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影评】《蝴蝶效应》:向无限可能性投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80 回复:6

【转帖】【影评】《蝴蝶效应》:向无限可能性投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passtime001

ZxID:1107805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6-25 0
【转帖】【影评】《蝴蝶效应》:向无限可能性投降
— 本帖被 若梨花白。 执行提前操作(2010-06-26) —
[flash=314,256,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4OTEyNTUy/v.swf[/flash][flash=314,256,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3MjEwMTc2/v.swf[/flash]有些电影不是用来讲故事的。《蝴蝶效应》就不是用来讲故事的。

  由埃里克·布雷斯 (Eric Bress) 和J·麦卡·格鲁勃(J.Mackye Gruber)导演的这部作品的题目来自于混沌理论"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在上个世纪写过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很可能就会导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洛伦芝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蝴蝶效应"。这个常识在我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造成了莫大的障碍。我试图猜测导演的阴谋是通过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和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来讲述一个充满了哗众取宠意味的故事。这个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有起因、经过、结果。但我的企图明显地彻底失败了,影片《蝴蝶效应》根本就不是讲故事的。

  艾什顿·库奇饰演的影片主人公艾文是个失忆症"病人"。这一病人的身份给导演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去讨论,而不是讲述。在这一事先预设的前提之下,艾文对于往事的任何回忆都是主观性与被迫性偶然结合的结果——当下事件和环境的影响,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行为准则,符合这一准则的自我要求和规范,以及对于自身行为的前后因果的检讨——一起构成了艾文的回忆/想象。他唯一实在的/可以被确认的根据是他的日记。在影片中,几乎每一次痛苦的往事回放/探讨都是从艾文痛苦的生理反应开始,而一旦当他进入臆想之后,往日的世界便成了一个可以纠正和修改的世界——蓄意制造的爆炸事件有/没有发生严重后果,这是第一个关节点,此后的凯丽(艾梅·史玛特饰)、琳妮(阿尔顿·汉森 饰)和汤米(威廉·李·斯科特饰)的不同人生景遇和结果均出自于这一事件的不同结果。

  如果用事件/故事构成的成分去剖析这部影片,并且严格认定某事是可以被确认为发生过的,而某事仅存于艾文的臆想——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艾文的失忆症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去假设过去,同时观众也有足够的理由去跟随这种假设。是艾文还是汤米挽救了那对母子的生命?艾文最终成为一个体面的人还是一个落魄的残疾者?汤米到底是恶棍还是虔诚的基督徒?凯丽沦为了妓女还是艾文身边漂亮的女子?甚至于诸如童年的凯丽到底有没有在其父亲的变态心理操纵下拍过影片这样的问题,都是无法找到确认答案的。影片中所给出的每一个假定的答案都是建立在一个假定的提问之上的,而这一假定提问的发问可能又是前一假定条件的假定结果。电影《蝴蝶效应》只是通过种种互相矛盾的事件向观众展示了命运的无限可能性。

影片从艾文的视角出发,但并不代表就是从艾文的态度出发。如果艾文是一个纯粹的失忆症患者的话,那么他将是一个非常痛苦但是轻松的人。他童年的罪恶印象将在记忆的黑洞里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开始记录每天发生的每件事。这本日记成为了其记忆可以被探讨的可能——虽然艾文每次臆想的经过和结果都不同,但共同的出发点却都出于童年记忆的不同部分/片段。投放爆炸物是一件事,但是到底有没有炸死人就是另外一回事;拍色情影片是一件事,但到底有没有拍成就是另外一回事......影片的丰富恰恰就是在对于"另一回事"的探讨之中被呈现的。

  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于无限可能的无限探讨之中,影片显然会陷于嘈杂与凌乱的表象之中。没有记忆的艾文是个痛苦的人,而恢复记忆可能的艾文也是一个痛苦的人。他的记忆空白在其童年造成了可怕的折磨,而当他成年之后开始温习日记并进入往事回放的时候,巨大的愧疚成了艾文无尽痛苦的无尽源泉。在少年罪恶的阴影之下,命运链环上的每一节都不能脱开干系,而每一节的方向都在艾文的臆之中陷入无限方向。《蝴蝶效应》这一片名在此时透露了它的命名意义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我愿意将这部影片理解为悲剧。艾文每一次进入往事回放的时候都要经历痛苦的生理反应,甚至每一次都要流血,但他却对此抱有无限期待,并且不屑地努力。影片中的艾文在某一次从臆想中清醒过来之后,鼻孔里流了很多血,而旁边的室友在肆无忌惮地与女伴做爱。他向艾文道歉,问是不是影响到了艾文。这位可怜人面带微笑说很好很好。他仅仅是从这一次臆想之中获得了修改往事的幻境满足而已。导演的顽固在于继续和深入。他让艾文忍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去陷入这种幻境。艾文每一次认真的、诚心的努力换回来的都是更糟糕的结果,这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而且更加让人痛苦和不可收拾。命运的无限可能性,带有了不可知的色彩。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好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麦卡·格鲁勃说,"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这种想法,以及假如我们真这样做的结果"。而这样的结果却只能是毫无结果。
[ 此贴被passtime001在2010-06-26 22: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Happy君~

    派派币 +10

    感谢分享O(∩_∩)O~

tangzhonghui

ZxID:11167693

等级: 博览群书
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26 0
评论的很透彻!
T_TIII

ZxID:9586767

等级: 自由撰稿
转个弯,继续前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26 0
以前看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不懂,看完LZ的分析,貌似懂了一点·····
事不过三!
passtime001

ZxID:1107805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26 0
看完这个发现和我以前看过的不是一个版本不是一个结局,在这个版本中,凯文为了让自己爱的人得到更好的结局,回到自己的胚胎时期,生命开端时:埃文看到的家庭电影是埃文的母亲即将产下埃文,进入历史的埃文决定自己结束这一切,他用双手掐住了脐带,结束了自己刚要开始的生命,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埃文,凯莉跟汤米被离婚后的一母亲监护,远离了那个BT父亲,自然也就没有了雷管事件。埃文的母亲后来生了一个女儿,打破了这个只遗传给男孩的能力。这个结局让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沉甸甸的,故事的最后说只有做出牺牲才能获得幸福,但是这个牺牲是一条生命,虽然是不为人知的生命,人们不会知道他来到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的。
    另一个结局是我之前看过的,比较喜欢,虽然也是牺牲。埃文看到的家庭电影是第一次认识凯莉的聚会,回到从前的埃文骂了凯莉,他与凯莉没有成为好朋友,凯莉跟汤米的监护权也由母亲得到。醒来的埃文第一句话就是:“凯丽在哪?”兰尼错愕地问道:“谁是凯丽?”释然的埃文,突然懂得了:“纵使失去凯丽,也比她受伤害好。”埃文终于停止了改变过去,将自己的日记全烧了工作后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凯莉,但却没有相认。 ——为了让自己爱的人有个更好的归宿,宁可从未相识从未相爱,从未给她造成任何伤害,就远远的看着她幸福——这样的男主也是伟大的,很心酸也很释然的伟大。
passtime001

ZxID:1107805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26 0
撒旦的糖果

ZxID:2568606


等级: 文学大师
木落雁南度,槿花不见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26 0
精彩的评论啊!我把一二部都看了,不得不说,系列影视,第一部永远是最经典的。
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夜雨茅屋

ZxID:8041247

等级: 明星作家
my little black ach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7-08 0
两个结局我都看了,第二个容易接受些吧。当时看第一个时觉得很难受,挣扎这么久,却居然发现原来自己从来不存在是最好的办法,这怎么样都让人难以平静。后来看到他们在街上擦肩而过,虽然感慨,可是平定多了。
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