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至2000年笔记本发展历程(多图)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63 回复:3

1991至2000年笔记本发展历程(多图)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不抽烟】

ZxID:9805


等级: 文学大师
超级网虫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5 0
见证历史
1991至2000年笔记本发展历程
本集前序:从九十年代开始,笔记本电脑产业开始逐渐成熟,笔记本电脑的发展也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势头,那是笔记本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不但技术水平的发展给笔记本电脑的更便携带来了种种突破,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厂商的加入,产业的竞争所带来市场领域的拓展,使得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始逐渐从商业用户走向家庭个人用户,特别在九十年代的后时期,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更大程度上把笔记本电脑这一种产品,带向了更多的消费者领域,也因此,笔记本产品开始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设计多样化等。那么从1991年到2000年间,又有多少经典的产品,难忘的有关于笔记本电脑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观摩,一起去聆听:
QUOTE:
1991年
苹果PowerBook 100 ——————真正意义上的苹果便携式计算机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Motorola
MC68HC000(16MHz)
内存
2 MB
硬盘
20/40
MB
显示器
9英寸
重量
2.3kg

QUOTE:
苹果PowerBook 100
  在1991年,苹果公司推出了重量只有2.3公斤的PowerBook
100笔记本,它的出现也意味者轻薄的苹果Power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正式面世,也开始了苹果笔记本电脑的辉煌历程。
  在它之前,苹果所推出的Mac
Poertable虽然被确定为是便携式计算机,但它笨重的机身跟便携始终还是有所差距的,而PowerBook
100的出现就切底改变了轻便笔记本的新概念,2.3公斤的体重在当时来说绝对是绝对少有的,而且其外观也跟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笔记本相当接近了。尽管它的性能依旧低下,不过由于移动性能十分强,而且当时它的售价也比较便宜,上市后因此也非常成功,并且开始确立了苹果笔记本在市场上的地位,所以在PowerBook
100推出后不久,其后续机型PowerBook 140和170也相继的诞生。
东芝
T3200SXC————首台带TFT液晶显示屏的便携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386
SX(20MHz)
内存
1 MB
硬盘
12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7.9kg

QUOTE:
东芝 T3200SXC

东芝
T3200SXC
  前面也曾提到,尽管在1990年东芝已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彩色屏幕的笔记本,不过由于STN彩色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实在还不尽如人意,用户对它还不甚满意,于是厂家们也急于寻求在这方面来做出突破,而东芝方面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在刚推出T5200C时,东芝就已经启动了TFT液晶屏的研发计划,而终于在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推出了这款带有TFT液晶显示屏的T3200SXC便携电脑。
  可以说,T3200SXC的推出是笔记本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因为相比于STN显示屏,TFT液晶显示屏无论在反应速度、可视角度、色彩、对比度还是亮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TFT液晶显示屏也一直沿用到目前的笔记本中来。可惜由于这款T3200SXC的机身比较重,移动性能依然还不够好,不少人认为它甚至还算不上是笔记本的范畴,只能说是一款便携式的电脑,不过由于它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型,所以也把它纳入到笔记本中来。
NEC
PC-9801NC--------第一款采用TFT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386SX
(20MHz)
内存
2.6MB
硬盘
40MB
显示器
TFT液晶屏
重量
3.2kg

QUOTE:
NEC PC-9801NC

NEC
PC-9801NC
  在同一年,NEC也推出了其第一款采用TFT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而由于这款笔记本的机身十分轻,只有3.2kg,而事实上它比东芝T4400SXC更早推出市场,甚至也有人把它成为是世界上第一台TFT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于是关于谁是真正的问题就一直在争论。
  NEC
PC-9801NC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液晶TFT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而相比于上面介绍的东芝T3200SXC,它的整机重量只有3.2公斤,真正做到的便携,应该说是真正意义的采用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了,不过由于当时其屏幕的显示效果的确不是很理想,色彩和亮度仍然不甚完美,甚至跟T3200SXC相比都还有一段距离。而且由于机身做得比较轻薄,所以配置也不得不作出了牺牲。另外,由于采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TFT液晶显示屏,所以笔记本的价格相对来说也非常高,差不多要60万日元(约4.5万人民币),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天价,不少用户都只能望其兴叹。
东芝
T4400SXC——————真正的TFT第一?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
SX(25MHz)
内存
4MB
硬盘
80MB/120MB
显示器
8.5英寸
重量
3.3kg

QUOTE:
东芝 T4400SXC

东芝
T4400SXC
  而真正被东芝官方认同的第一款采用液晶TFT屏的笔记本则出现在1992年,当时这款T4400SXC的机身重量只有3.3公斤,已经符合了人们对于笔记本在重量上的要求,而且我们也发现这款东芝T4400SXC也已经具备了今天笔记本的体形。
  东芝T4400SXC采用了256色8.5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屏幕的色彩逼真,亮度很好,而且又节约笔记本电脑非常宝贵的能源,给用笔记本户来说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另外由于在那一年,Intel
486处理器也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中应用,而这款T4400SXC当年发售时也是搭载了486SX
25MHz处理器,从这些方面来看,这台机器在当时业界来说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
Apple Macintosh PowerBook Duo 210
——————PowerBook
Duo工程的巨作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68030(25MHz)
内存
4MB
硬盘
80MB
显示器
9英寸
重量
1.9kg

QUOTE:
Apple Macintosh PowerBook Duo 210

Apple Macintosh PowerBook Duo
210
  由于一个Powerbook系列的成功,苹果在笔记本市场中已经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而在1992年10月,苹果公司也推出也Powerbook系列的又一新机型——PowerBook
Duo系列。与前一代的Powerbook相比,除了保持Powerbook原来小巧的机身外,这个新的系列在部分功能上也作了一些升级,苹果甚至希望它的性能能够达到台式机的水平,因此人们也把苹果的这一行动称为“PowerBook
Duo工程”。
  可惜事于愿违,尽管苹果公司希望凭借这一产品能够在笔记本领域中取得新的突破,不过PowerBook
Duo系列却远未达到那种高度,它不但没有达到同期台式Mac的性能,而且价钱也比同等配置的台式机昂贵,因此也导致了这个系列的失败。这个系列的推出了PowerBook
Duo 210等几款机型后就再也没有生产了。
IBM PS/55 note
C52————Thinkpad的前身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LC(25MHz)
内存
4M
硬盘
60/120M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约2.4kg

QUOTE:
IBM PS/55 note
C52
  在“Thinkpad”这个名字出现之前,IBM的笔记本一直都是以PS/55 来命名的,不过包括前面介绍的在1990年所推出的PS/55
5535-S,IBM笔记本的设计还跟后来被人们熟悉的IBM Thinkpad笔记本大相径庭,直到1992年的这款PS/55note
C52的出现,人们从它身上开始闻到了未来Thinkpad的一点味道了。
  可以说,这款PS/55note
C52是PS/55系列的巅峰之作,不过它的出现也象征着这个系列的结束,因为在这款笔记本刚推出不久,IBM就推出了第一款Thinkpad笔记本了,而且后来IBM所推出的笔记本全部都以“Thinkpad”作为命名。而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这款PS/55note
C52已经跟“Thinkpad”已经没有太它区别了,除了经典的黑色机身和“小红帽”,外观上跟我们现在熟悉的ThinkPad基本一样,不同的只是它少了一个Thinkpad的头衔。
IBM
ThinkPad 700C ————第一台thinkpad笔记本,会思考的笔记本来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486SL(25M)
内存
4MB
硬盘
12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5Kg

QUOTE:
IBM ThinkPad 700C

IBM ThinkPad 700C
  而在同年10月IBM所推出的ThinkPad
700C是IBM第一台以“ThinkPad”来命名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领导移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此开始。这款笔记本无论是对IBM乃至整个笔记本行业来说都是具有极其深厚的意义的,在Thinkpad面市后的十几年中,ThinkPad在全球业界所获各种大奖超过了1000项,人们把它称为会“思考”的笔记本。
  这款ThinkPad
700C采用了黑色的机身和红色的TrackPoint也一直被后来的ThinkPad笔记本所沿用。另外,它还是第一款将PS/2端口引入笔记本中的机型,这样就为外接鼠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因此,ThinkPad
700C也获得过无数荣誉,其中包括《PC Magazine》1992年技术卓越奖和最佳系统、《商业周刊》1992年最佳产品、《PC
Computing》1992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等。
Gateway Handbook
486————最精简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486
内存
4M
硬盘
250MB
显示器
7.8英寸
重量
1.32Kg

QUOTE:
Gateway Handbook
486
  在笔记本发展的历史上,不少厂商对笔记本的设计都曾经做出过一些尝试,例如不惜代价地降低机身地重量,以增加笔记本地便携性。这款Gateway公司在1992年所推出的Handbook
48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减少重量,笔记本的性能精简到极点。
  这款Gateway
Handbook笔记本的重量只有2.9磅(约为1.32kg),这样的体积在当时来说是难以想像的,不过为了机身的小巧,笔记本的性能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电脑选件甚至精简让人觉得可笑,尽管选用486的处理器,不过却只能运行BSD操作系统,在当时来说几乎不具备一点可用性。然而在那个时期,任何一种新的尝试都是创新的,它的出现也给了后来笔记本的发展以一定的借鉴作用。
1993年
IBM
ThinkPad 550BJ————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486SLC
(25MHz)
内存
6MB
硬盘
12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3.0kg

QUOTE:
IBM ThinkPad 550BJ

IBM ThinkPad 550BJ
  在1993年1月,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ThinkPad
550BJ,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当时也让IBM笔记本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当人们提起IBM的经典笔记本的时候,都会津津乐道的回想起了这款独具特色的ThinkPad
550BJ来。
  由于笔记本的体积比较小,而且为了减轻机身的重量,在笔记本内设置打印机即使在现在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当时IBM就做到了这一点,在ThinkPad
550BJ的机身上内置了一个打印机,打印的速度约为87字每秒,可以打印48x48规格的汉字/英文,打印精度为360Dpi,尽管在打印性能方面还有所欠缺,打印速度也相对较慢,而且这款笔记本看上去也显得相当臃肿,不过这种方便用户的独特设计也足以让它一直留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IBM
ThinkPad 220——————站着都可以用的ThinkPad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386SL(16M)
内存
2MB
硬盘
80MB
显示器
7.7英寸
重量
1.0kg

IBM ThinkPad 220

IBM ThinkPad
220
  在成功推出了第一款Thinkpad后,IBM笔记本的发展逐渐开始步入正规轨,而在Thinkpad中也出现过不少的经典之作,这款1993年5月所推出的ThinkPad
220就是其中的一款!
  这款ThinkPad
220是IBM第一款A5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为了减少其机身的负荷重量,它采取了灵活的扩展选件,机身的重量居然只有1kg,在那个时代的笔记本来说是不可想像的。不过在设计上它似乎就跟经典的Thinkpad笔记本有所差异,尽管经典的红黑配搭依然可以见到,不过却换成了轨迹球了,而且轨迹球设在键盘左上方,而左右键则在右上方,这种设计也为用户站着使用笔记本提供的极大的方便。
IBM
ThinkPad 750cs——笔记本上太空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L(33MHz)
内存
4M/8M
硬盘
17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2.9
Kg

IBM ThinkPad
750cs
  IBM的笔记本之所以一直以来都能受到用户的好评主要是因为它的质量很好,也是因为这样IBM一直以来都处于笔记本电脑业界的老大地位。
  在1993年11月,IBM的这款ThinkPad
750cs正式推出,不久后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随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个人电脑,从此人们对IBM笔记本的质量也逐渐建立了信心,可以说是这款ThinkPad
750cs确立了IBM笔记本在业界的领先地位。而这款ThinkPad 750cs也因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当年就一举获得了包括《PC
Computing》1993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Datamation》1993年度产品等多个奖项。
IBM ThinkPad
750P/360P————原来笔记本也可以用手写的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
硬盘
34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3.1kg

IBM ThinkPad
750P/360P
  在1993年,可以说是IBM笔记本飞速发展的一年,当年IBM推出了不少极其经典的机型。也就在那一年,IBM推出了第一款具备手写功能的笔记本,将手写输入方式引入了笔记本电脑领域,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操作笔记本,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款笔记本是PDA的雏形。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手写输入的笔记本,这款ThinkPad
750P/360P在当时来说是极具创新意义的,而它也可以说是平板电脑的始祖。尽管这款笔记本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不过它也给了后来平板电脑的发展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DELL
320i——————因为多种缺陷而不得不全面召回的笔记本

如果没有当年的失败经验,我们还能见到今天的DELL吗?
  戴尔在1993年正式进入笔记本市场,不过戴尔在笔记本市场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93年就曾经受过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当年这款320i因为在设计上存在多项缺陷而不得不全面召回,戴尔在进军笔记本市场的确是出师不利。这也又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2004年PCMAG评出的笔记本史上十大败笔中,就有这款DELL
320i的身影,不过对于这款产品的具体型号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即使是在DELL的官方网站上也找不到这款产品的相关信息。尽管这款产品相当轻薄,采用标准的轻薄外观设计配合单色液晶屏幕,在外观上在当时来说是独树一格,不过由于它的电源模块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当年戴尔不得不全面召回这款产品,它也从此在市面上消声匿迹,而一点有关它的资料也不能找到。
1994年
东芝 T4900CT——————奔腾时代来临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75Mhz
内存
8MB
硬盘
772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1kg

东芝 T4900C
  在1994年,Intel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同步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Mobile
Pentium,这也意味着笔记本正式近日奔腾时代。而第一款使用奔腾处理器的笔记本是东芝的T4900CT。
  东芝T4900CT当年凭借最早搭载奔腾处理器而闻名一时,而它的推出也将笔记本带入了奔腾时代,为笔记本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Pentium处理器令笔记本的性能和通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为笔记本在今后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奠基,笔记本也因此走进实用性阶段;而笔记本在进入奔腾年代以后,在移动性和性能方面不断改进,也为笔记本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
IBM
ThinkPad 755cd——————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DX4(100MHz)
内存
8MB
硬盘
81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3公斤

IBM ThinkPad 755cd

IBM ThinkPad
755cd
  而同样在1994年,IBM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置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尽管当时这款笔记本的光驱倍速只有2X,不过它的出现也敲开了笔记本与外界媒体交流的大门。
  虽然在当时的台式机中内置CD-ROM驱动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不过站在那个时候的笔记本来说,增加光驱是极其创新的想法,因为当时的笔记本都希望可以减轻机身重量,产品研发的焦点聚集在轻薄方面,所以内置光驱几乎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当时IBM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作为全内置的笔记本它的重量也控制在3.3公斤左右。而在此后的笔记本中,尽管有的选择了光驱内置有的选择了光驱外置,不过光驱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
Compaq
LTE Elite 4-40C——————带有屏幕轨迹球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DX
内存
4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约3.1kg

Compaq LTE Elite 4-40C

Compaq LTE Elite
4-40C
  说起这款笔记本来多少有点让人觉得惋惜。轨迹球在当时的笔记本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而由于当时正值Windows操作系统普及的初期,为了便于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操控,Compaq便在这款LTE
Elite
4-40C的屏幕侧面加装了一个轨迹球模块,不过也正是这种设计导致了这款笔记本的失败。
  尽管把轨迹球设计在屏幕旁边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方便鼠标在Windows下进行操作,可是设计者却没有考虑到用户在使用笔记本时所带来的问题;为了操纵本子,使用者不得不一直把手举在屏幕水平位置,这对于长时间办公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试想如果长时间把手举起来会是怎样?不过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后,之后的笔记本的鼠标模块都没有再设计在屏幕的位置了。而因为轨迹球为止的选择失误,这款笔记本后来也被《PC
Magazine》评为史上笔记本十大败笔倒数第四位。
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cs433————————486时代的轻薄王者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B
硬盘
17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1.59kg

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cs433

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cs433
  1994年digital
hinoteultra系列诞生,它的出现从此引领了轻薄笔记本的发展,它为笔记本界引入了一英寸的概念,当时也在市场上牵起了一股轻薄笔记本的热潮,尽管在同期的笔记本中东芝已经推出了奔腾的机器,不过Digital的笔记本凭借自己鲜明的特点,依然在笔记本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当时DEC
Digital所推出的轻薄笔记本中,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产品线的第一款产品hinote ultra 433,其采用了Intel
486SX33MHz处理器,重量只有1.59千克,厚度刚好一英寸,这样的数据在当时来说也让它一骑绝尘,这款433便以绝对优势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为当时世界最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DEC公司也因为这款笔记本而迅速在市场上走红,风头一时无两。
Apple
PowerBook
520/520C----------PowerBook的新接班人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MC68LC040
内存
4
MB
硬盘
160 - 320 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2.9kg

Apple PowerBook 520/520C

Apple PowerBook
520/520C
  在1994年,苹果公司也推出了最新的PowerBook500系列,PowerBook500系列也被认为是PowerBook100系列的接班人,而且由于当时100系列的机型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而500系列也可以明正言顺的取而代之。


520和520C同是1994年5月推出的产品。520是PowerBook系列中第一个装备MC68LC040处理器的产品,采用4-位FSTN液晶显示器,它当时的售价为2270美元;而520c则是PowerBook系列中首个升级到DSTN的256色显示器的产品。另外,由于PowerBook500系列不仅继承了100系列的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也作出了改善,所以在今后的几年中也成为了苹果笔记本在市场上的主力军。
1995年
IBM
ThinkPad 701C ————IBM史上最巨特色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486DX4(75Mhz)
内存
8MB
硬盘
54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2.0kg

IBM ThinkPad 701C

IBM ThinkPad 701C


IBM ThinkPad 701C
  在1995年3月,IBM推出了其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款笔记本机型ThinkPad
701C,其键盘采用了独特的可伸缩式设计,人们也喜欢把它称作“蝴蝶机”,而加上其制作技术精湛,造型优雅,这款笔记本后来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而这款IBM
ThinkPad
701C为什么要使用可伸缩的键盘呢?可能目前很多用惯了全尺寸键盘的用户可能对此没有什么体会,因为当时的笔记本键盘的尺寸普遍都比较小,使用起来手感很不好,IBM为了让用户得到更好的应用手感,所以就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可伸缩键盘,而这项贴心用户的设计也造就了IBM
Thinkpad笔记本史上的一大经典之作。而尽管这款笔记本的设计是如此出色,可是由于当时制作周期过长,在推出的时候仍然采用486级的配置,跟同期的奔腾机型相比自然显得底气不足,所以701C很快就以停产而告终,成为IBM的一个失败的产品,不过凭借独特的设计它也成为了IBM笔记本史上最让人难忘的笔记本机型之一。
IBM
ThinkPad 760cd————可以用来做投影机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90MHz
内存
8MB
硬盘
1.2G
显示器
12.1寸
重量
3.4kg

其高亮屏可以用来当作投影机使用!绝!


IBM ThinkPad
760cd
  而在1995年5月,世界上首台支持多媒体功能、采用了12.1寸SVGA(800×600)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终于诞生,这款TinkPad760CD的推出也开创了笔记本电脑的多媒体时代的先河,笔记本电脑也开始从纯粹的商用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这款TinkPad760CD作为当时IBM的影音旗舰产品面市,它内置了IBM
MPEG-2解码芯片,可以提供了更清晰、更明亮的视频播放,可以说这块芯片甚在当时至比台式机更强大;另外,这款笔记本也内置了“IBM Mwave
DSP”芯片,借助这款芯片可以提供了更好的音质,而其12.1寸的液晶屏在当时来说也是最大、最亮的液晶屏幕。除此之外,TinkPad760CD还内置了4X的内置CDROM,尽管还未能实现在笔记本上看电影的梦想,不过它的出现也意味者笔记本多元化年代正式来临。
西门子
PCD-4ND————欧洲笔记本的代表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75MHz)
内存
8MB
硬盘
34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约3.2公斤

西门子 PCD-4ND

西门子
PCD-4ND
  在跟富士通合并之前,其实西门子的笔记本在欧洲也是相当出名的,由于之前笔记本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厂商,对于欧洲笔记本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欧洲的几个笔记本生长商中,最出名的就当数西门子了,在跟富士通合并之前,西门子也曾经推出过不少机型,PCD-4ND就是其中的一款。
  西门子
PCD-4ND采用Intel 486
75MHz的处理器,8MB的内存、340MB的硬盘,屏幕的大小为10.4英寸,显示频率可以达到640×480,没有内置光驱,它使用了轨迹球设计,并将左右键置于两侧。机身的颜色为白色,轨迹球的颜色却采用了白色,这样鲜明的对比甚至可以媲美IBM的红于黑。不过由于西门子笔记本始终没有在国内上市过,早年的二手市场中也曾见到它的踪影,不过到现在可以说是已经极难见到了
Compaq
Aero 4/33C————专为“右撇子”设计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B
硬盘
170MB
显示器
8英寸
[IMG]http://image2.sina.com.cn/IT/cr/2005/0811/1748782326.jpg[/img
Compaq
Aero 4/33C

Compaq Aero
4/33C
  上面也曾提到,康柏在设计笔记本的过程中曾经尝试把轨迹球模块设计在屏幕旁边,这样的设计明显为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康柏当时也意识到这点,后来在这个失败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改变,而为了挽回前者失败的略势,康柏在1995年也推出了一款机身十分轻便的笔记本Aero
4/33C。
  可以看出,这款Aero
4/33C笔记本电脑在轨迹球模板的设计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它将轨迹球置于右下角,这样易用性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其机身的整体设计也逐渐走向轻薄小巧,而且外观较之前的产品也优秀了许多,其流线型的外观轮廓甚至看起来很可爱,比起之前笨重难看的产品来说,这不能不算是笔记本历史中的可喜变化。将这款笔记本的内存和硬盘升级后甚至还可以运行Win95,不过速度就比较慢,接口方面甚至还配备了当时极为少见的PCMCIA插槽,性能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强!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发现,这款笔记本的轨迹球鼠标被设计在了右侧,这样显然是方便一些用惯右手的人使用,不过一些习惯左手的左撇子使用起来将会极其麻烦。
IBM
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最原始的大眼睛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603e
100MHz
内存
32MB
硬盘
81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6kg

IBM 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

IBM 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
  而在同年的6月,IBM另外一款具有创新意义的机型————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当时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以在笔记本上也内置了一个摄像头,还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录电视信号,属于天价级别的工作站机器,当年售价达到12000美金,可谓ThinkPad中的贵族+异类。
  在笔记本的液晶屏上面,Thinkpad
850内置了一个摄像头,人们也喜欢把它叫作“大眼睛”,这种设计可以用来摄影或进行网络会议,这种设计灵感后来也被广泛应用到笔记本中去,像索尼的TR系列、华硕的W5等。而且,这款笔记本也也使用了PowerPC的处理器,在IBM的历史上采用这种处理器的只有820和这款850两个型号,PowerPC是当年由IBM、Motorola和苹果公司共同研发而成的,不过后由于兼容性不够强,所以活来IBM的笔记本中就没有继续使用这种处理器,不过苹果对此却比较执着,而后来PowerPC在苹果的笔记本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苹果Macintosh
PowerBook 5300————————伤透了苹果公司的心的一款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603e
(100MHz)
内存
8MB
硬盘
500MB
显示器
10英寸
重量
2.8kg

苹果Macintosh PowerBook 5300

苹果Macintosh PowerBook
5300
  上面提到,当时IBM、Motorola和苹果公司共同研发PowerPC处理器,IBM推出的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也使用这种处理器的笔记本,然而IBM在这之后都没有继续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处理器了,不过后来PowerPC却由苹果公司将它发扬广大了,它也让苹果笔记本更加具有特色。
  1995年8月,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PowerBook
5300,尽管当时苹果的Powerbook笔记本在市场上的地位不低,不过这款PowerBook
5300的推出注定要遭到失败的收场,因为刚上市后不久就问题多多: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推出后不久居然由两台PowerBook
5300无缘无故的起火了,这起事件被当时媒体炒作后让苹果公司颇为难堪,消费者对它也顾虑重重,而在不得不替换后又因为电池电压太弱,在使用光驱或者是PC卡的情况下会出现卡机;最后还因为主板有问题而不得不全部召回更换,苹果公司也因此亏损了整整5亿。所以在诸多不顺后,苹果公司马上停止了一切关于这款笔记本的生产和销售。
IBM
Palm Top PC100——————超小型的A6尺寸的掌上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8MB
硬盘
260MB+4M闪存
显示器
4.7英寸
重量
715g

IBM Palm Top PC100

IBM Palm Top PC100


IBM Palm Top PC100
  同年九月,IBM也突破性的推出了一款极其轻便的A6尺寸的掌上笔记本电脑Palm Top
PC100,当时这款笔记本的整机重量只有715g,又一次改写了笔记本移动性能的新概念,甚至可以说这款笔记本是后来PDA的雏形。它采用了4.7英寸VGA模式的256色DSTN屏幕,也内置了电池,而尽管其外壳采用了全铝合金制造,不过整机重量仅为715g,而且为了增强其移动性能,他还采用了一个4M的闪存作为存储器。
  另外,这款笔记本还首次使用了拓展坞,将一些不常用的端口、设备设在了拓展坞上面,从而让笔记本的便携性获得解放,笔记本也因此而更加轻便了,尽管是一款细小的机型,不过这款笔记本电脑的扩展性非常的好,插上电话线线后甚至能够直接当电话使用。这款Palm
Top
PC100笔记本电脑还算不上是Thikpad的范畴,而他跟我们熟悉的经典的Thikpad笔记本也有所不同,为了方便移动使用和节省空间,其指点杆和左右键设在键盘的上方,这样就算站着都可以使用笔记本了。
1996年
东芝
Libretto 20 ——————“萝卜头”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AMD 486DX4
(75MHz)
内存
8M
硬盘
270MB
显示器
6.1寸
重量
840g

[
东芝 Libretto 20

东芝 Libretto 20
  1996年4月,东芝公司发布了这款Libretto
20笔记本电脑,成为东芝第一款“萝卜头”系列的笔记本,这也意味着后来深入人心的“萝卜头”笔记本正式诞生。
 
东芝的“萝卜头”系列笔记本一直以来都是以小巧轻便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成为小巧笔记本中的典范,而自第一款“萝卜头”——Libretto
20开始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这种风格了,它采用的是6.5万色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大小为6.1寸,内置2.5寸270MB的笔记本电脑专用硬盘,内置锂电池,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维持使用3-6个小时。另外,这款笔记本也第一次使用了AMD的处理器,尽管当时AMD处理器在这款笔记本上的表现能力并不理想,不过它的出现也为后来AMD的崛起打下了一个基础。
IBM
ThinkPad 560————便携式电脑的新典范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133/120/100MHz
内存
8M
硬盘
1.08GB
显示器
11.3/12.1英寸
重量
1.9Kg

IBM ThinkPad 560
  在1996年5月,IBM推出了新一代的便携笔记本的新典范ThinkPad
560,它的机身超薄,厚度只有1.2英寸,而整机的重量只有1.9Kg,从那时起,“超级便携”由此成为移动计算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其实当年笔记本市场中早已不乏轻薄机型,不过ThinkPad
560跟他们并不相同,除了机身轻薄,性能相比于同期的笔记本也有所提高,扩展性能也十分出色,当时560突破性的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这种技术令笔记本在信号传送方面又作出了突破,尽管红外传输在当时来说实质应用的意义不大,不过对于笔记本的发展来说作用是很大的。
东芝
Tecra730XCDT——————多媒体笔记本的又一发展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133MHz
内存
8M
硬盘
2GB
显示器
12.1英寸

东芝 Tecra730XCDT
  在1996年,东芝就把ZV(Zoomed
Video)技术应用于刚推出的Tecra730XCDT笔记本电脑上,更好的满足了用户对多媒体性能的需求,慢慢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在多媒体处理性能上的差距也逐渐开始缩小,笔记本开始真正进入多媒体时代。
  所谓的ZV(Zoomed
Video)技术就是通过一种PC
Card总线将数据直接传送到视频及音频系统,而且视频数据传送率可以达到7MB/s,同时也可以节省电能。另外,ZV技术还具有MPEG回放、视频、捕捉视频图像以及TV功能。这种技术的崛起令当时笔记本的多媒体性能提升了一个层次,也为后来笔记本的多媒体应用打下了基础。
41.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150——————DEC巨人的遗笔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150MHz
内存
8MB
硬盘
1.44GB
显示器
11.3英寸
重量
1.8kg

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150

[
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150
  1996年,DEC公司推出了一款厚度仅3厘米,重1.8千克的笔记本电脑——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150,它的出现把Digital HiNote Ultra
II系列完美的设计风格推向了顶风,也为该系列产品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后来这款笔记本也被认为是经典的Compaq
M300的雏形。
  不过在Lts150推出的两年后,DEC公司被康柏公司收购了,这也象征着年迈的DEC公司正式走到了尽头,而后来在市场上再也见不到DigitalHiNote笔记本的踪影,不过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康柏在收购DEC之后,康柏依然保留了Digital
HiNote生产线,只是将产品的名字改成康柏而已,从后来风摩一时的M300身上,我们依然还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只可惜,在经过几年的变迁后,康柏也最终被惠普收购了,Digital
HiNote笔记本也因此而烟消云散。
42.东芝Satellite
220CS————奔腾时代东芝的经典之作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133MHz
内存
32M
硬盘
1.3G
显示器
12.1英寸
重量
3.1kg

[
东芝Satellite 220CS
  而同样在1996年,东芝也推出了这款Satellite
220CS笔记本电脑,当时这款笔记本采用了Pentium
133MHz处理器,32M内存和1.3G硬盘,屏幕为12.1寸DSTN彩屏,内置USB口,软驱,外置光驱,当年这款笔记本上市的时候受到用户一致的好评。
  由于这款笔记本在当时来说已经属于比较高端的机型,接口方面也十分齐全,因此用户对它的评价也很高,销售量也不错,而作为东芝在那个时代的经典机型,在近年东芝所举行的展览会上,这款笔记本也作为样板陈列了出来。而尽管这款机型已经比较老了,由于其制作工艺十分出色,在目前的二手市场中也会偶尔发现它的踪影。
43.东芝DynaBook
Tecra 720CT————笔记本其实早就可以跟台式机联动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133MHz
内存
32M
硬盘
1.2G
显示器
12.1英寸

东芝DynaBook Tecra 720CT

东芝DynaBook Tecra 720CT
  这款东芝的DynaBook Tecra
720CT同样是在1996年上市,由于它配备了一个扩展性能十分强的扩展坞,它甚至可以跟台式机进行联动。
  这款笔记本的扩展坞的扩展能力十分强,除了有光驱、软驱和接口外,通过它还可以实现笔记本跟台式机之间进行联动,而扩展坞也可以避免很多补常用的接口和光驱分布在笔记本上,让笔记本的重量得到解放,以增加了笔记本的便携性。不过另外一方面,可能由于其扩展坞做得太复杂了,造成扩展坞的体积十分庞大,把笔记本放在扩展坞上面甚至会让人觉得比台式机更占面积。
44.联想
昭阳 S5100——————第一款国产笔记本电脑

联想 昭阳
S5100
  我们之前所见到的笔记本都是国外的牌子,因为之前国产电脑厂家依然还没有生产笔记本的能力。不过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在1996年8月28日联想终于推出国内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产品—联想昭阳S5100。尽管在这之前联想已经有长期跟东芝合作的经验,不过这款自身品牌的联想昭阳S5100的推出,成为了联想正式进军笔记本市场的标志,也开创了国产笔记本发展的先河。
  在1996年联想刚刚涉足笔记本市场时,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一直还不尽如人意。不过随着联想集团不断的壮大,它也已经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内电脑市场中的老大,直到后来联想把行业中的“老大”——IBM的PC业务并构,成为全球第三大PC生产商,联想实现了又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也成为了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不过可惜,我们这次没有能够找到关于这款笔记本的更加详细的资料。
1997年
45.Sony
PCG-505——————一款震撼整个笔记本业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MMX 133MHz
内存
32M
硬盘
1.1G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35kg

Sony PCG-505

Sony
PCG-505
  1997年,索尼推出了一款震撼整个笔记本行业的新品PCG-505,这款505家族的第一款机型凭借超薄超轻和外观时尚靓丽的特点,十分成功的步入了笔记本电脑市场。而这款笔记本电脑的厚度为23.9毫米,重量仅为1.35公斤,加上富有特色的时尚外形,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这款产品采用了当时最高端的处理器:Pentium
MMX
133MHz。而外观上则采用了金属外壳,优雅的蓝紫色涂层,在当时灰黑白三色组成同类笔记本产品中留给了人们难以磨灭想象。在当时无论是优雅紫色还是结构扎实的金属外壳都可称业界独创,而采用金属外科的同时却依然能达到仅仅1.35公斤的体重,实在另众多对手为之折服。索尼当年刚刚涉足笔记本行业,这款PCG-505也是它的第一批笔记本电脑,能够迈出如此成功的第一步便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就算是作为“新人”Sony在当时都已经独显魅力了,Sony
PCG-505的推出俘获了无数玩家的心,也开始了索尼505系列笔记本的辉煌历程。
46.东芝Libretto
50CT——————小块头有大智慧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Mobile Pentium
75HMz
内存
16MB
硬盘
800MB
显示器
6.1英寸
重量
850g

东芝Libretto 50CT

东芝Libretto 50CT
  在1997年,东芝推出了“萝卜头”系列的第二款机型Libretto
50,这款机型不仅在外形上设计上延续了其前辈Libretto
20小巧的特点,其处理器和其它的部分核心部件作出了强化,它内置了扬声器,多媒体迷你笔记本开始成为现实。
  在体积上,Libretto
50十分细小,它采用了6.1英寸的TFT真彩色显示屏,分辩率为640×480,而且重量也跟Libretto
20差不多,只有850g,不过在功能上升级了不少,使用Pentium 75MHz处理器
,16MB内存,810MB硬盘,是当时体积超小的全功能PC机,在当时它已经可以很好的运行Windows
95/NT,是当时迷你笔记本重性能最强的机器。
47.IBM ThinkPad
380d——————ThinkPad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150MHz)
内存
16MB
硬盘
2.1GB
显示器
12.1英寸
重量
3.1Kg

IBM ThinkPad 380d
  这款IBM ThinkPad
380d于1997年5月上市,在当时来说它是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的笔记本电脑,并且内置光驱和软驱,可用性很强,在上市后也创下了当时IBM笔记本的销售记录,在18个月内售出100多万台,成为IBM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笔记本机型之一。
  当时IBM推出这款笔记本的意图其实是为了用来替代台式机的,所以它内置了光驱和软驱,屏幕采用的是12.1英寸的DSTN或TFT彩色显示器,并且内置了当时最强的
Pentium
MMX频率为150MHz的处理器,所以在当时来说已经紧追台式机了,可用性极强,加上它的重量也只有3.1公斤,也具备了不错的移动性,因此上市后迅速走红,一度成为当时最畅销的笔记本。
48.苹果
PowerBook 2400C—————PowerPC 603e时代的终结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603e(180/240Mhz)
内存
16MB
硬盘
1.3G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98
kg

苹果 PowerBook 2400C
  PowerPC
603e处理器最早在1995年开始应用在笔记本中,之后苹果的笔记本电脑一直都应用该处理器,出于当时这种处理器优越的性能,IBM后来也曾经推出过几款采用这一处理的机型,以后再也不见踪影,但在IBM自己的服务器上PowerPC处理器应用很广泛。而最后一款采用PowerPC
603e处理器的笔记本是1997年5月只在日本发售的苹果PowerBook 2400C,它是PowerPC
603e时代的终结。
  其实,这款PowerBook 2400C在当时来说是一款性能强大的商用笔记本电脑。它装载了180MHz的PowerPC 603e
处理器,256KB二级缓存,采用CT65550图解控制器,支持的ZV Zoomed Video
规格的PC卡动画输入,并且采用10.4英寸的SVGA液晶显示器,而且整机的重量也只有1.98kg,是是迄今为止最轻的PowerBook。而它的电池使用时间可达4小时,在当时的笔记本来说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不过随着后来苹果G3的推出(G3采用的是PowerPC
750处理器),风摩一时的PowerPC 603e最后也随着2400C的退出而淡出了市场。
IBM ThinkPad
770————用笔记本看DVD终于可以实现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233/200MHz)
内存
32MB
硬盘
3.2GB
显示器
14.1英寸
重量
3.4Kg

IBM ThinkPad 770
  IBM在1996年9月所推出的ThinkPad
770是世界上第一款带有14.1"彩色显示器和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处理器和多媒体功能都非常强大,并且在存储、通讯、TrackPoint上都进行了革新。
  首先,作为一款可以播放DVD的笔记本,它采用了14.1英寸的大屏显示,这样显示效果必定会更好,给用户带来了更新的视觉享受。而由于DVD能存储高清晰度的视频,内置DVD光驱也意味着笔记本的数据交流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近年所推出的内置光驱的笔记本中,DVD光驱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当时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它曾获得了包括《PC
Magazine》技术卓越奖、《PC Computing》1997年最有价值产品奖、编辑选择奖以及1997年最佳高端笔记本电等多个大奖。
CANON
INNOVA NOTE 3800GX——————佳能在笔记本领域的一大尝试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
233MHz
内存
32MB
硬盘
2.16GB
显示器
13.3英寸
重量
3.3kg

CANON INNOVA NOTE
3800GX
  佳能这个光学巨人其实也有生产笔记本的历史,在1997年,佳能就曾经推出过几款笔记本来,这款3800EX就是其中的一款,与它同期推出的还有12.1寸的3600DX和13.3寸的3800EX,不过由于后来在笔记本市场上的投入不足,佳能在笔记本领域也远没有像它在相机领域那么成功。
  CANON
INNOVA NOTE 3800GX采用了当时相当高端的Pentium MMX
233MHz的处理器,并且拥有32MB的内存,13.3寸的TFT液晶显示屏,重量为3.3公斤,并且内置16倍转速的光驱,采用触摸板作为鼠标输入系统,在当时来主要针对高端的笔记本领域,这款笔记本来说是相当先进的。而在这之后佳能也生产过不少的笔记本,不过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佳能在笔记本领域也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Macintosh
PowerBook G3——————苹果“G”时代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750
内存
32
MB
硬盘
5 GB
显示器
14.1英寸
重量
2.7公斤

Macintosh PowerBook G3

Macintosh PowerBook G3
  1997年11月,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采用12.1寸显示屏的PowerBook
G3,从而令苹果笔记本电脑进入了G时代,在5月份成功推出12.1寸的G3后,苹果后来也相继推出了13.3寸和14.1寸的G3笔记本,G3家族也不断的开始成长、壮大。
  PowerBook
G3是在之前PowerBook
340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年主要面向高端专业应用而设计,适合用于职业计算机和旅游者。它采用全黑色的外观设计,板载USB和一个可选的板载MPEG-2译码器。而不久后,PowerBook
G3重新设计为13.3英寸屏幕,CD-ROM驱动器,软驱和电池也改为移动式,G3也因此而开始由便携式计算机转战专业和个人市场。苹果笔记本电脑也开始走进"G"时代。
1998年
Eurocom
1100——————世界上首台采用AMD CPU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AMD K6
266MHz
内存
32MB
硬盘
4.3GB
显示器
14.1英寸
重量
3.0kg

Eurocom 1100
  加拿大笔记本厂商Eurocom于1998年1月发布的Eurocom
1100,是世界上首台采用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出现打破了Intel一直是笔记本处理器领域的垄断地位,令笔记本处理器领域走进竞争化的年代,尽管当时AMD在笔记本领域还没有对Intel构成威胁,不过它的出现也宣告AMD正是进攻移动处理器市场。
  Intel自从1989年推出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移动版处理器80386SL开始,在笔记本处理器领域已经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了,尽管1998年之前AMD在台式机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它在移动处理器领域依然是一片空白的,而我们也可以见到即使在1998年进攻移动领域时,AMD也并没有推出专为笔记本设计的移动处理器,而直接采用桌面型K6处理器,所以第一代K6并没有取得成功,而到了K6-2推出的时候,AMD的笔记本在市场上开始以性价比为消费导向,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也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清华紫光
方舟2000T————吹响了国产品牌进军笔记本市场的角号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166
内存
16M
硬盘
1.7GB
显示器
12英寸
尺寸
299mm×229mm×53mm

清华紫光
方舟2000T
  在国产品牌中,清华紫光也是比较早接触笔记本领域的厂商,在1998年2月18日,清华紫光正式进军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在广东东莞建立了拥有4条生产线、年产15万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成为继联想后又一国产笔记本品牌。方舟2000T就是清华紫光推出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机型。
  清华紫光在刚进入笔记本领域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当年就先后推出了包括先知、天马、方舟、小精灵四个系列的全系列产品。而作为其第一款产品,方舟2000T甚至在国家海洋局南极科普考察中随队出征。当年这款产品上市时的售价为15000元,相比于同期的笔记本产品来说在价格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不过从参数表可以看出,尽管是一台12英寸的笔记本,可是其厚度达53mm,十分笨重。不过作为继联想后又一个新生的国产品牌,它的出现吹响了国产品牌进军笔记本市场的角号,在其后的一两年里也开始有国产厂家陆陆续续加入到折一领域的竞争中来。
SONY
PCG-C1 ——————当年的迷你机王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MMX 233MHz
内存
64M
硬盘
3.2GB
显示器
8.9英寸
重量
1kg

SONY PCG-C1

SONY PCG-C1


SONY
PCG-C1
  在1998年9月,索尼第一代C1诞生,凭借独特的外观设计,迷你的身形并且内置了摄像头,在市场上迅速走红,在上市的时候也曾经引起过一股抢购的风潮。
  尽管当时笔记本市场上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PII的处理器了,不过当时上市的第一款C1并没有跟上潮流,而且采用了相对落后的Pentium
MMX
233MHz,所以在性能方面相比于同期推出的笔记本竞争力不大,而且当时这款笔记本的售价也比较贵,加上它的电池使用时间也很短,在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然而,C1也有它独有的一面,索尼时尚的设计、采用1024×480的宽屏显示,显示效果相当好,而且小小的一款笔记本还内置了一个摄像头,这的确让用户爱不悉手,这也造就了索尼C1系列笔记本的成功。
Panasonic
Let's note A44——当年最精细的11寸高分屏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MMX 266MHz
内存
64MB
硬盘
4.3GB
显示器
11.3英寸
重量
1.58kg

Panasonic Let's note
A44
  1998年年末,松下推出了这辆款A4大小的两款新产品A44和S51,其中A44内置20倍速CD-ROM,体积为270×215×27.9mm,重量约为1.58kg,又开创了当时全内置笔记本轻薄的新记录。
  另外,这款松下Let's
note A44笔记本采用的11.3英寸显示屏的分辨率高达1024×768
,这在当时的业界算得上是最精细的11寸液晶屏幕,在当时的超轻薄笔记本中,也是分辨率最高的产品,即使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无人能及。而且其外观也相当的吸引人,采用金属外壳和考漆外观设计。尽管在目前的二手市场中也是一款相当吸引人的产品,不过由于作为那个时期的产品,加上这款A44的配置也不高,在目前来说实用性不强。
东芝
Portege 300CT————昔日的轻薄宽屏机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MMX 133MHz
内存
32MB
硬盘
1.5G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7kg

东芝 Portege 300CT
  在1998年,东芝推出了一款极具创新意义的笔记本Portege
300CT,它采用了东芝首创的采用16:9的10.4英寸的TFT显示屏,其分辨率高达1024×600,而重量也仅1.7kg。
  而且,这款东芝Portege
300CT还采用了32位PCI总线结构,支持AV技术和USB接口,3DSound环绕立体声音响,加上10.4寸的宽屏显示,娱乐性能十分强,令用户在视觉、感觉上更舒适。这款笔记本的推出,也让人们开始体验到宽屏给人们所带来的新的视觉享受,尽管当时宽屏在笔记本中的应用还不普遍,而且造价也十分昂贵,不过它的出现也为后来宽屏笔记本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BM
ThinkPad 600——历史上单机销售量最大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II(266/233MHz)
内存
32MB
硬盘
3.2GB
显示器
13.3英寸
重量
2.5公斤

IBM ThinkPad 600
  1998年IBM推出了其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机型ThinkPad
600,它采用13.3寸地液晶显示屏,重量约2.5公斤,很好地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均衡与结合。这款笔记本的总销量超过200万台,成为ThinkPad历史上乃至整个笔记本业界销售量最大机型,它也因此成为笔记本历史上一个永恒的经典。
  当时ThinkPad
600的目标定位于电子商务人士,主要应用金融和设计等领域当中,所以它不仅在性能方面十分强大,几乎接近当年台式机的水平,而且整机重约2.5公斤,是当时最舒适灵活的便携电脑。在制作工艺上,它采用了手感极佳的键盘和抽屉式的互换光驱设计,极大的照顾了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所以在当时上市后在市场上的反映相当好,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而且当年它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不计其数。
IBM
ThinkPad i 1400————IBM首款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266MHz)
内存
64MB
硬盘
3.2GB
显示器
12.1"/13.3"
重量
3.4Kg

IBM ThinkPad i 1400
  ThinkPad i
1400是IBM在1998年推出的首款针对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它在IBM商用笔记本的基础将一些个性化的理念融入到其中来了,这时IBM也开始将产品线拓展到个人消费市场领域。
  1998年IBM的商用笔记本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占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当时ThinkPad
600的推出,IBM在商用领域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步了,而在这个时候IBM也推出了一款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它结合了传统ThinkPad的优良品质,并且把网络应用功能和用户个性化特征融为一体,成为一款相当有特色的个人消费级笔记本。
IBM
ThinkPad 390————简单易用的商务本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266MHz)
内存
32MB
硬盘
3.2GB
显示器
12.1"/14.1"
重量
3.4Kg

IBM ThinkPad
390
  在1998年,IBM推出了一款面向中小企业商务应用的全内置机型,这款笔记本的易用性很强,而且在管理性方面也考虑得十分周到,这也令它在当时十分受欢迎,一举获得了包括《Computer
World》笔记本电脑最佳预算奖、《Smart Computing》最有价值奖、《Windows
Magazine》赢家名单奖等奖项在内的多项大奖。
  在美国,小企业约占PC市场的45%,并且是市场中增长最迅速的一部分,而当时IBM为了开拓中小型企业市场,
IBM当时和CompUSA、OfficeMax共同启动了营销程序,推出了这款低价的ThinkPad
390兼容机得到了普遍认可,而且IBM还对这款笔记本提供电子商务软件,用户也可以选择安装语音识别软件,用语音发出指令。客户只需花费1,000美元购买硬件便能满足软件需求,在此之前则至少需要花费50,000美元。
东芝DynaBook
SS 3000/3010ct——————风摩一时的轻薄本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MMX
233MHz
内存
64M
硬盘
2.1G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32kg

东芝DynaBook SS 3000/3010ct
  1998年东芝也推出了DynaBook SS
3000/3010ct两款笔记本,厚度仅为19.8mm,重量只有1.32公斤,再一次刷新了轻薄笔记本的新记录,而它轻薄的机身也大受用户的赞赏,在当年和1999年中为东芝揽回了大大小小若干奖项,ss3000系列的机型后来也成为了东芝史的一大经典。
  DynaBookSS
3000/3010ct这两款笔记本都是采用了10.4英寸SVGA显示屏,都具备了超轻超薄的特性,在当时马上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也将东芝DynaBookSS系列的特性发挥到了顶点,而这两款笔记本也曾经风摩一时。尽管到了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二手市场上见到它的踪影,而鉴于它的身材十分苗条,即使到了二手市场ss3000系列也是一款相当受欢迎的机型。
东芝
Portege 3020——————首款采用低温多晶硅TFT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300 MMX
内存
64 MB
硬盘
6 G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3 kg

东芝 Portege 3020

东芝 Portege 3020
  在1999年,东芝推出了A4大小的轻薄笔记本 Portege
3020,这款笔记本的机身只有2cm厚,重量只有1.3kg,并且是首款采用低温多晶硅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
   这款Portege
3020的外观跟3010差不多,轻薄的设计甚至令它获得过1999年的著名的IF设计大奖。这款笔记本上使用的低温多晶硅TFT
LCD显示屏是东芝的一项专利技术,是以液晶显示屏为基础的新一代薄膜电晶体液晶监视器制造工艺,和传统的TFT
LCD相比,具有更薄、更轻的体型,表现上反应速度更快、分辨率高、亮度高、可视角度大等优点,同时耗电量也更低,这样无疑是给更加轻薄的笔记本的面世提供了技术前提。
IBM
ThinkPad 570——————合则强大、分则轻便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 266
内存
64MB
硬盘
6G
显示器
13.3英寸
重量
1.85kg

IBM ThinkPad 570
  1999年4月,IBM推出了一款历史性的机型ThinkPad
570,它突破性的采用了高度灵活的扩展底座设计,不仅让它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扩大,而且也可以减轻机身的重量,另外当年IBM不少新技术也都应用到其中来。
  IBM的扩展底座的性能十分强大,这就让这款ThinkPad
570既可以作为全内置的笔记本来代替台式机使用,也可以与底座分离变得极具便携性,体现了“合则强大、分则轻便”的理念所在,从而将笔记本的应用推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另外,当年IBM新研制成的新型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的最新成果也在570上被大量采用。这也造就了这款570成为IBM史上一款极其经典的机型。
IBM
WorkPad z50————可以用AA型组合电池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NEC VR4121
131MHz
内存
16M
硬盘

显示器
8.2英寸
重量
1.17kg

IBM WorkPad z50

IBM WorkPad z50



IBM WorkPad z50
  或许对于IBM的笔记本和Windows
CE这两个名字很难联系在一起,可是恰恰在1999年5月,IBM也推出了这款采用Windows
CE作为超作系统,而且这款笔记本的身材相当的娇小,甚至被认为是代替PDA的笔记本。另外,这款笔记本极具创意的开创了用普通AA电池给笔记本供电的先例,只要用八颗AA电池(5号电池)组合供电,笔记本就可以继续工作了。
  这款IBM
WorkPad
z50当时只在美国上市,在日本和中国国内都没有上市,其机身尺寸为259×203×25.4mm,不过重量也仅为1.17kg,十分轻便。而且由于美国人习惯使用比较大键盘按键,所以这款身材细小的笔记本的键盘按键大小居然接近全尺寸的笔记本键盘。使用标准电池笔记本的续航时间为8小时,而采用大容量电池它的续航时间甚至可以高达16小时,而除此之外,在应急的时候还可以直接采用AA电池组合的电源来供电,极其方便。不过,由于当时这款笔记本的售价比较贵,所以销量十分差,这款笔记本也在第二年春季就停产了。
IBM
ThinkPad 240————IBM跟全美达有缘无份!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Celeron 300
内存
64MB
硬盘
6.4G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1.32Kg

IBM ThinkPad 240

IBM ThinkPad 240
  1999年5月,IBM推出了这款超轻便的10.4英寸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240,由于机身轻便易携,性能也丝毫不逊色,这款IBM ThinkPad
240也被誉为具有最佳移动性的笔记本。
  可以说,1999年是超轻薄笔记本空前繁荣的一年,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优秀机型。而当年这款IBM的ThinkPad
240就在其中脱颖而出,受到当时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这款ThinkPad
240笔记本不但身材诱人,超轻超薄极易携带,性能也紧跟当时的主流笔记本电脑。而其实在处理器的选择上,这款ThinkPad
240也曾经有过一款故事,当年Transmeta正处于成长阶段,IBM曾一度计划在这款ThinkPad
240采用Crusoe处理器,不过在Intel的强大反击下,IBM最终还是在这款笔记本上采用了Intel的芯片,这是当年Intel面对Transmeta在移动芯片领域的一次反击。不过同时还有另一说法表,IBM公司已在ThinkPad
240迷你型笔记本电脑上做了测试,Crusoe芯片使电脑的电池寿命比预期的时间还要短,导致了IBM最终还是舍弃了在笔记本上搭载全美达的处理器,或者天才少年跟蓝色巨人之间真是有缘无份吧。
苹果ibook————色彩最丰富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750 (300 MHz)
内存
32
MB
硬盘
3.2GB
显示器
12.1英寸
重量
3公斤

苹果ibook

苹果ibook
  笔记本给人的印象总是除了黑色就是白色或者银色,笔记本的主流颜色甚至到了现在还是遵循着原来的老路发展,而在1999年,苹果公司开始标新立异,推出了这款色彩丰富,外形奇特的ibook,第一代的ibook有橘红色和蓝浆果色,后来各种色彩的也相继上市,这也马上吸引了很多爱美认识的目光,不过它的出现后来也饱受人们的非议。
  1999苹果推出的iBook的价格低廉,主要供中低端消费者使用,而为了保持尽可能最低的价格所以iBook采用12英寸的屏幕和24X
CD-ROM驱动器。不过因为它花哨的设计也因此了后来人们的嘲笑,虽然说它独特的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卖点,但是这种花哨的确有点过分了,酷似苹果得外形和过于丰富的色彩,似乎只有7-8岁的小女孩子喜欢这种色彩设计风格,当时笔记本依然是专业用户的选择对象,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工作的时候使用小孩子的“玩具”吧!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直到今天大部分笔记本产品依然选择了沉稳的外观设计风格。而当年iBook多种色彩的花哨外观设计加上过大的外观尺寸,以及非常令人不满的电池效能使得这款产品被很多人戏称为洗手间的彩色马桶。
康柏Armada
M700————媲美IBM的商务经典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
400
内存
64M
硬盘
6.4GB
显示器
13.3英寸
重量
2.5kg

康柏Armada M700



康柏Armada
M700
  Armada是COMPAQ的商务机型系列的名称,可以说在上个世纪的笔记本业界享有非常高的盛誉,该系列的笔记本性能和稳定性非常出色,特别是M700,它是Armada系列中最顶级的机型,M700在1999年上市时采用的是
Pentium II的处理器,不过后来也升级到了Pentium III。
  这款Armada M700是一款十分经典的商务笔记本,也是后来的COMPAQ
EVO系列商务笔记本的前身,它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庄重,整机采用当时最经典的黑色设计,从它身上甚至还可以见到IBM的一点味道了,而这款笔记本也是作为IBM商务笔记本的主要竞争对手,这款笔记本在历史上的销量野相当不错,当年也曾经风光一时,而且还曾经获得过“BEST
BUY”大奖。目前在二手市场中这款M700也依然很受用户的欢迎。
联想
昭阳1200CT————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市场的国产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赛扬366
内存
32M
硬盘
4G
显示器
12.1英寸
重量
3.07kg

联想
昭阳1200CT
  1999年9月,联想昭阳推出主流配置、定价9999元的“全民笔记本电脑”1200CT,它打破了由国外笔记本电脑厂商垄断市场价格体系的局面,引发了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的热销,也牵起了低价国产笔记本与外国厂商之间竞争的序幕。
  在当年,联想昭阳笔记本提出“OEM产业变革”,认为“以OEM为特征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已经成为潮流”,指出产业变革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国有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工业设计、性能、品质等方面与国际品牌同步,为以联想昭阳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在这种政策知道下,联想搞起了全民电脑系列的促销,这款主流配置,定价9999元的邵阳1200CT笔记本的出现,顿时令当时很多国内厂商为之一震,而由于价格攻势的胜利,国内很多笔记本厂商也纷纷效仿。
2000年
IBM
ThinkPad T20————T系列的开山之作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
650MHz
内存
128M
硬盘
12GB
显示器
14.1英寸
重量
2.2kg

IBM ThinkPad T20



IBM ThinkPad T20
  2000年5月,IBM全系列的笔记本进行了一次品牌的重大调整,ThinkPad家族也正式步入了全新时代。以往以数字命名的方式彻底改变,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推出了T、X、R、A四大体系,一直延用至今。T20作为商务T系列的开山之作也是在此时面世,IBM此后IBM在T20的基础上,连续推出了T21、T22、T23,谱写了辉煌的ThinkPad
T时代,也树立了商务用机典范。
  ThinkPad
T20是全球首款采用钛合金材质的笔记本,携带重量只有2.2公斤,整体厚度只有3.3厘米。其质轻与坚固以及特殊的人体工学设计,良好的性能完备的功能,成为最具有IBM特质的一款笔记本电脑。它的出现展示给人们一种完美的印象,最知名的品牌,最优秀的设计,最领先的技术,成为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最受欢迎的型号,并且从此塑造了一个T系列的神话,也为后来T系列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算目前在二手市场上,T20的魅力依然不减。
康柏Armada
M300——————康柏与IBM抗衡的法宝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 600MHz
内存
64
MB
硬盘
12GB
显示器
12.1英寸
重量
1.5kg

康柏Armada M300

 

康柏Armada M300
  在2000年,康柏推出了第二代的Armada
M300,它是在第一代M300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升级,它保持原有的轻薄,而在性能和显示效果上都弥补了第一代M300的不足,处理器升级到了奔腾III
600MHz,采用了更大12.1英寸XGA液晶屏,而且其扩展音箱的播放效果尤为突出,创造了一个笔记本行业音响效果的传奇,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其它机型可以与它匹敌。
  前面也介绍过,M300的前身其实就是
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 ,DEC公司被康柏收购后唯一保留了Ultra
II的产品线,而M300正是在它的设计基础上诞生的,而后来的康柏商务型超便携机N410则是沿用M300的设计理念,这也证明了当时的这款M300设计是何等的优秀,而从那时起,康柏M300作为一款近乎完美的超便携型笔记本电脑,成为了当时甚至现今无数玩家的梦想。就算在目前的二手市场上M300依然是一款很受欢迎的机型。
Fujitsu
FMV-Biblo Loox S553——————全美达来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全美达Crusoe
533
内存
128M
硬盘
6G
显示器
8.8英寸
重量
980g

Fujitsu FMV-Biblo Loox S553

Fujitsu FMV-Biblo Loox
S553
  2000年,Transmeta公司发布Crusoe处理器,其低能耗的特点直指笔记本领域,曾经引起过笔记本业界不少的震撼,当年多家笔记本厂商都相继将Crusoe处理器应用到笔记本中去,当时这款Fujitsu
FMV-Biblo Loox
S553就是其中的一款相当受欢迎的迷你机型。
  这款S553采用8.8英寸分辨率为1024×512的宽频显示屏,而机身的重量不到一公斤可谓轻巧便携。采用全美达Crusoe
533处理器,全美达的处理器由于能耗少,所以当时在迷你笔记本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极其轻便,这款笔记本在当时也相当受欢迎,甚至出现在当年的PC展的时候,不少玩家表示愿意当场购买了,也足见其魅力所在。
兰色流氓兔

ZxID:763228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5-15 0
zhen niu a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