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十多年了,平常也懒,不怎么吐槽,但是今天我实在憋不住了。
  我就纳了闷了,怎么就总有人连“打仗”和“打战”都分不清呢?
  咱们先来说说正确的用法,“打仗”这个词不用多说,它就战斗、战争的意思。
  这个很简单,我主要想说的是打战。
  “打战”这个词的真正的、正确的意思是:战栗、颤抖。是指因为寒冷或者恐惧而导致的颤栗,说白了就是哆嗦。
  那么问题来了,我看到过不止一次,有人把“打仗”写成“打战”,我就特别地想不明白,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犯?
  更可气的是这些作者不只是自己错,还会带歪一大批年轻读者!我猜看到我这篇帖子的人里面,肯定有已经被带歪了的。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觉得:看文这种事本来就是消遣嘛,较真你就输了!
  但是请你先试着想像一下这样的画面:
  荒原之上,两军对峙,双方人马默然肃立,只有旌旗猎猎作响。
  剑拔弩张之间,一声号角的长鸣打破了僵局,将军手中的长熗杀气腾腾直指前方,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士兵们嘶吼着,带着对家人的眷恋,悍然冲锋。
  两军交汇,人潮碰撞,然后…………
  然后……………………
  他们挤在一起,频率一致地哆嗦起来。
  呵呵!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能把前期所有的铺垫毁于一旦?是不是马上就魔幻沙雕主义了?
  那些作者笔下的士兵们,你们放着正经事不干,瞎哆嗦什么呢?难不成战争就是大型野迪现场?
  要点脸吧,行不行?  
  为了不被杠我空口无凭,给大家看两个反而教材,之前看到的都被我怒删了,现在能找到的就这两个。
  现在都知道正确的意思了,你们再来看文,就能充分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了。
  1:

  多厉害,不仅要派人,还要派人专~门~出~去~打战!
  不就打个哆嗦的事儿嘛,上厕所的时候人人都会,至于这么麻烦?
  2:

  这个就更厉害了,还非得跟着姐姐去打战,十九岁啊,都当将军了,没了你姐你特么的连哆嗦都不会了?(PS:这位作者的冒号还用错了。)
  最后说一下我的观点:我没有瞧不起这两位作者的意思,而且写错的也不只是这两位,我只是不想再看到这么多人以讹传讹,把更多的人带到岔路上一去不返。
  即便是小白文,不要求什么深刻的立意,就是拿来消磨时间放松一下的,至少也别带着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一个作者,如果连这种常识性的问题都能搞错,那么他的作品真能有什么让人期待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