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岁月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705 回复:0

[人生] 读书岁月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lymyh

ZxID:377442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08 0
— 本帖被 Kalid^赦生° 从 小说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1-08) —
      在我13岁到16岁那段岁月里,是发了疯的读小说,常常整夜不睡的看书,燃尽体内激情的因子。如今靠安眠药入睡再也没有了年少轻狂。 
  1.《约瀚.克利斯朵夫》一个人读的第一本小说会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有可能我不该读这本书;如果有可能我不该读傅雷的译本。然而我读了以后我甚少读中国的小说不论古典还是现代,严重偏食。傅雷的文笔很好,整本书象河流一样的划过,有一泻千里,有平静无波。可惜傅雷自杀再也难见行云流水的译文了。 
  2.《伤逝》这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开始并不喜欢鲁迅,课本中有太多太多他的文章,被支解渲染的令人头晕。幸运还有《伤逝》让我见到鲁迅如常人的情怀。伟大的人离我近了。同样的爱情,在鲁迅的笔下竟是一派荒凉。梦想过,奋斗过,挣扎过到最后也不过是繁华四散逐香尘而已。冲破社会却冲不破自己,是人性的悲哀吧! 
  近代文坛中,鲁迅和张爱玲的基调是相似的,一派的荒凉与寂寞,只是鲁迅努力跳出了而张爱玲陷入沉沦。无论如何我在也没看过可以超过他们的爱情小说。 
  3.《凯旋门》雷马克是德国作家。中国人对德国作家熟悉的是歌德。雷马克是一个流亡作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是最能去掉一切文明的浮文。他的书上没有英雄只有普通人。 
  大众把战争当做游戏,要是他们看到了真实的面目,那就是连望一望的勇气也没有了。雷马克抛掉英雄主义的外衣,还原了战争的原貌,触目惊心。在动荡的时代没有依靠,谁都是不安全的。人类的文明竟像上帝的一场玩笑。 
  书读的多了,寂寞竟也深了。身边的人读的太少,也就明白了弦断有谁听!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