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结对]||第九十五期——上联:江郎与笔  |(活动时间:2.6~2.10)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89 回复:28

[『联』] [交友结对]||第九十五期——上联:江郎与笔  |(活动时间:2.6~2.10)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卿印

ZxID:12558680


*每月不定时出来一次,平时不出来,抱歉啦*    朱敦儒万物ヾ(≧∇≦*& ..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0
— 本帖被 叶修° 从 词文社 移动到本区(2015-02-05) —
      
      
      
      
      


●  对      联 ●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正所谓对仗三千里,平仄皆功夫——古文明的魅力,毋庸赘言。派派原创诗词歌赋版每五天一次,组织【交友结对】官方活动,为喜爱对联的派友们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也期待大家在偶对之间,收获满满。

●  活动形式 ●

版主及特殊组成员会定期开帖,给出上联,请大家跟帖回复,附上您认为最合适的下联,最好附上您思考的过程或者取对的依据,每日限回复一次,每次可给出多个下联,本次活动时间2015.2.6——2015.2.10(5天一次)。


第九十五期——上联:江郎与笔

●  活动奖励 ●

每个发布成功的下联即有10PB奖励,五天后会由3位版主选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可获300PB奖励。参与活动即可获得【高岭之花】1积分、【活动主宰】0.5积分。
于此帖汇总,可获得勋章PB威望鲜花等丰厚奖励,积分获得详细说明【诗词歌赋】♦◊►◄。|| 积分汇总帖 ||。►◄♦◊

●  回帖格式 ●

下联:(也可加些解释说明,有额外奖励)

有任何疑问可PM任一版主。

[ 此帖被云柒梦筝在2015-01-28 18:08重新编辑 ]
pototo

ZxID:32176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15-02-07 0
1
江郎与笔
文通还绸
上联理解:江郎才尽的故事出自《南史》,江郎指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翻译成白话大概是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所以江郎才尽指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故事将江郎为何才尽归结于将笔还给了郭璞,江郎与笔中笔代指江郎的文思,失笔也就失去了昔日的文思。而这里的与应该是给与的意思。指江淹把笔给与了郭璞。
下联:《南史》中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这里也是把绸缎类比为江淹的文才。还绸后,江郎就文思枯竭了。还是归还的意思。


2
江郎与笔
智永退笔
江郎与笔的故事只是比喻,实际上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江淹曾不无得意地对弟子说: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在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江淹再也没有写出好的文章。文思枯竭,江郎才尽也是自然的结果。
我国古代有关“笔”的故事特别丰富。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释智永,中国南朝陈、隋书法家(公元6世纪)。本姓王,僧人,名法极。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见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他把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上联还笔对下联退笔。


3
江郎与笔
沫若焚文
中国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才情留名,而让江淹名垂千古的却是因“江郎才尽”。但从江郎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才尽,而是恰恰相反。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的江淹,最知道贫穷卑贱的滋味。他任御史中丞后,总结了自己以前的经验教训,力戒广陵令郭彦文写写画画的毛病,并搞了一出梦中还笔的把戏,以期从此罢笔。即使不得己而写,也只是写写“皇齐启运从瑶玑”之类的应景华丽篇章。为的是,博君王之欢心,能苟全于乱世。他把所有令人惊叹的文采都转化成了于乱世求生存的智慧,虽然这是一种苟且的当奴才的智慧。事实上,江郎何曾才尽?罢笔后的江淹仍然智慧聪明着呢!如果说江淹的《恨赋》、《别赋》是千古绝唱,那么他的托梦还笔便是旷世奇谋。他深悟君王的专擅思维,宁可背上“江郎才尽”的名声被后人讥笑,也不愿因文而引火烧身。他曾对弟子们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吾功名即立,正欲归草莱耳。”(《梁书》),这也许就是他借梦罢笔的真正原因。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社会问题一般有三种心态:一是无意为之而不写;二是有意写而不写透;三是知道不便写而不写。江淹无疑也历经了这三种心态意境,最终为了求得生活安逸而罢笔。反观近代,郭沫若曾以《女神》诗集在五四时期力登诗界高峰,以后因种种原因,虽仍欲发时代之新声,但力不能逮,遂成空想。徐志摩曾说郭沫若在写出《女神》诗集之后,已呈江郎才尽之势。1966年文革正式开始,郭沫若几天内立即发表谈话,对自己以前的作品全盘否定:“在一般的朋友、同志们看来,我是一个文化人,甚至于好些人都说我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什么历史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拿着笔杆子在写东西,也翻译了些东西。按字数来讲,恐怕有几百万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到了文革时期,他又写了许多为后人所诟病的诗文,像是为权贵拍马抬轿之类,论者多称之为“政治的留声机”,大跃进时期,他曾经发表众多紧跟形势的应景新诗。抑或说,那也是一种无奈,是许多文人在文革中的无奈。评判一个历史人物,千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那段时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时代扭曲了很多人的本性,政治时势影响了文学界。


4
江郎与笔
仲永停学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方仲永(约1020—1087)为北宋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 ”,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文章借仲永幼年天资过人,成人后变为普通人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仲永天赋好,本来是件好事,如充分利用,坚持不懈攻读,前景将会更加辉煌。糟糕的是方父,他满足於儿子的现状,不思儿子的进取,眼光短浅,他只觉得拜客可以受到款待,作诗可以得到钱财遂决定让儿子停学,这是仲永后来“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仲永停学后天才泯灭与上联江郎与笔后才思枯竭有相似的地方。

5
江郎与笔
宁铂出家
宁铂,众人眼里的天才。 一个2岁半时,就能背诵30余首毛泽东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了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六七岁开始攻读医书,掌握了许多中草药的性能和用途,并懂得脉象。八九岁时学习天文,能用肉眼识别几十个星座,并掌握它们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11岁下围棋,半年后两次获得赣州市少年和成年组围棋第二名。喜爱古典文学,10岁时能将《水游》中的情节、人物、诗词及论点,讲得非常清楚。少年宁铂知识渊博,智力过人。他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了中国大学少年教育班的“第一人”。从此他成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成了众人眼球的焦点,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但是20年以后,他却选择了出家修行,在世人的期许当中销声匿迹。一个天才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人。对待一个天才般的孩童,人们在他身上加了过多的荣耀和期望。人们希望他能够更创辉煌,于是这份期待变成了他身上的一道枷锁,沉重的令他无法喘息,沉重的令他不敢轻易的拿自己的成功做实验。所以才会发生参加三次考研而最终不敢去尝试的无奈。因为他失去了成功所最重要的东西------自信。他有了过多的忧虑,他惧怕那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失误,他逃避那似乎很难发生的失败。于是他不敢也不愿去奋斗。如果说江郎由于不再动笔而文思枯竭,那么宁铂出家则是他逃避失败的举动。因为出家他避免了失败但也再不见天才的光辉。

6
江郎与笔
吕蒙笃志
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当刮目相看。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领以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吕蒙早期缺乏才学,后期笃志发奋以勤补拙渐有学识与上联江郎早期有文才,晚期与笔后文思枯竭形成鲜明对比。

7
江郎与笔
牛顿勤学
上联是天才变为凡人的例子,下联则是凡人成才的例子。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8
江郎与笔
关公骄兵
关公即关羽,骄兵必败的故事指的也就是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陆逊使用骄兵计(言辞卑微+贵重礼物),使得关羽的荆州兵全面出击攻打魏国,为吕蒙的白衣渡江打下了基础,关羽大意,由于抽走荆州部分守军最后失荆州的故事。
上联江郎与笔后失才对下联关公骄兵则必败。

9
江郎与笔
饿叟变法
齐白石,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孔圣云:“三十而立”,白石老人却从28岁才开始学画;孔圣又云:“五十而知天命”,而白石老人却是衰年变法,58岁后方称誉画坛。
上联江郎是少年得志,下联饿叟则是老年成名。

10
江郎与笔
太公出山
姜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吕望”。周文王去世後,周武王也尊称他为尚父。  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於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去钓鱼。静待多年,最後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司马,辅佐文王。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故後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  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
上联江郎老年失才,下联太公老年得志。
[ 此帖被pototo在2015-02-07 21: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402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