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927 回复:13

[物品器具] 珐琅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两个人的舞会

ZxID:27803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老両
『四季很好,只要你在』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23 0
珐琅器的材料和定义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

  依据金属胎珐琅器在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可将金属胎珐琅器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透明珐琅,锤胎珐琅,錾胎珐琅及流行日本的七宝烧等几个品种。


珐琅器的分类和制作








珐琅器的分类一般有按胎骨材质及加工方法分类和按珐琅釉料性质及处理方法分类两种。按胎骨材质分类有金属胎珐琅器和瓷胎画珐琅,金属胎珐琅器根据胎骨加工方法又可分为錾胎珐琅器、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等。由于不同的胎骨加工方法与施用的珐琅性质及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按珐琅釉料进行分类与按胎骨分类是相互融合的。

  珐琅釉料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瓷土等,它以纯碱、硼砂为熔剂,用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作为乳化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珐琅粉,或配入粘土经湿磨而得珐琅浆。珐琅属硅酸盐类物质,珐琅釉属低温色釉,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以下。

  珐琅器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一般在有了成熟的设计后,要经过制胎、添蓝、焙烧、磨光、镀金等工序。其中制胎过程依不同种类的珐琅器又包含备料、凿錾花纹、合对、攒焊、掐丝等工艺过程。



1.錾胎珐琅





金属錾刻技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当时的工匠们就将这一技艺广泛运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并制作出了图案精美的青铜工艺品。錾胎珐琅器的工艺制作过程是先在已制成的金属胎表面,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运用金属錾刻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从而使得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其下凹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过程后,方可成器。其表面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



2.锤胎珐琅




  是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锤技法,从金属胎的背面锤起线,锤出纹饰图案,然后点施珐琅釉料,再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锤胎珐琅器点施珐琅釉料的独到之处是在其凸出的部分点施珐琅釉料,而其凹下的部分则以镀金饰之。这种方法突出立体效果,尽显珐琅釉料的晶莹剔透。

  锤胎珐琅器是金属胎珐琅工艺中的一种。制作方法是:按照图案纹饰的设计要求,以金属锤蝶(花)加工技法对金属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锤出图案花纹,然后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再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在金属锤胎珐琅器这一工艺品种中,有部分作品,刻意追求立体的宝石镶嵌效果。其制作方法是以金属锤碟 (花)加工技法对金属胎进行加工处埋,从而起线出图案纹样,在其纹样的凸出部分留出平底点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花纹的凹下部分不填施釉料而代之以镀金装饰,用金色来衬托点施珐琅的花纹。有的作品在使用珐琅釉料装饰花纹的同时,还镶嵌绿色松石、红色珊瑚等各种宝石。这样,在金光灿烂的铜镀金装饰衬托下,五颜六色的珐琅釉料和晶莹闪烁的各种宝石交相辉映,器物表面呈现出五彩斑谰的立体艺术效果。



3.透明珐琅






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锤錾出浅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经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深浅不同而引起的视觉上明暗浓淡的变化。透明珐琅器是在錾胎珐琅器衰落时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以清乾隆年间广州制造的透明珐琅器最为著名。



4.掐丝珐琅




 又称“景泰蓝”,先在金属胎上,按照图样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主要是铜,兼有金、银丝、片)焊着或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组成纹饰图案。再于纹样轮廓线的空白处,点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多次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掐丝珐琅器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据现存清宫造办处档案材料记载,这一名称的使用,在清代巳于宫内广泛流行。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在己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图案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 (金属主要是铜,也有用金或银的),焊着或者是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再于金属丝或金属片纹样的空白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制作过程后而成。

  掐丝珐琅器与錾胎珐琅器的表面效果相似,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掐丝珐琅器和堑胎珐琅器二者在点蓝(填施珐琅釉)、焙烧、磨光和镀金等工艺制作方法上基本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金属加工工艺的具体方法上,即图案纹样的起线(制作和形成)方法。掐丝珐琅器是以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焊着或者是粘合在金属胎上组成图案纹样;而堑胎珐琅器则是运用金属錾刻技法起线花纹。因此,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这两种珐琅器,就会发现,掐丝珐琅器的图案线条纤细而婉转,而且在掐丝、焊着及磨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线条断裂现象而堑胎珐琅器的图案线条一般比较粗壮,且无接头相焊痕。



5.画珐琅




画珐琅器又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器的描述可知,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 (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画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己制成的红铜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白色珐琅釉,人窑烧结,并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以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花纹图案,再经人窑焙烧显色而成。

 清代康熙帝年间,中西方贸易禁止被解除后,欧洲的画珐琅器(洋瓷)传入中国,并以贡品、礼品等形式进大清宫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工艺品,引起了清代皇帝及王公大臣的关注,于是清政府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宫廷专门设立了珐琅器制造作坊,借鉴掐丝珐琅器、瓷器和料器(玻璃器)的生产,并吸收欧洲画珐琅工艺制作方法,经若干年努力,终于成功地烧制出了在图案题材、器物造型、珐琅色彩以及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画珐琅器,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

  画珐琅器还有非金属胎的,如瓷、紫砂、玻璃等,这类工艺制品称之为“珐琅彩”,属陶瓷艺术品。瓷胎画珐琅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其珐琅釉料颜色丰富多彩,色彩控制准确,画面富有立体感,富丽堂皇。以康熙雍正时期最为精湛。



6.七宝烧




是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以贵金属为胎,外饰以石英为主体的原料及各种色料,经烧制而成。七宝烧具有胎骨轻薄,器型规整,珐琅釉料细腻,光泽闪耀,色调艳丽明快等特点。它与我国的景泰蓝、画珐琅器一样,为世界金属珐琅器工艺中优秀的艺术财富。




珐琅器的鉴赏和收藏




珐琅器鉴定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对文献史料的考证;二是科学的检测手段;三是通过时代风格的比较来鉴定。前两种方法较复杂,常用的是第三种。时代风格比较鉴定一般着重考察款识、胎骨与型制、纹饰图案和珐琅釉料等几个方面。
  
1.款识




   现存明清二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铸錾、掐丝和刻款三种。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三种。款识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字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款识排列形式有直单行、直双行、直三行和横排。

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
  

 明景泰款因伪款太多,目前尚不能确定哪种款识可作为标准款识。但铸錾款、篆书款、仿宋体款以及双龙环抱款均被认定为伪款,可以排除。掐丝双勾款和阴刻款,目前有的研究者认为可作为景泰真款,但也只是情理逻辑的推论,尚不能枉下结论。

  明嘉靖款为刻阴文直二行“大明嘉靖年制”楷书六字款。

  明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款识为双勾掐丝款(有的字内外填充珐琅釉),字数均为“大明万历年制” 或“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楷书款。尤其以某年造为这一时期所特有的款识语气。字的排列顺序为直单行、直二行或横排。

  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制款方法有铸錾,有刻,还有镂空款等。款识书体包括楷、篆、仿宋等(仿宋体始见于乾隆时期),其中以楷书居多。字数有四字和六字。框栏形式多为正方框和长方框。




2.胎骨和型制

   明清掐丝珐琅器胎骨和型制方面总的趋势是:明代早期胎骨略厚,中晚期日趋减薄。清代从康熙时起,胎骨厚重坚实,到清末减薄。明代器物掐丝常有断裂现象,而清代由于铜质精纯并提高了烧制和打磨技术,这种现象基本消失。明代器物镀金较薄,常有磨脱现象,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镀金厚重,镀金技术远胜于明代,至今器物的镀金仍光彩照人。

  明清二代掐丝珐琅器体积和型制从小到大,从简练到复杂,从陈设、祭祀到观赏实用。
  
3.纹饰图案


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器的纹饰图案品种繁多,也经历了一个有简练到繁缛的过程。以缠枝莲纹为例,元末明初疏密有致,大花大叶、枝蔓伸展坚强有力,全部单线勾勒图案线条。

枝叶呈串联状,并点缀数朵盛开的花朵,花朵饱满,花瓣短而肥腴,花心常呈桃形。明中晚期开始以双线勾勒轮廓线,布局趋于繁缛,但仍保留某些早期余韵。缠枝莲的花瓣趋于尖瘦,花心常呈“圭”字形或如意形。清代的缠枝莲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极具图案性。基本以双线勾勒轮廓线,明代那种洒脱的韵味不复存在。



4.珐琅釉料

   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器釉质细腻,色调纯正,鲜艳明快,具有水晶般透明感。通常以浅蓝色作地,间饰红、黄、白、绿、紫、深蓝等色釉。从明宣德晚期开始,釉色略显灰暗,光泽度降低。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地色除浅蓝色外,宝蓝色应用广泛。到万历年间,更出现了淡青、白等中间色地。珐琅色釉有所增加,新出现了赭、豆青、松石绿等色釉品种。

  清代的珐琅釉料品种丰富,所用色釉达几十种之多。但其有一个共同点,皆不透亮。
  珐琅釉料的另一特征是表面沙眼现象,是由于硼酸盐含量过高以及烧制过程中的氧化还原作用所引起。工匠们常用“蜡补”的方法来补救,即用石蜡加入色粉制成色蜡,填充于沙眼之中。到乾隆时期,经改进工艺,杜绝了沙眼现象。

  景泰蓝以它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艺术风采,在世界掐丝珐琅工艺中独树一帜。那些仿制的似是而非的景泰蓝赝品,无论在材料、质地还是艺术风格上均无法与明清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相提并论。只要熟悉掌握明清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材料和艺术风格等特征,一望便可断定其真。




珐琅器的保存和维护





珐琅器性质稳定,质地坚硬。除强酸强碱外,不溶于水及一般常用的酸液碱液。金属珐琅器的胎骨以铜合金(与铁、铅、锡等)居多。这些特点决定了珐琅器的主要损害是机械性破坏和金属胎起皱生锈。另外珐琅釉配料和涂施方法不正确也会造成釉胎脱离,釉料粉化、炸裂、失去光泽、透明度降低等。因此,收藏保存珐琅器时应注意避免磕碰,放置于安全的地方。

环境的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珐琅器腐蚀。氯化物和氧化物对胎体损害较大,应避免接触。珐琅器镀金面和釉面上的灰尘应用软毛刷拂拭以免产生划痕,切忌用水或粗糙的物品擦拭。总之,金属胎珐琅器应放置于干燥低温清洁的环境中保存,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珐琅器欣赏


掐丝珐琅御用镜


【名称】 明掐丝珐琅御用镜
【类别】 铜器
【年代】 明代
【文物原属】 明宫廷御用镜
【文物现状】 瑞士私人藏家
【简介】此镜为明代掐丝珐琅葡萄纹宫廷御用镜,直径44厘米,重9040克,圆形,云纹,镜体整体铸造,镜背的边沿铸接在镜身上,铜质精密,镜身厚重,镜背正中云纹钮为焊接花工艺,背部以明万历时期始出现的松石绿珐琅料为底色,掐丝珐琅葡萄藤叶纹,构图细腻生动,所填珐琅彩料古典素雅,镜背边沿装饰莲花纹,图案规整细密,彩料丰富浓艳,镜面原有鎏金,随着岁月的流逝,鎏金多已磨损,但仍不失当年辉煌。而云纹钮和镜边沿的鎏金装饰仍然保存完好。
  迄今为止,同类的掐丝珐琅镜尚知存世有两件,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收于瑞士私人藏家,但尺寸规模和保存状态以此镜最为恢弘壮丽,堪称传世奇珍。
  现今中国掐丝珐琅的作法,是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带回中原的新技术。不过现今可以确认的掐丝珐琅器,大概只能早到元末明初,元代早期产品还很难见到。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和清代及近代掐丝珐琅器在科技检测上,有以下区别:
  胎体制作工艺的不同。明代的铜胎坯面,都是用薄铜片捶打或嵌接而成。只有口沿、底座或是器耳附件等,才是铸造而成的。清代坯体除了金银胎是捶打嵌接而成之外,铜胎多数是用模铸的,所以显得比较厚重。
  掐丝的材质和作法不同。明代掐丝材质以扁平的青铜为主,这种用来掐图案的铜丝,是用捶打扁平的铜线做成的。由于青铜丝较脆硬、轻捶打过的掐丝,在显微镜下常可以看到在掐丝线条中出现的裂缝。
  清代的掐丝,因为是先压成很薄的铜片,然后就像切面条似的,把掐丝一条一条切出来,所以成品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掐丝上有任何裂缝。



“洋瓷”画珐琅




珠边人物图画珐琅挂表(清朝)

  在珐琅器中,因不同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掐丝珐琅”,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景泰蓝”。珐琅器中的第二大类,是画珐琅。画珐琅与掐丝珐琅不同,它是由十五世纪初欧洲法兰德斯人发明。所谓画珐琅,也就是用珐琅来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画珐琅的珐琅是一种像釉一样的玻化物质,具有色丽、质硬与耐磨等特点,其质地又可分为有色、无色、透明、半透明与失透五种。画珐琅是十七世纪末,由西方的传教士与商人带来中国的,中国人最早烧制这种珐琅器是在广州,当时内地称这种西洋引进的画珐琅为“洋瓷”,或者叫“广东珐琅”。开始烧制是为了外销,后来由于清王朝的喜好与需要,这种工艺被引进皇宫,并成为一枝独秀的艺术。

  现在我们能见得最多的画珐琅是珐琅表,这些珐琅表的生产年代大多为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末的欧洲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多为挂表,精美玲珑,典雅高贵。按施彩的部位,有单面、双面与内画三种,所表现的题材有美女、人物、动物、风景、圣经故事、战争场面,其中尤以美女图居多。胎骨多以铜质鎏金,也有银质,极少金质,为装饰珐琅表的富贵气,有的还用珍珠镶嵌边圈,还有的外框施以錾金工艺,以凸现画珐琅的欣赏性。珐琅表通常都要配以银链,珍贵者还要施以珐琅。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洋珐琅表,其上的画珐琅有的是进口时已画好,但事实上还有不少是进口胎胚到中国绘制烧成的,这些大多是乾隆年间的老古董。




清雍正画珐琅卤壶





【名称】清雍正画珐琅卤壶
【类别】珐琅器
【年代】清代雍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13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1厘米

  该壶采用铜胎镀金工艺。壶呈圆罐形,盖小,短流,螭形高柄,圈足。通体施黑色珐琅釉为地,上饰缠枝牡丹花纹,每朵花中心为团“寿”字,花间以十只蝙蝠穿插点缀,有“福寿”吉祥寓意。卤壶身内施白色珐琅釉,中心有“雍正年制”款。此器具有清雍正时期画珐琅的典型风格,制作工艺纯熟,图案设计亦严谨工整,形式布局变化统一,色彩丰富。

  壶是清雍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器型,并在色釉处理上采用一种黑色珐琅色釉作地来衬托纹饰图案的新方法,产生了如同退光漆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所生产的画珐琅器无论在品种、质量、色彩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制作水平高,产品种类亦极为丰富,为乾隆时期金属胎珐琅器制作工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器为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造,其艺术收藏价值很高。




明宣德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名称】明宣德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类别】珐琅器
【年代】明代宣德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3.9cm,口径:29.7cm,足径:13cm。

  碗直口,收腹,圈足。内壁通施蓝色珐琅釉为地,在朵朵祥云和杂宝纹之中掐饰双龙追火球纹。外壁一周施白色珐琅釉为地,以S形串联起的6朵红、黄、墨绿色缠枝莲花,布局规矩对称,纹饰绚美富丽。足内饰彩釉菊花纹,中心处有红釉“宣德年造”篆书四字款。

  明代宣德款掐丝珐琅器是目前所见中国古代掐丝珐琅器最早有纪年款识的制品。宣德款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器物成型规整。




清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




【名称】清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
【类别】珐琅器
【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属】御用监制造,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25.6cm,口径:11.5cm。

  花觚铜胎镀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黄色珐琅为地,上饰彩色西洋人物花卉纹,口沿下四面开光,内饰粉色山水纹,中部亦四面开光,内饰西洋人物图,开光外绘花卉纹样,腹部上、下各有铜镀金錾蕉叶纹一周。花觚底部以白色珐琅为地,中心黑色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系仿古代青铜觚造型,珐琅色彩鲜艳,纹饰描绘精致,是此类画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掐丝珐琅御用镜




【名称】 明掐丝珐琅御用镜
【类别】 铜器
【年代】 明代
【文物原属】 明宫廷御用镜
【文物现状】 瑞士私人藏家

【简介】此镜为明代掐丝珐琅葡萄纹宫廷御用镜,直径44厘米,重9040克,圆形,云纹,镜体整体铸造,镜背的边沿铸接在镜身上,铜质精密,镜身厚重,镜背正中云纹钮为焊接花工艺,背部以明万历时期始出现的松石绿珐琅料为底色,掐丝珐琅葡萄藤叶纹,构图细腻生动,所填珐琅彩料古典素雅,镜背边沿装饰莲花纹,图案规整细密,彩料丰富浓艳,镜面原有鎏金,随着岁月的流逝,鎏金多已磨损,但仍不失当年辉煌。而云纹钮和镜边沿的鎏金装饰仍然保存完好。

  迄今为止,同类的掐丝珐琅镜尚知存世有两件,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收于瑞士私人藏家,但尺寸规模和保存状态以此镜最为恢弘壮丽,堪称传世奇珍。

  现今中国掐丝珐琅的作法,是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带回中原的新技术。不过现今可以确认的掐丝珐琅器,大概只能早到元末明初,元代早期产品还很难见到。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和清代及近代掐丝珐琅器在科技检测上,有以下区别:

  胎体制作工艺的不同。明代的铜胎坯面,都是用薄铜片捶打或嵌接而成。只有口沿、底座或是器耳附件等,才是铸造而成的。清代坯体除了金银胎是捶打嵌接而成之外,铜胎多数是用模铸的,所以显得比较厚重。

  掐丝的材质和作法不同。明代掐丝材质以扁平的青铜为主,这种用来掐图案的铜丝,是用捶打扁平的铜线做成的。由于青铜丝较脆硬、轻捶打过的掐丝,在显微镜下常可以看到在掐丝线条中出现的裂缝。

  清代的掐丝,因为是先压成很薄的铜片,然后就像切面条似的,把掐丝一条一条切出来,所以成品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掐丝上有任何裂缝。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仪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仪,清中期,长4.8cm,宽3.8cm,高2.2cm。清宫旧藏。

    该日晷造型为孔雀尾状,形体较小。盒内分上下两层,其上层为晷盘,上刻时刻线及“午”、“未”等中国时辰的名称。中心设小指南针。盒盖上设直表,表上刻纬度线。若直表上的小孔与其对面的孔之间系一丝线,即是晷针。盒内下层为一面镜子。

    该日晷盒面高低错落的纹饰无法保证晷体呈水平状,直表上刻画的纬度线也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刻度标志,不具备调节纬度的功能,因此,该日晷根本无法测时,它仅是一件供观赏、佩带的日晷式珍玩。

    该日晷造型独特美观,孔雀尾状的线条非常流畅,局部描绘西洋花纹。从工艺特点看,它以绛红色透明珐琅为主色,点缀翠绿、白、金等色,色彩华丽艳美。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仪为清中期宫廷造办处专为皇帝制作的。



    名词解释: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地平式日晷 

    地平式日晷是指晷针与晷盘面之夹角度数等于测时当地的纬度,即使用时晷盘面与当地水平面平行,再由晷针投在晷盘上的日影求得时刻。

  日晷

    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计时器。“晷”字,古意是太阳的影子。圆形石盘,盘上刻出时刻,中间立金属晷针,和盘面垂直。晷盘斜置在汉白玉石座之上,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日影长短的变化及方向的不同确定时刻。用于宫殿前亦有皇权的象征,一般与嘉量并列于左右,象征天地一统,江山永固。

  透明珐琅

    又名烧蓝,由欧洲传入。此种工艺是在金、银、铜胎上涂透明珐琅料,以低温烧成。其过程多是在器表錾刻纹饰,然后涂抹蓝、绿、紫、黄、白等各种釉色,或加贴金、银花片等,透过珐琅呈现出光彩夺目、华丽璀璨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清代,仅在广州有制作,故又名广珐琅。



清内填珐琅贴金炉、瓶、盒




【名称】清内填珐琅贴金炉、瓶、盒
【类别】珐琅器
【年代】清代康熙时期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炉高:14.8公分,最大腹径:15.1公分。
  瓶高:12.6公分,腹径:7.2公分。
  盒高:4.8公分 最大腹径5.1公分。

  炉:银胎,狮钮,四开光式镂空盖,短颈,柿形腹,狮耳,三足鼎立。炉口挂一镀金内胆,炉腹及底部分别錾成龟甲及漩涡纹为锦,装饰连「T」、蕉叶等纹饰,填烧蓝、粉红、绿色透明珐琅釉,并於蓝釉处贴金箔花叶等,最後器表再施无色透明釉。



清乾隆画珐琅花薰



【名称】清乾隆画珐琅花薰
【类别】珐琅器
【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4.9公分,口径:22.5公分。

  铜胎,錾焊卷叶、番莲花、团卍寿、蝙蝠等成镂空覆钵式罩盖,莲瓣座镶珊瑚珠为钮,盖内施浅蓝釉,外填烧五彩珐琅釉。器身侈口,丰腹,圈足。器内施浅蓝地,壁绘深蓝色转枝花叶,底墨绘山水人物;器外口沿饰回纹,碗壁饰万花锦,以曲线绕成双钱纹及开光各六,开光内白地绘花蝶(牡丹与对蝶;红白梅花松树与对蝶;菊花与对蝶)和渲染山水人物各三,圈足上绘夔纹,圆底周围饰一圈转枝花草,当中湖蓝地绘桃实、水仙、牡丹、竹、灵芝等,花果间书蓝色「乾隆年制」宋体字款上下右左排列。附木座。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10-10-24 23:1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天若舞

    派派币 +10

    基础分+我很赞同

『青梅枯萎 竹马老去 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

两个人的舞会

ZxID:27803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老両
『四季很好,只要你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23 0
故宫10大价值连城的珐琅极品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23 0
也许更喜欢陶瓷、
linda.lee

ZxID:10930051

等级: 博览群书
平平淡淡才是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23 0
更多人喜欢的用玉等稀有矿物雕刻的器皿吧!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23 0
好漂亮啊。。不过我还是不能区别它跟瓷器。。不是一样么?
crescentsj

ZxID:419921

等级: 小有名气
这个难题,是我们可以克服的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23 0
很漂亮啊~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仪,蛮特别的~~
rainbowwind

ZxID:1050460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11 0
不是说带有金属染料的东西并不能经常用,那就是一致癌流产利器
moon爱

ZxID:1495829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4-12 0
全都好漂亮啊  好喜欢
76597463

ZxID:12351821

等级: 自由撰稿
爱,唉,哀。爱情三部曲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15 0
喜欢
崔玉峰

ZxID:12500611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7-31 0
h好漂亮啊,我喜欢花样简单大方的
小沐君

ZxID:7140322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8-01 0
好东东, 为什么不是我家的
此微夜

ZxID:7836477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独爱穿越
十周年!蛋蛋加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0-03 0
那个长条的壶很漂亮

tutu6765

ZxID:7660505

等级: 脱颖而出
jealousy is the ugliest trait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0-15 0
真漂亮···
但是和陶瓷比起来显得俗了·~很奢~但是不够雅
Hear no evil, See no evil, Speak no evil
梅韵流芳

ZxID:11667504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6-03-17 0
都太好看啊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6-03-17

    梅韵流芳帮助哈利打败伏地魔 得到2派派币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