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惦记最喜欢的文,《竹枝词》季风,强推,求《竹枝词》季风 晏之原小色狼番外 就是下文提到的番外 我在别处看到的
凡人晏之原(上)
** 读了那篇小色狼番外后,温情写了一些胡思乱想,基本上是本着三姑六婆的八卦心态写的,逻辑性不强,文字粗陋,不喜欢的朋友就不必往下读了。还有,部分内容可能未成年人不宜,所以小mm 们也请绕道:)
—— —— —— —— —— —— —— —— —— —— —— —— —— ——
翻了翻季大的《妖月》,男女主人公完全是之原和郁竹的翻版哦,^-^ 。这个故事也蛮有意思,可以写成一个中篇,不妨当作郁竹和之原前世的故事(如果可能的话,季大以后把这个坑填了吧)。假如前世的之原是妖精,为喜欢的人转世为人,倒可以解释他为啥总是缺心少肺,天生带着三分邪气,却偏偏对郁竹死缠烂打,执迷不悟(“缠人” 本属蛇的特长嘛,呵~ )。
小色狼番外季大写得吃力不讨好,不过温情还蛮喜欢的(庆幸自己在锁文前一刻保存了!嘿嘿),因为有益于对晏之原这个人物的理解。这篇番外也通过之原的视角,再现了强暴事件当日的情形。
不得不说,这一天绝对可以当选郁竹人生之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郁竹出门之前真应该看看皇历的。在短短几个时辰内,郁竹先后被三个人伤害,一个是她的亲表哥,另两个却是爱她的男人。之临,之原这对兄弟也算得上天生的冤家了,不但是皇位的竞争对手,还偏巧爱上同一个女人。之临妒忌之原身强体健,精明能干;之原则妒忌之临血统纯正,轻易获得父皇的青睐,还有郁竹的芳心。也许心结太深,看戏时,之临只顾着观察情敌的举动,反而忽略了郁竹的忧伤。回想上次相似的场合,与之临脉脉传情的情景,怎不叫郁竹触目伤情啊!在八角亭,郁竹向之临行礼,之临居然视而不见,温情至今百思不得其解(持续怨念中……)。照说即便只是出于基本礼仪,之临也应该有所表示的,就算为了向隋芊芊“表忠心”,做秀也做过了头。偏偏人家隋芊芊含笑还礼,这在郁竹眼里多半成情敌的“示威” 了!唉,可怜咱们的郁竹mm,芳心寸断,魂不守舍,连之原在耳边大叫都听不见,直愣愣地奔着彩霞池“投怀送抱”去了,真是个傻孩子啊……之原救她一命,随后却又强暴了她,如果郁竹未卜先知的话,大概宁可失去性命吧。
晏之原这个人物具有很多侧面,的确复杂。读者对他也是褒贬不一,喜欢的夸他鲜活生动,厌恶的骂他禽兽不如,只嚷着要季大换人。但这男一号的位置晏之原还是稳坐的。如果说之临是郁竹今生最爱的话,那之原大概就是她宿命的纠缠了。记得在《天命》里有一幕,郁竹和之原为了块丝帕推来挡去,不想被之临撞见,季大写道:“有些事,看似巧合,但冥冥之中,一切已有天定”。另外,看一下书名,竹枝词,竹当然是指“郁竹”,枝与“之”同音,我想,这意味着《竹枝词》就是讲述郁竹和之原(还有之临)的爱情故事吧。而“之原”的“原”字来自源氏物语的“源”吧?也许,之原在形象性格的塑造上有源氏的影子,另外季大好像还参考了美少年浅葱 ^-^。在温情看来,晏之原有三分像王怜花,一分像韦小宝,其余嘛……他实在是个无法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的人物。读了不幸夭折的小色狼番外,温情若有所悟,也许我们不该高估晏之原,除去高贵的身份,俊美的外表,“过人”的狠劲之外,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凡夫俗子。遭遇爱情,他的心路历程和咱们这些凡人有许许多多相似的地方。他并非天生的情种,更不是情圣,即使深深被郁竹吸引,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掏心掏肺,无怨无悔,相反,他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总奢望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在爱情这条路上,他和我们一样,走得犹犹豫豫,曲曲弯弯,不断试探,不断犯错,也不断学习和成长。而温情认为,季大塑造的晏之原之所以深入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真实,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些自己都不愿意正视的阴暗面。更难得的是,季大非常细腻地,很有耐心地把他的变化和成长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温情有时会思考这样一个命题。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没办法,我们是异养生物,无法靠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因此,出于本能,人基本上都是最爱自己。其次是父母和子女,因为血浓于水,也因为几十年的日积月累。那什么是爱情,又是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相处时间也不算很长的人哪?我想爱情的开端是生理,心理上的相互吸引,是寂寞时喜欢对方的陪伴,而爱情也需要积少成多,我不相信天底下有那种一见钟情便生死相许的爱情。之所以我们会爱一个人爱到了愿意自我牺牲的地步(不少人达不到这个境界),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对方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自己融为一体了,如果失去他/她,自身就不再完整,所以我们为对方的喜而喜,为对方的忧而忧(我想,郁竹因之临的死而痛不欲生,是因为她把全部的感情和未来的打算都寄托在了之临的身上,失去之临,她的人生已经无所依托,她只好通过自尽来结束看不到希望的生命)。另外,在温情看来,人的本性也都是贪婪的,花心可以说是人的本能,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我们之所以会对爱人忠诚,也是因为对方的喜怒哀乐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自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夫一妻的制度其实就是男女双方妥协平衡的结果。而无论是一女n男,还是一男n女的多角关系,都不可能长期共存下去的。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式的婚姻,建立在女性经济政治地位低下的基础之上。接受这种婚姻的女性,大多不过是向命运低头,而不是为爱情牺牲。一旦有了子女,她们就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子女身上,丈夫在她们心目中是次要的,有的甚至跟陌生人差不多。哦,扯远了。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再来分析之原对郁竹的爱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了。
晏之原遇到郁竹,是在青涩的十七岁(准确点是虚岁十七。话说温情一直很讨厌虚岁这种计算年龄的方法,因为温情冬天出生,按照虚岁的算法,出生算一岁,过年加一岁,所以一过年温情就成两岁了,其实当时才不过两个月而已。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温情的虚岁都比周岁大两岁,呜~ 不是一般的郁卒啊……)。十七岁的少年,刚刚度过人嫌狗憎的叛逆期,开始对异性好奇。据说,这个年龄的男性处于一生中性最活跃的时期(表脸红,温情早警告过,本评儿童不宜,呵呵~ ),所以是非常敏感的年纪。偏偏咱们的郁竹mm 不懂这个道理,爱心泛滥,不晓得把男女授受不亲的准则牢记在心,主动背了之原这个小色狼。郁竹柔软芬芳的身体,白皙美丽的后颈,飘来飘去的秀发,惹得小色狼狼性大发(QJ的邪恶种子,这个时候就算埋下了)。可惜郁竹看不到之原的心里活动,否则难保不把他揍个四肢重整,嘻!虽然此时的之原对于女性已不陌生,可爱情对他而言是陌生的。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初学者。之原在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人的时候爱上了郁竹,就像樱木花道打篮球一样,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和本能追逐着郁竹的身影。十七岁的爱情很热烈,也很浅层,大体上,他分不清性的渴望和真正的爱情之间的区别。开始的时候,晏之原试图施展魅力,让郁竹成为他莺莺燕燕中的一员,结果完败。不过他也不气馁,继续观察和了解郁竹。随着时间推移和了解的增加,之原对郁竹的感情也在一点点加深。奔牛村假扮夫妻之后,之原对郁竹算是认了真。他越来越享受和郁竹难得相处的分分秒秒,回味她的一颦一笑,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把郁竹纳入自己的未来计划之中。只不过,因为性别和年龄的局限,他对郁竹的性渴望仍然排在第一位,或者说,性需求是他目前感受最强烈最迫切的。(其实这也不奇怪,和女性先爱后性不同,男性往往是爱欲并重的,甚至常常是欲望先行一步。所以温情嘲笑他们进化级别比较低等,^-^。记得《永不瞑目》中有一段印象颇深。肖童逃亡的日子里,每天幻想和欧庆春在一起。他会想象和欧庆春一起做很多事情,每天幻想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件情是必做的,那就是XXOO,呵~ )。看了小色狼番外才知道,原来这情人眼里不仅会出“西施”,还会出“玛丽莲.梦露” 呢!性格清冷、严肃,不喜欢华丽装扮的郁竹,在之原眼里,居然是如此性感,如此有诱惑力!呵呵~ 如果说出去,人家大概要怀疑他的品味啦!其实在之原对郁竹的感情里面,虽然激情的成份不小,但其他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也不容忽略,只不过这种性渴望十分强烈,就仿佛一阵浓雾遮挡住了万物。而浓雾之下的山山水水其实都是存在的,只不过看起来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罢了。
随着感情的升级,之原对郁竹的情欲也渐渐压抑不住,表现为一有机会就“毛手毛脚”,但他毕竟不能动真格的,于是他便在风尘女子中寻找郁竹的替代品。之原寻花问柳的行为令不少读者mm觉得龌龊、恶心,无法接受。温情以为,评价这一行为,是不能够跨越时代背景的。当时的社会风气是这样,之原从小受的教育是这样,他目睹父辈们的言行举止也是这样,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而然地认为,一个未婚男子,找妓女解决生理需求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就如同现在的男生看 A片DIY,区别只在于消费水平不同而已:)。在之原所受的教育里,没有男性贞洁这个概念,而且郁竹也不是他的女朋友,他自然没有为她守身如玉的道理。话又说回来,自从爱上郁竹,郁竹的道德标准(远高于当时的社会)也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了影响。所以,看待晏之原这个人物是要注意他前后变化的。细心的读者大概还记得,第一次在丰乐楼,郁竹撞到他喝花酒,之原左拥右抱,依然泰然自若。后来在白矾楼,郁竹再次撞见他同妓女,这次他十分尴尬不自在。再看时间推移至《云湖》篇,李宗列给之原找来两个顶尖美人,他却谢绝了。为什么?一来他发现,寻花问柳带给他的片刻欢娱,无法抵消郁竹一个厌恶鄙夷的眼神所带来的伤害,于是他渐渐厌倦了原先放纵的生活方式。二来经过新雪事件,之原已经意识到郁竹的无可替代,所以他“再也没去找下一个梳着百合髻的绿衣姑娘”。可以说,不知不觉之中,之原在改变自己(大半是无意识的),向着郁竹的标准靠拢。
温情写到这里,大家大概也猜到温情想说什么了。以前想不透之原为何向郁竹提出“性交易”,如今答案揭晓。原来之原自己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前一篇长评里,温情用这个评价过郁竹)。他渴望郁竹的肉体,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郁竹同意和他XXOO,他就能“夙愿”得偿,心满意足。其实这种做法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性需求满足了,其他更多的渴望就会浮出水面,而那些渴望不是露水之欢可以满足的。到那时,痛苦的人就是他晏之原,只怕弑兄夺嫂的念头是压也压不住的。幸好郁竹不会答应,否则就是三个人的悲剧了。
下面温情就再谈谈强暴事件吧。已经从不同角度讨论过多次,但没办法,这的确是之原和郁竹之间跨也跨不过去的沟。强暴事件时之原十九岁,从法律上讲已经是成年人了,可实际上,仍是个尚处在转型期的大孩子。虽然他处理起政务来精明老道,但在爱情上却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面对三角关系,之原没有像成熟男人那样,要么放弃,要么和之临公开竞争,而是挑拨离间,暗中使袢儿。其实那时候,之原已经在这段感情中陷得很深了,只要郁竹一出现,他就像瘾君子见到毒品一样,根本无法控制自己,郁竹一离开,他便坐立难安。连粗枝大叶的三皇子都看在眼里,他那点儿心事大概早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季大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紧走数步跟上了她,心情么,也许有点幸灾乐祸吧。这不正是我日夜盼望且意料中的情形么?然而,眼瞅着那个飘飘忽忽的背影,我的心情竟也茫然起来。”可见,即便事情的发展对之原自身极其有利,但郁竹如果受到伤害,之原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说白了,他在乎她,就见不得她难过。倘若之原能早一步觉悟的话,强暴事件不会发生。可惜他偏偏后知后觉。
凌波mm说得好,之原QJ郁竹的心理非常复杂而微妙,是种种感情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后果,其实只是一念之差而已,也许只要少了一种感情就不会是这个结果。确实如此,试想,早些时候,郁竹在丰乐楼醉酒,假如她真的不省人事,之原会趁机强暴她吗?我认为不会,也就是轻薄一番,占点儿便宜罢了。之原虽然好色(其实他的好色是专门针对郁竹而言的,盛梅姿色胜过郁竹一筹,之原却连和她搭讪的兴趣都没有),但他是个明白人,袁黛、郁竹这样身份的女子,除非明媒正娶,否则是不可以随便碰的。就像贾宝玉可以和袭人上床,但不会和黛玉,宝钗上床一样的道理。可是,人都有自己的临界点,之原会失去理智,强暴郁竹,就是因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他胸中激荡着的各种情绪产生“共振” ,在那一刻突破了临界点。
首先,是压抑许久,无处宣泄的性渴望。就好像越是禁书越让人心痒,千方百计找来读一样。越被郁竹拒于千里之外,之原就越发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二者是对之临深深的嫉恨。在自视颇高的之原眼中,之临并不是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知难而退的对手。仅仅凭借出身,之临一出世就被封为永王,而他自己通过不懈努力才有了平起平坐的资格。这还罢了,郁竹对待他们两兄弟的态度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郁竹看来,之临做甚么都是对的,而他做甚么都是错的。而且之原认为之临对郁竹并没有足够的诚意,配不上郁竹对他的付出(尽管他自己也一样不肯做牺牲,但他就是看之临不顺眼!)。从番外篇里那些内心独白可以看出,当时之原处于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本来中途郁竹醒转,开始挣扎的时候,之原是有可能悬崖勒马的,但郁竹偏偏叫出之临的名字,这彻底刺激了之原,那一刻他的确是红了眼,黑了心。第三个因素是他胸中积埋已久的对郁竹的怨恨,季大写道:“我生起气来。她为甚么总是无视我的存在?我宁愿她回过头来瞪我一眼再叫我滚远点,甚至挥拳相向。” 原来如此,小色狼宁可挨打也不愿被心上人视为隐形人啊!不晓得“受虐狂”是不是就是这样养成的!哈哈~ 看来,视而不见是虐心的最高境界,郁竹也是因为之临的无视,才会魂不守舍,她也并非故意不搭理之原,可之原却误会了,新仇旧恨一并涌上心头。第四个因素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府邸,这意味着以后连在公开场合见到郁竹的机会也少得可怜。这种惆怅和失落感使得之原心情焦虑,“整天郁郁不得安宁”。简而言之,强暴事件是在特定条件下,一个冲动莽撞的少年犯下的大错。
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实施这一暴行时的之原内心深处也是充满矛盾的,就仿佛他身体里存在着两个之原,一个之原叫嚣着要占有这具朝思暮想的肉体,另一个之原却不愿伤害郁竹,直喊快停止。季大是这样描写的:“很久以来,我时常想象和她的交欢场景,感觉极是甘爽畅快;然而此时,我发觉自己口干舌燥,呼吸困难,头脑晕沉,好像也得了重病。高潮来得很快,却又去得迅速,迅速得连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正因为这种极端矛盾的心情,之原的身体虽然达到高潮,可精神上却没有获得快感。看到被他侵犯后郁竹的惨状,其实他是懊悔的。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抢夺一个心爱的玩具,人家不给,他就堵了气,拼了命地拉扯。结果玩具终于到手,却发现已经被他扯坏了。
之原心里知道自己做错了,可依然死鸭子嘴硬,甚至想到正好可以跟郁竹讲一番“生米煮成熟饭”的道理,好叫郁竹认命嫁给他。当时之原的心理活动是:“咱俩你来我往过了两年的招,每次都是你占上风,不过风水向来轮流转,这次你一败涂地,本王大获全胜!” 还真是孩子气呢!事实上,强暴的结果只能是“双输”,就如同人们说“核战没有赢家”一个道理。可以说,这件事成了郁竹人生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之原人生的转折点。正文里之原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郁竹,你当初为甚么出手救我?为甚么让我认识你?我不是好人,不懂得知恩图报,只懂得不择手段去攫取我要的东西,包括名利、权势、地位,还有――你。” 由此可见,这件事在之原的心上也平添了一道印记,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他不仅严重地伤害了本应爱惜的人,而且还以怨报德,伤害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恩人。所以他是有负疚感的(虽然他自己不承认)。
阴差阳错之下,之原的罪行暂时被掩盖,表面上看,他可以松一口气,可从长远来看,这样更加糟糕。之临去世后,郁竹之所以抱定了终身不嫁的决心,一方面固然是为之临守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失去了处子之身,在当时社会,无论失贞的原因是什么,失贞的女孩都一律被视为残花败柳,这样的女孩没资格做像样人家的正妻。对郁竹而言,她的人生基本已经“结束”了。别说之原,就算现在有一个神仙般的人物,比之临好百倍,郁竹也不可能考虑。而且郁竹在拒绝的时候也不会把隐私合盘托出,对方连说一句“我爱你,不在意那些” 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说,之原是掉进自己挖的坑里去了,郁竹根本不会给他任何机会,而他也不敢把真相说出来。现在之原是进不得,可也退不得。如果没有强暴一事,之原还可以选择对郁竹放手,找寻新的幸福。可他夺了人家的贞操,害得郁竹想嫁给别人都难,也把自己的退路给封死了,只能把这个责任扛下来,否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不管郁竹怎么拒绝,怎么无礼,他只能咬紧牙关,“忍”字当头!就算郁竹原谅他接受他,之原也是带着“原罪”步入这场婚姻的。虽然他在性别和地位上都占着优势,可单单这一条,就足以使形势逆转。更何况郁竹又是拳头比较硬的那一个,呵呵!总而言之,什么三从四德,夫唱妇随是提也别提,什么三妻四妾,花街柳巷是想也别想,准备好一辈子做“妻管严”就对了!不过在这件事上温情一点也不同情小色狼,谁让他作茧自缚,咎由自取!最好让郁竹的外公把他吊起来,用马鞭子狠狠地抽上一顿!(陶醉中……)
不过,事情也总是一体两面的,对之原的成长而言,强暴事件也许是有正面作用的。就像,我们常常注意到,一些不懂事的小孩经历了某件事后会突然变得懂事,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在强暴事情之前,之原对郁竹的幻想一天比一天激烈,为了得到郁竹的身体,他从色诱到哄骗到交易,手段日渐升级,最终甚至使用了“核武器”,QJ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幻想了千百次的,梦想中的人生极乐,竟是这般地让人失望至极!为何现实与想象差距如此之大?温情猜测,激情过后,被失落和空虚占领的之原定然有所领悟。原来,即使对方是梦寐以求的女人,没有情感交流,没有两情相悦,只有强迫和伤害的“性”也一样是味同嚼蜡,空虚悲哀的。强暴事件后,郁竹肉体的神秘面纱已经揭开,情欲施予之原身上的“魔咒”解除了,真爱与性的分水岭也随之显现。倘若之原只是为“性”疯狂,那么,在这次犹如鸡肋的性事之后,之原自然会觉得兴味索然,不再纠缠郁竹。假如之原付出的是真心,这次不愉快的性经验反而会使得他茅塞顿开,先前遮挡视线的“浓雾”散去了,底下的山川河流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中,一切豁然开朗。之原应该已经领悟到性与爱的不可分割性,而他想在郁竹身上获得的也远远不止这一夕欢愉。我想,他再也不会去提甚么“性交易”,也就是说,之原终于脱离爱情初学者的行列,向新的境界迈进了。
我们再看《云湖》里的之原,就能体会到他的成长。本来,和郁竹阔别一年再重逢,之原心潮澎湃,激情难抑,可是他的举止却收敛而含蓄。求婚事件中,我们看到之原的让步,尤其,他主动提出容许郁竹在心里缅怀之临,这还真的有点让我惊讶。我们都知道之原对之临的嫉妒如狂,以前,就连听到郁竹提之临的名字他都十分不快,为何他前后的态度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我想具体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他一向视为无能软弱之辈的之临,表现却令他刮目相看。之原先前料定之临仅会册封郁竹为侧妃,却不想之临宁可失去东宫之位也要娶郁竹为正妻。之原也许会笑他愚蠢,但作为情敌,他也不得不承认之临对郁竹情真意切,至少郁竹也没有爱错人。另一方面,郁竹在他面前投湖自尽的一幕深深刺痛了他。季大描写第二天之原形容憔悴,显然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的结果。眼睁睁望着心爱之人放弃生命,决然地坠入惊涛骇浪之中,那种痛彻心肺的绝望,也许让之原联想起之临在郁竹怀里逝去时,郁竹所承受的痛楚。这是自我中心的之原第一次学会换位思考,他差一点尝到永失所爱的滋味,如果郁竹真的死了,他自问也难以释怀。所以他决定对郁竹和之临的旧情网开一面,宽大为怀。这对于之原,确实是不小的进步。
季大在留言里说,竹枝词的结局是蜜糖中掺着砒霜,这和温情预期的差不多。归根到底,郁竹这个人物自身就是带有悲剧性的,她的悲剧就在于生错了时代,生错了性别。郁竹天资聪慧,能文能武,胆色过人,这样一个女子,内心深处是非常自尊高傲的,绝不会甘心居于人下。在潜意识里,她刻意淡化自己的性别,经常扮作男人四处行走,遇到危险时挡在前面,而且忧国忧民,一心希望能为国家、民族尽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郁竹本质上是一个强者,她最反感,最不能接受的便是自己的人生由别人来摆布,因此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极力反抗传统式婚姻。然而以她一己之力,想与千年来的社会传统对抗,无异于蜻蜓撼树。她是越是看得通透,越是清醒,就越是痛苦,比那些愚昧麻木的妇女更加痛苦。晏之临是她择偶范围内的一个异类,自幼残疾,既使得他保持了心灵的纯净,也造成了他的相对弱势。之临乏人问津,门可罗雀的处境带给郁竹莫大的安全感,她之所以毫无保留地为之临付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自信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的之临。反观晏之原,天生的聚光镜,在众皇子中独领风骚,走到哪里都众所瞩目,群星捧月。即使让他穿越到现代,失去一切背景,仅仅凭着出众的外貌和一副好嗓子,也照样是天皇巨星、万人迷。这样一个骄子中的骄子,强者中的强者,即使一生中会遭遇真爱,大抵也不会为了一朵花,放弃整座花园。因而,基于自我保护意识,郁竹对之原敬而远之确实是明智之举。假如一开始,郁竹喜欢的人是之原的话能否皆大欢喜?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晏之原这样的“蛇蝎美人” ,迷人却危险,对于那些像飞蛾扑火般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孩,因为得来容易,他从来不懂得珍惜。郁竹正眼也不愿瞧他一下,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乃致到了后来,越陷越深,难以自拔,郁竹的每一次拒绝,带给他的伤害都比前一次的更深更重(求婚被拒,估计小色狼又得好一阵子缓不过来,嘿嘿~),这个,也算是报应不爽吧。对之原而言,一次次犯错,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挫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步步台阶,是为爱情交的学费。可以想见,这条爱之路走得越艰辛,之原反而越珍惜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