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结婚当天,惨遭新娘突然悔婚,媒人提议自己女儿代嫁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 回复:1

[野史八卦] 曾国藩结婚当天,惨遭新娘突然悔婚,媒人提议自己女儿代嫁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网友小八

ZxID:99740304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2 0
曾国藩结婚当天,原本定好的新娘突然反悔,媒人尴尬难堪,便诚恳地对他说:“如果不嫌弃的话,娶我女儿吧!”
谈到曾国藩,大家多半熟悉他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或者关注他在清末民初政坛上的卓越功绩,却鲜有人探讨他那鲜为人知的情感生活。细细了解才发现,曾国藩竟然也曾遭遇过娘家的嫌弃。

史料记载,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诞生于湖南长沙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务农大家族。虽然曾家世代以耕作为生,但家境殷实,生活无忧无虑,堪称当时社会中的“小康之家”。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文化水平有限,但年轻时四处奔波,见多识广,眼界极其开阔。其父曾麟书则是位秀才,平时在私塾任教,算得上家中文化人的代表。虽然家中生活宽裕,但曾家人深知世代务农非长久之计。
曾麟书十年寒窗,曾参加16次科举考试,最高不过是秀才一名。曾国藩作为长孙,虽非显赫豪门,但生于富裕之家,家族对他的教育投入极大。祖父虽未能成文人,但历经风霜后深信读书是唯一出路,严苛要求子辈。父辈们也抱着光宗耀祖的期望,将同样厚望寄托在曾国藩身上。
因此,从小家族长辈们便悉心教导曾国藩。作为家族未来的顶梁柱,他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大家对他的培养非常用心。五岁时,曾国藩已能拿起书本;六岁便开始入私塾读书,八岁时已能熟背四书五经,十四岁时更将《周礼》《史记》铭记于心。
道光六年,他在长沙童子试中名列第六,可见其早年确实是个勤奋好学的少年。尽管如此,他并非天才,学习并不轻松,甚至有些迟钝。普通孩子背书或许一两小时即可,但他往往需要好几天,且执着于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才肯继续下一段,导致学习进度远不如别人。
大家或许听过“梁上君子”的故事,这故事的主角就是曾国藩。十三岁时,曾国藩苦读不到三百字的课文,虽对现代人来说极易,但对他而言异常艰难。他焦急地背到深夜,天色渐亮仍未背完。而此时,梁上的小偷也急着等待,计划趁他入睡偷窃。

然而,因曾国藩迟迟背不完,小偷忍不住下梁,反而帮他背了一遍,然后大摇大摆离开。曾国藩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此事让人私下嘲笑他不如小偷聪明,甚至街上有人对他嗤之以鼻。
但“傻人有傻福”,曾国藩并未因此气馁,依旧勤奋钻研。终于在1832年考中举人,虽然用时较长,但终究实现目标。随后,他前往衡阳、湘乡等地继续深造,在衡阳唐氏宗祠跟随欧阳凝祉学习。
欧阳凝祉是当时衡阳颇有名望的廪生,曾是曾国藩父亲的老友,性格孤傲,但对曾家父子情谊深厚。欧阳对勤奋的曾国藩十分看重,倾尽心力培养他,尽管曾国藩悟性慢,却极其勤勉,白天忙于学业,晚上仍坚持自学。
欧阳凝祉的严师慈父形象,对曾国藩影响深远。正是他的教导,曾国藩不仅具备儒家气质,也成就了后来能文能武的名将。即使曾国藩后来官居要职,依然对恩师敬重有加。曾国藩名声鹊起后,曾特意安排欧阳凝祉担任衡阳莲湖书院山长,并赠送一套临江豪宅。
同治八年欧阳凝祉逝世,曾国藩悲痛难舍,亲笔提写挽联,表达深厚情谊:“梁岸尚齐晖,庆洽孙曾,世则长垂湘水;莲湖曾侍坐,宦游南北,遥天痛说岳云。”
在那个时代,十八九岁的青年多已成婚,曾国藩也不例外,家族长辈不断催促他结婚。可曾国藩一心向学,无暇顾及婚事,令家中焦虑。媒人辗转寻找合适人选,最终由欧阳凝祉出面介绍了姓王的姑娘。
当时的曾国藩相貌平凡,身份寒微,仅是个穷书生。王家自然有顾虑,难以认同这门婚事。然而欧阳凝祉力荐曾国藩,声称他必成大器,王家因此勉强接受。欧阳凝祉本意是给曾国藩找个门当户对的家庭,却忽视了两人是否真合适。
这段婚姻在当时看来,有些攀附高门的意味。王家人对穷书生不抱太大希望,也不免在背后指指点点。曾国藩则在科举道路上屡战屡败,两年内未能考中,让王家愈发犹豫。
家族长辈忍不住催促曾国藩先成家后考功名,但王家却逐渐失去信心。终于到了结婚之日,王小姐突然反悔,不愿嫁入曾家。这种公开悔婚,极为尴尬,双方颜面尽失,媒人欧阳凝祉陷入两难境地。
危急时刻,欧阳凝祉为补救局面,当众对曾国藩说:“别急,是我疏忽了。我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贤惠端庄,若你不嫌弃,今天便嫁给你。为师必助你扬名立万。”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初见妻子多在婚礼当天的洞房中,曾国藩对未来生活充满迷茫。他跪拜恩师,立誓一生不负妻子与老师。
尽管这场婚姻显得仓促且充满尴尬,曾国藩并未因此怨恨欧阳凝祉。早年求学时,他曾见过恩师之女,性格温和,举止得体,令他心生好感。
曾国藩虽然才学出众,但也有难言之隐,身患皮肤病,身上布满“鱼鳞”状的疹块。洞房时,欧阳小姐看到这些,心中难免悲伤,但她知道已无退路。
她向曾国藩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自己能成为“诰命夫人”。那么,什么是“诰命夫人”呢?
“诰命夫人”是古代对高级官员妻子的尊称,地位崇高,远胜普通夫人。曾国藩当时只是秀才,这一称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曾国藩感念妻子情深,虽觉难得,却未拒绝,反而更加努力读书,誓早日使妻子荣膺此封。
“诰命”源自皇帝封官的诰书,代表一品至五品官员的封号。六品以下称为“敕命”。夫人封号随夫官品级定,虽无实权,但身份尊贵。诰书制度始于西周,宋元明清皆沿用,清朝尤为严谨,封赠程序复杂,需吏部、兵部审核,再由翰林院撰文,内阁审定,最后御宝盖章。
日久天长,欧阳小姐逐渐发现曾国藩虽学识平平,却大智若愚,胸怀天下。夫妻感情日渐深厚,成为十里八乡的典范。正如《诗经》中所描绘:“宣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9小时前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