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事年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61 回复:2

[人文通史] 明朝大事年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evenlattice

ZxID:691483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1-24 0
1368 洪武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即位 ,同年灭元
1369 倭寇侵山东沿岸,倭寇之忧起 
1370 定科举法 
1370 施耐庵(1296-1370)逝,著有《水浒传》 
1380 胡惟庸( -1380)入狱,废止宰相 
1373 颁布大明律 
1381 行里甲制 
1384 甲子年 
1384 再定科举取士制 
1385 画家王蒙(1308-1385)逝 
1385 徐达(1332-1385)逝 
1387 《鱼鳞图册》问世 
1398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1399 建文 
1400 罗贯中(1330?-1400?)逝,著有《三国志演义》 
1402 成祖(朱棣,1360-1424) 
1402 方孝儒( -1402)被杀 
1403 永乐 
1405 郑和(1371-1435)七次下西洋( 1405-1433)始 
1407 《永乐大典》问世 
1420 北京设东厂 
1421 迁都北京 
1424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1425 洪熙 
1425 宣宗(朱瞻基,1399-1435) 
1426 宣德 
1435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1435 宦官专政开始 
1436 正统 
1444 甲子年 
1449 土木堡之变,英宗(1427-1464)被瓦剌军也先( -1454)俘 
1449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1449 瓦剌军也先( -1454)攻北京 
1450 景泰 
1457 天顺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1462 画家戴进(1389-1462)逝 
1464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1465 成化 
1487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1488 弘治 
1502 《大明会典》问世 
1504 甲子年 
1505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1506 正德 
1506 王阳明(1472-1529)贬贵州 
1509 画家沈周(1427-1509)逝 
1510 宦官刘瑾( -1510)逝 
1521 世宗(朱厚熜,1507-1566) 
1522 嘉靖 
1550 瓦剌军围北京 
1552 画家仇英( -1552?)逝 
1559 杨慎(1488-1559)逝 
1559 文征明(1470-1559)逝 
1562 严嵩遭罢免 
1557 葡萄牙获澳门居住权 
1563 俞大猷(1504-1580),戚继光(1528-1587)于福建破倭寇 
1564 甲子年 
1566 穆宗(朱载《后工》,1537-1572) 
1566 海瑞(1514-1587)非难世宗(1507-1566)入狱 
1566 葡萄牙人建设澳门 
1567 隆庆 
1570 缔约承认蒙古对西藏宗主权 
1570 李攀龙(1514-1557)逝 
1572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1572 张居正(1525-1582)为首辅,高拱(1512-1578)遭罢免 
1573 万历 
1578 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Great Pharmacopoeia)问世 
1580 张居正(1525-1582)丈量田亩 
1582 吴承恩(1510?-1582?)逝,著有《西游记》 
1583 申时行(1535-1614)任首辅 
1584 耿定理(1534-1584)逝 
1590 王世贞(1526-1590)逝 
1592 日本丰臣秀吉(1536-1598)出兵朝鲜 
1593 文人徐渭(1521-1593)逝 
1596 耿定向(1524-1596)逝 
1596 日本第二次出兵朝鲜 
1601 意大利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到北京 
1602 李贽(李卓吾,1527-1602)狱中自杀 
1604 顾宪成(1550-1612)重建东林书院 
1606 袁黄(袁了凡,1533-1606)逝,著有《了凡四训》 
1610 袁宏道(1568-1610)逝 
1615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定八旗制 
1616 汤显祖(1550-1616)逝 
1620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1620 泰昌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1620 官宦之争起 
1621 天启 
1623 魏忠贤(1568-1627)为东厂长官 
1627 思宗(朱由检,1611-1644) 
1628 崇祯 西北大饥荒,李自成(1605-1645)乱起 
1630 袁崇焕( -1630)遭磔刑 
1636 董其昌(1555-1636)逝 
1637 宋应星(1587-1666)著《天工开物》 
1642 洪承畴降清 
1644 李自成(1605-1645)陷北京,明朝灭亡 

南明(1644-1662) 

1644 吴三桂(1612-1678)降清 
1644 弘光 安宗(朱由嵩, -1646)福王即位南京 
1645 隆武 绍宗(朱聿键,1602-1646)唐王即位福州 
1646 绍武注1 唐王(朱聿𨮁, -1647)即位于广州 
1646 永历 桂王(朱由榔,1623-1662)即位肇庆 
1650 郑成功(1624-1662)以金门、厦门为据点抗清 
1658 郑成功(1624-1662)封延平郡王 
1659 桂王(1623-1662)逃缅甸 
1661 郑成功(1624-1662)攻台湾,驱荷兰人 
1662 吴三桂(1612-1678)杀桂王(1623-1662)




太祖 朱元璋 1328年-1398年 136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仁祖第三子 母陈氏。又名兴宗,幼名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人。 元正至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历任镇抚、总管、总制诸将。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卒,统率其军。龙凤元年(1355年)任左副元帅。二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治今江苏南京),改应天府,称吴国公。十年(1364年)称吴王,同年灭陈友谅子陈理。十二年(1366年)杀韩林儿。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二十八正月(1368年),在应天称帝, 建立明朝。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年)卒。初谥高皇帝。追谥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增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孝陵(南京紫金山)。
 
兴宗 朱标 -1392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卒,谥懿文太子。追谥孝康皇帝。 
惠宗 朱允炆 1377年- 1398年-1402年 建文 1399年-1402年六月 兴宗次子 母吕妃。洪武二十王年(1392年),立为皇太孙。建文元年七月(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朱棣破南京, 其不知所终。南明弘光元年七月(1645年)追尊惠宗,谥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1736年),追谥恭闵惠皇帝。 
成祖 朱棣 1360年-1424年 1402年-1424年 洪武 1402年七月-十二月 太祖第四子 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1399年),起兵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六月乙丑(1402年7月13日),破南京。六月己巳(1402年7月17日)即帝位。二十二七月(1424年)卒。初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主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长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永乐 1403年-1424年 
仁宗 朱高炽 1378年-1425年 1424年-1425年 洪熙 1425年 成祖长子 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二十八(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五月(1425年)卒。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献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宣宗 朱瞻基 1398年-1435年 1425年-1435年 宣德 1426年-1435年 仁宗长子 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永乐九年十一月(1411年)立为皇太孙。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宣德十年正月(1435年)卒。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景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英宗 朱祁镇 1427年-1464年 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正统 1436年-1449年 宣宗长子 母贵妃孙氏。出生四月即立为皇太子。宠信宦官王振。正统十四年八月(1449年),瓦刺入侵。亲征,兵败于土木堡(河北怀来东南),被俘。皇太后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九月即帝位,其被遥尊为太上皇。次年,明朝与瓦刺约和,英宗回京入居南宫。景泰八年二月(1457年2月11日),曹吉祥、石亨 、徐有贞等拥立其复位。天顺八年正月(1464年)卒。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裕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天顺 1457年-1464年 
代宗 朱祁钰 1428年-1457年 1449年-1457年 景泰 1450年-1457年 宣宗次子 母贤妃吴氏。初封郕王。正统十四年八月(1449年),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皇太后命其监国,九月即帝位。景泰八年二月(1457年2月11日),英宗复位,废为郕王。初谥戾。追复帝号,改谥恭仁康定景皇帝。葬景泰陵(北京西郊西山)。 
宪宗 朱见深 1447年-1487年 1464年-1487年 成化 1465年-1487年 英宗长子 母孝肃皇后周氏。初名见濬。正统十四年八月(1449年),土木堡之变,皇太后立其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位,复立为皇太子。 宠信宦官汪直。二十三年八月(1487年)卒。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至孝纯皇帝。葬茂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孝宗 朱佑樘 1470年-1505年 1487年-1505年 弘治 1488年-1505年 宪宗第三子 母孝穆皇后纪氏。成化十一年十一月(1475年),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五月(1505年)卒。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泰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武宗 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1505年-1521年 正德 1506年-1521年 孝宗长子 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1492年),立为皇太子。宠信宦官刘瑾。十六年三月(1521年)卒。谥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康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睿宗 朱佑杬 1476年-1519年       宪宗第四子 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1476年)生。初封兴献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1519年)卒。正德十六年十月(1521年)尊为兴献帝。嘉靖三年三月(1524年)加尊为献皇帝 。七月,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嘉靖十七年九月(1538年),追尊庙号为睿宗。 
世宗 朱厚熜 1507年-1566年 1521年-1566年 嘉靖 1522年-1566年 睿宗长子 母蒋氏。因武宗无子,故得立。正德十四年(1519年)袭父位。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6年)卒。谥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永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穆宗 朱载垕 1537年-1572年 1566年-1572年 隆庆 1567年-1572年 世宗第三子 母孝恪皇后杜氏。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裕王。隆庆六年五月(1572年)卒。谥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昭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神宗 朱翊钧 1563年-1620年 1572年-1620年 万历 1573年-1620年七月 穆宗第三子 母孝定皇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年),立为皇太子。四十八年七月(1620年),卒。谥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定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光宗 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1620八月 泰昌 1620年八月-十二月 神宗长子 母孝靖皇后王氏。万历二十九年十月(1601年),立为皇太子。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庆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熹宗 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1620年-1627年 天启 1621年-1627年 光宗长子 母选侍王氏。泰昌元年八月(1620年),左光斗、杨琏等拥立其即位。宠信宦官魏忠贤。天启七年八月(1627年)卒。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德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思宗 朱由检 1610年-1644年 1627年-1644年 崇祯 1628年-1644年 光宗第五子 母孝纯皇后刘氏。初封信王。熹宗无子,故得立。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4日),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思宗自缢于煤山。清军入关,追庙号为怀宗,后改庄烈愍皇帝。南明追庙号思宗,后毅宗。葬思陵(北京昌平)。 
  朱由崧 -1646年 1644年-1645年 弘光 1645年 神宗孙,思宗堂兄,福王朱常洵长子 崇祯十四年(1643年)袭封福王。十七年五月初三(1644年)马士英、史可法等拥戴、立其于南京监国。十五日即帝位,改次年为弘光。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1645年)被原明将刘良佐所俘。次年处死于北京。 
  朱聿键 1602年-1646年 1645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1646年 太祖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后裔 崇祯五年(1645年)袭封唐王。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1645年),郑鸿逵、郑芝龙和黄道周等拥戴其在福州监国。闰六月二十七日即帝位,改福州为天兴府。次年清军攻福建,朱聿键逃至汀州被俘,死于福州。 
  朱聿 -1646年 -1646年 绍武 1646年-1646年 太祖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后裔,朱聿键弟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1646年),苏观生等拥戴其监国于广州。初五称帝,建元绍武。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破广州,绍武帝自缢而死。 
  朱由榔 1623年-1662年 1646年-1661年 永历 1647年-1661年 神宗孙,思宗堂弟,桂王朱常瀛子 初封永明王。隆武时袭封桂王。顺治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646年),吕大器、丁魁楚等拥戴其监国。在广东肇庆即帝位,年号永历。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迎其至云南。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云南,其出逃缅甸。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1年),缅甸 将其献于吴三桂。康熙元年四月(1662年),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

附注: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率明军攻占北京,将蒙古势力驱逐回大漠。四年(1371年)灭夏国。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分管民政、刑狱、军事。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丞相,由六部分管全国政务。 洪武十四年(1381年)攻占云南,统一全国。
 
  
田九成,洪武三十年(1397年),与王金刚奴、何妙顺和高福兴等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民动农民起义,自称“汉明皇帝”,年号龙凤。后被明将耿炳文所破俘杀。 
  
永乐三年(1404年),宦官郑和、王景弘等率二万七千余人出使西洋。五年(1407年)解缙、姚广孝等编纂成《永乐大典》。七年(1409年)于特林(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尼古拉也夫斯克)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十八年(1420年)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同年山东爆发唐赛儿起义。 
  
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五年(1430年)郑和出使西洋。 
  
正统十二年(14447年)爆发叶宗留起义,称大王。十三年(1448年)爆发邓茂七起义,称铲平王。 
  
成化元年(1465年)爆发荆襄流民起义。十三年(1477年)设西厂,宦官汪直主持。 
  
弘治二年(1489年)爆发野王刚起义。十三年(1450年)爆发何淮起义。 
  
正德五年(1510年)河北爆发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同年因宦官张永造发,处死刘瑾。十六年(1521年)在乐山建造世界第一座石油竖井。 
  
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金国。 
  
天启二年(1622年)爆发徐鸿儒领导的农民起义。 
  
崇祯三年(1630年)杀袁崇焕。 
  
李自成(1606年-1645年)。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崇祯二年(1629年),金兵威胁北京,李自成随参将王国赴京勤王,至金县杀王国,率众投奔高迎祥。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被俘遇害,袭称“闯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湖北襄樊)称新顺王。 十七年正月(1644年),以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称大顺王,年号永昌。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即帝拉。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遇袭身亡。 
  
张献忠(1606年-1646年),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率米脂十八寨之众响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攻占武昌,在武昌称大西王。十七年八月(1644年),攻占成都,称帝,年号大顺,以成都为西京。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大西军。次年十一月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中箭身亡。 
  
徐鸿儒(-1622年),山东巨野人。天启二年五月(1622年),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十月败于明山东总兵官杨肇基,被俘杀。 
  
陈鉴胡称大王,国号太平,年号泰定。 
  
广东黄萧养起义,称顺天王,年号东阳。 
  
张琏(-1562年),广东饶平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称帝,年号造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败于明将俞大猷,被俘杀。
[ 此贴被sevenlattice在2009-01-25 21:4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 qianwen

    派派币 +5

    我很赞同

梦传花

ZxID:220763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1-24 0
我对万历时期的事情知道一些,看《天籁》看的~~
谢谢楼主分享~楼主幸苦~~
婳溪

ZxID:13867232


等级: 派派贵宾
老友重逢,人生一乐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9-23 0
超详细的蔬菜~~╭(╯3╰)╮~整理辛苦了~↖(^ω^)↗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