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被废后过着怎样的侮辱性生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4 回复:2

[野史八卦] 刘贺被废后过着怎样的侮辱性生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回到夏末之初

ZxID:12124946


等级: 实习版主
配偶: 沐觅谨。
执笔之间,种种前尘往事,终于散若云烟:阿紫的新文《飞凰引》已完结,豆瓣也能看ヾ(•ω&a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4-05 0


刘贺本人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他回到已被除了国的昌邑,囚禁在昌邑王的故宫中,依靠侮辱性的“两千户汤沐浴”薪资过活,而“汤沐浴”是赏赐给女性和宦官的。

3月27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先生作客中华书局的伯鸿讲堂,他的演讲题目是“陨落帝星的无限哀荣——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的价值和意义”。

讲座伊始,信先生便简要梳理了海昏侯墓由被盗到被考古工作者们发现,再到正式发掘这么一个过程。海昏侯墓自发掘以来引起全国上下的轰动,可谓盛况空前,但是海昏侯墓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它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一万余件(套)精美文物,而是还原了西汉列侯墓的葬制问题。

刘贺其人其事

信先生说,通常解决历史时期的考古问题,要依据三方面的材料: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这三方面互相印证和排比,才能大致还原出“历史本身的面貌”,海昏侯墓也不例外,要研究它首先要从我们熟知的传世文献入手。

《汉书》告诉我们,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长子,西汉第九位皇帝。5岁的时候他就继承父位,当上了第二代昌邑王。到了18岁的时候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但只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们废黜了,史书上说他“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到元康三年,汉宣帝发善心,可怜这位废帝,给他封了海昏侯,而此时距刘贺被废已经过去11年。

在这11年里,霍光家族败亡了,但刘贺本人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他回到已被除了国的昌邑,囚禁在昌邑王的故宫中,依靠侮辱性的“两千户汤沐浴”薪资过活,而“汤沐浴”是赏赐给女性和宦官的。

我们看到“大刘记印”这么一个用词十分含糊的私印,很可能就是刘贺在他被囚禁的11年里使用的,毕竟这枚印的发现位置没有在刘贺的腰部,而是在内棺外,他腰部佩戴的正是“刘贺”印。即使是食邑四千户的海昏侯,刘贺过得也不安稳,不久他又因为“谤议政事”的罪名而被削为不足为外人道的千户侯。

史书也告诉我们,刘贺本人身体羸弱,似有风湿病,所以常常和药罐子打交道,考古专家在海昏侯墓里发现了不少药用器具和简牍书写的药方,也能互相印证。正是由于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被废黜后又回到湿热和瘴气横行的老家,加之过度郁郁寡欢,因此,刘贺在32岁的时候就因病早逝了。

真实的刘贺到底是不是如史书写的那样呢?我们来看看他的墓葬。

从昌邑王到皇帝再到废帝,最后封侯得以善终,刘贺的一生是极具戏剧性的,而且他的墓葬也极具研究价值,因为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能获得如此评价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埋在自己的封地内;保存得比较完好;由于政治问题而不被恩准越制。而能同时满足这三者的列侯墓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西汉一代我们能确定为列侯墓的只有20座,可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西汉一代大致有三种侯:宗室血缘下数量庞大的王子侯、功臣侯和以外戚为主体的恩泽侯,汉初始封侯时就封了425人,而惠帝时也有100多人因功封侯,据不完全统计,西汉一代拥有列侯身份的就达到1500人以上,但是为什么列侯墓这么少呢?

除了人为破坏等原因,列侯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因为在朝中做官,得到天子恩准,被允许僭越列侯之制;有的是到诸侯国内部去做官,因此埋葬时“入乡随俗”,不依列侯葬制,比如马王堆的一号墓——辛追墓,它是按照楚国的葬制来下葬的,也就是墓室呈盒状,陪葬品和棺都是自上而下放入不同的槨室之中,彼此空间是封闭的,和汉制有很大不同。另外,列侯与列侯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代侯才食邑600户,而汉武帝时,丞相封侯往往达千户以上,列侯们由于身份和财富的不同,墓葬自然也有所差异。
此之外,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有关西汉的葬律极少,传世文献很多都是东汉经学家依据东汉的制度来注释的,所以真正的西汉列侯葬制是什么样,在海昏侯墓之前我们并不清楚。

2006年湖北云梦出土了一些竹简,其中有5根是关于西汉葬律的,记载的恰巧是有关列侯葬制的内容,它反映的是文景时候的葬制,关于殓服、棺椁、墓地、祠堂等方面。经学者研究,文景之时并没有出台过关于葬制的律令,因此就推断它大概是高祖和惠帝时由大儒叔孙通制定的。可文景之时到刘贺下葬的神爵三年(前59年)过了大约一百年,而且中间隔了个汉武帝,在汉武帝时,西汉的很多制度有所变动。

据著名的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研究,汉代墓葬体制发生过两次大的变化:首先是由战国的墓室格状化到汉武帝时呈居室化和宅院化,到了西汉晚期又发生变化,转向了石室墓和砖室墓。

海昏侯墓的横空出世不仅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而且为我们研究西汉中期偏晚段的列侯葬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标本,那么这个时期列侯葬制特点是什么呢?

一个极好的列侯墓标本

如今结合出土文献、琐碎的传世文献与海昏侯墓这批考古材料,基本能把西汉列侯的葬制勾勒出来。

首先,海昏侯葬在墩墩山上,说是山,其实高度不过25-30米,也就是一座土岗,结合《史记·淮阴侯列传》,我们发现韩信在给他父母择墓的时候也选择了高敞之地,可以说高敞之地是平民和贵族选择墓地的标准之一。

第二,该土岗呈长条形的东西走向,侯墓位于最西侧,而侯夫人墓位于东侧,他们共享一个夯土平台,也就是将高岗夯平整之后再挖墓坑的。刘贺和她夫人是埋葬在一个墓园之中、同茔异穴而葬,这种方式与西汉帝陵的排列也是一样的。

第三,海昏侯墓园大概为46000㎡,墓园有墙,长度大约800米,有东、北侧的两个门,门外立有双阙,这一点和2006年出土的葬律大致吻合。

葬律中规定,列侯墓的东西长45丈,南北长42丈,它的面积正好合汉代的20亩,这一点也符合传世文献的记载,比如说飞将军李广的堂弟死后陪葬皇陵,皇家赏赐他的正是20亩。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小侯而言,在京师地区这个规定执行起来还是比较严格的;但对大侯而言,往往就可以突破这个界限。信先生自己做过实地考察,如汉武帝的茂陵陪葬墓,如霍去病墓、霍光墓,以及前不久发掘的汉宣帝的陪葬墓——张安世墓,它们的面积都超过20亩,所以说一些大侯或者在得到皇帝恩准的情况下是可以越制的,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刘贺和他夫人的墓加上祠堂的面积正好合汉代的20亩,可以说是非常合乎规矩的,但我们看到整个海昏侯墓园有46000㎡,它大概合汉代的一百亩,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不仅包括了刘贺夫妇墓,还包括刘贺孩子、妾等人的墓葬。这点与王陵、帝陵不同,他们的陵园中只能有一个男性,剩下的都是女性,而列侯墓园是家族式的聚居而葬。

刘贺和他的夫人共享一个祠堂,且祠堂位于南侧,祠堂到他们墓葬的距离都是相同的,汉制规定,男性墓主无论有多少妻妾只能有一座祠堂,东面没有祠堂的三座墓葬很可能就埋葬着刘贺的妾们,在侯墓的后排是刘贺的孩子,这点从祠堂的有无和所在位置也能判别出来。祠堂是祭祀的地方,每到初一、十五和寒食都要举行祭拜仪式,一年达25次之多。

除祠堂外,西侧还设有寝,寝是干嘛的呢?汉人“视死如视生”,寝是刘贺之灵居住的地方,摆放着死者生前用过的衣服,每天都会有专门的人负责给死去的“刘贺”端茶倒水,加以服侍,我们在西侧还发现了一口井,很可能就是给“刘贺”做饭用的。

就墓葬而言,侯墓和侯夫人墓都有封土,封土高七米,合汉代的三丈,这一点也与葬律相符,但在东汉郑玄所注的《周礼》中,提到封土高四丈,他依据的应是东汉时期的律令。

海昏侯墓呈甲字形,墓道朝南,其中的墓室结构非常复杂,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的居室化和宅院化,这点和战国的周制、楚制有很大区别,后者多为竖穴土坑墓,墓室呈盒状,其中用不同的“格”来划分空间,同时,它们的墓道不会修到墓底,而是修到椁室的上面,随葬品和棺都是从上面放入。而汉制则是把墓道修到墓底,墓室中有各种通道可以到达墓室中的各个地点。

海昏侯墓就好比一个大院子,一进门就是甬道,在甬道的东西两侧是车马库,甬道正对着主椁室,而主椁室非常高,要高出外藏槨60公分,同时它又分为东西两室,中间被隔墙隔开,彼此独立。东侧放棺,是为寝,西侧为堂。主椁室周边有回廊形通道,在这里放的是戈、戟和盾牌,起到的是警卫作用,而廊道外面是储藏椁。

第四,刘贺的椁室用非常粗大的木料制作,并用席包裹起来,而它的棺是两重棺,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棺还能分出重来,但是椁就不行了,一般按内容分,比如说是否使用了黄肠题凑等等,这和战国时期的丧制有所区别。

所以,西汉列侯一般为内外两重棺,棺体巨大,它的内外两层棺的前部都会空出一块地方,以便盛放东西。它的质地是桐木,合乎葬律中列侯死后用桐木棺下葬的规定。棺放在一辆四个轮子没有辐条、矮床形的小车上,它的名子叫“輁轴”,通常会使用三次,第一次在入殓时;第二次在移尸宗庙告慰自己的祖先时;第三次就是在下葬的时候。

最后,列侯墓通常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周勃和他的夫人使用银缕玉衣是一个特例,因为周勃可是一位大功臣。刘贺墓的内棺盖上有冠帷的痕迹,他本人没有资格使用金缕玉衣,因此使用的是多层衣衾交织的绞衾制,我们看到内棺中纺织品叠压所留下的痕迹,也说明了这一点。在丝织品之下靠近躯体的地方摆有大量玉璧,而刘贺的脸上也会盖着东西,它叫做“掩”,我们目前还不确定它的质地,但这一切已经表明刘贺的葬制是非常合乎礼制的。

那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海昏侯墓会出土那么多看似超越葬制的陪葬品?

一些不寻常的陪葬品背后

海昏侯墓中最吸引大众的就是金与钱,金为黄金,而钱指的就是五铢钱。其中黄金又分金板、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等,到目前为止共发现378枚(块),合重一百余斤;而五铢钱大概有200万枚,重达十几吨。

然而刘贺并没有僭越,众所周知,黄金和它的墨书反映了西汉一朝的酎金制度。从汉文帝时开始,王侯需要按照封地大小和人口,在每年宗庙祭祀时献上黄金,当时进献的还不多,大抵是按照食邑的人口数,两百户四两黄金,西汉一户五口人,也就是每千人才交四两。但到了汉武帝时,它就成了皇帝打着黄金不合法度(例如分量不足、成色不好等)来进行削藩的借口。而海昏侯墓中有那么多的马蹄金和麟趾金也是得益于汉武帝的赏赐,毕竟是自己的骨肉。

这些黄金的纯度都非常高,高达99%以上,其中金板的纯度更是接近100%,之所以提纯效果那么好,有些专家认为当时采用了混熔法,也就是把黄金和水银放在一起来提纯,水银蒸发后其中留下的自然都是纯度很高的黄金。关于它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马蹄金和麟趾金上的“上”“中”“下”字铸文,因为纯度一致,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称量统计,看看它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可为什么刘贺墓能有如此之多的黄金呢?我们在金饼的墨书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其上有“元康三年……海昏侯臣贺……酎黄金……”的字样,这一年他刚被封为海昏侯。也就是说,汉宣帝并不给他进行皇家宗庙祭祀的权利。铸好的黄金也就没地儿可用,只好随葬到自己的墓中去了。而隨葬品中的一些麟趾金和马蹄金,还有一些高等级的车马器等物品,都不是刘贺所用之物,应是他父亲刘髆的生前之物。为什么刘贺墓埋葬了很多他父亲留下的东西?

这不得不说刘贺一生的坎坷,他虽然被封了海昏侯,但是依然逃不过政客们的打击,他不仅在当海昏侯时被降了级,甚至在他去世时,由于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离世,所以就被再次除了国。而在当时,也不是山高皇帝远就可以随便僭越的,皇帝会派太常大夫去监视列侯们的丧葬行为,而对太常大夫来说,最为省事儿的办法莫过于把昌邑王时期和海昏侯时期的遗物统统都埋进刘贺的墓葬中。毕竟在这时,西汉的海昏侯国告一段落了。

而那些重达十几吨的五铢钱真的算不上什么,东汉时,皇帝对两千石的官吏也通常会赐钱百万,即使到了铜钱匮乏的汉安帝时,也会给始封的诸侯王赐钱一千万,这都反映了汉代丧葬中的赐钱制度。而其中令我们欣慰的是,在一堆五铢钱的底部,还发现了一串完整的五铢钱,它正合一串一千的数量,以往认为唐宋时期才开始的这一计数单位,其实早在西汉中期偏晚就已开始了。



wangjz147

ZxID:399799


等级: 热心会员
想做书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1-11 0
27天皇帝,是最短的吗?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4-06 0
已审核

研究古代皇帝陵墓出土文物,对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风情政治面貌有很大帮助。

相关素材:
昌邑王刘贺:汉朝历史上只当了27天皇帝的牛人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6130876&keywor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