  (1)主要在于加强产前教育、健康指导,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2)研究表明,孕妇每日补钙1-2g可有效减少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3)合理饮食与休息:补充微量元素与新鲜水果蔬菜,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但不必限制水、盐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与放松的心情。
  针对治疗,我们也有一些建议。因为多数患者分娩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因此无需口服药物,可住院治疗也可在家治疗:
  (1)休息:每日休息时间不少于10h,睡眠充足,左侧卧位可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血压。
  (2)镇静:精神紧张的孕妇,可给予镇静治疗。
  (3) 密切监护孕妇状态:仔细询问有无头痛与视力减退的症状,每日测量体重与血压,每2日测尿蛋白。
  (4)间断吸氧:可改善全身脏器和胎盘的氧供。
  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说了这么多,究竟人们是如何患上高血压的呢?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
  (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统计学表明,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患病率高达45%以上,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追溯到家族史。目前的基因筛查技术仍未明确哪一种基因与高血压相关,专家推测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方式致病。
  (2)环境因素:
  A. 饮食: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密切相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率越高,而钾、钙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动物蛋白及酒精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B. 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精神紧张与噪音环境加速高血压的发生。
  (3)其它因素:
  正常水平以上的体重、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都可能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能根治吗?
  高血压为缓慢性、渐进性起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20%以上的患者无症状,多为体检或者发生其他脏器病变时才发现。常见的症状有阵发性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多可自行缓解,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严重者可表现为鼻出血、视物模糊。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典型症状在血压降低后立即消失。而且,血压随季节、情绪、昼夜波动较大,冬季血压较高,晨起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紧张时血压升高。
  而当前尚无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药物治疗只能长期地对血压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高血压十分重要,因为……
  由于高血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此容易被人忽视。而高血压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以引起其他脏器进展性的严重损害。
  (1)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心室壁肥厚、新功能减低,最终发展为高血压心脏病,而高血压心脏病常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变性、缺血,促使管壁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小动脉闭塞或者破裂出血,即我们常见的“脑血栓”与“脑出血”。
  (3)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萎缩、肾动脉硬化,最终可导致肾功能降低甚至肾衰竭。
  (4)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血压骤然升高时可引起眼底出血。
  高血压的上述并发症,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起病,比如突发的脑出血、脑梗死或者眼底出血,引起严重的肢体残疾甚至死亡。也可能在不引起患者注意的情况下,出现其他器官严重的不可逆性病变,比如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良性病变,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人群中如能普及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将会避免许多重度残疾与死亡。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最后,我们还是想再强调一下生活中预防高血压的措施。
  1.定期在人群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老百姓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危险因素、治疗措施。
  2.饮食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尽量戒酒。进食以清淡低盐、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油脂以花生油、玉米油、豆油等植物油为宜。控制钠盐摄入,每日6g以下,少食糖类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饮食勿过饱,可少量多餐。
  3.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起居规律,按时作息,保证体力与精神方面的休息,切忌熬夜和无规律作息,经常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场所散步、慢跑,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避免过量运动、空腹运动,注意环境与气候。
  4.血压监测:35岁以上的成年人,如无高血压,也应该每季度测量至少一次血压,以及早发现隐性的高血压。而对于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更应该规律地监测血压,最好自备电子血压计,做到每周至少测量1-2次。
  通过调节饮食与运动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可不需口服药物治疗;但若不能保持血压平稳,最好到心脏科就诊,根据自身情况,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药物治疗开始后,必须坚持按时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最好每天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以便掌握血压高低、调整服药剂量。
  5.及时就医:当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就医。常用药物已服完;血压过高或过低、波动幅度大;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偏瘫失语。

感想
其实对高血压的了解也就限于常规数值啦  那个80/120  其他也并不是很清楚
但是因为有姐姐当医生 所以了解过妊娠高血糖 高血压   孕妇少吃含糖高的  而且也要注意高血压
反正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也不错 毕竟父母年纪都不小啦  平时可以预防一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6
  • 邵畑。

    派派币 +66 2016-05-18

    科普主持人奖励

  
邵畑。

ZxID:14088211


等级: 文学之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5-18 0

阿晨你姐姐是医生。星星眼。

一直不清楚高血压的正常素质。

觉得有必要认识一下。好在有这个帖子。

到了中年饮食就要多注意。

楼主留言:

哈哈   对呀 还是中医呢  平时会有很多问题问她
你最近好勤劳呀   到处撒分  (づ。◕‿‿◕。)づ

口十心

ZxID:14850312


等级: 派派文编
5-26/6-23,这里是阿思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5-18 0
外公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血糖也会衍变成低血糖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