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自救核心原则
溺水者需保持冷静并采取科学方法延缓下沉,争取救援时间:
1.镇定心态:
停止挣扎,慌乱会加速体力消耗与下沉。可通过心理暗示(如默念“放松”)稳定情绪。
2.调整呼吸与姿势:
仰漂法:头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双臂自然伸展,双腿微屈,利用浮力维持呼吸。
呼吸节奏:深吸慢呼(吸气深、呼气浅),防止呛水并保存体力。
3.应对抽筋:
若腿部抽筋,深吸气后潜入水中,用手将抽筋脚趾向上扳,拉伸肌肉缓解。
4.利用漂浮物:
抓住身边漂浮物(如救生圈、空水瓶、木板),或脱去厚重衣物减少负重。
他救的科学方法
发现他人溺水时,施救者需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并遵循以下步骤。
1.呼叫支援:
立即拨打110、120或119,并大声呼救吸引周围人协助。
2.间接救援:
递物法:使用竹竿、树枝、衣物等延伸物让溺水者抓住,缓慢拖回岸边。
抛掷法:向溺水者抛掷救生圈、泡沫板等漂浮物。
3.直接救援(仅限专业者):
若需入水,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避免被其拉扯导致危险。
采用侧泳或仰泳姿势拖带溺水者上岸。
上岸后的急救措施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需分情况处理。
1.意识清醒者
保持侧卧位,清理口鼻泥沙、水草等异物,防止呕吐物窒息。
脱去湿衣物,用毛毯包裹保暖,避免低体温症。
立即送医检查,即使表面无异常也可能存在“二次溺水”风险(肺部迟发性损伤)。
2.无呼吸或无心跳者
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步骤为:
开放气道:
将患者平放,仰头抬颌,清除口腔异物(不可盲目控水)。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1秒,观察胸部是否起伏。
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频率与深度:100-120次/分钟,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与呼吸比例:30:2(按压30次后人工呼吸2次)。
持续急救:
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救援到达,不可中途放弃。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避免控水操作:
溺水者肺部积水通常较少,且控水(倒挂、拍背)易导致呕吐物堵塞气道或延误心肺复苏。
2.间接救援:
儿童体型小,施救时需单手托住颈部保护颈椎,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
3.警惕“干性溺水”:
溺水后24小时内若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症状,需紧急就医,可能是迟发性肺水肿。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提醒:溺水急救强调“黄金4分钟”,及时有效的CPR可大幅提高存活率。普通公众应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并优先通过间接方式施救,避免盲目涉险。建议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急救培训,提升应急能力。
来源:科普中国
感想:学会了游泳在溺水的时候也不一定会自救,感觉还是要学一下自救的知识。还有为了安全起见,孩子应在家长的看管下参加户外水上活动,不要单独或与其他伙伴一起去河边玩耍或游泳,切记更不能独自去深水区游玩,太危险了。
[ 此帖被风漓。在2025-07-22 10:0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