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作 素 材。||】————『周期活动之古代谋生手段』(5.15-5.22)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889 回复:42

[活动专题] 【||。写 作 素 材。||】————『周期活动之古代谋生手段』(5.15-5.22)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5-14 0
— 本帖被 wj宝宝 执行锁定操作(2015-05-23) —
┏━━━━━━━━━━━━━━━━━━━━━━━━━━━┓
┗━━━━━━━━━━━━━━━━━━━━━━━━━━━┛

◇  ◆  ◇  ◆  ◇  ◆  ◇  ◆  ◇  ◆  ◇


【活动前言】

    看多了穿越文,假如你在未来的某天注定会穿越,从现在起,为了你古代生活的更滋润,大家来提前做一下准备工作吧。首先,这是一个技术贴,这是一个技术贴,这是一个技术贴,重要的事说三遍!!!
    其实穿越小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发财致富道路,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道路具体化,比如肥皂的制作,火药、活字印刷……不管用自己的话,还是从别的地方摘录,只要能把具体制作过程描述清楚就可以。

【活动事例】

    我来做一个事例,感觉自己越来越羞耻了⁄(⁄ ⁄•⁄ω⁄•⁄ ⁄)⁄,咳咳例子就是古代卫生巾
引用
ID:wj宝宝
时间:5.15
关于古代谋生手段:古代卫生巾。
    在未发明造纸之前,卫生带制作:将草木灰装进小布条里,两头同细线系在腰间。更换条数根据富裕程度来决定。更换下的卫生带,倒掉里面吸满污物的东西,将卫生带用清水加皂葛等去污洗涤。风干后再使用,急迫的时候,用火烤干。(一些富裕的家庭,会为女性准备干净的棉花等物品,作为制作卫生带的材料,但新棉花不容易吸水。)
    发明造纸后,草纸易吸水,直接使用草纸或将草纸夹在卫生带里使用,若家庭富裕,则使用祭祀用的白纸制作卫生带,因为这种白纸除了有韧性之外,还比较洁白,相对比较卫生。但是这种纸价格昂贵,


【活动格式】

  1. ID:
  2. 时间:
  3. 关于古代谋生手段:


【活动奖励】

    每个ID仅可回复一次,字数在20字以上,奖励50PB

【活动时间】

    05.15-05.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帖被wj宝宝在2015-05-14 23:36重新编辑 ]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15-05-22 0
ID:沐君芊
时间:5.22
关于古代谋生手段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窖冰

  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此俗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记载,且多行于宫廷、官府。古代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并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纪原》云:“《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民国时仍有此俗。

  溜冰

  传统冬令户外娱乐活动。流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旧时的冰鞋一般是鞋底缚有铁条,也有木板上装铁条然后缚到鞋上。溜冰除“速滑”以外,尚有“苏秦背剑”、“金鸡独立”、“凤凰单展翅”等花样。此外也有不穿冰鞋只用本身穿的鞋或穿老头乐毛窝溜冰的,也叫“滑擦”。《帝京岁时记》:“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屐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又《燕京岁时记》云:“冰鞋以铁为主,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

  颁冰

  古代官府的夏令习俗。从周以来,北方地区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时取出,宫廷颁赐臣下,民间亦市卖。此俗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项。《夏小正》“颁冰”《传》云:“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当时颁冰还有献牲(羊羔)祭祀的仪俗。明清以来,都城都是北京,此俗更为盛行。明清颁冰在立夏暑伏时节,清代是按官阶发给冰票,凭票领取。《燕京岁时记·颁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卖冰

  传统商贸习俗。旧时无制冰设备,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时藏于窖中,待三伏天热时启冰,开始贩卖。旧时北京一般是在清明时开始卖冰。朱彝尊《日下旧闻·卷三十八》载:“清明日始卖冰,以两铜盏合而击之。”《帝京景物略》也写到了卖冰之俗:“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赐冰

  旧时官府署衙的消夏习俗。明清时,北京的各衙署都分发皇帝赐给的冰块,从入伏一直持续到立秋。所赐冰因品级不同而各有差等。《燕京岁时记》“按《帝京景物略》称,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又记本朝习俗:“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刨冰

  旧时民间夏令消暑食品。当时所用的冰块均为头年冬天窖户窖藏的,伏天时取出,用刨子刨出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今天,已被机制冰块和机刨冰屑所代替。

  滚冰

  传统元宵节俗。东北地区,元宵节小孩儿等要从冰上滚过,并吃一小块冰,俗说此举可以保新的一年腰不疼、腿不瘦、牙不倒。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