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周立波新书:《诙词典》,摆脱各位大人了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回复
阅读:5234 回复:18

求周立波新书:《诙词典》,摆脱各位大人了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9 0
如题,实在是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想看啊




诸城即墨

ZxID:10868002

等级: 自由撰稿
废弃的城堡、孤独的君王。宿命的流浪、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6-17 0
同求!~
旧时光是个美人。我们向死而生。
a839730592

ZxID:1476200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6-06 0
跪求
小欧普

ZxID:10368697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6-26 0
同求
cx52748676

ZxID:8215199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6-26 0
同求
lily0307

ZxID:9887999

等级: 脱颖而出
goodbye my lov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3-23 0
同求!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红烧甩水5
瘪脱
  (biete)

  正说

  常常指呈饱满状态时突然间被人击中要害而走向反面,像泄气的皮球。类似于北方语系中的“歇菜”。如:“侬看伊神气活现,我一句闲话就可以拿伊笃瘪脱(你别看他如此神气,我一句话就可以让他歇菜)。”

  诙解

  “瘪脱”是“闷脱”的延伸状态,扩散了的“闷脱”就是瘪脱!“闷脱”是想说而说不出,“瘪脱”是无话可说或不想说,同样处于无语状态。

  闲话

  我非常佩服我国的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他具有大将风度又非常智慧。有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他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散会后有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追着他问:“李外长,请您谈谈中国的人权现状。”对于这样的敏感问题,李外长面不改色,一边大步流星地走出会场,一边问那位记者:“你有没有看过中国的宪法?”那位记者开始觉得没方向了,喃喃地答道:“我没看过。”李外长直截了当地说:“那你看完之后再来问我这个问题。”那位记者一记头闷脱了。后来又上来一位记者问:“李外长,你能不能谈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权现状。”李外长同样反问道:“你有没有看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这位记者吸取了刚才的经验,有备而来地回答道:“我看过。”万万没想到李外长会说:“那你背一段给我听听。”这位记者不止闷脱,而且还瘪脱了,等他反应过来,李外长早已头也不回地走了。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红烧甩水4
闷脱
  (mente)

  正说

  闷,在这里指无法回嘴反驳而闭口不语的情况。闷脱,闷掉,胸闷了的意思。在日常用语中用来形容原本理直气壮,但突然间被反击驳倒、哑口无言的状态。也用以形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如:“伊迪句闲话结棍,讲得来我闷脱了(他这句话厉害,说得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诙解

  想说但没能力说,暂时丧失语言表达功能,与“瘪脱”有前后联系。瘪脱是闷脱的晚期,是放弃抵抗,不想作为。

  闲话

  “闷脱”在球场上的应用很多。众所周知,我们中国足球运动员的伟大之处在于虚心好学,他们学会了染头发,学会了泡吧,他们讲话像欧洲人,“oh,mygod,yeah……”踢球像原始人。每当我们可爱的球迷们打出横幅诸如“申花必胜,申花雄起!”,结果“必胜”不仅没来,反而被对手射穿三个洞,这时候球迷的心理状态就叫闷脱……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红烧甩水3
点脱
  (dite)

  正说

  指通过私下的举报让对方倒霉,带有出卖的意味,如:“格赤佬拿伊拉兄弟点脱了(这个家伙将他的兄弟出卖了)。”

  诙解

  “揩脱”是指力量悬殊的两者,如同抹布对污点绝对的消灭;“做脱”是从正门进,被外人以暴力方式消灭;“点脱”是被自己人消灭,即从后门进且带有钥匙。此事在“文革”时期是一种常态行为。“做脱”与“点脱”的区别在于:前者像一场战争,后者是一次“大义灭亲”的斩首行动。满文军也许是“点脱”之一例。

  闲话

  “文革”时期有很多被点脱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师傅和徒弟开开玩笑,结果师傅就被徒弟点脱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徒弟:“师傅啊,侬为啥工资能够拿到80多块?我哪能一直只有30多块?啥辰光我也能像侬一样涨到80多块就好了!”师傅:“侬想和我一样每月拿80多块的工资?”

  徒弟:“嗯,我接下来要结婚生子,现在这点工资不够用啊!”

  师傅:“我是八级钳工,我的工资是上面老早定下来的,你们现在再怎么涨,拿到50块就封顶了,不可能达到我这个水平了!”

  徒弟:“为什么我拿到50块就封顶了?这话是哪个说的?”

  师傅:“这是毛主席说的!”

  徒弟:“啥?毛主席说的?”

  师傅:“对啊,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

  徒弟:“毛主席他老人家啥辰光说的?我哪能没听说过啊?”

  师傅:“毛主席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说的,你自己没注意。”

  徒弟:“啊?毛主席会在天安门城楼上说我们的工资啊?”

  师傅:“当然了,你肯定没有注意,来,我学给你看哦——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的时候,他不是很明显地伸出五个手指头,挥动着么,那意思就是在说:五十块、五十块哦,五十块封顶啰!”

  后来,徒弟向组织汇报师傅诬蔑伟大领袖毛主席,结果师傅就这样被徒弟点脱,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红烧甩水2
 揩脱
  (kate)

  正说

  揩,擦,将灰尘擦干净,延伸为将事物的真相抹去、直至了无痕迹的意思。形象点说,就如同洗掉卡带上录音内容一般将某件事“格式化”处理,让其彻底消失。如:“出迪能大格事体,伊照样有办法拿伊揩脱。”(出这么大的事故,他竟然有办法将它抹去了)

  诙解

  实施者像抹布,被实施者像污点,理论上是形容一种实力悬殊的比喻,但有时也适用于幻觉产生者。如果说美国人说把萨达姆“揩脱”是一种力量显示的话,那伊拉克人说要把美国人“揩脱”则就是幻觉了。

  闲话

  上海人将股市或其他投资盈利的骤然消失,也称作“揩脱”。在股市中被揩脱的“大户”不计其数,一转眼“大户”变成了“散户”,再用不了多久,“散户”就要成“销户”了。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于6124点。啪!一个休止符号后调头向下,所有股民的肩膀都好像被一只手拍了一下,回过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熊。再到2008年,股指简直就是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往下掉!股民们全部都被套牢,进去的钞票统统被揩脱!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红烧甩水1

红烧甩水,顾名思义,乃取活鱼尾部红烧。鱼尾活肉多,肉质瓷实有弹性,配上浓油赤酱的汤汁,可以说是鱼的家常做法、经典吃法。本辑收录的沪语词条都以常用且传神的词尾延伸开来,活词活用,首当其冲的就是“拿伊做脱”。
  脱(te,入声)

  做脱(拿伊做脱)

  zute(neiyizute)

  正说

  做掉,原意为将一件事情完成,此意仍然在生活中常用,如:“我保证拿迪桩事体做脱(我保证把这件事情完成)。”此语在旧上海帮会中也演化为把对方干掉的暗语。本段落沿用的正是此意。

  诙解

  把一件事情完成,具有一定的暴力色彩。过去上海滩的流氓说“拿伊做脱”,“伊”一般是指单人旁的他,针对人,是比较暴力的;现在的领导说“拿伊做脱”,“伊”大多是指宝盖头的它,针对事。“做脱”如今在上海运用甚广,甚至成为球迷赛场上的口号,类似四川话中的“雄起”,有积极、振作并压倒对方的气势。

  闲话

  有一次,我去沈阳玩,和几个哥们喝了点小酒,然后大家就上海人和北方人开始对比了。

  哥们:“立波,像你们上海男银(人)吧,我真的有点看不惯。经常看到你们上海男银(人)在马路上只干嘴仗,不干真仗。在我们沈阳,一句话不对,就‘干哈呢干哈呢’地干起来了。这叫男银(人)!”

  立波:“哥们,你知道不?中国哪旮旯出流氓?”

  哥们:(那哥们茫然地看着我)

  立波:“哥们!告诉你,中国是上海出流氓的,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你们东北也出,出土匪!哥们!你知道不?流氓是不打银(人)的,打银(人)的就不是流氓,上海的流氓看不惯谁,就讲一句话——‘拿伊做脱’。去做的都是你们东北银(人)呐。”

  现在,这句“拿伊做脱”非常流行,甚至已经被申花球迷“蓝魔”用去了。我在视频上看到,申花球迷一边敲鼓“噔噔噔”,一边朝着对方球队喊:“拿伊做脱!”“噔噔噔”、“拿伊做脱”……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标准、非常洪亮的国语配音:“把他做掉——”估计是怕对方球队听不懂而翻译过去的。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余秋雨

  十年前,我在广西桂林遇到了赵本山,当时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记得是在一个俱乐部里,我心不在焉地坐下来看他演小品。才看了几分钟,我就乐不可支;过了半小时,我已得出结论,便转身对身边的几位戏剧理论家说:“别看他年轻,他是全国顶尖的戏剧天才。”第二天,我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论述赵本山的价值和潜力,阐释喜剧美的意义和难点。这个发言,当时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我发言时赵本山也在场,他听得非常仔细。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

  从广西回上海不久,我在市中心的一个剧场里看到了周立波的演出,他那时几乎还是一个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那天看完后我高兴极了,对同去观看的上海市文化局的两位负责人说了很多话。我说,上海的几个剧种都犯了病,把几十年前一些刚到上海来闯荡的年轻演员的演唱特点,夸张成什么“流派”,强迫今天一批批年轻的生命去依样画葫芦地摹仿,结果可想而知。幸好滑稽戏没上这个当,说起来也有一百年高龄了,又冒出来一个这么年轻的周立波。

  我当时看到的演出,是一台有很多演员参与的大戏。周立波挤在中间,角色并不重要,却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他站在台上已经有一种能够完整地控制自己的“派头”。怎么叫“完整地控制自己”?那就是不受师傅控制,不受流派控制,不受那些已经陷入审美惰性的观众控制,甚至,不受剧种的模式和腔调控制,只有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一种自由的获得,即使年纪再轻,站出来也是舞台的主人。周立波当时的语言和动作已经相当自由,而且小脑筋动得完全不受拘束,却又有功夫来拿捏分寸。这种舞台的自主性,看起来容易,其实十分难得。

  我当时还在主持着上海戏剧学院的学术评判机制,对古今中外的戏剧现象都保持着冷静理性,很少随性褒贬。之所以破例对周立波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给予高度肯定,是因为实在厌烦了上海戏剧舞台上僵滞化的传代灾难。能够挽救上海舞台的,只能是面目一新又生龙活虎的青年演员。我当时就判断,这个“很不正经”、“口无遮拦”的小伙子周立波总有一天会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我当时还说,他不会被评奖,不会受表彰,对他唯一的鼓励,是观众自动买票的长队,这就够了。

  从最早发现赵本山,到最早发现周立波,我被很多朋友赞誉为“超前二十年的文化预言者”。其实,我的长处不在于文化预言,而在于艺术感觉。对艺术,千言万语的评论、分析、商榷都是无用的,最关键的是能够迅速发现第一脉有异样的色彩,第一道不平常的音符,第一个最妥贴的表情。发现艺术天才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但这种发现是纯艺术的,并不涉及更宏观的预言。例如,我在二十年前就完全没有发现,赵本山能够成为气魄宏伟的文化企业家,为全国演剧体制改革作出周立波现在轰动上海的“海派清口”,是一种单人讲谈节目。这种节目虽然也会夹带一些拟态表演,但主要是靠一个人“清口白话”,因此难度不小。很多人认为最难的是他在社会评论上的“大胆”,其实错了,最难的是让这些话语能吸引人,而且吸引大量年龄、文化、性格都不相同的人。现在,敢于大胆讲话的人到处都是,但要拿到舞台上去讲,天天卖票让观众来听,观众怎么听也不厌倦,这就难了。

  所以,周立波的成功,首先还在于他的语言技巧。他的语言技巧,第一在于故意降低主观方位,让高智力下沉为一种低智状态,使所有的观众产生一种俯视的快感;第二在于通过对社会熟知信息的对比性汇拢,概括地带有怪诞感的结论,让观众在思维跳跃中产生兴奋;第三项技巧就与这本书有关了,那就是充分发挥了上海方言中俗语、土语、隐语的特殊魅力,使上海观众忍不住哑然失笑。

  上海方言,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见诸文字,尤其是其中一些成语和片语,一旦翻译成普通话便色彩全无。但是,这些看起来很不符合“标准国家规范”的语言方式,却是这座城市百余年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粘合剂。而且,几乎所有上了一点年纪的上海人都明白,那种语言方式在表情达意方面实在有一种无法替代的风味。天下语言,在履行大范围的交流使命之外,还必须保存一种小范围的异态风味,因为那里沉淀着文化和文学的最隐秘结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经常要与那些一手捧着字典、一手举着放大镜的“语文酷隶”吵架,一次次告诉他们,人类语言的汪洋大海不可能全部变成他们试管里的蒸馏水。上海方言的最佳保存处是滑稽戏,而周立波又把这种保存范围扩大了,用心拓展那些离普通

  话更远的部位,并且特别喜欢在那些部位逗留玩耍。我发现,在剧场中,观众反应最为热烈的,大多也在那些且,几乎所有上了一点年纪的上海人都明白,那种语言方式在表情达意方面实在有一种无法替代的风味。天下语言,在履行大范围的交流使命之外,还必须保存一种小范围的异态风味,因为那里沉淀着文化和文学的最隐秘结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经常要与那些一手捧着字典、一手举着放大镜的“语文酷隶”吵架,一次次告诉他们,人类语言的汪洋大海不可能全部变成他们试管里的蒸馏水。上海方言的最佳保存处是滑稽戏,而周立波又把这种保存范围扩大了,用心拓展那些离普通话更远的部位,并且特别喜欢在那些部位逗留玩耍。我发现,在剧场中,观众反应最为热烈的,大多也在那些部位。

  这给周立波带来一个“悖论”:他的精彩段落,难于传达给上海之外的观众,因此,他也就未必在全国走红。对此,我曾与他作过一次交谈。我认为,上海的观众已经够多了,更何况海内外还有那么多上海人。他的演出,完全可以扎营于上海,有空可以到上海人特别集中的一些城市去巡演,包括欧、美的一些名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人聚集在一起痛痛快快听几个小时伴随他们长大的市井乡音,实在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周立波有心,把他演出中随口吐出的那些上海方言词汇搜集成书,并用自己演出时的语境、语片,作为那些方言词汇的“句例”。这种做法,对于上海方言的保存、继承、发扬大有好处,也为中国方言文化的发展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当然,这也是传播他作品的一个聪明方式。

  周立波的作品经常变换,三天两头都在更新,但上海方言却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存在,让人想到一座车水马龙的大都市的文化固执。因此,我更看重这本书在方言阐释上的功能。

  是为序。

  2009年9月23日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2-08 0
没找到啊
ppxsh119

ZxID:10597966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2-02 0
……没下载……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22 0
周立波新书《诙词典》txt 简介
热2韩小红 2009-11-17 15:08
编辑推荐
  非左即右,非好即坏,非白即黑, 不是模子,就是赤佬……我们似乎习惯了这样二元对立的视角。可是,这些都只是极端而不是常态。常态是灰——灰色幽默,灰色智慧,灰色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诙,拆开看就是“说说灰”。这本《诙辞典》由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先生亲自编写,集合了100余个体现海派文化灰色幽默的上海话词条,以上海菜名将其分门别类。
  有人说姚明是上海的高度,刘翔是上海的速度,周立波是上海的热度。但周立波本人却认为自己是上海的戆大。此次,这只戆大闭嘴写书,头势依旧清爽,对每一个词条都有正说、诙解和闲话三种视角,不求包罗万象,只求点到为止,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内容简介
  由海派青口创始人周立波先生亲自编写,集合了100余个体现海派文化灰色幽默的上海话词条,以上海菜名将其分门别类。有人说姚明是上海的高度,刘翔是上海的速度,周立波是上海的热度。但周立波本人却认为自己是上海的戆大。此次,这只戆大闭嘴写书,头势依旧清爽,对每一个词条都批注了一两句诙解,不求包罗万象,只求点到为止,点评之外还闲话了若干故事,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作者简介
周立波,年龄:不详,性别:暂为男性,身高:早晨175公分,晚上174公分,职业:疑似滑稽演员,体重:去皮净重75公斤,三围:难以启齿,爱好:闭着眼睛做梦,睁着眼睛开心,厌恶:拗造型,不真诚,描述:姚明是上海的高度,刘翔是上海的速度,周立波是上海的戆大。

目录

红烧甩水

  做脱(拿伊做脱)
  揩脱
  点脱
 闷脱
 瘪脱
 关脱
 戆脱
 酥脱
 烊脱
 僵脱
 爆脱
 撸脱
 茄脱
 疲脱
 伤脱
 头
  花头
  寿头
  浇头
  噱头
  滑头
  派头
  浪头
  因头
  轻头
  冲头
  额角头
  勒陌生头
 子
  翎子
  坑子(货)
  巴子
  模子
  打桩模子
  元宵模子
  撬边模子
  歪轮模子
  赤佬模子
八宝辣酱
 一天世界
 勿二勿三,勿三勿四
 瞎三话四
 五斤吼六斤
 刮三
 十三点
 搅七廿三
 狠三狠四
 投五投六
 老三老四
走油足帝膀
 拉讲
 触霉头
 拎勿清
 翻行头
 扎台型
 伽山湖
 差路
 吃家生
 做人家
 豁胖
 牵头皮
 轧闹猛
 触心筋
 骂山门
 吃酸
 淘浆糊
 起蓬头
 牵丝攀藤
 权人
 搭界
 发吼
 哭出胡拉
 作
 收骨头
 发嗲
 有数
腌笃鲜
 死样怪气
 小家败气
 罪过
 屈死(阿屈死)
 戆大
 挖塞
 神志无知
 劈硬柴
 笃悠悠
 横竖横
 神兜兜
 野豁豁
 豁边
 勿来三
 赤佬
 夜壶脸
 崭
 老鬼
 海威
 墨墨黑
 汤汤滴
 喇叭腔
 老吃老做
 赖极皮
 人来疯
 鲜格格(鲜加加)
 嘲唧唧
 木知木觉
 痴头怪脑
 结棍
芝士火锅
 盎三
 混腔势
 促狭
 推扳
 煞根
 门槛精
 坍招势
 瘪三
 粢饭糕
 奥特曼

后记
开卷

媒体评论
  一百年才出一个周立波!
                       ——余秋雨
  阅读本书需有行业限制,以免爆笑走神!
                       ——钱文忠
丁加丁

ZxID:1593680

等级: 博览群书
快乐永相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06 0
期待啊期待啊
月里

ZxID:2013675

等级: 牛刀小试
成年人的快乐也没有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13 0
有出书版的没
月里

ZxID:2013675

等级: 牛刀小试
成年人的快乐也没有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13 0
帮忙顶
fish2009

ZxID:274961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09 0
自己顶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