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历史``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547 回复:8

[其他]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历史``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木灵犀

ZxID:7351918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历史``
[font=楷体_gb2312][size=3]    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岁。她在文史记载中,确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因为古代帝王们,多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很少能将全部灵魂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变迁其爱情,而表现于文学的,周后之能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将爱情流露于文学,当然她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了。

      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

      她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就是后主作词的原动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纱》: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把迷恋周后的情感,深宫香艳的情形,全部写托出来。请读他的《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种香闺韵事,儿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写了出来。“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多烂漫,多么娇柔的儿女姿态,以现代眼光看,固然不足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会里,那就够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介绍了多情的周后给千古瞻仰,文学是环境的产物,是情感的交流,在这里完全得到印证了。

      人生总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总要有一天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的。当后主二十八岁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

      对后主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后来将她葬于懿陵,谥号昭惠,从下面词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时的心情。请看下面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这首词表达了后主对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艳的词,死后又影响后主做感伤悲切的词,这种功绩,是后人应该感谢她的。

      自古文人与美人,是结着不解缘的;几多伟大文艺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为题材,为背景的。《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十二副钗”都是绝代佳人。

      的确,美人的魔力,足以感应文人的心灵,而使之写出血和泪的文学来。后主不会做皇帝,而无意中做了词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们之上,谁说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诗中李太白,词中李后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此话看来,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语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番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size][/font]
司马空

ZxID:334715


等级: 派派版主
我叉做的好美好美嘿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4 0
看过电视剧《情 剑 山 河》~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挺感人的~

楼主留言:

没看过……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4 0
大周生病期间,李煜就和小周搞到一起去了……

楼主留言:

唉~~~~悲催的……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24 0
已审,不喜欢李煜的软弱。。

楼主留言:

是女人估计都不喜欢他的为人……
也是啊,一个皇帝写的词大部分都是哀愁

myth.qing

ZxID:7384212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24 0
他太温吞了  也许文人都是哀伤的吧

楼主留言:

文人或温吞或豪迈,他有豪迈的时候吗……

囧Q

ZxID:9741308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chantelle
我们钟情于某些音乐,终究是钟情于某些回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2-25 0
我喜欢他,不过纯粹是因为词
但是我却对他是怎样的人并不感兴趣
我爱他的词,足矣
月亮会流泪

ZxID:10470114

等级: 脱颖而出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2-10 0
悲情人物。
http://user.qzone.qq.com/470331309/photo/108133911/M3voKXk8v0vZp35HSPoWQpo9aoIYHkkAAA!!/
mosquitoswing

ZxID:888682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5-13 0
很喜欢,特别是李后主的词,听说人也长的不错,就性格差了点
忽忽悠游

ZxID:6998753

等级: 专栏作家
明天是耽美的世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5-13 0
词不错,人不行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