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的妃子,为何双腿都是分开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3 回复:0

[野史八卦] 古代殉葬的妃子,为何双腿都是分开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19 0


说起古代的殉葬制度,真是让人既好奇又觉得有点毛骨悚然。这玩意儿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好几千年,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到明清时期,断断续续地折腾了不少人命。尤其是那些被迫陪葬的妃子们,她们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近年来,考古学家在发掘明朝一些王爷墓的时候,发现了不少殉葬妃子的遗骸,奇怪的是,她们的双腿大多是分开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可怜的女人在被埋进墓里之前,到底经历了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从历史背景到考古发现,一步步揭开这些妃子们最后的悲惨故事。

殉葬制度是个啥?从头捋一捋
要搞明白这些妃子为啥双腿分开,咱们得先弄清楚殉葬制度是咋来的,又是咋演变的。简单来说,殉葬就是古代人觉得死后还得有人伺候,所以在埋葬死者的时候,把活人、牲畜甚至器物一起塞进墓里,陪着死者去“阴间享福”。这习俗在中国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历史悠久得吓人。

1. 商朝:殉葬的“巅峰时期”


最早的殉葬痕迹,能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比如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里就发现了殉葬的影子。不过真正把这事儿玩得炉火纯青的,还得数商朝。商朝的王公贵族死后,那排场可不得了,动不动就拉上几十上百个活人陪葬。这些人多半是奴隶或者战俘,地位低得可怜,压根没啥人权可言。像安阳殷墟的商王墓,挖出来的时候,殉葬者的遗骸密密麻麻,有的还被砍了头,有的直接被活埋,场面惨得没法看。《墨子·节葬》里就说,当时的殉葬规模大得离谱,有的墓里陪葬者能有好几百人。这时候的殉葬,完全就是拿人命不当回事儿。

2. 周朝:稍微收敛了点,但还是挺狠

到了周朝,殉葬没商朝那么夸张了,但也没彻底消停。《墨子·节葬》里提到:“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意思是,天子死后陪葬的人最多能到几百,最少也有几十;将军大夫级别低点,陪葬的也少点,但几个还是跑不掉。这说明周朝的殉葬规模虽然缩水了,可残酷性一点没减。那些被拉去陪葬的,照样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赴死。

3. 秦朝:秦始皇的妃子们也逃不过

秦朝的殉葬制度有个特别有名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秦始皇死后,他儿子胡亥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翻译过来就是,后宫里没生过孩子的妃子,都得陪葬。结果呢,这帮妃子听说自己要被弄死,拼了命地反抗,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被强行送进了墓里。秦始皇陵虽然没完全挖开,但旁边的陪葬坑里已经发现了不少人骨,证明这事儿真不是瞎编。


4. 汉朝到唐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汉朝的时候,殉葬开始走下坡路。汉武帝在位时,直接下令禁止活人殉葬,这政策算是给老百姓松了口气。《汉书·景十三王传》里还记载了个例子,说汉宣帝时候有个缪王刘元,想让自己的侍女陪葬,结果被朝廷废了封号,可见这时候活人殉葬已经不被主流认可了。

到了唐宋,殉葬更是稀罕事儿。唐朝的法律明文规定,活人殉葬是犯法的,违者要受罚。宋朝虽然偶尔还有人偷偷干这事儿,但已经不是啥普遍现象了。可以说,这段时间,殉葬制度差不多被文明的进步给挤出去了。

5. 明朝:殉葬居然又卷土重来

本来以为殉葬这事儿到唐宋就彻底歇菜了,谁知道到了明朝,它居然又死灰复燃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狠角色,他死后直接下令让46个宫女和妃子陪葬。《明朝小史》里写得清楚,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这些伺候过他的女人一个都没跑掉。后来明成祖朱棣死的时候,也有36个妃子被逼着殉葬。《万历野获编》里说,这些妃子被勒令上吊自杀,那场面别提多惨了。明仁宗的献陵有7个妃子陪葬,明宣宗的景陵有10个宫人“殉节从葬”,其中有个叫郭爱的,才进宫一个月就被迫陪葬,命苦得没法说。


明朝的藩王墓里,殉葬的事儿也不少。比如湖北挖出来的明朝郢王朱栋的墓,里面有6个年轻女子的遗骸,双腿大多是分开的,骨头上有挣扎的痕迹。这就引出了咱们今天要聊的重点:为啥这些妃子的双腿都是分开的?她们到底经历了啥?

明朝殉葬有多狠?妃子们的悲惨遭遇
明朝的殉葬制度之所以这么残酷,跟朱元璋的个人意志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朱元璋出身穷苦人家,靠打天下当了皇帝,对权力的掌控特别在意。他觉得死后还得有人伺候,不然在阴间没法过日子,所以硬是把殉葬这套老掉牙的规矩捡了回来。结果呢,宫里的妃子、宫女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朱元璋死后那46个陪葬的妃子,可不是自愿去的。她们听说要被弄死,肯定是哭天喊地地反抗,但宫里的太监和侍卫才不管这些,直接把人绑了送进墓里。后来朱棣、明仁宗、明宣宗这些皇帝,一个个都照着老祖宗的规矩来,动不动就拉上几个妃子陪葬。藩王们也不甘落后,像郢王朱栋这种地方王爷,死后也得弄几个年轻女子陪着,显得自己有排面。


这些妃子是怎么被弄死的呢?史书和考古发现给了咱们一些线索。一般来说,殉葬有几种常见的方法:一种是逼着喝毒药,比如掺了砒霜的水,喝下去没多久就一命呜呼;还有一种是直接勒死,用绳子或者布条套在脖子上,活活把人憋死;最狠的是直接活埋,把人塞进墓里,盖上土让人慢慢窒息而死。不管哪种方法,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明朝的妃子们大多是被逼着喝毒药或者勒死的。像朱棣那36个妃子,据说是被逼着上吊,宫里的人直接拿绳子套她们脖子,强行执行。郢王墓里的那6个女子,考古学家发现她们的颈骨有错位的痕迹,说明很可能是被勒死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些妃子的双腿都是分开的?答案其实挺简单,也挺让人心酸的——她们临死前拼命挣扎过。想象一下,你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突然被抓起来,说要陪着王爷去死,旁边还有人拿着绳子或者毒药往你身上招呼,你能不害怕吗?能不反抗吗?人在极度恐惧和痛苦的时候,身体会本能地动起来,蹬腿、扭身子,想挣脱束缚。这种挣扎一激烈,双腿自然就分开了。

考古学家在郢王墓里发现,这6个女子的遗骸不仅双腿分开,手臂也有扭曲的痕迹,有的甚至骨头都断了。这说明她们在被弄死前,被人死死按住,手脚还可能被绳子捆过,但她们还是拼了命地反抗。可惜,力气再大也斗不过那些执行命令的家伙,最后还是被活活弄死了。


考古发现:墓里藏着多少血泪史
2002年,湖北荆州的考古队挖开了明朝郢王朱栋的墓,结果发现了6具年轻女子的遗骸。这帮女子年纪都在15到20岁之间,骨头保存得还算完整,但姿势却让人看了心里发毛。双腿分开、手臂扭曲、颈骨错位,这些痕迹明摆着告诉咱们,她们死得一点不“安详”。

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些女子在下葬前,十有八九是被勒死或者喝了毒药。勒死的时候,人会因为缺氧拼命蹬腿,试图挣脱绳子;喝毒药的话,毒发时身体也会抽搐、扭曲。等到咽气的那一刻,肌肉僵硬,双腿就固定在了分开的状态。墓里还有些女子的手脚上有捆绑痕迹,说明她们被绑得死死的,根本跑|^来看,挣扎的自由度很有限。


其实,双腿分开的殉葬者遗骸,不只在郢王墓里见过。别的明朝藩王墓,甚至更早的商朝墓里,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安阳殷墟的商王墓,里面的殉葬者有些也是四肢扭曲、姿势怪异,明显是挣扎留下的痕迹。这些发现都指向一个事实:殉葬者大多是被强迫的,死前经历过剧烈的痛苦和反抗。

殉葬这事儿,到底有多害人?
殉葬制度听着挺玄乎,但仔细想想,它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烂东西。把活生生的人拉去陪葬,啥人性、啥道德,全都扔一边去了。那些妃子、宫女,本来在宫里就过得憋屈,最后还得搭上命,实在是惨得没法说。

殉葬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把人命看得太轻了。皇帝、王爷死了,凭啥就得拉上一堆人陪着?这不是尊重死者,这是拿活人的命给死人撑场面。明朝那些皇帝和藩王,用殉葬来显摆自己的威风,结果就是无数无辜的生命被白白糟蹋。


再说说那些殉葬的妃子们,百分之九十都是女人。古代社会本来就重男轻女,女人地位低得可怜,到了殉葬这儿,更是成了彻头彻尾的牺牲品。宫女、妃子,生前是皇帝的玩物,死后还得当陪葬品,这种压迫和歧视,简直让人火大。

殉葬还不光害了那些被埋的人,整个社会都被这风气搞得乌烟瘴气。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哪天不会被拉去陪葬,这种恐惧笼罩着多少人啊。而且,统治者随便剥夺人命,时间长了,法律、道德全都没用了,社会还能好到哪去?


古代殉葬的妃子们,双腿为啥都是分开的?说白了,就是因为她们临死前拼了命地挣扎,想活下去。她们被毒死、勒死,甚至活埋,那种恐惧和痛苦,留在了骨头上,也刻在了历史上。明朝郢王墓里那6个年轻女子,还有无数跟她们一样的殉葬者,都是权力的受害者。她们的故事,提醒着咱:生命无价,尊严不能踩。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