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130 回复:3

[人文通史] 独孤皇后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筑人

ZxID:8529723

等级: 热心会员
得失失得,不妨不得不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11 0
独孤皇后
— (灬千ヽ) 内容很丰富,是个好帖。但也因文字内容较多,请于三日内重新编辑排版。请注意查看版规。感谢支持素材区。有问题请站短联系。 (2009-09-11 18:55) —
[attachment=11325245]
独孤皇后: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氏十四岁嫁与杨坚之时,要杨坚保证此生不纳妾,杨坚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独孤氏通晓书史,谦卑自守,恭孝,是杨坚的积极支持者。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是为文帝,立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

  礼法规定,有几种情形的时候,丈夫可以把老婆给休了,这就是“七出”。没有儿子,休;淫佚,休;跟爹妈关系不好,休;还有多嘴、偷东西、妒忌、生大病,都可以离婚。汉代以后,这就成了通行的婚姻法。古代做女人比较倒霉,无过错方还得不到任何同情和赔偿。尤其是妒忌,哪个女人不吃点小醋?何况丈夫一口气娶五六七八个小老婆。

  历代的后妃之间关系更紧张,因为太多人争夺一个男人了,得到他就得到一切,失去他也失去一切,无怪乎张爱玲《色•戒》借一个女间谍的口说:“他实在诱惑太多,顾不过来,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眼前晃。”皇帝这个宫廷中惟一的男人,比赛场上的足球还要受欢迎。历史上就有无数美女在宫廷斗争中掀风作浪,更多的美女死于醋海翻波。西汉吕后、晋惠帝的荡妇老婆贾皇后、北魏孝文帝的冯皇后、唐玄宗的杨贵妃等等,都是著名的醋坛子。作为失德之妇人,历来为史家所垢病,不过她们也不在乎了,巩固她们的地位、荣华富贵,远比遵循大而无用的清规戒律重要。

  但历史对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的评价就比较复杂了。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统一中国的皇帝,在“影响世界一百人”排行榜上位居前列,他的太太独孤氏起了很大作用。早些年,杨坚(隋文帝)在北周当官的时候,周宣帝几次要杀他,都是独孤氏教他法子逃过一难的;后来的篡位又是独孤氏给出的主意。周宣帝不是好东西,取而代之、统一中国是应当的。所以隋文帝对他老婆很感激,一登基就封她为皇后。但独孤氏是个女权主义者,结婚时她就要丈夫发誓:“你必须忠于我,不纳妾,不乱爱。”杨坚当了皇帝,独孤氏还是这样管着他,形影相随,朝夕相伴。隋文帝的七个孩子都是皇后生的,其他女人基本上近不了皇帝的身。——于是,各样说法在这里发生歧意。有人说,帝后情深款款,独孤氏不愧为一夫一妻制的先锋,开了后宫的一个新局面。有人却说,隋文帝苦闷着呢,别人都三妻六妾的,自己身为皇帝却多找个女人都不敢。一回隋文帝和大臣喝酒,请一个宫女也陪酒,独孤氏知道了,就对那个宫女不客气了。隋文帝压抑得简直想出家当和尚了。

  最为离奇的是,这位独孤皇后不仅不许自己的丈夫纳妾,也容不得别人纳妾。史书上说,她每“见朝士及诸王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不得重用。有个宠臣高颖本来是独孤皇后父亲的好友,老婆死了姬妾生了儿子,独孤就怀恨在心,老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不让他的日子好过。不明白别人生孩子和她有什么关系?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的发力与乏力,一原则起来,则像大闹瓷器店一样,谁都落不了好。
  不过,独孤皇后确是有个性,领先于一千余年就明白了斗争的方向:男人才是造成一夫多妻的祸首,要吃醋就要拿男人开涮。不像别的后妃,只晓得女人之间斗个不亦乐乎,而好色的男人就在那里看得欢乐开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理学家们认为:这个追求淑女的人,原来是后妃,是皇帝贤良的大小老婆们哭着喊着,要给丈夫物色美女。——这种自愿十分可疑。如果一个女人连生气、吃醋的权利都没有了,也别指望她还能有什么尊严了。
杨坚智勇建隋朝
夺取北周政权
强大的家族背景
  杨坚之所以能最后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和杨氏的世族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才改成了隋)。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大统七年,杨坚出生。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读书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著,杨坚则借光升为骠骑大将军。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做了随州刺史。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扫除障碍建隋朝
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
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于是,他便把这种愿望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内史上大夫郑译。
到了公元580年,机会来了,皇帝决定出兵南伐。郑译便向皇帝推荐了杨坚,皇帝对郑译原来就很信任,于是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是,还没有等出征周宣帝便一病不起,而且很重。在郑译的参与下,杨坚他们做了一个假诏书,以宣帝遗诏的名义宣布:杨坚总管朝政,辅佐刚八岁的周静帝宇文衍。
宣帝死后,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公布消息,而是趁机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大权,以及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这才发布了皇帝去世的消息,辅佐小皇帝即位。
杨坚做了辅政大臣后,首先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吸收了一些有才干的人,稳定政局。然后又向威胁他地位的宗室各王展开了攻势。
刚去世的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在朝廷中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是杨坚秉政的一大障碍。杨坚便派人对他说,你不必再这样劳累地参与政事。以后的皇帝位置肯定是你的,你只管回家等着就行了。宇文赞一来年轻,二来也没什么谋略,就相信了。
没了身边的对手,杨坚又向其他的王下手了。已经成年而且在地方有些势力的是五个王,如果他们联合起兵,杨坚还很难对付。所以,在他们得知宣帝病逝的消息之前,杨坚便用假诏书将他们召回到长安,然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五个王见自己无法与杨坚抗衡,便秘密联系在外的另一个王起兵,但不久便被杨坚打败。五王只好寻机下手。一次,他们设下鸿门宴,请杨坚去,幸亏随从的人有所察觉,拉他借口跑出来。然后,杨坚便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两个王,其他三个不久也被除掉。宗室势力被消除后,杨坚的皇帝之路平坦了许多。
解除了中央的威胁后,地方势力也开始反对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将领纷纷起兵。经过打与拉两手策略的较量,杨坚在半年后,终于平定了三地的军事力量,彻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权,做皇帝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了。
到了公元581年的正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皇帝禅让帝位。他让人替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王府。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
因为杨坚是继承的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为"随",但又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于是,把这个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年号也按照惯例改了,定为"开皇"。但都城没有变动,仍上长安。杨坚虽然改了随字,但隋朝还是没有逃脱短命的命运,仅仅三十年便灭了。说来也是巧合,当初杨坚夺取的是宇文氏的帝位,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也是命丧宇文氏之手。

革新图强
杨坚在称帝之后,先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封到各地去驻守,同时掌管当地及周围的军事。这是吸收了北周被自己灭掉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杨坚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
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杨坚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加上对江南的统一。所以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还算得上是一个有功绩的皇帝,他对政治体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对于唐朝的体制是个直接的影响,实际上,唐朝的体制基本上是隋朝时的翻版,一般我们对唐朝的评价很高,但是,唐朝的很多的制度却是在杨坚的时候确定的,所以,我们在高度评价唐朝的唐太宗以及盛唐风范的时候,还是应该把功劳分给杨坚一点公平些。这就像我们景仰汉朝的鼎盛时,不应该忘记秦朝的功绩:汉朝的政治、法律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的。因为秦朝的短命以及秦二世的暴虐,我们对秦朝的看法偏激了一点,不太公正。有点以成败论英雄了。
政治、法律体制改革
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但实际很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三师是荣誉称号没有实权。三公虽然也有僚属,也参与国家政务,但仅仅是顾问性的机构,没有实权,也不常设置。
执掌国家政务实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以上二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门下省和内史省都是辅助皇帝的决策机构,内史省是起草诏书的机构,门下省则负责封驳,即审查机构。最后执行诏书的机构是尚书省,同时负责日常的政务。尚书省设置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作为助手。下面的具体办事机构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度支,后来改成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都官,后来改成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
除了五省六部,还有御史台、都水台,十一寺和十二府。这些后来基本上成为日本大化改新时参考的内容,如日本的八省制即是把五省和其他的机构融合而成的。到现在为止,日本的行政机构的名称还保留了隋唐时期的名字: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中央的部,但他的地方机构是县,县长官知事是标准的中国古代名称,级别相当于我国的省长。其他如北海道、东京都、大阪府,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名称。包括日本的和服,日本的仕女长相、装束等等,都是和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极其相似的,这不是巧合,而是直接学习的结果。
对于地方机构,杨坚也进行了改革,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同时,精减了大量的官员,将一些郡县合并。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刺史和县令三年后要轮换到另一地做官,防止时间长了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
对于法律,杨坚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北周的法律既混乱又残酷,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他在下令制订《开皇律》的时候,就将原来的枭首(即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车裂(即五马分尸)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保留了律令五百条。而刑罚则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到了唐朝,将顺序颠倒过来,从轻到重,内容基本上继承,没有改变。
流传至今最完整的是《唐律疏议》,代表了唐律,其实这也是从杨坚《开皇律》中继承过来的。杨坚对于我国古代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赋税与土地制度改革
由于赋税越来越多,所以,农民总是设法逃避。豪强地主也是想尽办法少交租税。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杨坚在建立隋朝后,采用了两项措施,即"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
大索貌阅,就是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是不是隐瞒了,或者报了虚假年龄。输籍定样则是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这样,既增加了收入,也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同时,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的赋税包括租、调和力役几种,在隋朝,对年龄有明确的规定:三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都叫做黄,四岁到十岁的叫做小,十一到十七叫中,十八到六十叫丁,六十以上叫老。
国家的赋役对象是丁,一对成年的夫妇每年向国家交粟三石,这是租。种桑养蚕的地方每年交绢一匹,相当于四丈,以及绵三两;种麻的地区则改为交纳布一端,相当于五丈,以及麻三斤,这两种都叫调。另外,成丁的男子每年要服役一个月,叫力役。到了后来,隋文帝又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的力役可以用布帛来代替,这叫庸。租庸调制在唐朝也基本上实行了。
同时,隋文帝还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度量衡也在这时重新统一。
至于土地制度,隋朝基本上继承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成年男子即丁男可以分到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成年的女子分露田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此外,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可以分到一到五顷数量不等的职分田,以此作为俸禄,等以后不做官了上交国家。各地的行政机关也有一些土地,收入作为办公的费用支出,叫做公廨田。
这些办法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有了这些有效的措施,所以,在整个隋朝都是很富足的。因而后来隋炀帝才如此豪爽地向西域的商人炫耀自己的实力,才有了挥霍的资本。
对外关系
这方面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
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杨坚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突厥却加紧了南下的侵扰,但被隋军打败。
为了更好地防御突厥势力的侵扰,杨坚曾经三次修长城,巩固北边的防御线。到后来,突厥分裂成了两部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因为无法和隋朝抗衡,渐渐地采取了和缓政策,直到接受了隋朝的领导。西突厥则逐渐向西发展,对隋朝没有了威胁。
北面安定之后,杨坚开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首先是灭掉了后梁。后梁原来就依附于北周,杨坚开始也进行笼络,等势力壮大后,就邀请后梁的皇帝萧琮到长安,其实是软禁,然后派兵占领了后梁国。

厉害的皇后
独孤氏皇后出身的独孤家族对杨坚以及他的父亲杨忠都有恩惠,所以,杨家基本是从属于独孤家族的。杨坚本来就对妻子有所畏惧,独孤氏做了皇后之后,在参政过程中,更让杨坚佩服,敬畏之心更浓了。历史上曾经有人把杨坚作为惧内的一个代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独孤氏的才干不在杨坚之下,实际上,独孤氏也像一个皇帝,或者说她是实际的皇帝。所以,宫中常把他们夫妻称为"二圣"。
由于独孤氏看管很严,不许杨坚和其他的女人过多地接触。有一次,杨坚一时兴奋,亲近了一个宫女,皇后知道后,竟杀了这个宫女。因为有妻子的管束,杨坚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荒淫败国。
不争气的儿子们
杨坚一共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所生,但最后没一个儿子让他满意,包括杨广,在杨坚临死时也知道自己没有选对接班人,但为时已晚。
长子是杨勇,小时候很受父母喜欢。但长大后,杨勇却奢侈起来,这犯了父亲的忌讳,加上他迷恋女色,更让母亲讨厌,因为母亲最不喜欢男人有三妻四妾了。杨勇死时仅三十岁左右,但光儿子就有十个,而且不是一两个母亲生的。杨坚夫妻俩都不喜欢了,杨勇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最后被废为平民。
次子杨广,是儿子中最有心计的。很会伪装,对父亲表现得很节俭,对母亲表现得守规矩,只和正妃子亲近。最终代替了哥哥杨勇,做了太子。
三儿子杨俊,也是奢侈,贪恋女色,放高利贷剥削百姓。妻子为了报复他的冷落,在他吃的瓜中放了药,使杨俊得了病,后来又被父亲免官,后来,杨俊病死。
四儿子杨秀,不但奢侈,还总想效仿父亲,想着将来做皇帝。他的失败在于太显露,培植势力,编谣言为以后做皇帝造舆论。结果被哥哥杨广暗算,杨广唆使父亲把他调到了长安,然后寻找借口,强加罪名,杨坚在死前把他也废为庶人,即平民。
小儿子是杨谅,他在外地任职,也在积蓄力量,想以后争夺皇位。杨坚死时,他没有奔丧,而是起兵直奔京城,但很快被打败,做了俘虏。
最后的无奈
杨坚病重时让杨广等人进宫侍奉。临死时的杨坚终于看清了这个儿子的真面目,但也晚了。杨广写给杨素的信被送到了杨坚手里,信中是询问杨坚死后如何安排朝政。看了信,杨坚极为震怒。另一件事更让他伤心,就是他最喜欢的宣华夫人说杨广在夜里调戏她。杨坚这时才后悔让杨广做了太子,赶忙让人去找杨勇来。杨广听说了,赶忙将侍奉杨坚的人全部换掉,当天,杨坚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没有说清是如何死的,后来人们根据杨广的表现,都猜测是他下了毒手。但病重的杨坚因为受刺激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坚的谥号是文皇帝,所以后世称他隋文帝,庙号是高祖。
文献皇后独孤氏
,名迦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位于今内蒙古)人,后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迦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处,她就忠心苦劝,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当时突厥与隋贸易,有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让她买下,她婉言谢绝地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朝野传闻,受到百官称赞;大都督崔长仁是文献皇后表兄,触犯国家王法,按律当处以斩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进谏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遂将崔长仁处死;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气得三天没有进食,但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独孤陀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请求赦免他。”于是陀被免死。
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宫中称为二圣。但她却在确立隋王朝的继承人上犯了错误,对废掉忠厚的长子杨勇,改立比较善于伪装的次子杨广为太子负有一定责任。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于太陵
[ 此贴被筑人在2009-09-12 14:12重新编辑 ]
得失失得,不妨不得不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
http://l.paipaitxt.com/118851/photo/Mon_1110/17677_701d13178145220c29fa48366aa76.jpg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11 0
独孤皇后的政治才能很牛啊!被称为“二圣”

独孤皇后做的不好的一点就是趋向于变态的忠贞观念。捍卫爱情是没错的,思想比较超前。只使用的手段残酷了些,给了杨广可趁之机。
老杨是爱独孤皇后的,也应该是一段不错的爱情。就是独孤将尉迟氏杀了,让人感觉,这样的爱情是用残酷的手段,强行制止来捍卫的,似乎老杨是被逼的。没有必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
喣色韶光°

ZxID:2250797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落羽轻风
物是人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12 0
偶觉得,这个皇后的思想好超前...自己的儿子三妻四妾就不能当皇帝....不过在那个时候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我想是因为她家势力大,老杨同学不敢怎么样吧...无论怎样,一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权利宝座上还有另一个人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君知澜梦

ZxID:8590325


等级: 热心会员
TNND,真烦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12 0
— (灬千ヽ) = =!您小说看多呐。。 (2009-09-12 10:11) —
不会是穿去的吧?那时的女子不是要学三从四德的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