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旁忆草堂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44 回复:1

[中外美景] 浣花溪旁忆草堂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沈淮西。

ZxID:11437411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任野。
11.4转正/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3-14 0
浣花溪旁忆草堂
[align=center][table=700,#4f6128,#4f6128,1][tr][td] [table=700,#ffffff,#ffffff,1][tr][td][size=2][color=#4f6128][b]浣花溪旁忆草堂[/b]
[b]出处:poco旅游[/b]
[url]http://blog1.poco.cn/myBlogDetail-htx-id-8827731-userid-46149693-pri--n-0.xhtml[/url]
[b]作者:阿钟[/b][/color][/size]

[size=2][color=#76923c]杜甫是我挺尊重的诗人。另外也是有缘分,杜甫最后仙逝在长沙,为了纪念他,长沙修建了杜甫江阁,是我经常去散步的地方(见我的《家住长沙》系列)。这里有很多的杜甫在长沙作的诗,但我基本上不熟悉。而他在成都所做的诗,却有很多是很熟悉的。所以成都的杜甫草堂,很早,大概十年前就去看过。这次,再次去这里,又有新的感悟。
[attachment=12717125]
杜甫草堂就在浣花溪的边上。今日的浣花溪也是极美的,正如诗人笔下: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attachment=12717126]
《隐秀轩集》有“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的文字,非常的好。翻译一下的话,就是——从成都出南门,向左走是万里桥。向西转弯,又曲又长,纤巧秀丽,人们看到的形状像连环,像玉玦,像玉带,像圆规,像弯钩,颜色像玻璃,像美石,像绿沉瓜,幽深而暗绿,萦绕回旋在城墙下的,都是浣花溪汇流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到杜甫居住的草堂,浣花溪才有专名,那是因为杜甫住在那里罢了。
[attachment=12717127]
岸边竹翠柏青、林木阴森,水光树色清幽,秀丽,使人心旷神怡。
[attachment=12717128]
溪水的茅草房子,应该是后面新建的,但与古游记的描述一样。像这样的地方有好几处。这些人家的房子,有捆起柴当门的,也有编起竹子当门的,但都做得很好。
[attachment=12717129]
浣花溪与两位女士有关,一位是唐朝的著名女诗人薛涛,另一位是女英雄任姑娘。
薛涛曾居浣花溪,这个女校书喜欢在自己住处造纸,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的精美小彩笺,常用于写小诗酬和,人称“薛涛笺”或“浣花笺”。由于浣花溪水清滑,所造纸笺光洁可爱,为它处所不及。关于“浣花笺”有很多题咏,韦庄有诗曰:“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劈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霞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李贺也有诗赞曰:“浣花溪纸桃花色,好好题诗挂玉钩”。
传说,有一位姓任的姑娘住在溪边,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这也许是浣花溪的来历吧。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即崔吁)纳为妾。大历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守城。沪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攻入成都,占据了城池。崔宽力战不敌,杨子琳一时气焰嚣张。值此形势危急之际,“魁伟果干”的任氏,拿出家财十万,一夜之间召募了勇士千人,“设部队将校”,任氏毅然披挂上阵,“手自麾兵”,进攻杨子琳。巾帼英雄的壮举极大地震匿了叛军,“子琳大惧”,加之“城内粮尽”,“乃拔城自溃”。由于任氏保卫成都,维护统一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冀国夫人”。人们为了纪念她便为她修建了“浣花祠”。
[attachment=12717130]
溪边不远处是杜甫草堂。
[attachment=12717131]
杜甫草堂当然是不存在了,应该早已经随着秋风而逝。
[attachment=12717132]
但诗人的风骨,应该是永存的。一如屋子旁边的翠竹。
[attachment=12717133]
而诗人的铜像也是清矍,清矍得只剩下骨头。
[attachment=12717134]
其实,现在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古建是少陵草堂碑亭 。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
果亲王允礼就是《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比雍正小19岁,和雍正的长子弘晖同年同月生,也就是说,君臣二人虽为兄弟,但在年龄上属于两代人了。允礼对雍正应该是绝对的效忠,他不可能爱上自己的嫂子。但《甄嬛传》中说允礼才华横溢,这倒是正确的。他可以称为艺术家或准文学艺术家。他一生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
[attachment=12717135]
杜甫草堂内,还有一组纪念性建筑,有草堂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
草堂大廨是一座通堂式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大廨建筑十分简单,内只有杜甫铜像一座,及名人题刻对联。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惜早已不存,如今的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
另外有何绍基题大廨:“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attachment=12717136]
诗史堂是草堂中面积最大的建筑,正中放一尊杜甫雕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的作品。两侧是朱德撰书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东西两侧是名人题刻,另有李白塑像。李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天宝三年(公元744 年),李杜在洛阳相遇,结伴 同游,把酒论诗,醉眠同被,传为佳话。今同居一室,相得益彰,诗史堂也算是名符其实。
[attachment=12717137]
工部祠内正中是杜甫的神龛,东西两侧是宋代诗人陆游和黄庭坚的神龛。陆学杜诗成就卓著,形成剑南诗派。而黄的忠君爱国思想与杜一致,又是以杜诗为宗的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二人都曾流寓蜀中,都以诗称名,配飨杜甫,亦在情理之中。杜甫神龛两侧有清人钱保塘所撰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 。祠内还陈列明清两代镌刻的三位诗人的石像,以及碑记、刻石等文物。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五十三岁时,经友人举荐,觅得一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半年后又辞官归隐草堂,却多了一个称号杜工部。实在不是一个什么七品芝麻官,我们为什么不是要一个大写一个”诗人“杜甫,而是要一个名不副实德杜”工部“呢?
[attachment=12717138]
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
[attachment=12717139]
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attachment=12717140]
古树参天。
[attachment=12717141]
城春草木深。
[attachment=12717142]
花重锦官城。
[attachment=12717143]
草堂内有博物馆,讲讲杜甫的故事。
[attachment=12717144]
杜甫在成都写的诗我还是挺喜欢的。如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肃宗上元二年秋(761年秋),是入蜀后的第二年。写一场狂风大雨将自己屋顶的茅草卷走,屋漏床湿,长夜难眠的遭遇,并由此回忆战乱以来的痛苦经历,难得可贵的是诗人能由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广大百姓的艰难,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恸人呼喊,这种甘愿以个人的痛苦换得天下人幸福的精神,曾感动过白居易、王安石以及世世代代的千百万人。
[attachment=12717145]
还有《蜀相》,写于肃宗上元元年春(760年春),是杜甫刚入蜀时,由成都武候祠所作。诗篇对诸葛亮一生辅佐二主的匡时雄略与报国苦衷极尽歌颂,并把怀古与抒怀融汇在一起。“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也许有些沉重,这些就好多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都是极好的。
杜甫江阁还有一些去处,如袅香亭。
[attachment=12717146]
梅园,位于草堂的西北角,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梅园就在眼前了。
[attachment=12717147]
此时,你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的呼应。
[attachment=12717148]
花径。杜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attachment=12717149]
盆景园。在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attachment=12717150]
盆景园中的假山。
[attachment=12717151]
前几年,“杜甫很忙”,有一点穿越的味道。其实,杜甫在成都也好,在长沙也好,生活都是非常清苦的。从感恩的角度,两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一个是高适,另一个是严武。之所以提一下,因为高适有名,则在杜甫草堂中有纪念,而严武则所提不多。其实严武能文能武,也写诗与杜甫唱贺,诗词也写得破有气势;也能打仗,曾击败吐蕃军七万多人,收复了不少失地。不过杜甫当时地位不是很高,包括在诗词上,所以只是一般的客气。其实,从感恩的角度,又何须强求态度呢?
[/color][/size]
[/td][/tr][/table][/td][/tr][/table][/align]
[ 此帖被白子清。在2015-03-16 15:3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饭团^^

ZxID:286379


等级: 内阁元老
不骄不躁戒熬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3-14 0
排版精美,文字动人,图片美丽,心花路放b( ̄▽ ̄)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