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被领导批评了几句,就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非要辞职不可; 工作中遇到了卡点,便自以为不适合这份工作,动了跳槽的念头。 原苹果中国市场总监高建军打过一个比喻: 在低谷期辞职,就跟在感情空窗期一样,还没有从上一段感情当中完全走出来,就着急想来个无缝衔接,大概率会重蹈覆辙。 其实,在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无法靠离职解决。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离职当情绪的解药。 01 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过一个概念:“认知失调理论”。 意思是说,当人面对矛盾时,会产生强烈不适感,进而本能地急于消除矛盾,而非理性分析矛盾根源。 仔细想想,工作中一有不满就离职的人,亦是如此。 只顾着逃避问题,却没有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过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英国作家史密斯写过一位律师的故事。 这位律师从大学毕业起,就进入一家律所做助理。 每天的工作都是打打杂,做些端茶倒水的工作。 时间一长,不甘心坐冷板凳的他选择了离职。 之后,他又换到了几家公司做法务,期间只要受了委屈或是薪资太少,他就会选择离职。 几年下来,眼见跟他一起毕业的同学都事业有成。 只有他因为频繁换工作,一事无成不说,还被多家公司拉黑。 很多时候,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我们都会通过离职来解决。 但放弃当前的工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万金油。 媒体人王立志,分享过他朋友张晓波的故事。 张晓波毕业以后,在第一家公司一路成长为项目经理。 领导也有意栽培他,经常给他安排各种大项目。 可薪资涨幅却微乎其微,时间久了,张晓波逐渐萌生了离职的念头。 后来,他提出离职,尽管领导和HR极力挽留,张晓波还是去意已决。 换了新工作以后,他又发现公司有许多奇葩制度。 比如上班时要统一递交手机,中午没有午休时间…… 没过半年,张晓波就跳槽到了一家灵活度比较高的互联网公司。 但这家公司的中高层领导都是一群年轻人,他又觉得被年纪小的人领导心里不舒服。 于是,他心里又起了辞职的打算。 稻盛和夫说过:厌了一份工作,先不要辞职。 这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 无论什么工作,都会伴有你讨厌的一面。 即使你换了一份新工作,逃避的那些困难,依旧会在前方等着你。 02 刘墉有个大学同学,经常跟他抱怨领导给自己安排的活多,工资不高,自己还要整天挨批。 他整日满腹牢骚,念叨着自己一定要辞职。 刘墉听罢,没劝他待下去,反而故意对他说: “遇到这样的领导,你辞职也罢。 不过你怎么能白干这么久呢?你要多学点东西再跳槽,这样才不亏。” 同学听了,觉得他说得很对。 于是,他不再把心思放在领导身上,而是重点放在工作提升上。 平时做完了分内的工作,他还要抢着干其他工作。 过了半年后,刘墉再问他有没有跳槽。 对方却笑着说:“我已经升职加薪了,领导还对我刮目相看,我干得开心,就不跳槽了。” 一个人在职场上能走多远,就看他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如何解决。 遇事就溃逃的人,职场之路一眼便能望到头。 而真正强大的人,都早已看透工作的真相,把工作当作修炼。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一切问题。 设计师一池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有段时间,因为没有灵感,她的设计方案常常遭到客户的退回,业绩也一落千丈。 每次看到满屏幕的设计废稿,她都焦虑不已。 于是,她不由起了转行的心思,工作状态也越来越差。 直到一位老前辈对她说:“逃避不是办法。你能确保自己换了其他工作,遇到诸如此类不可控的事情,那时你就不会逃避了吗?” 一池这才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开始调整状态。 她也不纠结自己是否可以胜任工作,而是主动花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设计方案就开始脱颖而出,找她设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罗翔说过:大家都想找个满意心仪的好工作,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好”。 上班时受了委屈,遇了挫,千万不要立即辞职,而是要先问问自己: 这份工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个工作就能解决吗? 这份工作实现不了的价值,换个工作就能实现吗? 如果不能,请牢牢守住你的工作,把上班当作强大自己的机会。 03 作家末那大叔,曾招过一个商务助理。 对方年纪小,经验不多。 每次谈生意时,总是在客户面前说错话,导致生意谈崩。 尽管内心十分沮丧,但他依旧没有气馁,而是认真思考问题。 见完客户后,他都会加班复盘自己谈判的过程,为下次做足准备。 经过大半年的反思总结,他逐渐捕捉到了谈判的技巧。 自此,再谈生意时,他没再出过错。 末那大叔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得力干将,短短几年里,就连连升职。 工作的时间久了,我越发认同彼得·德鲁克说的那句话: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未完成的课题会重复出现,直至你给出新的回应。 上班最好的心态,就是永远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次刷到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里的片段,都尤为感慨。 乔夕辰北漂多年,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咖啡公司工作。 有次,一个同事为了避免被淘汰,临时加入了她的项目组。 结果对方在弄丢商业机密后却甩锅给她,让她独自承担被辞退的风险。 尽管她委屈不已,却从没动过离职的念头。 在同事们冷嘲热讽的时候,只有她在想方设法地弥补过失。 在别人抱怨工作的时候,只有她在努力提升自己。 最后,在乔夕辰的不懈努力下,她如愿留在了北京。 脱不花说过:换游泳池解决不了不会游泳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原地修炼更好。 每个人都是一块泥土,放久了,只会变干变硬。 只有被摔过、捏过、烤过,才能被塑造成精美的陶器。 职场亦是如此,每一份工作带来的成长,都伴随着委屈和辛苦。 只有真正厉害的职场人,才能拥有主动塑造局面的能力和勇气。 最后分享一句稻盛和夫的话: “任何伟大的事业,不过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在朴实,枯燥的工作中持续积累的结果。” 好的工作,都是从苦里熬出来的。 与其纠结于要不要辞职,不如多花些功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你要相信,当你奔着月亮而去的时候,月亮也正奔着你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