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规划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30 回复:2

[职场之道]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慕若涵

ZxID:14387487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时不予
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color=#ff0000]职业规划:重要的第一份工作要如何选择[/color]

第一份工作到底重不重要?怎么选择?

    问题来源于一位《大学不知道》的读者,他跟我说,自己面临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但是却不知道标准在哪里,身边总是有不同的声音:今天路人甲说,第一份工作不重要,人生就像是一场长跑,大家比的是耐力,最好先就业再择业;明天路人乙说,选对第一份工作太重要了,隔行如隔山,明天你想要转行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在刚出版的《发掘你的竞争力》里也写过一句话,大致是说,没有不就业的择业,也没有不择业的就业。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今天不管你怎么就业,你其实是有选择,也许你的选择的是放弃自己的选择权,比如安心地等着父母给自己找关系安排一份工作,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

    你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吗?你为此做过什么特别努力去进行探索?我是说,“特别的努力”。

    通常,人人都有梦想,但绝大多数人是自身梦想的旁观者和门外汉。人们往往也都有自身的远期目标,但是这跟他今天所做的一切惊人地没什么关系。很多人甚至是对自己的目标讳莫如深,把它像是珍宝一样地藏着掖着,好像这种心愿越是留存久远,越会获得资产价格升值的效果。

    实际上,你不必告诉整个世界,但是要告诉身边的人,你打算做什么很重要,而且你必须就得每天每刻都去做。不能等到未来的某一天,你要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相应的准备。通常做这种准备比考试得高分要艰难和复杂得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着自我规划与被规划相对抗的局面。如果你不懂得为理想付出更多,通常只有接受“被规划”的命运。

    通常而言,先就业后择业是为了提高就业率数字的官方说教,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但决不应该是一个有头脑的人的首选策略。

    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在很多方面会塑造你的人生模式。

    比如,接受父母通过关系给安排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你要接受长辈们安排的人生模式,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怎样教育子女,以至无穷;把小孩养大,再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人生游戏。

    我的呼吁就是,请开恩赏赐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件事要从当下开始,从你的第一份工作开始。

    我的建议就是,按照你自己所想的人生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再根据自己的职业设计,选择通过第一份工作进入社会的方式。

    今天,大家的选择可能没有什么差别,你挣三千,我挣两千,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差别,但是一个人工作上的长劲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在这一行有持续钻研的精神。另外,你进入什么样的环境,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国企、外企还是民企,你进入什么样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从很大程度上将塑造你的职业价值观,甚至是社会价值观,几年之后,大家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区别,从穿衣打扮到举手投足都会透漏出来的那种“典型差别”。

    如果要我给出一个简单标准,那就是进入高成长的环境,看看那个选择会给你带来这一点。

    我所呼吁的慎重选择第一份工作,并不是说我认同第一份工作定生死,觉得一个人应该在一份工作上尽责到死;而是说,如果你告诉自己,第一份工作不重要,那么也就失去了一次思考人生抉择的机会,我们从小到大,大部分人的命运都是早被体制化的人生模式所绑架,变得没有了思想,没有见解,没有特长,甚至没有了渴望。

    这样的人生是没有尊严的。哲学史上有句话: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抓住职业选择的机会,去反思人生,而不是早找到工作早超生,这是我希望每个能对自己负起责任的人所要抱有的自尊心态。

    当然,如果你想要做的一份工作,没有能力去马上做到,这时就需要调整期待,但这应该是一种在战略既定情况下的策略调整,比如我自己,当初想做一个写作者,但是当初没人会花钱雇我,那么我就先选择进入出版社工作。

    只要方向对了,起点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重要的,这是第一份工作所应轻视的那一面。如果你拼了老命,想要一开始就进入自己达不到的职业目标,这就不是一种理性的择业。因为你的人生在当下还没有建立起那个选项。

    我经常见到各种半路辞职,想要转行的学生,目标公司进不去,原来的工作也不想回去,人生处在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我的建议就是,你必须确保自己可以找到进入新行业的门路,这样的工作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这样的新选项来,这样的择业才是现实的,有就业基础的择业。

    常常有人问我,我应不应该进入某某行业,只有上帝才知道!你要对一个行业有基本的了解和调查,才能探索可行性。否则,这样的择业就是空中楼阁,是一种与世人无关的自我陶醉。我说过,“永远不要进入陌生行业”,如果你根本对自己所进入的行业一无所知,那么就不要去。或者把它熟悉起来再进去!


[color=#ff0000]大学生职业规划路上的“绊脚石”[/color]

大学生就业难,很多专家认为他们主要是缺少职业规划。其实大学生大多也想做职业规划,但是由于缺少指导,往往进入自己设定的“职业规划圈套”。那么大学生短期以及长期的职业规划都存在哪些“先天性不足”与误区呢?

    记者从一些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口中得知,“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兼职时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我们想按照职业规划去兼职在现实当中也遇到了困难。”

    信息不通畅

    我们想去做一份跟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兼职,哪儿可以找到?又从哪儿可以获取这样的信息?

    在采访中,多数的大学生会向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鲍同学对记者说:“我们学校的墙上基本都是散发传单之类的兼职,我们从这上面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网上的兼职信息我们又不敢相信,毕竟网络上的骗子太多了。”

    中文系的曹同学则对记者讲了她的看法:“外面的职业中介需要交50元的中介费,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个费用有点高,同时我也去咨询过,发现招聘服务员的信息比招文秘的多多了,我看中介也不靠谱。”

    随后,记者在百度上面搜索关键词“淮安大学生兼职”,也的确搜索出数个淮安大学生兼职网站。记者点击了排行前四位的网站,发现大学生专栏里面仍然以推销员、家教、服务员为主,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关系的兼职少之又少。

    时间协调难

    大学生一方面需要上课,另一方面再去企业兼职,时间成为双方难以协调的问题。“同学不上课,逃课出去做兼职的情况还是有不少的,仅仅一个促销活动,就有同学逃了一个星期的课,如果要真是去企业兼职的话,时间恐怕更是难以协调。”旅游专业的孙同学对记者说。

    学生觉得时间难以协调,企业也同样认为时间协调是个大问题。国创高科产业园的招聘人员岳小姐对记者称:“时间难协调是首要问题,比如我们这办公室助理工作,首先需要时间来熟悉我们企业的情况,其次有工作安排,还有就是我们培训员工也需要时间。一个大学生不可能完全离开学校来我们这上班。假设这个学生早上有课,我们此时又需要人手,这怎么办?我们企业是不可能迁就员工的时间,只有员工迁就我们。”

    技能不达标

    “大学生来兼职?算了吧。”从事机械行业的王老板对记者摆摆手说。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好多技能都没掌握,到了厂里面还需要老的工人带上路,就是这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轨道。”王老板对记者讲。

    “这些兼职的一般都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好多相关技能还没学呢,到我这里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没掌握,我怎么用?”王老板继续讲。

    “机械行业如果出了废品怎么算,扣钱吧,大学生做兼职的,赚都赚不了几个钱;不扣吧,我这损失怎么算?另外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机械行业不像坐办公室的安逸,苦一点也就罢了,还有危险系数在里面的,技能不达标的,危险系数更大,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还是要考虑的,别到时候啥都说不清楚。”王老板说出了自己的考虑。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误区

    1、 错把理想当目标

    理想是什么?这在大学生眼里是个很陌生的字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们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显得越来越成熟,已经把已经把理想当作了儿童的专利而远离自己的头脑。即使有一部分人有理想,也把理想错当成了目标。

    理想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结果的最终表现,在职业上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表现为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如你的职业理想是人力资源总监,那你要干的人力专员,人事主管等职位就是实现你职业理想的职业目标了,而很多大学生却只是着眼于职业理想,而不去实现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那职业理想也就无从实现了。这就好比你要盖十层楼,但在真正的执行时你却不想盖前九层,你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在你么梦想十层时你的梦也就从而落空了。

    所以说,在大学生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如有的人希望成为明星,成为科学家,成为世界首富,成为国家主席……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理想,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是世界首富的,国家主席的。(除极少数的外。如英国,即使是继承的,那他的先辈也是白手起家的,而其后代只不是幸运罢了。)所以,在职业发展上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我们的大学生却把职业理想仅仅当作了理想,甚至很多人将理想转化为目标。目标是我们可以实现的,是我们在实现职业理想过程中的阶段划分。只有把宏大的职业理想转化为无数的可实现目标,我们的职业理想才会最终得以实现。但悲哀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整天喊着要实现职业理想时,却没有把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更没有去把转化的职业目标实现,最终,宏大的职业理想转为职业空想了。

    2、错把手段当目的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决定要去饭店吃饭已款待光临我们的朋友,所以,你会煞费苦心的想着去和朋友吃什么,你想啊想,算啊算,想了一个又否定一个,你会为此而付出许多想法,但你却忘了,你款待朋友的目的是什么了,当初你不就是为了交流友情吗?而吃饭只是表达友情的一个手段而已,但你却在手段上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

    我们大学生在这个方面也会犯下这看似简单但却事实在在的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错误。

    在我们把职业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后,我们要看看有哪些手段可以实现职业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当作了做事的目的。当我们抱着实现目标的心理去选择不同的操作手段时,很多人已经是在为选择操作手段而选择操作手段了。他忘了我们选择操作手段是为了什么了,从而导致做了事却没有实现目标,或者为了做事而做事。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把我们专业知识的不足弥补,但往往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在学习,或是在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上下很大的功夫,还要不断的激励自己要学习不要玩等,这些统统都已经偏离了他学习的目标了,而在这些无关因素的考虑上已经不是他要学习的目的了。

    3、错把行业当岗位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许多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上这样写着,求职意向: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市政工程公司,与建筑相关的公司,其实他求职的是建筑这个行业。

    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不能做建筑行业的所有工作?其实他根本不能,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最擅长做什么。而最终录用他的是具体的企业和具体的岗位。没有企业目标还可以,但若没有岗位目标,他又可以做什么呢?又能做好什么呢?要知道企业录用的是能够胜任具体岗位的员工,如果你不具备岗位的任职资格,那企业又怎么会录用你呢?当大学生把行业当作要应聘的岗位时,暴露更多的是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更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所以他们在求职时把希望更多放在了“广撒网,捞大鱼”,以为机会会更多,实则别人都不知道他能做什么,又怎么给他机会呢?

    从这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是他根本不了解职业世界的知识,甚至是职业世界的常识。行业和岗位是不同的,行业是最大的国民经济因素,而岗位是大学生你要效力的具体职位,具体位置,其实大学生的就业是就具体的岗位的,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在工作时其实要搞定的是具体一个应聘岗位,只要大学生掌握了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胜任了工作要求,那就是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的。当然了,如果你想要在这个圈子获得更大的发展,那你就要更加了解这个行业的动态和这个行业中一流的企业的动态,这样你就可以在圈子中得到稳定的发展的了。

    4、错把就业当择业

    校园中广泛流行宣传的“先就业后择业”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念,我们都知道人的职业生涯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选择职业上,而耽误了在适合职业上的奋斗时间。简单的说,如果我们把人的职业生涯的成功归纳为是选择适合的职业和在职业上有所作为的话,那这两个因素的总和就是人的总的职业生涯的时间,而大学生呢?在这个问题上就是,大学生没有把选择适合的职业更多的放到大学时代,而是转移到了毕业后,而大学时代也是可以并完全可以解决这个职业选择的问题,这就无形中延长了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时间了。

    其实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在于你没有做什么。只有你把所有精力、时间、资源都放在职业理想上,那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就是说,在职业发展上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

    大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后,就必然会涉及到具体的行业、职业,而我们的发展更多的是从具体的职业上入手,那不可躲避的问题是,当我们大四毕业时,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从实现职业理想的角度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与职业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所做的工作将不会对职业理想产生支持,那实现职业理想的日期就遥遥无期了。

    所以,我们要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关的岗位工作。但相当多的大学生把就业当作了择业,他们以为 做着工作总会学到些东西;其实不然,在职业发展这个层次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都错了,那走的路越远不是离目标越远吗?

    5、错把知识当技能

    这个误区在于大学生把掌握的外语、计算机理论水平当成了操作的技能,或是混淆了两者间的区别。

    其实,你具备了外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只能说明你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下的级别更是要一定的不同。而企业在招聘更注重的是你的实际技能,而不是你所获得的证书,当然了,没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你也不会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我们这里有袄强调的是,在简历中你最好把级别的理论认证用实际的数字或事例来说明,如:你可以把外语水平描述为翻译了一些外文文章,或是曾与外国游客对过话等,把计算机水平换算为每分钟打字80个, 可以操作并可以制作一些办公文档这样更具说服和直白的表述。

    所以在我们应聘目标岗位时,就不要再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当作岗位要求的操作技能了。其实做任何的一个岗位工作,除了要求你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而只有当知识转化为技能时我们才可以安身立命,才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

    知识更多表现为你知道什么?你理解了什么?而技能则表现为你会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一技之长,我们就可以存活于世,但只拥有知识却做不到,除非你把知识当作你向学术领域发展的砝码。但目前的许多大学生缺少岗位所要求的必要操作技能,而且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所以当企业询问他有何技能时,他就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上来了,结果自然就被淘汰了。

    6、错把兴趣当工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一些得以娱乐放松的方式,但现实中却有些大学生却把这种兴趣爱好作为选择职业的关键因素,或者被兴趣爱好所左右,在找工作时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关就不找或是以此为借口来推脱自己不想做的工作,这种误区在十分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其实,兴趣爱好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兴起爱好中我们找到了事业、爱情、休闲三者间的平衡,才不会由此产生人生的不快。而一旦当把兴趣爱好作为工作后,我们人生的三角平衡就被打破了,由此你就会感到一定的烦躁,通常当你把兴趣定位于工作时都是很辛苦的,因为你已经把休闲转变为工作了,没有休闲的情况下会加速你对所从事的各工作的厌倦和讨厌的。这个世界,能真正的把兴趣爱好当作工作的职业或许只有这样三种人:科学家、艺术家和妓女。从中可见能把兴趣和爱好作为职业的人是很少的,也是很难的。

    其实兴趣、爱好真的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职业。在职业发展上,我们要知道,喜欢是一回事,胜任是一回事,选择又是一回事,可以说,按照自己的兴趣所选择的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和发展的程度,但其也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所以说,影响我们选择职业与胜任工作的不是兴趣、爱好或者性格,这些内在因素最多是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但却不能决定我们是否能做及能否做成,只不过你要付出的更多而已。但如果你把兴趣爱好与工作职业合一了,你就忍受工作中的更多寂寞和孤独,而你也要找到另外一种平衡的方式,否则你的心理将不堪重负产生一定的职业心理问题。

  
[color=#ff0000]大学生职业规划两方面最易出错[/color]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color=#ff0000]大学毕业生要如何设计你的职业规划?[/color]

大学生就业难众所周知,有这样的说法:大学毕业即失业。就业为何这么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为何始终居高不下?真的是因为就业岗位太少么?其实,就业难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岗位缺口大,而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即有的岗位么没人做,有的岗位人太多。而造成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求职者的个人因素,大量的求职者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目前,存在于个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有:

    一。定位不清,目标不明。

    大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做不长,工作频繁变动。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量的磨擦性失业;

    二。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

    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求职群体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永远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三。工作主动性弱,不热爱自己的职业。

    相当部分的求职者职业素养太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为此,解决就业难,就必须解决目前存在于个人求职者身上的种种问题。

    首先,每个就业者都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许多人在选择职业前没有很好的自我定位,也不了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人才。在学校的时候,别人去考日语,我也去考日语,随大溜。结果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了社会上热门职业越热,冷门职业越冷的社会现象。等找不到热门工作后才去随便找个工作,结果造成的情况是个人痛苦,企业也痛苦,个人频繁跳槽,累积不了相关经验,而企业则缺少经验丰富的职员。

    其次,个人对就业的主动需求问题必须解决。作为就业主体的个人要想就业,想工作。目前许多职场人太过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希望付出立即就有回报,然而,职场之道很大程度上在于:你实际所创造的价值跟你的回报是成正比的,而在一个人创造较大的价值之前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历练,一段时间的学习,一段时间的积累。而很多人的价值观恰恰与此相悖,人们追求轻松的工作,喜欢安逸的环境,期望更高的回报,但却不愿意付出更多。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很多人在职场中遇到困难,想到的更多是逃避,所以我们身边出现了很多的“啃老族”。



[color=#ff0000]职业规划:大学生择业理性定位 从基础做起[/color]


在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家住德州的青岛大学应届毕业生范文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她,想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在一家企业招聘摊位前,她想应聘销售代表一职,月薪1600元,给入五险,看到这些待遇,她表示比较满意,但正当要投档时,却听说每周只能休息一天,且时常加班,她立马改了主意。随后又走了10多家单位,都感觉工资待遇不满意。而她挑选的6家待遇满意的单位,却又以“专业不对口”拒绝了她,最终她只投出了1份简历。

    离开摊位,范文娟告诉记者,现在工作压力大,自己不想太辛苦。找工作最好是压力小、待遇好、工作稳定,专业又对口。

    此次招聘会上,像范文娟这样寻找待遇好、压力小、稳定又体面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虽然他们学历较高,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具备一技之长,拥有高级技能的更是凤毛麟角,一纸文凭成为他们唯一的就业“钥匙”。

    部分应届毕业生表示,自己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担心,还可以报考公务员。在他们眼中,公务员就是“稳定、体面、高薪”的代名词。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应届毕业生在谈起公务员时说:“如果考上公务员,哪怕与签约单位毁约,我也要去。”

    不安现状 稳定性差

    此次招聘会有不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放宽门槛,但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

    记者在一家台资纺织企业招聘摊位前采访发现,虽然不少应届毕业生前来询问,但当负责人询问试用合格后是否可以签约3到5年时,大多数人都犹豫不决。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些应届毕业生不安于现状,缺少企业归属感,经常在培训结束后就跳槽走人,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对此情况,参加招聘会的不少企业表示认同。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一纸文凭,缺少企业所需的应用能力,如果上岗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这就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旦人才流失,将是他们莫大的损失。而且一些应届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表现的很好,但是一到试用期,动手能力差、基本功不扎实的缺点就暴露无疑。有些用人单位抱怨一些应届毕业生本身的性格特点也使得他们不被接受:如急于求成,眼高手低,缺乏责任心等。这些都成为招聘单位拒绝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原因。

    有关专家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原因。

    调整心态 提升职业能力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心态,如何帮助学子们走出“误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认为,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掌握真本事,提升职业能力。文凭不能代表“本事”,用人单位关注的是素质和能力,关键是能否胜任,工作能否到位。要抓住各种机会,学好知识,接触社会,提高能力。

    业内人士建议,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就业困难其实并非岗位不足,而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岗位不够。招聘会上,德州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杨舒瑜,将目标放在中小企业上,一上午时间,就有4家企业对他表示很感兴趣,甚至其中一家企业表示,他可以不用面试,直接试用。

    就大学生缺少企业归属感这一现象,有关专家指出,必须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这需要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岗匹配率和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个人要明确就业目标,干一行爱一行,不能“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要踏踏实实做事。齐思楠去年通过招聘来到德州一家企业上班,工作期间他把企业荣誉感放在第一位,增强自己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今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企业也破格晋升他为设计工程师。

    另外,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应吸取企业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并明确设定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适应引入兼职教师,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与知名学者等;强化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协助学生建立“就业能力卡”,记录个人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成绩、实践经验等。同时,应继续加快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拓展就业渠道。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暮夏°

ZxID:2905679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貓夫人°
深深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0 0
涵涵啊,把内容稍微修饰下套个简单的表格就更好了O(∩_∩)O~





沙鸥晓晓

ZxID:14355824


等级: 热心会员
在困境中忍受孤独,在孤独中保持真心,当真心遇到了真心,便有了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3 0
谢谢分享,来的太及时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