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七考六败,却成“唐宋八大家”之首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5 回复:2

[人文通史] 韩愈:七考六败,却成“唐宋八大家”之首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kurlinda

ZxID:14081361


事情会做完的,世界会完蛋的。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1-16 0
他是语文教科书中的常客,众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篇《师说》让他成为“网红教授”,
一篇《进学解》让他成为“成语制造高手”,
一篇《祭鳄鱼文》逼得鳄鱼搬了家,一篇《论迎佛骨表》直插唐宪宗肺管子……
他就是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不吝文辞,对其盛赞有加,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文章时代,希望用儒道改善民众的精神世界;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一介文臣,深入虎穴,劝说意欲谋反的藩镇军阀。
对他这样一个在政治、思想、文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非常全面的人,我们往常多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评论,今天我们就换个角度看韩愈和他写的那些流传千古仍振聋发聩的名篇。


“考场钉子户”,却敢为人师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春,三十五岁的韩愈被朝廷任命为四门博士,正式成为国家在编的教职人员。
他决心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振兴儒教、改革文坛,实现报国之志,于是本就喜欢和青年打交道的韩愈开始广招生徒。
但是自从曹操的《求贤令》颁布之后,唯才是举,经学没落,师道开始不受重视。加上永嘉之乱后,北方长期为异族统治,南方则溺于清谈、惑于俪偶,师道更加衰微。
到了唐朝,上层社会更重视开疆拓土,裂土封侯,根本就看不起读书人;士大夫阶层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一般读书人在意的则是进士科的诗赋文章,所以老师的地位每况愈下。
因此,韩愈的行为立刻遭到了众人的非议,并拿他是“考场钉子户”,却好为人师来攻击他。
在仕途上,韩愈的确备受挫折,属于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典型代表,妥妥的考场钉子户。从十九岁雄心壮志,奔赴长安初次参加进士科考试,到二十五岁第四次才终于考中,他艰苦奋斗了整整六年。

悲催的是,按照唐朝科举的规定,考中进士的人只是获得了进入仕途的资格,要想真正进入仕途做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才能被授予正式官职。
所以,韩愈又加入了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考试的大军。但是文曲星依然未能保佑韩愈,他参加了三次考试,均未通过!
十年间七考六败的韩愈,此时已近而立之年,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到节度使幕府中担任了幕僚。
正是在汴州、徐州幕府任职期间,韩愈就已经是许多小青年膜拜的偶像了。如今,韩愈已经成为国家正式教师,追随他学文的人更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现实让人无力,但是师道尊严必须维护,于是性格耿介,一向都不平则鸣的韩愈,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大文章——《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中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堪称自孔子以来关于师道尊严最振聋发聩的论断,吹响了唐代平民知识分子呼吁勇于为师、敢于为师的号角,也吹响了唐代知识分子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角。
正如元代程端礼在《昌黎文式》中所说:“此篇有诗人讽喻法,读之自知师道不可废。”明代茅坤则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指出:“昌黎当时抗师道,以号召后辈,故为此倡赤帜云。”
一篇《师说》,不仅让韩愈迅速成为当时的“网红教授”,更奠定了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地位。
因为他的倡导,师道得以发扬,所以当我们“看到杨龟山、游酢等人立雪程门,而佩服宋人重视师道时,就该想到远在唐代的韩愈,能够甘犯众侮、笑骂由人地提倡师道,实在是师道重振的首要功臣”。


勇于直谏,敢向皇帝说不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已经五十二岁的韩愈,不仅仍保持着不平而鸣的斗士之姿,而且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国家最大的boss唐宪宗。
起因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才出现“元和中兴”的局面,唐宪宗就开始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转向了追求长生不老。
所以当功德使上言凤翔法门寺塔有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相传三十年一开,开时岁丰人安时,唐宪宗马上命令中使杜英奇带领宫臣三十人,拿着香花去迎接,放在宫中祭拜三天,然后再送到各寺庙供奉。

皇帝这样郑重虔诚,官吏百姓们更是瞻望施舍,唯恐不及,整个京城为之轰动。甚至有些人为了迎佛骨,燃香刺血,弄得破产废业。
此时已经做到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全国只是为了一节枯朽指骨就如痴如狂,大为不满,更何况此前在平定淮西叛军行动中有功的他,奉命撰写的《平淮西碑》碑文被人借故磨去,本就受了委屈,所以他愤然上书,用一份《论迎佛骨表》的疏谏直怼唐宪宗。
在谏书中,韩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君主、帝王都是长命百岁,但是自从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皇帝们的寿命就开始短了,国运也不昌盛了。
文中言辞激烈,毫不留情,针尖对麦芒地对唐宪宗崇佛的行为做了全面否定。核心观点和唐宪宗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敢怼皇帝?结果可想而知。唐宪宗大怒,发誓要砍掉韩愈的脑袋。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朝廷官员,纷纷为韩愈求情,唐宪宗这才暂压怒气,最终决定将其贬为潮州刺史。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句诗,写的就是他被逐出长安,开启人生中第二次贬谪生涯的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示意图

《论迎佛骨表》是韩愈“大声疾呼的民族自救思潮——排佛运动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苦患和奋斗的精神指标”。
“(他的)这一呼声,在佛教思想风靡的当代,的确是一记巨雷,激发了哲学思潮。孟子的距杨辟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都在韩愈身上复活了。而儒家的思想,也由此登高一呼,从几百年的沉睡中惊醒,展开那排山倒海的气势,贯注到宋明理学的薪传中”。
“(虽然)排佛的呼声并非始自韩愈,但无疑,到韩愈才蔚成巨大的浪潮。而他的学生李翱,撷取佛学精华,建设儒家理论,使宋明理学家走上正确路线。宋明理学一面承袭韩愈的道统思想,一面依循李翱所辟的新路,融合在'静则禅,动则儒’的境界中,而将人生解脱和社会事功调和起来。所以说,隋唐思想的扭转与宋明理学的开展导引,《论迎佛骨表》当推首功”。
摘自《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

结语


韩愈生长在一个动乱的大时代,为了民族自救、文化自救,他挺身而出,以古文运动为抓手,用自己一篇篇掷地作金石声的文章,回怼了整个时代,在儒学思想史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上起到振衰起弊、开创新机的关键性作用。
历史上,和韩愈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创作的一篇篇经典之作,或改变了中国历史,或标记了历史的改变。将这些文章串联起来,便可轻松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由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龚鹏程主编的《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便是这样一部以大历史观编写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读物。
透过历史上的经典文章看历史,不仅可以读懂中国抟塑成型的内在逻辑,读懂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原动力,还可以读懂今日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此帖被kurlinda在2024-01-18 21:52重新编辑 ]
惦念62e0f

ZxID:60931785


等级: 热心会员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16 0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诶,最近咋老能看到他的资料,这是个玄学,让我再仔细看完~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1-18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韩愈登华山情绪崩溃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有恐高症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7412934&keyword=

韩愈将求职信写成怪诞童话:称自己是条龙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7232269&keywor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