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0509 回复:12

[活动专题]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9 0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0-11-18) —
[backcolor=#ffffff][table=300%][tr][td]
[backcolor=#6699cc][table=230%][tr][td]
[backcolor=#ffffff][table=200%][tr][td][align=center]
[color=#ff3366][color=#ff0066]=============================================================
本月任务:[b][size=4] [/size][size=5]近代民国[/size][/b] [color=#669900](公元1912年~1949年)[/color]
=============================================================
回帖时间:2010年6月01日至15日[/color] [/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ff3366]
[color=#669900][/color]
[/color]


[/align][backcolor=#ffffcc][table=250%][tr][td]
[backcolor=#ffcccc][table=200%][tr][td]
[color=#6600cc][color=#ff0000]◇[/color]分类1.历史人物——民国时期的所有历史人物,[u]请尽量侧重一个人物的描述[/u]。[/color]

[color=#6600cc]例如:[/color] [color=#6600cc]周恩来,毛泽东,宋子文,孙中山,宋氏三姐妹,蒋介石,溥仪,蔡元培,[/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杨靖宇,梁启超,梅兰芳,吕碧城,汪精卫,张学良,袁世凯,徐悲鸿,[/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蝴蝶,林伯渠,冯玉祥,王国维,丰子恺,林徽因,[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陶行知[/color][/font]等。[/color]



[color=#6600cc][color=#ff0000]◇[/color]分类2.军事政治——[/color] [color=#6600cc]包括民国时期的所有战役,党派组织,重大事件,制度,改革。[/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辛亥革命战争,北伐战争, 张家口保卫战,共产党,国民党,海军,空军,五院制度,[/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联邦制,联省自治运动,民国法律制度 ,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color]

[color=#6600cc]各军阀割据势力。军校。[/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color=#ff0000]◇[/color]分类3.文化艺术——[/color] [color=#6600cc]诗词歌赋,乐曲戏剧,绘画雕刻,民俗风情,宗教,服饰等
[/color]
[color=#6600cc]旗袍,杂文,历史剧,小说,电影,音乐,绘画,新文学,教育家,广告,书法,瓷版画,[/color]
[color=#6600cc][/color]
[color=#6600cc]刊物如杂志,上海美术院,各学府院校等。
[/color]

[color=#6600cc][color=#ff0000]◇[/color]分类4.科学技术及经济——农业,工业,交通,医学等[/color]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纺织业,印染业刀剪业,机器制造业,制面业,[/color][/font]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color][/font]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地质力学,气象学,桥梁,中央研究院,铁路,公路,邮电科技 ,中西医药[/color][/font]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color][/font]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color=#6600cc]计量标准等。[/color][/font]

[color=#6600cc][color=#ff0000]◇[/color]分类5.小 说 推 荐——[/color][color=#6600cc]推荐描写民国时期的小说,每人限3篇。[/color]

[color=#6600cc]注意:如果之前已经有推荐的,而您又再次推荐的,不会再次给分。[/color]

[color=#6600cc][/color][color=#6600cc]请给出推荐理由或点评,若无理由或点评,这分类至多5分。[/color]


[color=#ff0066]◇以上六个分类,可以单择一类;也可以1、2、3、4、类任意一类加分类5,分类5属额外加分。
◇推荐该时期小说的,每推荐一部,可获得1-10的加分。
◇个人点评,也有1-20分的额外加分。
◇允许占楼参加,但请说明自己的分类及内容,以免楼下重复。O(∩_∩)O~
[/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
[color=#ff0000][color=#669900]【要求】
1.字数在200—2000之间。
2.每人只能回复一次,不得多楼回复、灌水!
3.内容补充请本楼修改。请查看楼上有无重复;对以上有补充的,请注明几楼。
4.请不要整篇文复制粘贴(谢绝百度全文复制),排版清楚,尽量避免过多古文段落。
5.所回复内容请勿复制素材区已有帖子。[/color] [/color]
[color=#ff0000][/color]
[color=#6600cc]评分标准,详见[/color][url=http://www.paipai.fm/r5889290/][color=#6600cc]http://www.paipai.fm/r5889290/[/color][/url][color=#6600cc]; [/color]
[color=#0000ff][size=2][size=3][color=#6600cc]活动每月一帖,长期举行。奖励超多,诱惑么,诱惑么,赶紧参加吧[/color][s:283] [/size][/size][/color]

[/backcolor][/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

[/backcolor]
[ 此贴被世木悄悄在2010-06-01 10:06重新编辑 ]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 (世木悄悄) 谢谢rain提醒,可能是编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现在已经改过来是民国了O(∩_∩)O~ (2010-06-01 10:07) —
【人物小档案】

    胡蝶(1908—1989)民国著名女演员。汉族。原名胡瑞华,乳名胡宝娟。祖籍广东鹤山沙坪坡山水寨村,祖先是宋代的南雄珠玑巷移民,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幼年跟随在京奉铁路任总稽查的父亲迁居天津、营口、北京等地。



    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后参加无声片《战功》的拍摄。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后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以及《狂流》、《脂粉市场》、《盐潮》等左翼影片。1933年在有声片《姊妹花》中兼饰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1935年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并随团赴德、法、英、意等国电影界考察。


    八一三事变后去香港,主演《胭脂泪》、《绝代佳人》等影片。后至重庆居住。抗战胜利后复去香港,一度经商,并曾主演《某夫人》、《青春梦》、《明月几时圆》等影片。1967年息影,定居加拿大。


  1989年病逝于加拿大,享年81岁。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 有这样一位女演员。她身材高挑,长相富态,在银幕上经常以雍容华贵的妇人形象出现,尤其是她的一对酒窝更是迷倒了千万的电影观众。这个人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

  曾经有人把胡蝶跟与她同时代的另外一位演员阮玲玉比作早期中国影坛最璀璨的两颗明星。 但阮玲玉盛年自杀,只有胡蝶一直在闪闪发光。胡蝶从20世纪20年代进入影坛, 横跨了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从影时间长达40多年,她出演的角色包括婆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等,主演的影片达一百多部。但是如果把胡蝶在这些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和她本人做一番对照的话,就会发现,胡蝶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比她在电影里演绎的任何故事都精彩的多。





  1908年,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在这个地方,一个坊可以有十来二十棟相连的房子,每栋房子阔气的住上一家,也可以住上好多家,一个坊其实也是个小小的世界。

  1908年11月,清朝光绪皇帝和慈禧相继丧命。两个月后,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登上太和殿,成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因此,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胡蝶就经历了两个朝代。胡蝶的母亲因此常对人说:“这丫头就是老佛爷和皇上驾崩那年生的。”

  胡蝶幼年时,父亲是京奉铁路的总稽查,全家常年奔波在铁路线上。每到一地,为了能尽快找到小伙伴,幼年的胡蝶常常模仿当地人的口音,她变得对语音极为敏感,这种敏感对胡蝶以后从事的职业带来了很大帮助。

  胡蝶是家中的长女。母亲自从生了她以后再也没能生育。母亲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于是坚持为父亲纳了一个妾。胡蝶的继母是个旗人,过门后生下四子一女。胡蝶的母亲出生在大家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很懂得为人处事,因此在这个家庭里,妻妾之间的关系还算和睦。

  16岁那年,胡蝶回到上海时,已经对上海话有些陌生了。1924年,当时上海大戏院经理曾焕堂,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胡蝶看到了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并报了名。为了让自己显得老成一些,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少妇,横书S头,戴了一朵大花在左襟。




 考试的时候,主考官问她:“你叫什么名字?”胡蝶并没有告诉她的原名胡瑞华,而是临时给自己取了个艺名:胡蝶。“那个时候好像当演员的都有个响亮的艺名,我原打算取个‘胡琴’的名字,但一想:胡琴,岂不是整天让人拉来拉去吗?我这个人虽然还能随遇而安,却也不想让人拉来拉去。大约想过好几个名字,总不满意,‘胡来胡去’的,也不知哪来的一下灵感,想到了‘蝴蝶’,两个‘蝴’‘胡’同音不同字,但还不错,当个‘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胡蝶在中华电影学校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基本训练。 课程包括戏剧史,摄影常识,导演,编剧,以及舞蹈和歌唱等。1924年,常熟人冯镇欧创办了大中华影片公司。胡蝶从中华电影学校出来,被老师推荐在电影《战功》中饰演一个配角。

  第一次出演,胡蝶毫无表演经验。和她搭戏的张织云在电影里是戴眼镜的,但为了怕拍摄的时候镜头反光,所以眼镜只有镜框,而没有镜片。电影里有一个替胡蝶为他擦眼泪的镜头,胡蝶拿起手绢就从镜框里擦过去了。导演大叫“NG”,把她吓得手足无措,手绢夹在眼镜框里一时也拿不出来了。经导演的提醒,胡蝶才明白假戏也要真做,得抬起镜框擦眼泪才行。





  不久,胡蝶由朋友介绍到“友联”,担任《秋扇怨》主角。那时还属于无声片时代,对于台词还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在摄影棚里,各人可以说各人的方言,只要脸部表情符合剧情的要求,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情能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人物性格,就算可以了。在大中华影片公司期间,胡蝶和一个叫林雪怀的广东人订了婚,但因性格不合,很快就解除了婚姻。

  1928年,张石川在新片《白云塔》里需要一位美丽端庄、仪态大方的女演员,就请胡蝶来任主角。电影放映后很成功,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像绝大多数的早期电影一样,这部影片的胶片也已经丢失。

  《白云塔》是胡蝶初到明星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和她演对手戏的是明星公司的演员阮玲玉。这是两位影星之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胡蝶说,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值得回忆的一件事情 这部戏的故事就是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女主角有两个,一个就是演正派的一个小姐,张石川要胡蝶来演,另外一个是反面角色,决定要阮玲玉演。胡蝶拍戏据说很敬业,很听导演的话,当时,郑正秋还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乖少女”。



  1931年, 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塚,那管东师入沈阳。”影射张学良和胡蝶的关系。这首诗很快传遍全国,引起很大轰动。此时,胡蝶正随明星公司老板张石川率领的外景队在北平拍戏。北京的观众很气愤,当他们在拍《自由之花》这个电影的外景的时候很多人就包围他们,对胡蝶与张学良的关系议论纷纷,电影于是拍不下去了。

  电影停下后,胡蝶返回上海,连续两天在《申报》刊登启事辟谣。张石川、洪深、龚稼农等全体演职员也在报上为胡蝶作证。梅兰芳请他们到自己的住所吃饭,梅兰芳说:“9月18号那天晚上我在演戏,张学良将军来看我的戏。”

  1933年,上海《明星日报》发起了电影皇后的评选,这是三十年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对于电影明星的宣传炒作。被投票推选的女演员有几十人,最后胡蝶获得了21334票,以绝对优势当选为中国的第一个电影皇后。



1935年,与梅兰芳同游欧洲

  作为中国第一个“电影皇后”,胡蝶成了上海滩时髦女性关注的目标。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有的杂志甚至把她的身着打扮从头到脚分解开来, 供读者仔细研究。

  从1933年起,胡蝶主演了《狂流》、《盐潮》、《脂粉市场》,《姐妹花》等影片。尤其是在《姐妹花》中,她一人扮演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贫富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在1934年的上海连影了六十多天,打破了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




  1935年11月23日,胡蝶与相恋四年的银行经理潘有声结婚。这也成了上海滩的一大新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的读者还在报刊上撰文写道:“听到胡蝶结婚的消息真难过了好久,因为我不但爱瞧她的照片,而且还爱保存她的照片。唉,胡女士莫非真撇下我们这群失落者,而伴着你那有声的潘郎而去吗?你的心真是太狠。”

  结婚后不久,胡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苏联国际电影展。而后又赴欧洲各国考察。临行前,她特意到阮玲玉家辞行。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两位影星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胡蝶等人从香港逃到了重庆。在重庆的日子里,胡蝶又传出了与戴笠之间的绯闻。解放后,沈醉在其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戴笠》中,专门提到了两人的这段特殊关系。

  抗战胜利后胡蝶从上海去了香港,在拍电影之余帮助丈夫潘有声开了一家暖瓶厂,生产蝴蝶牌暖水瓶。在拍摄了几部影片之后,于1948年暂时息影。这期间,潘有声的工厂生意一直不很景气。不久,潘有声就因病去世。

  从1959年起,旅居香港的胡蝶又回到了银幕。她主演的《街童》、《某夫人》,《两代女性》等影片使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电影皇后的风采。1960年,她主演的影片《后门》还获日本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晚7时,她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加拿大温哥华离开人世。这位电影皇后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啦!”。


【蝴蝶与戴笠】


  戴笠是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头子,胡蝶是著名电影皇后,他们两人的同居曾经有过许多街谈巷议。

  抗战期间,电影皇后胡蝶原来居住于香港。1941年香港被日本军队占领,她和她的丈夫仓皇出走,先到广东韵关,再由韵关到桂林,最后抵达山城重庆。

  本来,日本军队占领香港后,胡蝶因不想躲来躲去,疲于奔命,打算滞留在香港。不料日本人却找上门来,邀她赴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影片,宣扬所谓“中日友善”思想。胡蝶这才意识到继续留港的严重性,决定绕道回内地。行前,胡蝶夫妇将历年积存的财物装成30只箱子,托当时在香港秘密负责接送工作的杨惠敏女士代运回国。不料,当胡蝶夫妇抵达广东韶关时,却得到30箱财物在东江被劫的消息。



  胡蝶失去了财务,自然伤心绝望。对胡蝶垂涎已久的戴笠却对这个消息喜之不尽,认为是天赐良机。为了赢得胡蝶的好感,戴笠先是百般安慰,然后又信誓旦旦地保证要破案。于是他将杨惠敏和她的情夫抓来严刑拷打,得知的确是土匪抢劫之后,又派一批强干的办案人员赴广东全力侦破劫案。由于兵荒马乱,劫匪如麻,任凭有通天之能,此案也无法侦破。

  戴笠情急之中心生一计,按胡蝶开的丢失珠宝、衣物的账单,派人去外国购置,然后谎说是追回了一部分财物。胡蝶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看这些“追回”的珠宝,衣物虽不是原物,但款色更新,价值更贵,于是顺水推舟认领,并对戴笠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在这之中,戴笠钻了胡蝶的空子,终于把她占为己有。

  1943年,戴笠和胡蝶同居于中美合作所内的杨家山公馆,布置得相当豪华。但胡蝶还是讨厌这个地方,她觉得屋前屋后都是山,连一个供散步的花园也没有。戴笠听到她的抱怨后,立即下令在公馆前速造一所大花园,限一个月内完成。戴笠还亲自设计,在斜坡上用石块镶成了“喜”和“寿”两个大字,空隙处栽上各种奇花异草。据说,仅花卉和树木一项,就花去了法币一万多元。

  胡蝶与戴笠同居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所以一天到晚总是郁郁不乐。戴笠是个杀人魔王,他要杀死一个人,比踩死一个蚂蚁还容易。因此,胡蝶表面上不得不应他,心中却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潘有声。而戴笠为了霸占胡蝶,特地送给潘有声一张特别通行证,让他在滇缅公路上运输货物,通行无阻。因而潘有声行踪不定,时而这里,时而那里,使戴笠有机可乘。


  戴笠为博得胡蝶的欢心,想方设法在生活上满足她。于是在附近的神仙洞畔,又造了一所更华丽的公馆,作为他和胡蝶的新居。为了使胡蝶不爬坡,把平坦的马路一直修到胡蝶的房门口。戴笠的部下沈醉为了讨好她,采用强制的办法,逼迫工人们通宵达旦地赶工。因为疲劳过度, 3名石匠被砸死,12名工匠被砸成重伤,轻伤则天天不断。潘有声从外地归来,得知娇妻已被“鸠占鹊巢”,当时非常恼火,就直奔中二路罗家湾19号军统局本部,但连去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又打听不出胡蝶的住所。有一天,他正在皇后饭店生闷气,戴笠的秘书王汉光去找了他,明确指出:“你要把胡蝶女士带回去,这点万万做不到,你还是拿些钱,做个官算了,聪明人不吃眼前亏。”潘有声知道鸡蛋碰不过石头,就独个悻悻回到了上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戴笠准备与胡蝶正式结婚,嘱咐胡蝶飞往上海,先与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潘有声迫于权势,同意与胡蝶解除婚姻关系。胡蝶掉着眼泪对丈夫说:“姓戴的只能霸占我的身体,却霸占不了我的心。有声,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于南京近郊,与胡蝶结婚即刻成为泡影。以后,胡蝶便与潘有声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了。



【《后门》一戏让胡蝶成为亚洲影后 】


  胡蝶1946年离开祖国大陆之后,就再也没有飞回来。抗战胜利后,胡蝶跟随丈夫潘有声到了香港,在港期间,胡蝶仍然致力于电影创作。

  胡蝶在加入“邵氏”后,胡蝶先后出演了《街童》、《两代女性》、《后门》、《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多部影片。在“邵氏”的从影 经历,让长年不演戏的胡蝶在演技方面有了充分的恢复,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而胡蝶更是谦虚地认为,这几部戏给了她很好的锻炼和学习的 机会,并表示自己要向新人多多学习。这些肺腑之言足见一代影后开阔的胸襟。



  其中《后门》还在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荣获了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也因此片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这是胡蝶三十多年的从影生涯中第一次得到国际电影界的肯定。这部影片为胡蝶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并在她息影10年后为她赢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事 隔26年,当她再次谈起这部影片时,仍然激动不已地说:“虽说在我的一生中曾经历过很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但那是在我表演的高峰时期。而《后门》的首映的盛况是我离开影坛10年后,又是我不敢奢望的,所以更难忘记。”“邵氏”的经历,尤其她在“邵氏”主演的《后门》为胡蝶漫长的演绎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去个人的艺术造诣外,胡蝶还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主演的《梁祝痛史》掀起了中国古装电影的热潮;后来的《火烧红 莲寺》使她成为影坛第一侠女的同时,也使武侠片成为当时的新宠,同时其影片长度成为当时商业电影的世界之最;《歌女红牡丹》是中国有 声电影的开山鼻祖;《狂流》又是为中国“左”翼电影铺路的第一块基石。凡此种种,无一不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胡蝶。

  在个人修为方面,胡蝶也是当时的电影演员中文化涵养比较高的一位。这不仅跟她早年曾受过正规教育有关,还与她平日里勤奋好学,多 才多艺有关。不仅书读得好,还谈得一手好琴,既能自娱自乐,又可陶冶情操,自然性情温柔敦厚,气质高雅不凡。


【胡蝶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晚年生活】

 上世纪60年代,胡蝶移居台湾,同时正式告别了影坛。息影后的胡蝶在台北居住了十年,转眼间,膝下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并先后成家立业。女儿、女婿移民美国,儿子、儿媳到加拿大发展。 渐渐步入老年的她却坚持住在台北。

  虽只身一人,胡蝶她积极参加影剧界协会、义卖会等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闲来种种花草、玩玩纸牌,按她自己的话说:“虽然也老了,但还充满活力。用句时兴的话说,还不甘退出历史舞台。”总之在台北的独身生活让胡蝶称心如意。

  1975年,在子女的强烈要求下,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她随夫姓,是为了怀念丈夫潘有声,宝娟则是儿时用过的乳名。



  有一次,她从中国城乘车回家,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华人老太太也随着上了车。她坐在胡蝶身旁,热情地同胡蝶打招呼。胡蝶怎么也想不起她是谁,而她却说:“你不会认识我的,我是当年仰慕你的一位影迷。我从你的眼神中认出了你,跟你上了车。其实,我回家该坐相反方向的车。”

  客居异国,思乡总是难免。1984年,胡蝶的同父异母弟弟胡业尧随香港旅游团来北京、无锡等地参观、探亲,在胡业尧带来的胡蝶给老同事的信中,胡蝶说:“我很想念祖国,想念家乡;但因年岁关系,力不从心,不适宜作长途远行。”

  胡蝶在《回忆录》中就此写道:“人生的安排是由于际遇还是命运呢?我又何曾想到我会远离故国,寄居在北美温哥华这个滨海城市。虽然我十分地 想念我熟悉的朋友、我热爱的观众,也曾多次起了远行的念头,但毕竟力不从心!据说温哥华的地形像摊开的右手,手的方向是伸向太平洋彼 岸的亚洲,伸向中国。我住在这滨海城市的临海大厦,不论是晴朗的白天,或是群星灿烂、灯火闪烁的夜晚,当我站在窗户边向远处眺望时, 我的心也像温哥华的地形似的,伸向东方,希望握着祖国、我的母亲的温暖的手。”

  胡蝶的回忆录是在1986年胡蝶年逾80时才开始撰写的。对于这部《回忆录》,胡蝶曾一度犹疑,不能下笔。可正巧此时,胡蝶结识了同在加拿大参加英语进修班的刘慧琴。刘慧琴来加拿大之前,曾在文艺界工作了20多年,因此熟知胡蝶对中国影坛的贡献和影响,也知晓有关胡蝶的一些传说。更重要的是,她不但文笔好,还非常乐意帮胡蝶著书立说。

  于是,胡蝶口述,刘慧琴为她整理成文,再由胡蝶审核定稿。终于在1986年8月,胡蝶完成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并交付出版。同年底,《胡蝶回忆录》在台湾率先出版;次年8月,新华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

  1985年,著名影星王丹凤赴美探亲,曾绕道温哥华看望胡蝶。77岁的胡蝶向王丹凤表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她的成名地上海滩,旧地重游,并和影友们团聚话旧。但是她的愿望未能实现——1989年4月23日,81岁的胡蝶在温哥华病逝。



【附录】蝴蝶出演影片


1925:战功、秋扇怨


1926: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盂 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1927:白蛇传(第三集)、女律师、新茶花、铁扇公主、蒋老五殉情记   

1928:大侠复仇记(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血泪黄花   

1928—1931: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1929: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1930:桃花湖(前后集)、碎琴搂

  1931: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红泪影、三箭之爱、铁血青年、银星幸运

  1932: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因缘(一至六集)
  
1933:满江红、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春水情波

1934:三姐妹、路柳墙花、麦夫人、女儿经、美人心、再生花、空谷兰   

1935:夜来香、兄弟行、劫后桃花   

1936:女权   

1937:永远的微笑   

1938:胭脂泪   

1940:绝代佳人   

1941:孔雀东南飞 家   

1947:春之梦、某夫人   

1953:青春梦   

1959:两代女性、后门、苦儿流浪记、街童   

1966: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1960年《后门》一片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乐奖,胡蝶获最佳女主角奖,同年此片获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别最佳影片奖。  


 1986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特别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90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点评】

    在民国的女演员中,蝴蝶是少数结局幸福的女演员之一。与她同时代的女演员,大部分人都是以杯具结束自己的人生。如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自杀,周璇被骗得人财两失最后发疯。但胡蝶不是,她不但有自己骄人的事业,而且有丈夫潘有声终身不渝的爱情。虽然她的一生也有很大的波折,抗战时期,她不但失去自己毕生的积蓄,而且还被戴笠占有,不得不和丈夫分开,可是,胡蝶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坚韧,最后终于,迈过了人生的坎坷,获得的幸福。论容貌,胡蝶并不是最美丽的,但是,胡蝶却是最有极有头脑和坚强的。我喜欢胡蝶,敬仰胡蝶,因为她美丽而坚强。



ps::写完这篇帖子,突然发觉胡蝶的一生很适合写成小说的,胡蝶是美丽智慧而坚强的女主,潘有声是温润宽容极宠女主的男主,而戴笠是邪恶的而腹黑的男配,最后邪恶的男配死了,美丽的女主和善良的男主破镜重圆,he的结局,哇咔咔。
[ 此贴被rainlxsh在2010-06-14 21: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8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热心会员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 (天若舞) 鉴于内容太多,特别决定另开主题帖发活动主要内容。在此楼层附上内容目录,点评,推荐。 (2010-06-01 21:01) —
帖子链接

民国军阀  http://www.paipai.fm/r5887607_u3331904/



一、民国军阀
1。北洋军阀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2。滇系军阀
3。桂系军阀
4。晋系军阀


二、军阀割据
军阀历史
但是情况
军阀混战
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三、三大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四、北洋军阀上将 1楼
1。北洋军阀上将
划分
经历
派系
籍贯
出身
补遗
军职

2。二十四位军阀上将

五、十大北洋军阀  1楼
1。袁世凯
2。冯国璋
3。段祺瑞
4。吴佩孚
5。曹 锟
6。黎元洪
7。张作霖
8。冯玉祥
9。张勋
10。张宗昌






  1. 个人点评﹕
  2.         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民国时期可以说是很混乱的,大家都想坐上那把龙椅,争啊斗的,在所难免。这就苦了老百姓了。
  3.     看看这么多的军阀派系,还有一些小的,没有提到的小组织什么的,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混乱,每天的斗争肯定不少。
  4.     每一个地区的军阀都有个国家的扶植,大家你争我夺,今天你上台,明天就朝不保夕也不一定,没有常胜将军,军阀首领天天换。危险职业啊~
  5.     我最熟悉的就是滇系军阀了。因为看过电视剧,讲的是小凤仙和蔡锷的。呵呵,蔡锷很痴情呐~
  6.     还有三大军阀也很熟悉,课本上经常提到嘛。
  7.   其实军阀的话,听名字蛮横的。可是这个也是要有本事的人才能干不是。虽然有权有势,可是也很危险的,保不齐哪天就挂了。而且,背后的外国政府,阴谋也不小,哪天不需要你了,在背后捅你一刀也不好说。
  8.     看看他们的下场,没一个好的。






小说推荐

1。 碧甃沉(来不及说爱你)  作者:匪我思存
推荐理由:  小说以民国军阀混战为背景,刚好和我的帖子主题相似哈。匪大的名声不用我说。后妈啊。此文写很沉重,不过虐的很过瘾啊。 说不清爱是什么,什么才叫爱。是付出还是永世相随,各有各的难言之处,爱而不得,误会太多,也有当时环境的关系,这样的一场旷世爱恋,虐死人不偿命啊!
链接  http://www.paipai.fm/r5246_u3331904/


2。围城   作者:钱钟书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很有名的呢。也是一本经典之作。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561980_u3331904/


3。锦绣缘  作者:念一
推荐理由:这个是民国文中比较经典的文了。在纸醉金迷的上海,他们相遇了,深情不悔的爱恋,爱得如此刻骨,男主真的优秀到极点啊。 她在他的记忆深处微微呻吟,那一天,橘红色的夕阳,流苏的晚霞,她一管竹箫,便有城为她倾倒,周遭的一切都暗哑呜咽,只留下他和她,彼此静默的世界。然而,她那样浅浅和笑,这世界便如锦绣团簇。她说,她叫绵绣。那样一场烟花味道的初遇。淅淅沥沥的夜雨中古早的旧时风光淡淡泛滥。于是,她便遇到了他。于是,纸醉金迷。他救了她他爱了她他伤了她。锦绣是红尘里无瑕的稚子,步步深陷步步为营步步不可自拔。她只知道,她这样爱他,又怎会害他?无端锦瑟,最终成就一段绣姻缘。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617043_u3331904/








[ 此贴被mylord在2010-06-08 23: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67
优络

ZxID:7118191


等级: 内阁元老
新年新气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01 0
五四运动
— (世木悄悄) 允许占楼参加,但请说明自己的分类及内容,以免楼下重复。O(∩_∩)O~ (2010-06-01 13:43) —
 
一。背景
1.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
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全部占领
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于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的不满,被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
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3.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对。 从而激起青年们的“五四运动”。
二。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
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终于签订《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三。过程
     
      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
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
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著大批军警,戒备森严。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
  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合约上签字。
1.大事记

      3月6日,梁启超致电北京政府总统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事务长林长民,报告他从和会上获知的段祺瑞与日本借款和山东问题。
  4月24日,
梁启超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发布归还青岛通电。
  4月29-30日,巴黎和会代表参加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第156、157、158条】,德国在山东权益让与日本。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上海《
大陆报》"北京通讯":"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在《晨报》、《
国民公报》撰文:"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5月3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国民外交协会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转报学生。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汇集
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队伍向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5月7日,上海60多个团体举行
国民大会
  5月9日,蔡元培出走。上海各学校全部罢课。
  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 北京各大专学校教职联合会成立。
  5月13日,北京各大专校长递交辞呈。
  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组织“护鲁义勇队”。
  6月1日,政府查禁联合会。
  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4日,北京学生出动比昨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6月6-8日,罢工规模扩大。
  6月9日,南京路工人示威。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
  6月11日,徐世昌总统咨参众两院请求辞职,未被接受。
  6月12日,商人开市。
钱能训内阁全体请辞。
  6月13日,准钱能训辞职,特任龚心湛兼代内阁总理。
  6月17日,北京政府致电专使在和约上签字。
  6月22日,国务院通电全国,徐世昌总统打消辞意。
  6月23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
陆征祥从缓签字。
  6月27日,京津学生,留日留美学生请愿。
  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后期
      1921年召开华盛顿会议期间。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四。运动主要领导人、支持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民主维新人士。
  林长民(1876-1925年),国民外交协会理事。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1868-1940),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时任校长。
  鲁迅(1881-1936),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革命家、作家。
  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五。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念五四活动
  纪念五四 五四纪念馆共青团中央
  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专题 人民网南方网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专题 中国共青团
  中华民国纪念五四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五四运动时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推动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即使对于现今社会仍极具历史意义,形成数十年后知识份子的奋斗目标与社会改革方向。”“年轻学子不应被绝对真理或终极教条所左右,应培养自身独立判断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实力,马英九认为这象征著五四时代最重要的启蒙精神,相信这也将有助深化台湾民主经验的内涵,让我们的社会尊崇追求真实且不媚俗的精神。”“台湾以累积半世纪的民主经验,做出第二次的政党轮替,可以很自豪的说自己是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就是在五四所提倡的民主方面,交出第一张成绩单。马英九认为这不只对台湾,对整个华人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海外各界纪念五四
  洛杉矶七团体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演讲
  纪念五四大事
  2005年 两岸四地大学生汇聚澳门 纪念“五四”运动
六。影响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1。五四精神
  五四的根本精神是什么,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科学,民主。1949年后,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科学民主。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2.思想文化
  在1919年10月,总统举行秋定祭孔,同时组织了四存学会,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学”为宗旨,921年更修订了《褒扬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封建礼教。梁启超和梁漱溟则高唱中国文化优越论,反对学习西方的文化,反对中国革命派,同时抵制马克思主义。而在五四运动中,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贞节牌坊”等口号。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3.对外关系
  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平会议上签字,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利益和权益能够保留下来,相反,刺激了日本吞并中国,排挤其他列强的速度。由于北京政府的失败,各地军阀利用北京政府的无力,相互攻伐,加剧了中国的内乱。 1921年到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十项原则”,山东问题得到解决,日本把青岛交还给中华民国政府但是胶济铁路仍由日本控制,山东实际仍由日本控制,中国权益没有恢复。
4.社会经济
  学生和群众的抵制日货,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一战的结束,中国的社会经济依然无法摆脱遭受日本欺凌的厄运。
5.教育方面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动主义”“自律辅导主义”等教育思想在五四推动下,教育界引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在“开放女禁”呼声下,1919年秋,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岭南大学开始招收女生,在教育制度上,妇女权利在五四影响下发生变革。1921年10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壬戊学制),小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大学四至六年,以美国为蓝本,教育得到革新。
6.文学艺术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文学巨匠,如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
7.政治方面
  五四运动使苏俄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种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党的改组便充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唯一出路,但也有人认为当时对暴力革命的绝对化,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一种破坏而非建设作用。
  五四运动以后,工人罢工和政治斗争依然不断,1920年五一,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八。评价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中国大陆一直存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尤其在党活动中被视为重要纪念,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机关都对其形式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大型的纪念活动。
  五四运动带给我们这些后辈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运动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那么简单。试想那个时候的中国是怎样的乱。爱国思想应该是极度的匮乏,五四运动鼓动了大家,一起救中国,虽然过程是那样的艰辛,最后终于有所获得。在这次运动中产生很多爱国主义者,(原来鲁迅也参加了这次运动。。。所谓乱世出英雄。。。。)


推荐小说
1.《金粉世家》作者 张恨水
      应该都看过电视剧吧,个人觉得电视剧都没原创小说来的真实,情感也更加细腻点
    本书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以豪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之女冷清秋由恋爱、结婚到反目、离异的婚姻为主线,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骄奢淫逸腐朽没落的生活,为豪门贵族铺叙了一部活生生的兴衰史。链接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574464&keyword=%BD%F0%B7%DB%CA%C0%BC%D2
2。《玉蝴蝶》by四月兰
很好看的民国背景言情剧
民国六年,南京。
  此刻已是秋末冬初的时分,月色如水,天气微寒。
  姚家胡同是南京一条不起眼的胡同,而慰书斋则是这胡同里不起眼的一个小小院落。
  已是夜深,不安分的只有几户院落里的家犬,偶尔的吠声划破整个月夜的宁静。书斋里却还燃着点点烛火,说是书斋,其实也只是一群有志青年集会的地方,但此刻的那里躺着前几日学生运动中受伤的学生骨干之一——堇霏。
  她已经昏迷两天,虽然朗克医生早确定她的伤势已过危险期,但体力的损耗仍让她昏迷不醒。陪伴她的是两个青年男子。
  方浩天,是那个坐在书桌前的清癯男子,面容清俊,身材颀长,一身灰色长衫把他的学者气质展露无遗,一副精致的黑边眼镜则更增添了他的儒雅斯文。
  穆静霆,正坐在炉火前沉思,烈烈火苗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但这烛火似乎温暖不了他冷峻的面容。他有着和浩天相似的儒雅温润,但又多了些刚硬的气质。
  床上的人发出一声轻叹,两人同时一动。
  浩天走至床榻旁,仔细打量堇霏的容颜,橘红色的烛火照应着她的脸,苍白而瘦削,她的眼皮动了动,似乎竭力想要掀开,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静霆取来一杯温水,温柔放至堇霏的唇边,她只是无意识的张张嘴唇,只能将双唇润湿。

[ 此贴被优络在2010-06-04 22: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21
慕彼秋风

ZxID:515054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lansexiuzhi
嘟嘟嘟嘟嘟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 (天若舞) 忙得忘记提醒你及时修改。。要乘这最后时间补上吗? (2010-06-15 23:23) —

民国四大美男子


【袁克文】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书法,能演唱昆曲,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袁世凯妻妾成群,仅儿子就有十七个,均以“克”字为名。在袁世凯众多的儿子中,惟有袁克文多才多艺。袁克文有4子3女,他的第三个儿子袁家骝与其夫人吴健雄,均为世界上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


难得的男装扮相


袁克文雉尾生扮相.照片高18厘米,宽12厘米, 拍摄于1910-1920年左右。


[袁克文爱收藏]

“百百宋楼藏”不想输给大藏家
  在袁世凯众多的儿子中,惟有袁克文多才多艺,不仅工诗文,精金石,而且能书善画,富于收藏。他的收藏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古书、金石、书画、钱币、邮票等等。在图书收藏方面,袁克文不以多为能,而以精为胜。收藏时间虽不长,然论藏书之精,近百年藏书史上,大概无人能与袁克文相比。
  初期,袁克文收有宋版书达百种,并把藏书楼取名为“百宋书藏”,又因为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的藏书阁有“百宋一厘”的名称,重新改名叫“后百宋一厘”。当时宋版书流传到明代时就已按页论价,100种宋版的规模实在非同小可,而袁克文的“后百宋”之名更有凌驾黄丕烈之上的意思。后来,袁克文所藏宋版书增至200部,又把自己的楼名改为“百百宋楼藏”。有意思的是,这“百百宋”的名字,也是起于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的“百百宋楼”。当时袁克文以一代贵公子的身份,怎么肯输给小小的陆心源。
  袁克文还收藏有宋巾箱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等8部经书,书中字画细如发丝,精丽无比。他十分喜爱,专门开辟了“八经阁”来贮藏。
  生计日窘变卖一生珍藏
  在袁世凯“登帝试服”的当天,袁世凯的其他几个“皇子”都乐不可支,纷纷穿上礼服摄影留念,惟独袁克文一人不试不穿,置若罔闻。为了表明自己对父亲“登基”的反对,他特作《明志》诗一首,以抒襟怀。袁世凯震怒异常,本来在他众多的儿子中,特别钟爱袁克文,但这次袁克文“冒犯天条”直斥其言,势必要遭到严厉责罚。袁克文闻讯大惊,以为祸在不测,便连夜收拾细软搬出了中南海,在友人的接应下躲到了天津。在避难的这段时间,倒也乐得清散,沉醉于自己的收藏和名士生活。
  时人对袁克文公子生涯的评价,除了肯定他的才华外,另一深刻印象就是风流倜傥、挥金如土。袁克文除擅长书法、作诗、填词、写文章外,还爱唱昆曲,小生、丑角都扮演得很好。他的拿手好戏是《长生殿》、《游园惊梦》,当时袁克文包场唱这两场戏,据说花费了三四千银元。
  袁世凯死后不久,因为袁克文花钱如流水,所以他从他父亲那里分得的十几万银元的遗产很快就用光了,可他又放不下架子,因此不得不靠卖字、卖文来维持生活。据说他的字写得很好,三杯酒下肚,写起字来纵横驰骋,豪情奔放,大有苏东坡之风。就算在囊中空空如也的情况下,他依然与当地名士如影随形,直到1931年病逝。
  袁克文藏书的散逸,大约在袁世凯死后不久。当时袁克文寄居上海,生计日窘,不得不抵押珍藏善本。最为藏书界所熟知的是他收录的宋刻本《鱼玄机集》,本是黄丕烈旧藏,而且跋识累累,传承有序,很是难得。当时,袁克文因急需现款,就把该书集和一箱古钱币抵押给人,筹了3000元银元。后来,一度官至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傅增湘不惜重金也要得到该书,袁克文就赎回了此集让归傅氏,在这本书上留有袁克文多枚藏书印章。目前,《鱼玄机集》存放在北京图书馆。
  “民国四公子”式的名士收藏
  平心而论,袁克文的嗜古与收藏,不是收藏家之好,而只是贵公子的一种消遣,一旦性情使尽就视若浮云,虽然袁克文也曾学收藏家的口气,刻过“与身俱存亡”之类的印章,专门印在他最珍爱的书上,但生活困窘之时,还是拿来换钱或者易物了。不过打从收藏之日起,袁公子收藏东西对于是否吃亏、贬值,都不怎么计较。其实这种出于兴趣使然,兴尽就不强留,不以是否吃亏赢利为目的的收藏精神,倒真值得现在人学习。
  袁克文又是著名的邮票收藏家。他于1926年初开始集邮,经天津邮商张维廉的介绍,以1000银元的价格从德国侨民苏尔芝手中购得福州、汉口“临时中立” 时的正式发行票12种,由此引起了他对搜罗珍邮的兴趣。1927年,军阀张宗昌委派袁克文携带3万银元赴上海办报。到上海后,他每遇珍品邮票,从不吝重价竞购,使他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邮票集藏名家。
  袁克文生有四子三女,皆为知识分子。其中家彰、家骝留学美国,皆学有所成,且均加入美籍并定居。袁家骝1973年曾偕其夫人、原子物理学家吴健雄访华,周总理接见了他们,并对袁家骝说:“你们袁家的人一代比一代进步了!”




【张学良】

张学良的名字已是家喻户晓。他1901年6月3日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字汉卿,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


张学良29岁


30岁时,张学良当上副司令


1930-10-9日,张学良(右二)在沈阳宣誓就任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后,与张群(右一)、吴铁城(左二)合影


1930年张学良(左三)在阎宝航(右一)的引荐下与美国朋友会面


奉军陆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团长张学良


1931年5月2日,张学良在北平看赛马



【溥侗】

溥侗是恭亲王奕忻的孙子,字厚斋,号西园,别署红豆馆主,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因排行老五,人称“侗五爷”。溥侗自小酷爱昆曲和京剧,由于他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景都有深刻的领悟,对各种不同的角色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

溥侗曾一人在京剧《群英会》中饰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个个技艺精妙出神入化,在当时曾引起轰动。






【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




张伯驹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 此贴被慕彼秋风在2010-06-16 03:3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7
偶颜單色

ZxID:836447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展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01 0
— (天若舞) 记得给推荐理由。不然总分不超过5分哦 (2010-06-01 21:59) —
推荐一些我看过的非常好的民国时期的小说。。。


《绝代风华之代黎篇》作者:用红色偏爱葱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5129244&keyword=%BE%F8%B4%FA%B7%E7%BB%AA%D6%AE%B4%FA%C0%E8%C6%AA

【文案】
天色黯淡下来,最后一辆电车沿着轨道缓缓而行,在经过一个U型路口时停下,摇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路边的旗袍店皮货店已经打烊,咖啡店的玻璃门里透出昏暗的红的光,对面是一家新式电影院,小贩高声兜售香烟瓜子,汽车里走下西装革履的少爷,黄包车载来身姿摇曳的女郎。
一抹清瘦挺拔的身影逆着人流而行,白衬衣,浅灰的细纹格子背带裤,斜带顶浅灰的礼帽,扶起因玩耍摔倒在路面的小男孩,男孩说谢谢。
礼帽半掩下的雪白面孔,唇边温暖的笑,是女子特有的矜持与羞涩。

这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是段风云际会的岁月 
他在北,她在南 
他要一统河山,驱除倭寇 
她要振兴帮派,为父报仇 
遗忘了前世种种,他与她,该如何再续前缘,谱写一场交织的宿命 

尘世牵挂,相守一世的代价,轮回去寻他(她) 
花飘散,容颜瘦,一世轮回几世情
童话般的爱情

推荐理由:一篇极好的文,网上评价也极高。这是个万人迷女主,在国外留学,一回来就接受帮派。她喜欢穿帅气的衬衫马甲,却偏偏有把所有美人都比下去的美丽和诱惑。她性格果断,有一首好的熗法,和一个死心塌地的少帅。
少帅周围肯定有莺莺燕燕,对于那些女子,少帅当然是冷酷滴,对于围在女主身边的虾兵蟹将,少帅是强势狠辣滴,对于女主,少帅是温柔且充满占有欲滴。
这篇文吸引我的就是少帅的深情,俩人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中间因为国仇家恨分开,小虐怡情。不管过程如何,我始终看得很欣慰,在潜意识里就知道有一个人会一直在那里等着代黎,不管代黎做了什么,甚至恣意到任性,箫佑城始终把她当做最珍贵的宝物。

我看不了太复杂滴文,这篇虽然是民国文,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特定的背景,却没有复杂的阴谋算计,一切以男女主发展为主线,所以大家大可放心滴看。作者的文笔也是不错的,有民国文那种华丽张扬却矜持的笔触。

《逃嫁新娘》作者:酒壑盛人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08900&keyword=%CC%D3%BC%DE%D0%C2%C4%EF

【文案】
  灯红酒绿,霓裳阑珊,笙歌艳舞,醉生梦死。
  旧上海滩

  又没搞错,我就是跑步摔了一脚就摔回去了77年!
  阴差阳错我还要嫁给这个。。。这个。。。。。
        =========================
  拍拍手,地动山摇。
  旧上海的东家,这个男子沉默少语。却是迷惑众生的俊俏,他的野心,他的复仇,他的不得已。
  谁能知晓?
        +++++++++++++++++++++++++++++++++++++++++++++++++
  “她是一块没有雕刻过的玉,她是会飞的鸟。”
  “可是我只想看见她,想她待在我身边,哪怕囚禁了她。”

推荐理由:这本书实在让我欲罢不能,戎沁心这个女人,表面非常普通,性格懒散。她的脸上一般情况下看不出任何突出的东西,她自己也不会注意和分析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说出来的话不多,内心却很喜欢自言自语,很喜欢做戏,很聪慧。穿越到民国,由于环境以及事件的屡屡发生,使得她内心里隐匿的另一个强势的自己得以出现。机敏,坚强,镇定,甚至威风冰冷。

林作岩:我非常喜欢这个男主,他在那样一个荒凉的背景下,塑造了一个美丽温暖的爱情故事。其实我对这个男主一开始并无太大观感,因为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老生常态的男主,狡诈,狠毒,玩弄女子感情,看不起女人,却又强大的黑道男主,一个浪子而已。照老套的故事应该是他开始不喜欢女主,而后慢慢被女主的温暖感染慢慢爱上爱上女主,这其中应该是他会伤害女主,两人闹得死去活来又活来死去,然后甜甜蜜蜜再在一起。

    可是我错了,他是不同的,这个男子如斯温柔,他的感情如斯干净,他的爱如斯热烈,他爱的方法如斯动人,林作岩这个名字在这以后成了我心目中的神话。
    呵呵,结局是很好滴!



《夜上海》作者:金子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27542&keyword=%A1%B6%D2%B9%C9%CF%BA%A3%A1%B7

【文案】
  吹奏的如泣如诉的丹青,被逼无奈的丹青,百乐门里风华绝代的丹青,一脸阴狠的丹青,开心明快的秀娥,满脸血污仍无怨无悔的秀娥.....我站在一边,看着风云变幻,怒浪狂涛,自以为无欲无求,却仍躲不过这命定的一切。。。
推荐理由:最开始看夜上海德尔时候是冲着金子去的,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喜欢清朗的大隐隐于市,喜欢她在六爷的宠爱下变得伶牙俐齿,喜欢她的勇敢,喜欢她对在乎的人的付出和不在乎的人的冷漠;喜欢六爷的深情,在清朗的爱恋下变得柔软,喜欢他只对清朗一个人的微笑和温柔;喜欢霍长远对丹青的“如若再负,天地不容”。喜欢督军在失势前对丹青的放手,在大火下对丹青的深情。丹青无疑是倔强的,骄傲的,敢爱敢恨的女子,她的感情对得起长远也必须负了督军。青丝之于七夜是遗憾的,从她进入陆家开始;督军之于丹青是错过的,从他娶妻那天开始;墨阳之于清朗是错误的,从他们出生那天开始。还好,总有幸运的,如六爷和清朗。金子的文字总能牵动着我的感官,让我随它的喜而喜,随它的忧而忧,随它的悲而悲,随它的泪而泪。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金陵公主》作者:侧影芳华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82928&keyword=%C4%C7%D2%BB%CB%B2%B5%C4%B5%D8%C0%CF%CC%EC%BB%C4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平京胡同里长大的贫家女儿罗卿卿,13岁那年忽然被告知是华东军总司令罗臣刚唯一的亲生女儿,战乱中她被父亲的手下带去金陵,离开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平京城的“太子”瞿东风,另一位翩翩佳公子南天明却在这时出现在她眼前。四年后,卿卿因种种原因,离家出走回到平京,与东风再次相逢。此时青梅竹马的少年东风已是名震天下、英勇善战的年轻将军。卿卿留恋小时候的感情,对“东风哥哥”依旧心存恋慕,东风也似有意于卿卿,可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已经让他的爱情不再单纯……甜蜜重重背后,真相重重背后,她也知道他们之间已不是青梅竹马时代那般单纯的感情……

推荐理由:这是个完美的童话,因为现实太残酷,我们更爱看童话。有人说这本书和匪大的“来不及说我爱你”象,可能是故事的背景吧,都是近代的又架空历史的,但我要说,这一本好很多。可能有匪大的阴影,这本书是既想看有怕看。但是还好。两个人用真挚的爱来跨越了鸿沟,从单纯到成熟,从怀疑到相信。匪大的故事是现实得过了头,因为我们都在现实中挣扎,所以我更渴望纯真,象卿卿。她用她的纯真守护了她完美的爱情,在现实的瞿东风心里展现了一片纯净的天空。美文!好故事!


《来不及说我爱你》:又名 《碧甃沉》作者:匪我思存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5246&keyword=%C0%B4%B2%BB%BC%B0%CB%B5%CE%D2%B0%AE%C4%E3

【内容简介】
慕容沣凝视她半晌,忽然在她鬓旁轻轻一吻,静琬一时怔忡,竟没有闪避。
他微笑望着她,说:“我可不是疯了?才会这样发狂一样喜欢着你。戎马倥偬是男人的事,本不该对你说,可是,我要叫天下人都看着,我要叫你知道,我有什么样的抱负。静琬,我要给你世间女子都仰望的幸福,我要将这天下都送到你面前来。”
  这是一张年久泛黄的旧日相片,见证那个烽火乱世,枭雄佳人。
  为了相救未婚夫许建彰,尹静琬只身前往承州,却意外与裂土封疆的军阀慕容沣互生倾慕之心。在许尹大婚之日,慕容冒奇险入敌境,只为带尹离去,情之所至令她弃婚出走,心甘情愿地随他奔波辗转于烽火之间。
  然而两情缱绻抵不过万里江山,慕容与程家的政治联姻终迫她离家去国。此去经年,重来相见,戎马半生换得天下在握,却痛失一生挚爱……

推荐理由:看这本书我是真的伤了心的,也因此喜欢伤了匪大,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了!


《锦绣缘》作者:念一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617043&keyword=%BD%F5%D0%E5%D4%B5

【内容简介】
纸醉金迷的上海滩—— 
缘分使然,锦绣与左震相遇了。 
他教她喝酒,教她跳舞,教她人情世故…… 
终于成功地教她当上了舞女, 
也终于让她如愿地待在心上人身边。 
但——情难自禁! 
他是在腥风血雨里闯荡的帮派大佬, 
却偏偏喜欢上一心倾慕着他拜把兄弟的女人, 
这个由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女人, 
却让他用生命作出今生最痛苦的抉择……

推荐理由:这本书在很多地方都看见很多朋友们在不停的推荐它。我相信看过的人最喜欢的莫过于男主角---左震,他对女主角的的关怀,呵护,包容,珍惜。他对兄弟的重情重义,对敌人的冷酷无情。他的处变不惊,藏而不露。。。。。。我想看过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吧!
他是孤儿,所以从不轻易爱人,偏偏遇上天真善良的锦绣,一开始只是看在结拜大哥的分上救了锦绣一命,慢慢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从不多管闲事的他,这个天真女孩的一切他都管,教她一切,帮他接近自己的好兄弟,不只不觉间感情已经到了收不会来的地步。后来在一起了,却遭到锦绣无心的背叛,险些丧命。。。。。无法面对。。。
不多说情节了,大家要自己看,作者的心理描写相当到位。。。对人物的语言刻画也非常的好。



《金陵雨·北平梅》作者:云五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37260&keyword=%BD%F0%C1%EA%D3%EA%20%B1%B1%C6%BD%C3%B7

【内容简介】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他,年少得志,将门之后,什么不是手到擒来?未料风雨骤变,一朝父丧,步履维艰;
她,金枝玉叶,一身才气,奈何命运多舛,幼时青梅竹马,终因声名羁绊,各奔东西。

签下婚书时,他笑着同她说:“你天生是要嫁到我梅家的。”
她恨意炽然,不过是为了“家国”二字,和你又有什么相干!

然而,命运兜兜转转,她和他终是殊途同归。
只是不知,风雨飘摇的北平,物是人非的金陵,是否在梦里,他们才能过得惬意平安?

梦断江北,谁人且行且回首;
血溅雨庐,孰忍渐远渐无声。


《衣香鬓影系列》作者:寐语者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97715&keyword=%D2%C2%CF%E3%F7%DE%D3%B0

【内容简介 】
她是中国夜莺,倾城名伶,用歌声美貌邀宠于权贵。
他是五省督军,戎马半生,宦海沉浮心系家国豪情。
风月连城,衣香鬓影叹浮华,乱世惊梦,百年家国百年身。
白天,她是贫寒卑微的报馆职员;夜晚,她是艳光倾城的“中国夜莺”。
风月场上,她是军阀权贵引以为傲的美艳情妇;政客手里,她是清朝遗老与日本人操纵的红颜诱饵……
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乱世迷雾里,富家才俊看上小报馆里平凡的女职员,却无意中发现她的神秘身份。英伦归来、报馆职员、孤女姐妹,沈念卿毫无出众之处,如同一粒落进尘埃的沙子。然而,她的 背后,那倾国倾城的绝世名伶,令铁血军阀和名门公子乃至日商竞相争夺的“中国夜莺”,重重迷雾环绕,真假是非难辨。而她却如一道光,挣脱黑暗束缚,奋不顾身投向那人身旁,以微薄之躯,映照他志在家国的万丈豪情…… 云漪和念卿,夜晚和白昼,截然不同的名字背后,她拥有多少神秘的身份?又有多少传奇在这名下流芳百世?

推荐理由:这一系列终于尘埃落定了,看得是荡气回肠、激动不已呀,好文章,真的是真真正正的好文章呢,让人感觉到了那个时代给人的那种混乱、激昂、奉献、大无畏的民族的强烈的自豪感,所谓英雄,不论时代,无论信仰,只要是为中华之崛起,为黎民苍生的考虑,当实至名归。念卿是英雄,霍帅是英雄,薛少也是英雄!当然其中也有那种令人鄙视的人物行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让“感同身受”一词得到了充分的溶解呢,感谢作者给予的精神世界的食粮,强力推荐该作品!!!结局是美好的,世人皆知;结局又是悲凉的,中华儿女的盈盈热血为民族之存亡而抛洒。放眼四望,皆是寐语者呈上的衣香鬓影,家国天下!好文章啊!!



《江南恨》作者:梅子黄时雨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44298&keyword=%BD%AD%C4%CF%BA%DE

【文案】
晓风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她只不过是个棋子,对父亲来说如此,对他来说也如此----------------
她要的不过是归于平淡的幸福,而他要的却是江山社稷,百年乾坤。

她与他究竟是孽是缘?是悲还是喜呢?

推荐理由:一场典型的政治利益的婚姻,本是司空见惯的,但大大却写出了些意思,就如同有些网友评论的一样,如张爱玲的淡淡的哀愁,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人看了欲罢不能。大大的文笔有些人可能觉得在JJ的作者中也只不过是一般罢了,但我却觉得是非常好的。温馨处动人之极,伤心处让人落泪。


《挽歌》 作者:吴泪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714389&keyword=%CD%EC%B8%E8

【内容简介】
那天的寒冷,穷尽叶飘枫的一生也忘不了,那灰色的天空,白色的雪,殷红的鲜血,远处的熗炮声,那一切都让她记忆分明,惟独那个站在雪地中的男人,他好看的笑容,整齐洁白的牙齿,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是让她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她还记得他对她说了一句话,他对她说:“这一辈子,我都忘不了你了!”
  那样的柔情似水,在这个飘零乱世中,终究也只能化成一曲挽歌,让人一生清唱!

推荐理由:此文是虐文,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文是不错的文~


《青山湿遍》作者:梅子黄时雨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829955&keyword=%C7%E0%C9%BD%CA%AA%B1%E9

【文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当时读到的时候,还未识得愁滋味!如今懂得了,却宁愿为赋新词强说愁。
明知前路茫茫,不知何处,她却义无返顾。
他是否会懂得,她只是爱他罢了。隔着恩怨情仇,隔着是是非非,只是爱他罢了!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楚天磊/赫连靖琪 ┃ 配角:赫连靖风/江净薇/蓝水婕

推荐理由:一部爱与失去,背叛与原谅的小说。上演的又是一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血色童话,不同的是,童话里的两人在死亡里得到了永远,如梁祝化蝶从另一种意义上完满了他们的爱情。 在最爱的时候他用她换了四座城池,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她只身飞往美国,想必是分外绝望的。拱手江山换你还。 他说哪怕她心里是恨着他的,也希望她能在他身边。只要在他身边就足够了,他别无所求。是否还能回头。。。
[ 此贴被BC06240532在2010-06-01 23:1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盛夏落雪

ZxID:11759577


等级: 热心会员
◆◇丗锏铵得雙全法、钚负如來钚负卿 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05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分类1.    历史人物——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另有同名电影《梅兰芳》。


【简介】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终年67岁。



【人物生平】
  
    梅兰芳(1894-1961),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艺名由来】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连成班主叶春善带领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两颊绯红,用手帕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就用了“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日伪讹诈 愤然毁画】
  
    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时,曾带往香港存入银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统治下的香港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梅兰芳,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兰芳日夜思考的难题。他问夫人怎么办?夫人说:“最近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现在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近日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然而此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上海当局的报纸抢先发布头号新闻,言称:“褚部长目瞪口呆,一场画展一场虚惊!”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广大群众也纷纷寄来书信,支持梅兰芳的爱国行动。梅兰芳看到全国人民对他如此赞赏和支援,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举债度日 艰难求生】
  
    梅兰芳断了经济来源,生活自然拮据,他只好挥泪出卖北京的房子,接着又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尽管这样,后来还是举债度日,向亲友借了一笔钱。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绝境,便解囊相助。老画家叶誉虎提议与他合作,办一个国画展览,突出梅、竹的主题,以扩大社会的影响。   沦陷区的上海,一片混乱恐慌,不是停水停电,就是空袭警报,市民生活得担心吊胆。梅兰芳在这种艰苦环境里作画,克服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画技大有长进。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他一个人就画了170多件,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仕女、佛像、花卉、松树、梅花等,同叶誉虎的作品一起,于1945年春天,在上海成都路中国银行的一所洋房里展出,受到广大参观者的好评。   展览结束后,梅兰芳为了生活,被迫将其中大部分作品卖掉,所得收入一是还债,二是安排家庭生计,三是资助剧团里生活更困难者。梅兰芳苦涩地回忆着这几年的沧桑历程,心境忧闷地对朋友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兰芳在抗战期间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这一事件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

【大事记】

梅兰芳先生在:   
1894年   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梨园世家的旧居。   
1899年   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1902年   正式拜吴菱仙为师,学习青衣戏,学的第一出戏是《战蒲关》,后又学习了《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共约三十余出戏。   
1904年   8月17日(农历7月7日),在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在《长生殿·鹊桥密誓》里演织女。   
1907年   梅兰芳家从百顺胡同移居卢草园。正式搭班“喜连成”演出。   
1908年   8月14日母亲杨长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1910年   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本年起,开始养鸽子的业余爱好。   
1912年   第一次与谭鑫培同台演出,演出剧目《桑园寄子》。   
1913年   10月31日接受上海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是梅兰芳第一次离开北京)。11月16日第一次贴演扎靠戏《穆柯寨》也是他第一次唱大轴戏。本年,开始研究新腔并学习昆曲。全家移居北京鞭子巷三条。   
1914年   1月,在庆丰堂与王蕙芳同拜陈德霖为师。本年,又先后从师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学习昆曲。又从路三宝、王瑶卿学戏。7月至10月,在“翊文社”最初尝试创编了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本年,梅兰芳对化装、头饰方面进行了改革。   
1915年   4月10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时装新戏《宦海潮》。   4月16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时装新戏《邓霞姑》。   10月31日,在北京吉祥园首演创编古装新戏《嫦娥奔月》。第一次在京剧舞台上使用追光,梅兰芳则把灯光的作用向前推进了一步。   本年,梅兰芳开始学习绘画,绘画老师画家王萝白。此后,又结识了画家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陈半丁、齐白石等。同时并与收藏家朱翼庵订交,广泛观赏书画和古器物。   
1916年   1月14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的新戏《黛玉葬花》。   4月19日--21日在北京吉祥上演创编时装新戏《一缕麻》。   
1917年   梅兰芳创编了神话歌舞剧《天女散花》。   
1918年   梅兰芳演出《游园惊梦》。梅派《游园惊梦》堪称中国戏曲艺苑中的奇葩。同年创编演出了《麻姑献寿》、《红线盗盒》。   
1919年   4月21--5月27日应日本帝国剧场邀请,携同“喜群社”访问日本进行演出。先后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演出。   12月应近代实业家张謇邀请,第一次到江苏南通演出。   
1920年   第一次拍摄无声电影《春香闹学》。   
1921年   年初,与杨小楼合作组织"崇林社"剧团。年末,与福芝芳结婚。   
1922年   2月15日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创编新戏《霸王别姬》。   10月15日--11月22日应香港太平戏院邀请,率"承华社"剧团140余人赴港演出。   
1923年   首创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上二胡,使京剧音乐更加丰富。   11月在北京开明戏院上演创编新戏《洛神》。   11月在北京真光剧场上演创编新戏《廉锦枫》。   
1924年   5月,在北京寓所接待印度著名学者、诗人、作家泰戈尔。   10月9日--11月22日梅兰芳应日本帝国剧场社长邀请,第二次访问日本。先后在东京、大阪、京都等地演出。  
1925年   本年,创编新戏头本、二本《太真外传》。   
1926年   本年,创编新戏三本、四本《太真外传》。   在北京东城无量大人胡同梅宅接待来访问的瑞典王储夫妇。   
1927年   本年,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创编新戏《俊袭人》。   经当时的银行家冯耿光证婚,梅兰芳迎娶了孟小冬。   
1928年   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戏院首演创编新戏《凤还巢》。   夏季,在北京编演了新戏全本《宇宙锋》。   本年,第二次赴香港演出。   
1930年   1月18日--7月率“承华社”剧团部分演员经日本横滨、加拿大维多利亚赴美国演出。先后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   美国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别授予梅兰芳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1931年   5月,与余叔岩、齐如山、张伯驹等人创办“国剧学会”。   本年,第三次率团赴香港演出。   同年与孟小冬解除婚姻关系。  
1932年   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   
1933年   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抗金兵》。   
1935年   2月21日--4月21日率剧团赴苏联演出访问。在苏联先后与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会面。   4月--8月赴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进行戏剧考察。后经埃及、印度回国。   
1936年   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生死恨》。   
1938年   年初,携家眷和剧团演职员再次赴香港演出。全家留居香港。   
1941年   本年,蓄须明志,息影舞台。   
1942年   本年夏,由香港返回上海。从此,杜门谢客。   
1945年   10月,重新登台,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与俞振飞合作演出了昆曲《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   
1948年   6月--11月在上海联华三厂拍摄彩色片《生死恨》。   
1949年   7月,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9月30日,当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活动。   
1951年   4月,任命梅兰芳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   7月,全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护国寺街1号。(现梅兰芳纪念馆)   
1952年   12月出席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本年,与苏联著名舞蹈大师乌兰诺娃在北京会面。   
1953年   10月,梅兰芳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4年   9月,梅兰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1955年   1月,任命梅兰芳为中国京剧院院长。   4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为梅兰芳周信芳举办了舞台生活50年纪念活动。   2月--8月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戏曲片,12月制作完成。   
1956年   5月26日--7月16日,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等团体邀请,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和帮助下,组建了阵容最强大的访日京剧代表团,梅兰芳任团长。这也是梅兰芳第三次访问日本。先后在东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   
1957年   6月7日,国际舞蹈协会主席海尔格来到北京授予梅兰芳荣誉奖章。   
1959年   5月25日,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创编新戏《穆桂英挂帅》。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   1月21日,《游园惊梦》彩色电影片拍摄完成。   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任命梅兰芳为梅剧团团长。   
1961年   5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梅兰芳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   7月9日,任命梅兰芳为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8月8日凌晨5时,梅兰芳在北京病逝。年仅67岁。




推荐下列四本描写民国时期的小说:


1.《穿越民国:上海旧梦》作者:吾心(VIP完结~)
【文案】
一次日食将她带回了七十多年前,
回到了那个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上海,
平凡的她本欲做一个时代的旁观者,
静眼默看着不属于自己的时代,
奈何,
他,上海的霸主,冷酷无情,
却对她伸出了柔情之手,
抗拒,徘徊,始终躲不开命运的牵绊,
她一次次沉溺在他深情的黑眸中,
一次次的迷失在只为她展露的笑容中,
看着他伸向她的手,
她是否应该握住……

【推荐理由】
    女主魂穿到一个傻妞身上,然后在很多巧合的情况下老遇到男主,男主是当时上海三大家族的龙头之一,整天熗林弹雨的,第一次见女主的时候正是女主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被女主踢了一脚。后来又因为收养女主的那对夫妻先后去世,女主受人之托带这夫妻刚出世的女儿希望去投奔希望在上海的舅舅,又因在路上遇到以外就遇到了男主的妹妹...就是这样接二连三的偶遇所以男主对女主就特别留意了。最后发现爱上女主就很勇敢的追求了,中间当然也牵涉日本人什么的,和所有小说一样男主女主也经历各种有惊无险的意外,最后这本书是以女主告诉男主日本人占领上海的具体时间,男主处理好一切带着女主以及家人移居国外而完结。
我是为文中那种淡淡的温馨感动而推荐的!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176628_u11759577/
2.《重生之风云再起》  作者:暗夜幽香
【文案】
如果,我们有一天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们会怎么选择?我们会怎么走我们的道路,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人生很多都不完美的,我们都有追求完美的愿望!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开菲 ┃ 配角:林开云、兰奇、谷清 ┃ 其它:

【推荐理由】
    与时下的很多穿越和重生文不同,开菲这个女主没有通天手腕,超强异能,也没有很离奇的经历,更没有俗套的言情,轰轰烈烈的爱情。暗夜给我们讲的是开菲的中学生活,难得的珍贵的友情,讲的是一个女孩努力奋斗然后成功的故事。
    她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她还影响或培养了很多周围的人,一批人获得了成功!
    天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努力得来的。只要有正确的方法,能创造适合的条件,许多人都可以成为被人羡慕的天才!开云、乐乐、震震、月儿就是开菲创造条件培养出来的天才!暗夜大大通过她的文告诉了我们她的这个观点。我也很赞同她的这个观点。
    暗夜大大还在文中探讨了时下很多我们关注的问题:家庭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考试问题、学术风气问题等等。她的观点不能说都很完美,但是也体现了目前的主流观点。我们在读开菲的故事的过程中,也会同时思考这些问题。这虽然是部传奇小说,但是反映的是目前社会的许多问题,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虽然开菲的经历有点太过传奇,但是我相信许多人在阅读的时候会觉得开菲和她的亲戚朋友们就象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因为我们身边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件!
    很值得一看的文。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4624711_u11759577/
3.《花之芬芳人生》作者:暗夜幽香(是《重生之风云再起》的第2部)
【内容简介】
生就如同花朵的成长,努力地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吸取阳光和雨露,凭借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光彩夺目的鲜花,予人宜人的芬芳,这就是鲜花的意义。
建议大家先看第一部《重生之风云再起》这样对文中人物的关系要清楚一点
内容标签: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再世重生 都市情缘

【推荐理由】
    开菲宛如一个真实发展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看过很多关于重生的故事,其中也有不少蕴含深刻的道理。没错我觉得无论是自娱自乐还是面向大众的文章,都应具有它的深刻与内涵。没有灵魂的文字,拥有的只是低俗的心态,引来的自然也是无聊之人。我相信这篇文章的作者,与开菲一样,也是一个努力而负责的人。一个人的文字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此文足以让我们都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我们国家的忠诚。
    很值得一看的文。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4747511_u11759577/
4.《铁血民国》作者:暗夜幽香
【文案】
民国,这是一个让人无限哀痛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异常着迷的时代。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遭受过口口时期这样的苦难,中国的人民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空前的耻辱,特别是二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是古今世界少有的。但是在这个时代,中国英才辈出,似乎中国近百年积累的英雄人物都集中在了这个英雄的时代出现。
为了自己的信念,没有任何时候能够像这个年代一样,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为了那一次美丽的绽放,从容地走向死亡,为国家的富强献出自己的生命。
一直在想,那悲痛的历史能否被改写,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能否被避免,如果,中国的掌权者能够及早地醒悟,如果中国的掌权者能够更加的铁血,更加强势,我们的中华民族会不会少遭受一些这样的苦难……
仅以此书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献给那些为国为民族牺牲的烈士英豪
内容标签: 灵魂转换 民国旧影 都市情缘
搜索关键字:主角:张学杰、袁家文、宋怡龄 ┃ 配角:张作霖、宋美龄等 ┃ 其它:

【推荐理由】
从《《重生之风云再起》到《花之芬芳人生》再到《铁血民国》一路走来,被暗夜幽香的语言、故事的情节深深震撼。
我对暗夜幽香的文怀有无比崇敬的心,他的书没错的。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167954_u11759577/


[ 此贴被盛夏落雪在2010-06-06 16:3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0
◆◇丗锏铵得雙全法、钚负如來钚负卿 ヽ
北清欢°

ZxID:10178158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6-05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周恩来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熗,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梅子青时雨》作者:水阡墨
http://www.paipai.fm/r4787448_u10178158/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正是风雨飘摇的时期,留洋回来的叶家二小姐叶冰清在一次

偶然的事件里卷入了革命党和革命派的特务风波之中。一张告密信将原本欣赏和喜欢的老师秦时月推到了对手的阵营。从此,善恶混淆不

明,是非常常颠倒。到底谁才是伙伴,谁又是敌人?叶冰清拿着唯一的救命稻草该如何找到真相?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3
总有时代结束总有故事未完

悠然铃

ZxID:7252921


等级: 热心会员
年年岁岁平平安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07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宋氏三姐妹
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人物:宋氏三姐妹】
  三姐妹的父亲是宋耀如,母亲是倪桂珍。宋美龄在三姐妹中年龄最小,宋子文是宋美龄之兄、宋蔼龄、宋庆龄之弟,为四大家族之一。   大姐宋蔼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三妹宋美龄, 1897年3月5日生于上海;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宋家所有成员:宋霭龄 宋庆龄 宋子文 宋美龄 宋子安 宋子良(按年龄从大到小)
[编辑本段]〖宋蔼龄〗
  宋蔼龄,(1889—1973),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1904赴美国留学,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1910年毕业后回国。1912年任孙中山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秘书。1914年9月与孔祥熙结婚。婚前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孙表示同意。1915随丈夫回故里省亲,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事务。1927年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促成蒋宋联姻。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支持蒋“剿共”。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1947年去美国。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宋蔼龄,自上海出发来到美国,开始了自己的留学历程.宋蔼龄在美求学却是十分轻松而愉快的。宋蔼龄就读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位于佐治亚州的梅肯市,濒临奥克穆尔吉河西岸。市内林木葱葱,幽静闲雅。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创立于1836年,原名为佐治亚女子学院。1843年改名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附属于联合卫理公会教堂。当初学院规模不大,仅有一幢主楼,学生自然不多。其学生来源一般都是南美富裕人家的小姐。后来才增建了配套建筑。二十世纪初,主楼由希腊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改为维多利亚式的华美楼房,又增盖了双层斜坡式楼顶,使之成为“教育用房之最完美的大厦”。学生宿舍在顶楼且内部装备舒适,有大洗脸室和更衣室,每层楼还有一间浴室,里边有浴盆和瓷制便器。1900年学院又建了一座附属建筑,以为新入学的住宿生提供住处。校园内清静、舒适的环境,为来这里读书的女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宋耀如的3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曾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读书。后来,这所女子学院也因培养了宋氏三姐妹而名声大振。   
    宋蔼龄最初在学院里的“预科班”学习,与她未来的丈夫孔祥熙一样,她也是这里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待她,用一种说不清楚的复杂心理对待她。宋蔼龄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最初她含蓄持重,落落寡合,不苟言笑。就好像全校的学生里只有她懂得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服饰打扮,不在于她的外表而在于她的学问。平时没事的时候,宋蔼龄就会站在一旁,去欣赏和研究其他学生的美式服装。宋蔼龄能从一个人的服装上推算出每个同学的父亲到底拥有多少财产。当然这种推断都是她心里琢磨出来的。宋蔼龄的同学们都把她的沉稳含蓄看成羞怯,而且都以为这个矮胖的圆脸中国姑娘不会给她们构成任何威胁。   
    但是,宋蔼龄的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尤其是数学成绩,是所有同学都望尘莫及的。   
    慢慢地,同学们发现这个看上去很庄重、很严肃的中国姑娘,实际上待人非常坦率和友善,并且热情、开朗,很好接近,在音乐和表演方面也很有才华。于是,宋蔼龄成了同学们喜欢谈论的“热点”人物。   自从同学们发现了这位中国姑娘的真正性格后,闲暇时都愿意聚集在她的身边,或者怀着极大的兴趣挤进她的宿舍,聆听宋蔼龄用甜甜的声音,讲那遥远而神秘的东方故事。宋蔼龄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她的宿舍成了同学们的“俱乐部”。宋蔼龄的嗓音甜润而宏亮,在家父亲又教过她唱歌,这使她在演出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每当学校集体活动或联欢时,宋蔼龄自然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格里院长的太太格里夫人。   
    格里夫人是个和蔼可亲的热心肠妇女。是她尽力设法使宋蔼龄不感到拘束,慢慢地宋蔼龄对格里夫妇产生了终生难忘的感情。宋蔼龄变了,变得更加能适应美国的环境。她穿的全是美国服装,还学会了五花八门的美国俚语,且英语口语也运用自如。到美国仅1年宋蔼龄就剪掉了辫子,梳起了流行的高发式。   
    宋蔼龄的成长还得益于父亲的指导。宋耀如经常写信给自己的女儿,向她介绍最新的上海情况,推荐有关的中国历史书籍,鼓励她要自己努力。宋蔼龄从父亲的信中得到了启示也得到了力量,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用东方人的眼光看,宋蔼龄的长相并不漂亮,她的外貌常常使人发生误会。有一天、威斯里安学院的一位教授打量了她一下,说来蔼龄已经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公民”。宋蔼龄听了非常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反驳说:“我不是美国公民,而是一位中国公民,并且我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感到骄傲。”   
    宋蔼龄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极为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中国的落后和美国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来蔼龄不愿做美国公民,而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而感到骄傲呢?也许是因为她的出身、她的家庭以及受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造成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宋蔼龄自始至终都有一颗不变的爱国之心。   
    为了这位教授的一句话,也为了她初来美国时所遇到的遭遇,宋蔼龄的心里始终憋着一股火。这股火一旦遇到机会,就会发泄出来。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1906年1月,宋蔼龄经学院特别批准到北方去了一趟,原因是她的姨夫温秉忠到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来了。温秉忠是受慈禧太后的派遣,率领一个清朝教育考察团来美国考察美国教育的。   
    一向瞧不起洋人但又十分惧怕洋人的慈禧太后,怎么会一下子变得开明起来了呢?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被清朝政府勾结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下去了,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出逃西安后重又返回北京。这时,不知何故慈禧一改往常主意,突然高喊起“变法”,并似乎真的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政”了。
  慈禧太后之所以高唱“变法”,主要是为了应付国内外的危机。《辛丑条约》的签订虽然缓和了来自国外的威胁,但她要顺应帝国主义的要求,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列强面前,向他们表明她的政权决不是一个顽固守旧的政权,而是一个能顺应“时代”需要的政权。与此同时,慈禧也深知来自国内的危机更加严重了。不但在被剥削压迫的下层广大群众中到处埋伏着待燃的火种,而且属于上层社会的一些阶层,包括各地的士绅、中小地主和商人等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清朝政权的不信任感也空前增加了。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也为了使人们感到清政权还是有希望的,慈禧太后不得不高喊变法,实行新政。  
   当时慈禧的“新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1903年9月,朝廷成立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工矿业和铁路都归该部管理。同时,提出《奖励公司章程》,允许私人资本自由发展等等。以前清朝政府一直把新式工业紧紧控制在官方手里,到了外国资本已经深深地侵人中国工矿各种部门,官方再无力控制时,清廷才鼓励私人资本加入。这虽然是对资产阶级的一种让步,但为时已经太晚。
  二是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设立学堂,并提倡出国留学。清政府下令,考试中废除八股文,整顿京师大学堂,把各省原有的书院改成学堂,要求各省城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各省选派学生用官费送到外国留学。同时,承认了西学合法的地位。
  三是改革军制,裁撤旧式的绿营和防勇,组成新式军队。清朝末年的各省“新军”均是在这时形成的。为了培养新式官兵,各省设武备学堂,并以从1904年起,每年要有百人左右到日本学习军事。   1905年,慈禧太后还接受了一些大臣的建议,居然要实行“君主立宪”了。其实,这只是清王朝妄图以此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做一些让步,以达到他们“解散乱党”目的的一个伎俩而已。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宋蔼龄的姨夫温秉忠率团来到了美国。宋蔼龄立即前往华盛顿看望姨夫。见到温秉忠之后,宋蔼龄非常高兴,这毕竟是她来美国后第一次见到来自故乡的亲人。
  随后,宋蔼龄作为温秉忠的客人,一同出席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中国教育代表团举办的招待会。席间,宋蔼龄就自己初来美国时的遭遇,向美国总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批评了美国的“民主”。当时,这位美国总统也许是被眼前这位中国姑娘的气势给“镇住”了;据说,罗斯福总统当场向宋蔼龄表示了歉意。
  当时,宋蔼龄的父亲来耀如也正在美国为同盟会进行募捐活动。他从当地报纸上得知爱女的表现时非常激动。消息也在同学们中间传开了。宋蔼龄成了新闻人物,大家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她,向她打听当时的情况。
  而最令同学们羡慕的还是宋氏三姐妹相聚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情景。
  宋蔼龄和姨夫温秉忠在华盛顿参加完有关活动后,又前往纽约。在纽约,宋蔼龄和自己的父亲宋耀如重逢了。站在父亲面前的宋蔼龄已经不是两年前离家时梳着一根大辫子、脸上充满稚气的小姑娘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位操着一口流利英语且打扮入时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妙龄少女了。宋耀如看着两年独立生活给女儿带来的变化,心里溢满了欣慰之情。  
   父女俩从纽约分手后,宋蔼龄返回梅肯市,宋耀如随着温秉忠渡过哈得孙河,到新泽西州的小镇萨米特去参观克拉拉•波特温小姐创办的一所朴实无华的学校。宋耀如很喜欢这所学校的气氛,所以他当场询问波特温小姐,明年是否愿意录取他的女儿宋庆龄和宋美龄来这里就学?
  波特温小姐欣然同意了宋耀如的要求。
宋庆龄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中华民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宋庆龄机智小故事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凌晨两点钟,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叛变的部队要攻打孙中山住的越秀楼了。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熗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麼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著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著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么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著急地说。  
 “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著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裏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麼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著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著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麼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庆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初,日裔美国人有吉幸治曾跟随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到中国来支援抗战。因为宋庆龄跟史迪威的关系很好,有吉幸治跟宋庆龄也有了一些交往。二战结束,有吉幸治作为军调处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被派往延安。他在写给美国的一些报告里,对这些中共的高层领导人及延安的民主气氛、中共当时的方针、政策等予以高度赞扬。赫尔利当时认为他替共产党说的好话太多,对他很不满意,于是把他召回了美国。有吉幸治回到美国后,办了一个左翼报纸,仍在舆论上支持中国共产党。
  1951 年,美国实行麦卡锡主义,制裁亲共人员,有吉幸治被抓入狱。消息传到北京,宋庆龄焦急万分,她要帮助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当时两国关系正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尽管那时宋庆龄已是副主席,依然无法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帮助有吉幸治出狱。无奈之下,她将身边的一套珍藏多年的纯手工织成的绣服,托人带到美国交给有吉幸治的家人,希望他们将绣服变卖,用于支付聘请律师的费用。
  这套绣服是宋庆龄母亲的结婚礼服:一件上衣,一条裙子。当时宋氏三姐妹中,母亲最喜欢宋庆龄,但她坚决反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后来婚姻成了既成事实,宋庆龄主动与父母亲近,以补赎歉疚之情。一段时间后,家里就承认了她与孙中山的婚姻,当时还送了一些陪嫁品。陪嫁品中最珍贵的就是这套绣服,所以宋庆龄很珍视它———因为这是她的家族承认她与孙中山婚姻的一种珍贵证物。既然这套绣服对宋庆龄如此重要,可为什么她要把它捐出去呢?捐别的财物进行援助不行吗?   宋庆龄的一生中,在经济上没有接受家里的任何财物,孙中山也没给她留下任何财产,她完全靠自己的工资过日子。  
   当时,宋庆龄拿的工资是行政一级,月薪579 元,是中国官员里唯一一个拿到这个高额工资标准的。当初工资定级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等都是一级。后来因为经济困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是共产党员,于是主动把工资下调至3级即404.80 元。宋庆龄当时不是共产党员,所以她的工资没动。然而,工资中的一大笔被宋庆龄自己掏钱花在外事活动方面,原本国家每月应给她300 元补贴,用于正常的外交开支,但宋庆龄从没领过一分钱,就连国家安排照顾她起居生活的保姆的工资,宋庆龄也始终坚持自己承担。上海的李燕娥跟了她52年,北京的钟兴宝跟了她也有几十年,她们这几十年的工资都是由宋庆龄个人来负担的,这就是宋庆龄为什么没有积蓄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这件宋庆龄身边最宝贵也是最有价值的绣服,第一次飘洋过海被送到美国。有吉幸治的妻子手捧绣服,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没有把它变卖,而是一直珍藏在家中,直到丈夫出狱。
  1970 年,出狱后的有吉幸治受宋庆龄之邀,在离开延安20多年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把这套绣服放在箱子里带到宋庆龄的住处,饱含深情地说:在我遭遇不幸的时刻里,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但这套衣服太贵重了,所以我要送还给您。宋庆龄说:这东西我已经给了你,现在它属于你,我不能再收回。有吉幸治只好又把这套绣服带回了夏威夷。
  有吉幸治将这件珍贵的礼物仔细地收藏起来,并把这段故事告诉给了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儿子———小有吉幸治。同时,有吉幸治向宋庆龄寄来两大箱子名叫鹅掌红的鲜花,这是美国夏威夷的一种特产,当时中国还没有。宋庆龄非常喜欢这种英文名字叫“安多利恒”,代表吉祥如意的花。
  1976 年,有吉幸治在美国的家中去世,但是寄往中国的安多利恒花并没有中断。他的儿子小有吉幸治,继续着父亲的遗愿,依然每年给宋庆龄寄去吉祥如意的祝福,并一直珍藏着宋庆龄当年送给他父亲的那套绣服。一天,小有吉幸治接到一个从纽约博物馆打来的电话,问他能否把这套衣服送给他们?小有吉幸治说:不行,我想把它送回给中国。过了几天,那人又给他打来电话说:那我们就买下它吧!2万5千美金怎么样?小有吉幸治说:先生,不是你所说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开价,比如这绣服,就是永远也不能卖的,它没有价格,即使天有价,地有价,这绣服也没有价!1981 年,在宋庆龄去世几个月后,小有吉幸治将这套绣服送回了中国,当时是交给了廖承志先生,廖承志先生又把它送回了宋庆龄故居。这套几渡重洋的结婚礼服,最后还是回到了宋庆龄身边。
  在这套绣服在展厅里展览时,小有吉幸治作为一个旅行社的负责人,从1984 年到2002 年,一共带着美国游客,到宋庆龄故居来参观了54次,他个人捐了54次款,累计约7千美元。小有吉幸治为宋庆龄寄花一直寄到2000 年止,因为那年,他发现安多利恒花已经引进到中国来了,他想宋庆龄的在天之灵已经能够感受到中国大地上安多利恒花的芳香
[编辑本段]〖宋美龄〗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祖籍海南文昌县,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宋霭龄、宋庆龄的妹妹。作为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除元配以外,蒋尚有一位妾侍和一位情人),宋美龄在近代中国历史与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父亲是上海传教士及富商宋嘉澍,母亲倪桂珍。她8岁时到美国,现在美国威斯里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MA)就读,后转读到韦尔斯利学院。  
 小时崇拜大姐霭龄  
 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原来是名牧师,又叫宋嘉树、宋查理。他本姓韩,名字叫做韩教准,在家排行老三,其父韩鸿翼当年是一个普通商人。宋耀如小时候家境渐趋穷困潦倒,他过继给一个姓宋的堂舅,改姓宋。他的这个堂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开办了买卖兴隆的丝茶商店。宋耀如于1889年来到上海,后来成为一家印刷厂的主人。  
 宋美龄出生时,宋家已是上海有名的富裕人家。她自幼娇生惯养,十分任性。三姐妹中,父母最宠爱的就是宋美龄。就长相而言,美龄像二姐庆龄多一点。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霭龄,庆龄比较文静、温柔,美龄则像大姐霭龄一样显得傲气逼人。
  宋美龄5岁的时候,就跟随姐姐们进入马克谛耶学校幼儿班学习,后来由于出荨麻疹,家人单独请人在家中教她念书。   
  《宋家王朝》一书中说:美龄则是一家之霸。她长得圆胖,人们都叫她“小灯笼”。她孤芳自傲,无人敢理。她生性超然脱俗,精力旺盛。她崇拜勤奋的大姐霭龄,霭龄发号施令、处理家务事时,美龄总是在一旁细心体察,仿佛在做霭龄的艺徒,准备将来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龄自己说:“起初,我母亲把我打扮成小女生的样子。但是后来,我稍长大一些,一切行为举止愈来愈像顽皮的小男生,所以母亲就把我哥哥的衣服拿来给我穿,但因为哥哥长得太快了,每三四个月就得换新的衣服,所以我从哥哥那儿拿来的衣服穿也穿不完。”
  赴美经历短暂婚约 
   1904年5月,年仅14岁的宋霭龄去美国学习。1906年,宋耀如赴美国为宋庆龄、宋美龄赴美国学习作了安排。 1907年夏,宋美龄跟随二姐宋庆龄在二姨夫温秉忠夫妇的带领下赴美国学习,时年10岁。   在美国,宋美龄先在新泽西州小镇萨米特念书,后到佐治亚州德莫雷斯特念书,后来又到魏斯里学院与二姐宋庆龄做伴。宋美龄在魏斯里学院当了3年“自由旁听生”。1912年成了该院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美龄与庆龄不同的性格给学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3年秋,她转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学院学习,目的是为了与她哥哥宋子文(当时就读哈佛大学)离得近一些。宋美龄在韦尔斯利学院学习4年,主修英国文学,兼修哲学。在韦尔斯利学院,宋美龄曾与来自江苏的哈佛学生李彼得订过婚,但婚约只持续了几个星期就解除了。
  苦学汉语热心社交  
   1917年夏,宋美龄结束在美国的10年生活返回上海。由于宋美龄自幼旅居美国,回国时对汉语相当生疏。于是,她苦学汉语。很快她就能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公开发表演讲。
  宋美龄还加入了基督教女青年会,协助该会从事社会工作,同时她还是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上海市参议会也破了先例,聘请她参加童工委员会。在此之前还未有一个中国人得到过这样的职位。青年时代的宋美龄曾去上海的一些学校任教。
  宋美龄回国后仍与美国人保持往来。就在其回国的第二年春天,宋耀如的美国朋友卡尔访问上海,宋美龄帮助父亲热情地接待了这位美国朋友,还陪其赴宴,与孙中山晤谈。
  1918年5月3日,宋耀如病逝,宋美龄与两个姐姐一起料理丧事,接着姐妹三人就各奔东西。宋庆龄南下跟随丈夫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宋霭龄也随孔祥熙而去,只留下宋美龄随母亲在上海居住。   第一夫人   1920年与蒋介石初次见面,被蒋介石热烈追求。宋美龄要求蒋介石先行与所有妻子妾侍解除婚约才答应他的追求,结果二人于1927年12月1日假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结婚仪式,此一结合曾被一语双关的称为“(蒋)中(正)(宋)美(龄)合作”。在西安事变中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使被软禁的蒋介石获释,随后对蒋之政治活动多有襄助,她曾负责当时中国空军之组建。
  1942年蒋介石、宋美龄与史迪威将军在缅甸她在对日抗战之际,赴美国募款,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战时,她为国军缝制军服的照片成功地激起许多中国人民的爱国心。1943年宋美龄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  
   战后,宋美龄姐夫孔家与宋家所形成的孔宋集团在政治力的默许下,在贸易特许权、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许多近代史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当时中国国民党形象败坏的主因。
  晚年  
   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在大陆地区撤退后,她曾赴美国居住,后又回到台湾襄助蒋介石,并创办中华民国妇女反共联合会、华兴育幼院等等。她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党,并曾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为劝告邓颖超信服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公开信,甚至为此和二姐宋庆龄怄了一辈子气。1988年李登辉担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时,她发表了“老干与新枝”演说,是她最后一次在台湾公开政治场合发言。1994年后长居纽约,2003年于纽约逝世,享年106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领袖及夫人中最长寿者。  
   宋美龄病逝纽约,台湾政府通过“行政院”会议决议,“总统”陈水扁颁布褒扬令给予褒扬,并致送“国旗”覆棺。褒扬令原文为:“故总统蒋中正夫人宋美龄女士,资赋颖秀,维四岳之通灵;才慧双修,随百花而诞降。早岁负笈游美,卒业麻州卫斯理女子学院,学贯中西,超群拔萃;相夫弼政,沥胆披肝,历经开国、靖难、剿共、抗战、戡乱等诸役,尤以西安事变,蹈危履险,深入虎穴,厥绩至伟。抗日战争期间,周旋坛坫,应邀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演讲,蜚声海甸,巩固中美邦谊,终至胜利。出席开罗会议,确保我国领土完整,盛誉扬辉,贡献至巨。为我国空军建军,展布新猷;创办华兴育幼院,施爱遗孤;成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恢弘妇权;筹设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泽惠群民。综其生平,跨历三世纪,惠爱在朝野,简册留芬,允垂世范。上寿归真,殊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崇念懿德之至意。 总统 陈水扁。”概述了宋美龄的一生。  
   由于家属认为宋美龄已经入殓,陈水扁致送“国旗”与连战致送党旗到纽约后并未举行覆棺仪式。宋美龄与宋子文、宋蔼龄都安葬于纽约家族墓园。
宋氏三姐妹世纪之憾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国突然病故。正在戴维营度假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获悉后马上停止休假返回白宫,并立即授意与宋子文有关系的美籍华人,要求他们尽快邀请宋蔼龄、宋庆龄到美国来一趟,希望他们和宋美龄相见,从而使这三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共同参加宋子文的葬礼。
  尼克松的这一想法,一方面可以在世人面前表示一点人道主义,同时促成宋氏三姐妹世纪性的一次会见,此外,希望在外交上为尽快叩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门找到捷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尼克松总统于4月26日特意向台北的宋美龄发了唁电。这唁电不仅让宋美龄感到意外,就连对美国不抱什么希望的蒋介石也为之振奋,他立即要宋美龄借参加宋子文的葬礼之机,再次施展其“夫人外交”的才能。然而,当宋美龄乘坐的专机刚刚飞到美国夏威夷上空时,宋美龄却收到了蒋介石发来的“暂不飞纽约”的特急电报,于是只好在夏威夷降落。3天后,蒋介石看出了美国急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用意,同时又害怕参加这一次葬礼会中了中共的“统战圈套”,所以急忙电告宋美龄,赶快停止飞往纽约。事已至此,宋美龄只好再一次为蒋介石作一次牺牲,因而放弃了即将要和两个姐姐相逢的最佳良机,无可奈何地于4月30日飞返台北。
  由于客观的原因,宋庆龄副主席因为一时无法解决包机问题,结果也未能成行。这样一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盼望会晤中国高层领导人的计划就完全落空了。尽管美国为宋氏三姐妹在美国相逢作了很多努力,然而宋氏三姐妹最终未能见面,这不能不说是20世纪的一个遗憾。
[ 此贴被悠然铃在2010-06-07 10:3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2
一生一世一双人
王家荣儿

ZxID:4640805


等级: 文坛鼻祖
配偶: 慕颜雪
深深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6-08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自主创新。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广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重庆合川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熗”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写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悼词。1946年12月1日,全国53个人民团体将陶行知的遗体安葬在南京晓庄劳山之麓。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个人简介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濬,后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改名为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熗”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教育思想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   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   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柃之璎珞

ZxID:469536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6-10 0
历史人物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以上的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丰子恺书法作品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推荐书目《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

军事政治
军校
1,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现代中国历史上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与军事领导人,是培养军事将领的摇篮。
  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在国共两党担当重任,独当一面,他们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建设乃至战争进程,在现代中国军事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
  在当时黄埔军校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的建立对国民党意义犹为重大,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黄埔军校的师生成为国民政府军事控制全局的支柱。
  黄埔军校在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时代潮流中,为完成国民革命、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埔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
2,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重视基础教育,军校学生的素质较为齐整,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保定军校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张群。。。。。。等人曾就读于保定军校。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清王朝为挽救其统治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培训采用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的方法,用于培养中下级军官。该校教职员中很多人倾向革命,一部分是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既传播革命概要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革命力量反清反帝制,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重要据点。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军事人才摇篮,培养了大批名将,上万名爱国军官。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朱德、叶剑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解放军中的抗日英雄、白族将军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
  云南陆军讲武堂还培养了龙云、卢汉将军等为云南和平解放做出过贡献的爱国人士;
  云南陆军讲武堂还培养了国际友人:后来的朝鲜国家领导人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武元甲大将等等也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接受过培训。
  讲武堂还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唐继尧、卢焘、朱培德,孙渡,杨杰,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等。



电影
大后方电影”是中国电影史战时中国电影时段的重要电影现象。在这一时段芜杂共生的多种电影现象(孤岛电影、香港电影、根据地电影、沦陷区电影)之间,“大后方电影”作为“民族战争处于全面公开化阶段的‘正统电影’是直接代表着民族政治利益的影像表述”①。其主流主导的(电影历史)地位不容质疑。同时“大后方电影”又是发生于国民党官营电影制度体系之上的电影现象,其创作机制,影片类别,形态都大异于战前和同一时期其他区域的电影创作。以尊重史实的态度全面准确地呈现大后方电影创作的全貌、理清内在脉理、寻找电影历史现象之后深藏的动力学联系,进而重新总结其历史意义与作用是大后方电影研究乃至整个战时中国电影研究的关键性步骤。
  
  一、大后方电影创作的产业基础——官营电影体系
  
  “大后方电影”的产业主体是国民党的官营电影机构。当时最大的电影企业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稍小一些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中电)直属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后成立的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中教)与中国农村教育电影公司(农教)均直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成都的)西北影业公司系第二战区下设机构都是官营的电影企业。进入抗战阶段,中国电影在产业属性和格局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私营向官营的全面翻转。国民党政府以快速扩充的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官营电影体系。
  在中国电影史现有的史述著述中,有关国民党官营电影的叙述(和研究)残缺不全、缺漏甚多始终没有清晰完整的面相。实际上官营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完整自足的层面,它的缘起可以上述到20世纪20年代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血花剧社”②。北伐胜利后中国初步统一,国民党统治由“军政”过渡到“训政”时期,政治层面高度一致的意识形态统筹成为首要问题,电影作为现代传媒手段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但是由于中国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以民营的方式自主发展,官营电影并无根基。因此其发展基本局限于党政、行政部门的附设性宣传机构(如南昌行营政训处下设的电影股,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科下设的电影股。)大多不成规模,制片能力弱小出品单一。“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在神怪片泛滥和“新兴电影”勃兴的双重刺激下,官营电影的理念逐渐明朗,并且以电检制度的强化③和教育电影的倡导自成一体。1932年7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建立是官营电影在核心理念阐释、组织机构、人才聚集和摄制实践向度上实施全面建设的开始。由陈立夫讲述,王平陵记录的发言文稿《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应负的使命》明确提出了以“发扬民族精神、鼓励生产建设、建立国民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宗旨,发展中国民族电影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在陈立夫的阐述中,“和平的、互助的、适中的、感觉的、精神的、主静的‘东方文化’和‘固有道德’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和平”。④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强化“电影检查制度”之外,官方意识形态全面介入电影文化领域的又一举措。这一举措在陈立夫的表述中被称作与“消极防范”完全不同的“新路线”。
  广义的教育意识和民族主义理念是国民党官营电影理念的核心内涵,其间既包含着浓重的意识形态灌输的色彩,同时也有着自近代以来就盛行的教育救国意念以及“乡村教育运动”改造国民素质的诸多成份⑤。因此官营电影最初的电影文化建设既发生在民国时期国民党党政、行政机构之内(如1934年中宣委直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设,1935年南昌行营政训处电影股汉口摄影场的建设,1935年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电影教育委员会、播音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上海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的设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内部(如《电影年鉴》编篡、系列专著出版、影片拍摄和国际评奖活动的组织。)也发生在教育部系统(所辖)高等院校之中⑥(如复旦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从电化教育角度摄制了大批影片)。在这一阶段,“教育电影”并不只是一个专门类型的所指,而是对符合官方意识形态观念和电化教育功用性的所有影片的泛指。其形态涉及故事片(如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的《战士》、《密电码》、联华公司拍摄的《小天使》、《国风》、《铁鸟》、东方影片公司拍摄的《流浪的孩子们》)纪录片、社会教育(短)片、学校教育(短)片等多种。
  1937年抗战的全面爆发加速了官营电影体系在短时间内形成和官营电影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化。由原汉口摄影场改建扩充而成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和南京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先后迁至陪都重庆成为官营电影业的两大制片基地。而1942年成立于重庆北碚的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则是大后方专门摄制教育电影的新生机构。在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政治大前题下,官营电影原有的教育灌输理念进一步明确化为战时宣传、鼓动、倡导抗战建国思想,宣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国家正面形象,揭露日寇暴行的战斗武器,或者说直接充当了民族政治利益声画宣谕的现代化手段。中国电影原有的以市场效益为原动力的企业经营模式被全面改换,创作生产投向和发行放映方式也全然改观。虽然由于战时条件的极端艰苦和党派斗争所产生的人为隔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官营电影创作更大实绩的取得。但官营电影在电影企业建制,影片摄制,发行放映,对外交流和电影文化建设的完整流程中,依然显现出自足自为的特征,并且在纪录电影和教育电影创作方面还走向了初步的繁荣。
  
  二、大后方故事片创作:碎片及其反光
  
  在创作层面上,“大后方电影”直接表现出了“战时电影”和“官营电影”不同以往的生产创作特征。其出品主要集中于故事片、纪录片和教育电影三类影片的摄制,而且重心明显偏向了后两类影片。
  故事片创作是战前(不同时期)中国电影生产创作的绝对主体。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每一个微观细部都可以从故事片(在制片形式、艺术与技术环节)的变化中获得充分的佐证。但是在“大后方电影”的范畴之内,故事片却是一个趋于萎缩的部类。在“大后方电影”数百部影片的总量之间,故事片无疑只是稀疏的碎片,八年之中平均每年两部的出品量十分显著地标示了战时电影的非正常性。然而仅就这16部影片而言,仍然提供了可供分析与阐释的模本直接联系着中国电影(主流)镜语体系演变深入阐释的可能性。这显然是大后方电影最为醒目的闪光点。
  中国电影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就在自己的叙事文化传统和美国电影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叙事性蒙太奇为核心的镜头语言体系。这种以“讲故事”为直接目的“遵循故事情节逻辑以及观众心理逻辑来维系各个镜头之间的连续性”⑦的镜头语言体系“所有电影元素都服务并从属于叙事”⑧,以逐步完善的摄影棚(内)系统为基础,置景、布光、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表演以及后期剪辑都绝对服从叙事的需要。这在中国电影故事片创作的语言(语用)层面决定了早期中国电影(长故事片)的“文艺片”⑨形态。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随着“新兴电影运动”的兴起,社会批判与阶段斗争鼓动的强化又演化出以“对比模式”⑩为典型结构形态,斗争冲突为核心叙事推动的明显带有“戏剧电影”特征的“左翼电影”。中国电影的镜语体系在“大后方电影”的故事片创作中开始出现偏离原有轨迹的改变。虽然八年16部故事片的密度过于稀疏,难以提供数量上的“充分”,却仍然显现出“大后方电影”清晰明白的共性特征。“纪实性故事片”B11的准确归类,让我们看到,大后方故事片创作相对集中的特征。如果说《中华儿女》、《胜利进行曲》、《塞上风云》、《日本间谍》、《白云故乡》、《长空万里》、《火的洗礼》、《好丈夫》等影片在纪录手段(运用)、通俗化叙事追求、纪实风格(形成)(而不是叙事性蒙太奇与戏剧电影风格)方面显示出整体创作面上各有侧重的变化的话,通过抗战爆发之初(武汉阶段)拍摄的《八百壮士》(中制出品,1938年)与《东亚之光》(中制出品,1940年)的对比分析,则可以发现这一变化由外至内,由局部到(文本)整体逐步深入和完善的演变纹理。作为“大后方电影”故事片的代表性文本,《东亚之光》在总体结构上采用记者采访视点串起“戏中戏”的(复杂)结构;大量采用长段落报道式镜头;以日本战俘和“博爱村战俘营”工作人员出演主要角色等已趋于完善的纪实性处置,使纪实性美学内涵从直观外在的真实(生活、新闻性)层面,全面渗入到故事片文本纪实性打造的各个环节,十分清晰地显示了电影观念——镜头语言体系——整体风格完整环节的(实质性)改塑。这显然是大后方故事片创作联系于中国电影(主流)镜语体系演变整体流程最具特色和价值的创作显现。
三、纪录片与教育电影创作:兴盛与繁荣
  
  相较于故事片的萎缩,大后方纪录电影创作的兴盛则达到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由于纪录片在宣传鼓动,新闻报道方面的特殊功能,加之资金耗费相对低廉,使其在大后方的电影创作中倍受重视,“中制”、“中电”都成立了专门的纪录片创作机构,并向前线各战区派出摄影师、广泛摄取素材,基本搭就了采(素材摄取)、编(后期编剪)、出品、发行的完整体系。抗战八年,大后方摄制的纪录片不仅数量上甚为可观,而且品类丰富,许多品种中国电影史上尚无先例。除新闻纪录片有大量出品(如《电影新闻》系列、《抗战特辑》系列、《抗战号外》系列)之外,风光纪录片(如《我们的南京》、《中原风光》、《重庆》等)、时事纪录片(如《活跃的西线》、《克复台儿庄》、《新阶段》等)、人物传记纪录片(如《郝军长哀荣录》、《精忠报国》)等种类先后出现。而且纪录片种类中的“重头戏”大型综合性纪录片也接二连三地摄制出来。由郑君里编导,历时三年远涉数省完成的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中制出品)长达九本,放映时间近两个小时。“在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题下”汉、蒙、回、苗、彝等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各民族人民身处抗战大潮中的勇跃表现,在“良好的蒙太奇”穿插和“三种不同的讲白”之间变为了“有血有肉的东西。”B12由徐苏灵编导,全面介绍西藏自然文化风光,纪录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大典,国民政府专使吴忠信宣慰观礼盛况的纪录片《西藏巡礼》(中电出品),拍摄时间历时两年长达十本。由陈晨摄影,瞿白音编辑,立体展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新风貌的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西北影业公司出品)长达六本。这些长纪录片均显现出大视角、大立论、全景观照,深入揭示的宏大立意。手段运用上融报道性、说明性、抒情性、政论性于一体,以深度综合的方式体现出中国纪录电影观念的提升和艺术技艺的成熟。纪录电影的集中摄制和兴盛不仅限于纪录电影本身的发展。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还影响到了故事片的创作。在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切合“大后方”广大观众电影文化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通俗易懂的电影叙事表现”的务实追求中,纪录电影不仅充当了故事片直接的参照性品类,而且逐步形成了故事片创作总体一致的风格化倾象,正是纪录手段在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影像构成、叙事推进各方面广泛地渗入故事片创作,带来了中国电影(故事片)镜语表现(体系)的显著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大后方电影”两个主要品类之间影响与交切(关系)的直接体现,也是相较于此前中国电影和同一时期其他地域电影现象(孤岛电影、香港抗战电影等),全然不同的独特性显现。
  教育电影是故事片和纪录片之外“大后方电影”的又一大类。“大后方电影”阶段的教育电影较之于前一时期,已有了种类上的完善和概念上的确指。由于战争的到来,官营电影业从小变大,迅即建立,使战前更多处于“理念状态”的教育电影思想演变为建构、管理与生产、创作的具体实施。1942年直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中教)的建立,使教育电影的管理和生产专门化,类别也开始出现细分。教育电影原有的宽泛模糊的概念也明晰化为针对社会(普泛)教育和学校(专业)教育摄制的专门性影片。这类影片最主要的功能目的就是普及知识、倡立公德公义、充当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手段,辅助专业学习。教育电影一般采用16毫米设备、片长多在数百呎长度。“中教”在“大后方电影”阶段共拍摄四十多部影片,分为社会教育片与学校教育片两大类,社会教育片有科教片(《疟疾》、《常山》、《炼钢》、《造般》、《水利发电》等),风光片(《大足石刻》、《三峡风光》、《川北胜迹》、《新疆》等),时事教育片(《战时陪都》、《龟兔竞走》、《中国青年军》等),战时生活教育片(《家庭副业》、《健康的国民》、《社交礼仪》、《新家庭》、《防空》等)学校教育片既有训育片(《起居规律》、《童军管理》、《军事管理》等)也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各科教学相配套的教学片(《锦秀河山》、《富庶的边疆》、《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大后方”教育电影不仅在种类上趋于丰富、影片长度许多已突破千呎(《学校军事管理》达1200呎,《中国青年军》达1500呎)。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的创作(制作)规范和特殊的美学标准。B13
  
  四、大后方电影的泛创作现象
  
  “大后方电影”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电影现象,其复杂性在于战时电影的非正常性。这导致了大后方电影创作与正常时期诸多的“错位现象”的发生,形成了大后方电影特有的泛创作现象,而这一现象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主题深化,主流镜语体系演变等重要史学问题。
  大后方电影从其历史语境来看,首先是战时生活和经历造成了电影人——创作主体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改变我们既可以从当年孙瑜、吴茵、黎莉莉、苏绣纹等人写下的《编导〈长空万里〉的经过》、《青年中国》外景队工作纪实——血与汗交织的镜头》、《掀起塞上风云》等B14记述拍片生活体会的短文中看到,也可以从藏克家发表于1947年2月10日《文汇报》的长篇评论《从银幕看到了我自己——看〈八千里路云和月〉抒感》中深切地体会。应该看到,战时工作生活经历对创作主体的磨砺和打造是促成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主题(表现)走向深化的重要因素。现实主义主题是中国电影历经早期“国产电影运动”、“国片复兴运动”和“新兴电影运动”几度嬗变,在“文艺片”的传统流程中生成的“稳固主题”。其内涵从关注民生状态(通俗社会道德与广义人情人性)的主题倡导,逐渐转型并借助“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明晰化为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倾向性的社会黑暗揭露和阶级斗争鼓动。在抗战爆发之前的“新兴电影”和“国防电影”阶段、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主题表现整体呈现出频密而粗浅的状况。即使“新兴电影”和“国防电影”最优秀的代表作品《神女》、《渔光曲》、《桃李劫》、《马路天使》等在故事的编织方面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从社会批判目的出发的“臆断”色彩。人物与真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层面较少。直白的揭露性,抒情性镜语段落与故事整体缺乏充分的协调,而“想象性解决”的结尾处理,几乎成了“新兴电影”与“国防电影”的共同特征。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进步知识分子”的视点在“新兴电影”里大多是旁观性的,他们对题材、故事、人物命运的表达热情,更多地来自于他们善良敏感的艺术心灵对先进的意识形态和美学思潮的认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主题却显示出全然不同的深化态势。无论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在人间》还是《万家灯火》、《丽人行》、《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关不住的春光》、《新闺怨》故事,人物都与多层面的真实社会生活建立了水乳交融的联系。揭露与批判的方式不仅多样,而且与故事的讲述浑然一体。造成战后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主题深化最直接的原因,简单地说是电影创作者在经历八年艰苦的抗战生活磨砺之后,思想认识与艺术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的结果。抗战把战前聚集于上海的大多数电影工作者带入了另一种生活状态。他们或参加抗敌剧团巡回演出,或随战局的变化不停地向西迁徙,最终都落脚在大后方。战时的大后方生活十分艰苦,物资匮乏,薪金微薄,时常还要经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艰苦能够磨炼意志,能够让久居上海大都市,忙碌于摄影棚中的电影工作者触摸真实的社会生活,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景况,而大后方不同于上海都市文化和苏、浙文化的风土人情,山川景色无疑也增添了影人们的文化阅历。这种生活经历是“大后方电影”(文化)给予电影工作者的特殊馈赠。

实际上“大后方电影创作”作为战时泛创作现象更为具体的表现是电影创作者的戏剧活动。1941年之后,大后方的电影生产趋于停顿,大批电影工作者转入话剧创作领域,成为话剧创作的主力和中坚。在中国电影史上,中国电影各个阶段的人才结构都有着戏剧与电影双栖的亲缘关系。从郑正秋开始,洪深、田汉、欧阳予倩、夏衍、阳翰笙、应云卫、沈浮、陈鲤庭、沈西苓、贺孟斧等既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又是戏剧运动的中坚。中国现代戏剧历经“文明戏”、“爱美剧”、“普罗戏剧”的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已在各艺术门类中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演剧特色”。特别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达成了“民主和抗战两大主题的汇合,表现出新的深刻的思想力和批判力,对人的心理的把握和挖掘达到了空前的深度。”B16在当时的大后方,“中华剧艺社”、“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中国艺术剧社”等话剧团体林立,编导及演员阵容强大,《日出》、《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夜上海》、《国家至上》、《雾重庆》、《三块钱国币》、《北京人》、《风雪夜归人》、《岁寒图》、《升官图》、《屈原》、《天国春秋》、《忠王李秀成》等佳作辈出。著名的“雾季公演”、“西南剧展”声势浩大,共同营造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全身心投入于话剧创作的电影编、导和演员在大后方艰苦生活和戏剧艺术实践的双重磨砺下,拓展和强化了(现实主义)思想视野的深度,提高了艺术技艺,这无疑为抗战胜利后重回上海的电影创作蓄积了深厚的艺术功力。
  应该看到“大后方电影创作”作为一个既涉及电影之内又满溢于外的特殊史学命题有着互为勾联,纵横牵延的复杂性。它所产生的创作效应既体现于民族电影镜语体系纪实性(美学)的形成方面,又包含着电影人戏剧艺术实践导致(文艺片)戏剧电影传统进一步强化,现实主义主题深化的相关内容。
  所以,如果说“大后方电影创作”对战后中国电影高峰期的全面到来独具蓄势之功的话,“势”之内涵则是一个复杂并置的存在。(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虞吉《横跨两峰的桥梁》,《重庆与中国抗战电影学术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② 系指1925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创立之剧社。其中涉及电影摄制,配有专门设备及人员,自摄纪录片并放映,摄影由黄英担任。
  ③ 1929年国民政府在上海设立“戏剧电影审查会”,同年7月,内政部与教育部颁布“检查电影片规则”。1930年7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电影戏剧审查委员会”。同年11月行政院颁布“电影检查法”。至1932年又公布“电影检查法施行细则”和“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章程”。至1933年9月国民党中央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电影检查委员会和剧本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系全国电检最高权力机构。
  ④ 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版。
  ⑤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十五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 最早从事教育电影摄制的大专院校为金陵大学、大厦大学、无锡教育学院等校。其中金陵大学理学院于1930年便开始了摄制活动。
  ⑦ 李亦中《早期中国电影镜语体系浅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⑧ C.L.艾伦.D•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⑨ 虞吉《国产电影运动与文艺片传统》,《电影艺术》,2003年第5期。
  ⑩ 虞吉《新兴电影剧作结构中的对比模式》,《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B11 汪剑、朱朝光《民国影坛纪实》,江苏古藉出版社,1992年版。
  B12 徐昌霖《〈民族万岁〉观后感》,《新华日报》,1943年4月23日。
  B13 中教摄制影片专门制订了《演摄通则》,《关于影片内容编制方法通则说明》等详尽规章。详见《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概况》,中教编印,1942年。
  B14 重庆文化局(编)《抗日战时期的重庆电影》,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B15 丁亚平《影像中国》(附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B16 蔺海波《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研究》(附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该文已发表于《艺文论苑》,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3期。
  科学技术
中央研究院
  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科学研究院,它直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下辖十二个研究所及评议会议(1937年之前),负责制订执行国家研究计划各类学术法规,统一协调中央与地方研究机构的关系,指导联络全国学术研究,评定奖励各类学术成果,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担任政府的学术咨询顾问。同时,作为中国体制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还囊括了一批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职业科学家,他们为近代中国国家学术研究体制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学术体制的重建和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经验。总而言之,中央研究院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没有科学研究院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研究职业化和科学体制制度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影响不可低估。
 1.中央研究院是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斗争的产物

 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28年,是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院内组织分行政、研究、评议三大部。其中由各研究所、博物馆、图书馆组成的研究部门是中央研究院的中枢。中央研究院从1928年成立到1949年迁台期间,曾先后组建过包括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工学、心理学研究所和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在内的13个研究所。研究及工作人员一度达到413人(1947年)。如此庞大的职业科学家学者群体,不从事任何其他的教学、行政、或产业性活动,仅以纯粹的学术研究为目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集学术研究、政治咨询、文学侍从为一体的国家学术机构,如唐代以来的翰林院,为历朝统治者集英储材之地,学者云集,号称天子门生,文苑英华,一入其中,如登龙门,身价百倍。翰林学士的建言议论往往上达天听,影响朝政,但其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仅仅局限于传统儒学,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则须通过科举考试,与近代科学几乎毫无关系。民国肇建之后﹐曾有学者提出建立以法兰西国家科学院为模式的“函夏考文苑”,由国家提供经费,从事学术研究。但惜乎内容拘泥于传统文化复兴与道德风气重建,旧瓶装新酒而已,与真正的科学研究仍相去甚远。北洋政府时期,新旧鼎革,百废待兴,曾出现若干隶属于中央政府或民间自办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北京政府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等,但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国家有计划投入,建立在一定的体制规模之上,从业者纯粹以学术研究为谋生手段,研究方法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研究领域涵盖近代学术各个基础学科的专门职业,则尚未成型。“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科学精神”成为新文化运动旗手们批判传统﹐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的工具。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启萌的暴风骤雨,其来也迅,其去也疾,来去匆匆之间,并未给动荡中的中国国家建设留下任何科学体制方面的痕迹。历史证明,一个大规模有系统的国家学术研究体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知识思想界的启蒙呼唤,更有待于一个能够将其理想抱负付诸实施的统一稳定的国家政治格局。

 1927年南京政府的建立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民国史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科学院设想的是号称国民党“四老”的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蔡、李、张、吴早年追随孙中山参与辛亥革命,自清末以来即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民国初年四人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后又组织“中法联合会”,期望以派遣留学生的方法将法国教育、科学制度引进中国,其更高的理想则是在中国建立一所国家“科学院”。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蔡元培曾四处游说,筹措经费。1924年4月10日,他在伦敦“中国学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用英国退还庚款在中国“创办一所大规模的研究院”的设想,建议在南京或北京建立一所国家科学院,“不仅担负进行高等教育、鼓励科学发展的任务,而且还将成为资料与研究的中心。”蔡元培的理想代表了一代知识精英对中国科学制度发展的不懈追求,惜乎形格势禁,在当时的中国,创办国家科学院尚缺乏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 历史的机缘浮现于1927年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1927年4月17日,在国共分裂的关键时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中央政治会议第74次会议,会上国民党元老李石曾提出建立中央研究院的动议,获与会代表一致通过,遂议决由李石曾、蔡元培、张静江负责起草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后又决定成立以蔡元培为首的中央研究院筹备处。次日,南京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中央研究院竟成为先于国民政府财政部、外交部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少数几个中央政府机构之一。从今天所能见到的史料看来,中央研究院的诞生完全是民国国家政治斗争的产物,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贵与以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为代表的国民党元老在北伐军抵达长江下游、建都南京之际,为了共同对付国民党左派把持的武汉政权而达成的一种政治妥协。

 1927年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政治集团实行“清共”之后,与国民党左派为代表的武汉政权处于尖锐对立状态,双方各自召开中央政治会议,以票决的方式否定对方存在的合法性。当此关键时刻,蔡﹐李,张,吴四人以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的身份加盟蒋介石集团,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帮助蒋介石从法统上巩固了南京政权,蒋介石对此深为感激。因此,当李石曾在4月17日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央研究院的动议时,出席会议的蒋介石、胡汉民、陈铭枢、柏文蔚、陈果夫、甘乃光等人一致同意,遂使得这一蕴酿多年的梦想一夜成真。事实上,对1927年刚刚奠基的南京政府来说,建立中央研究院根本不是其当务之急,亦非戎马倥偬中的蒋介石之一厢情愿,之所以能把中央研究院提上议事日程,这中间固然有新政权开国建制,需要网罗俊彦耆硕以装点门面的缘故,但主要还是蒋介石对蔡、李、张、吴四老加盟南京政府的酬庸,是蒋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纵横博奕的结果。这种政治目的居先,服从国家整体目标需要而创建体制的模式,颇类似于苏联国家科学院的产生,而不同于英国皇家学会,是典型的国家干预社会的产物。这一特征也为界定后来中央研究院与国家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 2.中央研究院的学术研究理念

 民国初年的中国科学界,在新旧交替的大潮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失序状态:一是因对科学概念界定不清和对科学理念诠释不同而引发的学术争论,何谓“科学”?何谓“学术”?何谓“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是科学技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协调联络机构。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对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多少起到了规范和澄清的作用。

 中央研究院在其1928年公布的“组织法”中规定,该院的主要任务有二:“一,实行科学研究;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实行科学研究即需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研究的范畴。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实证主义科学的勃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改造和衡量一切非自然科学学科的方法成为学术研究的新趋势,其特点是视科学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的、抽象的智力活动,不但能够通过精准的逻辑实证发展出自身的概念框架、方法程序、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而且可以运用到对其他一切非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这一学术思想于“五四”时期进入中国后,逐渐取代传统方法﹐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后,这一学术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宏扬。

 中央研究院的外文名称Academia Sinica为拉丁文,系朱家骅所拟。据樊洪业先生考证,Academia源于古希腊文Akademeia。Akademeia曾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讲学之地,被后人尊为学术圣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新柏拉图主义在意大利的复活,演化成拉丁文的Academia遂被崇奉柏拉图哲学的学术团体用来冠名。久之,Academia成为拉丁和英语词汇中对学术机构和学术环境的统称。对于中央研究院的拉丁文名称,中央研究院早期创办人之一的胡适曾有过一番解释,他认为“Academia Sinica”这个洋名字的正确译文应该是‘中央科学研究院’。它‘研究’的方向和对学术衡量的标准,亦以‘科学’为依归”。胡适所谓的“科学方法,”即他当时大力鼓吹的、建立于西方经验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实验主义。”胡适一贯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应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与西方近代研究取向并非积不相能。其关键在于能否将二者融汇贯通,以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带动非自然科学研究的准确性。他本人在新思潮最为高涨的二十年代初提出“整理国故”说,就是试图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正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由此可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的“科学”范式在中央研究院最初的学术理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一角色的内涵却在不断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欧美留学生加盟中央研究院,原来相对狭意的﹐以自然科学为核心的“科学”理念逐渐被一种更广泛的、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大学术”理念所取代。1928年11月9日,中央研究院在其新公布的《组织法》中特意将原来组织条例中规定的“中华民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改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从“科学”到“学术”,虽一字之差,却寓意深刻。对此,朱家骅后来曾有专门解释,认为:“学术这个名词,广义的解释,应该相当于德文中的Wissenschaft。德文中的Wisssenschaft虽则就是拉丁文中的scientia﹐但都比英文中science的含义要广泛一些。德文中Wissenschaft的内容,一般说来,其中所包括的有(甲)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如史学、语言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精神学等等)(乙)自然科学(如医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细菌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丙)应用科学(如采矿学、冶金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航空工程、造船工程等等)(丁)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之、如人生哲学、道德学、美学等等)。”总之,在朱家骅看来,中央研究院应该是一个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涵盖所有主要近代学术研究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他在四十年代任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时期曾一度计划将研究院的研究所扩展到23个,其最初的动机即来源于此。

 中央研究院的早期创建者们之所以对学术研究的范式和领域格外重视,与当时欧洲学术风气的影响不无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学术研究职业化在西方的普及时期,德国是这一职业化潮流的中心。据CharlesE.McClelland的研究,德文“学术Wissenschaft”一词在德国知识分子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含意,这一时期德国知识分子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学术精神的弥漫,“随着大学成为德国学术和科研的中心,它们所提供的职业训练也随之科学化,并与专业知识的进化紧密相连。”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那些过去不被称之为“科学”的基础学科,如历史、语言甚至神学等,开始被归纳入科学范畴,而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则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大,狭意的“科学”遂被广意的“学术”所取代,创造了新的职业认同﹐并加速了各个学科的职业化。中央研究院早期创业骨干中不乏留德学,如蔡元培、朱家骅、傅斯年、陈寅恪等,他们对欧洲大陆的治学传统得风气之先,将学术的宏观理念引进中国是很自然的事情。

 以傅斯年为例,傅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早年就读北大时期,就曾致书校长蔡元培,历数’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建议将人文科学中的某些科目视为科学。二十年代傅氏游学英,德,直接接受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对用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语言颇有心得,遂矢志打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把自然科学的理论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之实践。1928年,傅氏受蔡元培之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他在其就职宣言中指出:“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如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科学的方法之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顾亭林研究历史事迹时自己观察地形,这意思虽然至好,但如果他能有我们现在可以向西洋人借来的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成绩岂不更卓越呢﹖若干历史学的问题非有自然科学之资助无从下手,无从解决。”傅斯年的宣言,从宏观上为中西方学术结合开辟了新的路径,为学术方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傅氏本人也从一个精通文史的传统“读书人”一变成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现代学术掌门人。在他的主持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28至1937年间多次赴安阳殷墟实地发掘,将生物考古、金石甲骨、地质地理运用于历史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后人赞誉为“不仅将考古学建成人文学科的领域之一,开辟了中国传统史学史研究的新方向,而且给传统的文物研究灌注了新的生命”。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契合点,用宏观的“学术”理念补充狭义的“科学”方法,将严谨的自然科学规律运用于非自然科学研究,是中央研究院在其职业化进程中努力提倡的研究方向,也是中国学术界二、三十年代从传统转型现代,由幼稚趋于成熟的必然走向,这一走向的形成与中央研究院这一新型学术体制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如同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思潮的重镇,中央研究院在二、三十年代的学术转型中也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JosephBenDavid在其科学研究职业化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自从十七世纪科学运动发端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宣扬科学的宇宙性和权威性,并将其视为一种大众知识的超级宣言。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那些体制机构的存在以它们对科学和非科学的权威性甄别保证了科学事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正是这样一个开风气之先的职业化学术机构。

 3.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建立及其对中国近代职业化学术体制的意义

 如前所述,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界的另一个失序状态是在大量科学技术团体涌现的情况下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协调联络机构。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5年1月的统计,当时全国共有学术机关团体124个,其中属于科学一类的共有82个,分属于政府科研机关、私人组织的科研团体和各大学研究院。这一分散无序的状态既不利于各学术团体间的合作研究、也不利于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沟通交流。对此,中央研究院早在1928年便提出过一个建立全国性学术联络机构的设想,以便负起“决定研究学术的方针,促进国内外学术之合作与互助,受政府委托从事学术研究,受考试院委托审查关于考试及任用人员之著作或发明事项”的责任。但这一设想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耽搁到1934年丁文江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后才得以付诸实施。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丁文江“是一个精于科学而又长于办事”的人物(蔡元培语),他对中央研究院的最大贡献即在于“把[评议会]这个全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关,重新建立在一个合理而持久的基础之上。”丁文江对评议会的推动主要出自两个方面的考虑:1.他觉得中央研究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应尽量与各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否则,组织法上的“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便成为一句空话;2.只有设立评议会,才能进行院长选举,评议员产生等一系列制度化的举措,以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

 1935年5月27日,在丁文江的不懈努力之下,国民政府首次颁布了《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从制度上确定了评议会议员的选举标准、选举方法和评议会的职能。该法规规定:评议会“由国民政府聘任之评议员三十人,及当然评议员组织之。中央研究院院长及其直辖各研究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院长为评议会议长”。聘任评议员“由中央研究院院长及国立大学校长组织选举会,投票选举三十人,呈请国民政府聘任之。”被选举人的资格规定为:“一,对于所专习之学术有特殊之著作或发明者;二,对于所专习之学术机关、领导或主持在五年以上成绩卓著者。”在《评议会条例》颁布的同时,中央研究院还制订了《国立中央研究院选举规程》,规定“大学及独立学院各院系教授选举评议员候选人时,以教授为单位,各就其相关科目,分别选举倍数候选人,每一教授不得投一科目以上之票。”投票的方法规定:“评议员之候选,用记名投票方法,决选用无记名投票法。评议会选举遇得票相同时,议长得投票决定之。评议员选出后,由中央研究院呈请国民政府聘任。”对于评议会的职能,评议会条例规订以下五项:“a)决定中央研究院研究学术之方针。b)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之合作与互动。c)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出缺时推举院长候补人呈请国民政府遴选特任之。d)选举中央研究院之名誉会员。e)接受政府委托之事项。”为了突出评议员的社会地位,丁文江特别建议将原来拟订的“院长聘任之评议员改由政府聘请,不独显其地位之隆重,亦所以求其分子之精湛”。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诞生是中国国家学术体制发展到一定规摸,学术研究普及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这一发展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关。抗战前十年是民国时期教育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国民政府对学术教育的投资亦相应增长,这一形势为中央研究院进一步职业化创造了条件。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资格评审机构,它的人员构成、学术背景、行为法则、规章制度,进入这一机构所必备的学术资格,以及该机构对全国同类职业学术机构的协调管理,均符合JosephBenDavid对西方职业化科学团体特征的归纳。惟一区别之处在于评议会属于国家机构,从经费来源到评议员之聘任均由中央政府主持。

 1935年6月20日﹐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的选举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举行,选出聘任评议员三十人,加上中央研究院院长及各研究所所长等十一位当然评议员,共四十一人,组成第一届评议会。当年9月7日至9日,评议会在南京召开了成立会议,由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主持,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传贤、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出席了会议。会后随即召开了评议会第一届年会,推举丁文江为评议会秘书,李书华、丁文江、胡适、周鲠生、谢家声、李济、何廉等七人为评议会规程起草委员。至此﹐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正式开始行使职能。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出现对中国学术体制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完善了现有的国家体制,成为后来院士会议的前身,而且由此确立了中央研究院在全国学术界的枢纽地位,成为中央研究院职业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如朱家骅所说:“评议会的成立﹐是在君(丁文江)先生替中央研究院立下了百年大计,有了评议会,才有后来的院士会议,有了院士会议,研究院的体制才正式完成。”

 4.中央研究院职业学者的工资收入

 近代中国的职业工作者(如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工程师等)被称为“自由职业者”。他们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在物质生活、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政治态度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大的特点是经济上比较独立,工资收入远较一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薪阶层为高,因而能够比较集中精力地从事某一专业方面的研究工作。经济上的独立又使得这一新兴的中产阶级阶层享有一定的政治独立和学术自治,成为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颇为活跃的一群。在其对欧洲科学职业化的研究中,JosephBenDavid曾经指出:“今天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工作,象医学、法学、工程学一样,也是一种职业。虽然上述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共同的特征使它们可以被合理地归纳在同一内涵之中。”与欧洲的情况相似,中央研究院的学者也属于职业阶级中的一群,他们享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工程师、建筑师等其他职业阶级一起,构成了大城市中新兴的中产阶级。

 在职业化社会中,职业人员的工资通常建立在等级制度之上,而专业职称是用来划分等级的标准。中央研究院从成立之日起,便把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术职称等级制度作为其行政管理的任务之一。据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和“研究所组织规程”规定,该院自院长以下共设行政、研究、评议三大部门。1.行政部门由总办事处主持,设总干事一人。总干事之下设有文书主任、会计主任、庶务主任各一人,分掌全院文书、会计、庶务事宜。另设出版品国际交换处,负责国内外出版品交换事宜。2.研究部门由各研究所、图书馆及博物馆组成。各所设所长一人,综理所内一切行政事务,兼指导所内研究事宜。所长之下设组主任及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通信研究员、编纂、技正、技士、技佐等若干人,担任调查及研究工作。又设秘书一人,由专任研究员兼任,协助所长执行所内行政事务。另设管理员、事务员及书记若干人。3.评议部门主要由评议会构成,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评议会议长由中央研究院院长担任,总干事与各研究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另设有聘任评议员,从全国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聘任。这一套等级严格、分工明确的职称制度为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工资管理提供了依据。

 据1930年制订的中央研究院“职员薪俸标准及加薪办法草案”规定,中央研究院院内职员的薪俸标准分为四等:1.书记:自30元至60元,共分7级,每级递增5元;2.事务员助理员:自60元至180元,共分26级,每级递增5元;3.专任编辑员及技师:自120元至300元,共分10级,每级递增10元;4.专任研究员:自200元至500元,共分30级,每级递增10元。这一工资标准一直延用到抗战爆发。众所周知,抗战前十年是民国经济史上物价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据资料表明,这一时期上海一个普通造船业工人的月薪约为37.68元(以每人每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计);律师、医生、和新闻记者的月平均工资约为70元到300元之间;供职于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从60元到800元不等。以此为参数,中央研究院专任研究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大概在律师、医生、新闻记者和公职人员之间,而远远高于造船业工人。

 这样的工资收入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标准呢?据统计,1920年代上海一个技术工种工人家庭的月开支额,如果以五口之家计,约为35.85元;一个非技术工种工人家庭的月开支额约为21.34元。以此为参照,中央研究院一个专任研究员的月薪,如果取其平均值350元月的话,大概可供一个五口之家的技术工种工人家庭十个月的生活开销。换句话说,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的薪俸标准在抗战之前是比较丰裕的,这一状况符合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总体情况。以曾任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的李书华为例,李在其回忆二十年代在北京当教授时的文章中提到:“如每月用一百元﹐便是很好的生活,可以租一所四合院的房子,约有房屋二十余间,租金每月不过二、三十元,每间房平均每月租金约大洋一元,可以雇用一个厨子,一个男仆或女仆,一个人力车的车夫,每日饭菜钱在一元以内,便可吃得很好。有的教授省吃俭用,节省出钱来购置几千元一所的房屋居住﹐甚至有能自购几所房子以备出租者。”李的描述对象是二十年代的北京,但是大体可以反映抗战之前大城市中一般职业学者的物质生活水平。

 5.中央研究院职业研究人员的聘任制度

 为了保证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中央研究院对其职业研究人员的聘任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据1928年公布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规定,受聘于中央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必须具有如下资格:1.任本院研究生或助理员至少三年确有成绩者;2.在国立大学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或本院认可之国外大学或独立学院毕业后曾在本院认可之研究或教育文化机关工作至少三年确有成绩者。而受聘于中央研究院的专任研究员则必须具有如下资格:1.任本院副研究员三年以上在学术上确有重要贡献者;2.在本院认可之国内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自大学毕业后至少满九年在学术上确有重要贡献者;3.在国立大学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或本院认可之国外大学或独立学院担任教授并从事研究工作在学术上确有重要贡献者。除此之外,中央研究院对其他有关的副研究员、通信研究员、编纂、技正、技士、技佐等均订有详细的聘任标准。

 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和职业聘任标准保证了中央研究院在人才构成方面的优势,高学历、高质量、高资格、高知名度,成为中央研究院人材构成的一大特点。据统计,在蔡元培任院长期间先后担任过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和各研究所所长的十八人中,百分之百具有高等教育以上学历和西方留学经验,其中留学英美者十五人,留学欧洲者三人,在西方获得博士学位者八人,硕士学位者四人,学士学位者三人。十八人中有十七人曾担任过国内一流大学的教授或系主任,八人曾担任过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或学院院长,一人曾担任过教育部长。这些学者均是当时中国学术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地位声望,冠绝一流。如物理所的丁燮林、化学所的庄长恭、工程所的周仁、地质所的李四光、天文所的余青松、气象所的竺可桢、史语所的傅斯年、心理所的唐钺、社会所的陶孟和、动植物所的王家楫等。他们知识结构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贯中西,早年浸淫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青年时期又较多地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的影响和学术训练,因此对中西方的学术传统均能够“预流”(陈寅恪语)。他们的加盟加速了中央研究院职业化的进程,使得一批拥有同类教育背景和学术资格的学者在中央研究院这个独特的体制空间内形成一个职业化的核心网络,而进入这一网络的通行证即是他们的学术资格。

 中央研究院人材构成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拥有一批受过西方训练的学术管理人员。以蔡元培时期的四任总干事为例,首任总干事杨杏佛系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归国后曾担任中华民国大学院副院长,是蔡元培创建中央研究院的主要助手;继任总干事丁文江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曾担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所长、孙传芳时期的淞沪商埠督办,有极强的行政办事能力;第三任总干事朱家骅系德国柏林大学地质学博士,曾任中山大学校长、中央大学校长、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是学者从政的典型;第四任总干事任鸿隽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硕士,担任过中国科学社董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干事长、四川大学校长等。上述人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学科学出身,受过系统严格的西方科学训练,以科学家的身份而出长中央研究院,属于内行领导内行,避免了很多官僚机构的弊病,与西方职业化的管理人材标准比较接近。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研究院在罗致人才时并不仅仅以文凭取人,而是唯才是举,更注重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对那些研究能力突出,虽未具备学位资格但在学术上有特殊贡献者,中央研究院特别规定:“得由所长提请院长转交评议会审查其成绩,经出席评议员用无记名投票过半数之同意,院长得聘其为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后来进入中央研究院以史学研究名满天下的陈寅恪以及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张元济、陈垣等人即属于此类人物。

 总之,自1928年成立以来,中央研究院在短短几年内就网罗了大批学术界的精英人材,汇集了当时中国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人物,隐然成为与北方的北京大学相抗衡的另一个南方学术中心。而与北大相比,中央研究院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又占尽了先机,不仅在规格上与国民政府各部委平起平坐,经费上受到国家的格外眷顾,而且由于蔡元培、傅斯年等人的加盟在学术传统和人文风气上与北京大学一脉相承,这一综合性的整体实力使得中央研究院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学术枢纽。
小说推荐
1.匪我思存《来不及说我爱你》,架空类的,语言华丽,情节很好,书结局很揪心。家国万里,关山如雪,终牵不到那人的手。。。
2.金子《夜上海》,文里面的六爷很有味道哦!对女主云起倒是没什么感觉,女配中陆青丝。强烈推荐。。。
3.秋天的静《虞美人》,男主相当霸气,巧取豪夺,女主聪明,最后男主弃江山赢美人,很深情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1
子夜箫声

ZxID:12186229

等级: 自由撰稿
想想六月漫长的白天,还有野草莓,一滴滴红葡萄酒。有条理地爬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6-1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九夜
曾今看过的一本小说。时间是这个时期。具体的不大记得了

楼主留言:

请补上书籍简介+链接+具体推荐理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贫僧有尼

ZxID:9860188


等级: 内阁元老
争取半年回完周年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6-15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1)之近代民国  时间:6月1-15日
  人物:汪精卫
   张学良和汪精卫同是民国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都是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一个是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少帅;一个是“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民主革命者。在其后的发展中,一个被铭刻于历史的纪念碑上,赢得亿万民众的尊敬;一个则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遭到世人的唾骂。
【个人简介】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精卫”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使用的笔名,取自“精卫填海”。),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现属佛山市)(非祖籍江西婺源)。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后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其夫人为陈璧君。人生中最大的两次决定: 第一次:刺杀满清摄政王。 第二次:投靠日本筹建伪国民政府。

    纵观汪精卫的一生,他是一位持有很高功名,但最终却被功名所抛弃的“士”。他爱父母,为光宗耀祖,寒窗苦读;他爱国家,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他才华出众,曾以《民报》为阵地与立宪派展开文战,也曾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刺杀摄政王虽然失败了,但其舍生取义,以血明志的英名却威震四方。他因时制宜地以“三个不可”成功策反袁世凯,在推翻满清政府的历史使命中,建有兵不血刃之功。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
  不同于中华民国史上最有名的公子哥儿了——张学良,他早年以一个花花公子名世,大家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的关键建树在于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而汪精卫前期是个优秀的人。他的父亲汪省斋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即到广东当幕僚。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见背,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不过汪精卫天资高,自幼聪明颖悟,五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学习应制文字,先生谓“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一开始就功名利达,中了秀才,1904年考上留日官费生,1905年参加创建同盟会活动,走上职业革命的道路,有机会走上社会上层。 1910年,年仅27岁的汪精卫置生死于度外,刺杀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虽然暗杀失利,身陷大狱,却因此闻名天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在狱中写的这首诗,悲壮动人、脍炙人口,被传诵一时,激励了很多有为青年投身到资产阶级革命中。

    汪精卫口才极佳,他的演讲极具煽动力。在南洋演讲时,有一个华侨巨富的女儿名叫陈璧君,为其所动,从此弃学离家,汪精卫去哪,她跟到哪,只为聆听汪的精彩演说。汪精卫也为美人的如此痴情所动,后与陈璧君结为连理。
    对于这么一位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张学良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到了1921年,为了联合反直,奉粤之间往来频繁,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六次来奉天,张学良才与汪精卫有了初步接触。
    汪精卫第一次到奉天,曾举行过一次讲演。张学良听到汪精卫那条理清楚、慷慨激昂的现场版演讲时,全身热血沸腾,完全被这位年轻的革命家折服了。此后,每次汪精卫到奉,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谈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张学良对汪精卫的钦佩之情就越深。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此话并非虚言。客观地说,汪精卫对张学良民主爱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积极的影响。因为写汪精卫,张学良的我就带过了,通过这个对比,可以看到后期的努力是很重要的,看人不能只看一面。
    幼年失恃,本是很忧伤的事,而“长兄为父,嫂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这种忧伤。从后来汪精卫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忧伤。
  “我的母亲提起来,真伤心。我觉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忧劳’两个字里。家计的艰难,以及在家族内所受的闲气,如今还一幕一幕的时时涌现在我的眼前”。(注:见《汪精卫自述》,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1922年,汪请温幼菊画了《秋庭晨课图》,他并为此作以下题图:
  “右图兆铭儿时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九岁,平旦必习字于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于陆丰……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宁,初不解慈母念远远心至苦也。母鸡鸣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不综核,往往宵分不寐……时见母微叹有声,搜箧得衣,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款洽,似无所忧……劬劳太甚,不获终其天年,悲夫!”
  汪精卫通“四书五经”,得中秀才,说话时极注意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心中的怨忧,可上述两段话还是透露出父母故后的无限忧伤的心情。极度怀念母亲的语句,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母亲死后的不如意和艰苦。
  一般地说,顽童可以得到父母的容忍;而弟妹在长兄长嫂的面前总觉得拘束,不那么亲密无间,兄嫂也只能容纳驯良恭顺的弟妹。汪精卫的长兄汪兆镛游幕粤北乐昌,是个道学先生,“望弟成龙”的思想很浓厚,对弟弟的管教极严,不稍假词色,使汪精卫有动辄得咎之感。(注:见黄美真等《汪伪十汉奸》,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页。)
  汪精卫生活在这种拘束的家庭环境中,欢乐的气氛极少。这种境遇非一日两日,而是年长月远,对汪精卫的性格起着铸造的作用。如此,汪精卫从幼年起就养成了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这种个性特点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多次失败,革命遭受重重困难。同时革命派内部陶成章、章炳麟也与孙中山产生了矛盾分裂。
  孙中山是个坚韧不拔的革命家,面对困难,指挥若定。1910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长堤会议,孙中山做出决定,暂时中止不成熟的起义活动,改为厚蓄实力。(注:见王俯民《孙中山详传》,广播电视出版社版,第470页。)对陶、章则揭穿其谬误。
  汪精卫没有正确看待形势,而是具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在革命困难时,易走向极端,企图通过暗杀来解决问题,所以就有了谋刺载沣的行动。这其实是从懦弱自卑的个性特点出发做出的走向另一极端的冒然的抉择。
  谋刺载沣事件之后,汪精卫的懦弱自卑的性格又有所发展。
  汪精卫因谋刺不成被捕,本当按律判处死刑,后来却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也获释。其在狱中写有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因晚节不保,此诗已无人记诵!
  汪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注: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第26页。)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总之,谋刺事件后,汪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性格有所发展,成为他在以后革命过程中的后制力。
    汪精卫虽在孙中山创建的“三民主义”事业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他却没有权力欲望。辛亥革命“成功”了,民国建立了,他却组织一个“进德会”,提倡不嫖,不赌,不当议员,不做官等八不主义;他想在社会学和文学上有所造诣,报着当年状元及第文章名世的宿愿,携家眷去法国留学了。可是,事与愿违,辛亥革命失败了,它只推翻了满清王朝,却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袁世凯称帝了。他被紧急召回国内,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此,他被卷入风起云涌的民国政坛,直至踏入一条不归之路。
    汪精卫一生信仰“三民主义”,诚然,在贯彻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政策时,经过了那可怕的“罗易泄密”事件,他也反共,但他的后半生几乎都耗在“维护民主、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斗争中了。在那个时期,有钱就会有熗,有熗就会有权。这大概就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充当帝国列强、官僚资本主义阶级的保护人的根本动因吧。在中国,善于弄权的人不是以“封官许愿”就是以“拉帮结派”来扩充自己的实力,而汪精卫那种近乎完美的人格操守,很难聚起拥有政治野心的各势力集团。不握军权,又没有军权身后利益集团的支持,也就没有了政治实力。汪精卫似乎也在成长,当汪精卫发现蒋介石的野心后,也在暗暗培养自己的力量,可是为时已晚,“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大可不必负气出国,但因为他那“合则留,不合则去”的中国清流、魏晋高士传下的看似潇洒,实则懦弱的性格弱点,才给了蒋介石集团日益壮大,大搞军事独裁的机会。以至日后再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已大江东去,时不再来了。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曾是积极的主战派,可因为蒋介石与张学良的不抵抗,加上在古北口、南天门战役中,中国军队被成建制地消灭,促使汪精卫逐渐对抗战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在东北、华北、首都南京、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军民死伤80余万的情况下,汪精卫无奈地认为,要挽救危局,避免中国的整体灭亡,只有走与敌人议和一途,遂于1938年12月18日从重庆出走,从昆明到越南开始了他的“和平”之旅。诚然,汪精卫与日本议和,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便是日本要从中国全面撤军。
“汪伪政权”那段屈辱的“和平曲线救国史”,也使我们看到,在日本,尽管皇室受军国主义分子操控,可还是有一些人为和平而努力过。人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历史也有它的多种发展轨迹。日本政府的主和派代表犬养毅首相,竟然被狂热的军人杀死在首相官邸。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法西斯战争狂魔。从汪精卫与日方谈判的《重光堂协约》到《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期间所起的质的变化,可以看到汪精卫是无奈的,可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回不去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和平路线,曲线救国”有错吗?没有。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许多人民厌战是不争的事实。汪精卫的曲线救国路线确实代表了一部分民愿。错只错,汪精卫没有看透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本质,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历史规律。“汪伪政权”到底有没有起到“维和”的作用,应该由当时身处沦陷区的人民去评判。
    叹!汪精卫当初如果留在重庆,和蒋介石一起唱抗战歌不好吗?凭借自身的革命资历,独善其身总可以吧!即便混得再差,也不至于遭万人唾骂,落得一个被焚骨扬灰的下场!是因为怀有儒家兼济天下的雄心不灭?还是因为定力不够,被权力所诱?这些都不重要了,总之,汪精卫踏上了一条炼狱之路。纵有再多的指责,他也不会站起来替自己辩解了。
    历史不可假设,诚然,历史有它自己的轨迹,总有那么些人在推动它的发展。我们能做的从中得出教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拔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做大自己。
    我坚信下一次的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
【史家陈寅恪的评价】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
  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
  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1944年12月17日吴宓到成都存仁医院看望正在因眼病住院治疗的陈寅恪先生,“寅恪口授其所作挽汪精卫诗,命宓录之,以示公权”。“ 公权”系指史家萧公权,陈寅恪和吴宓的诗友。《吴宓日记》在记录此诗时,在诗行间有注,“阜昌”后注:“刘豫为齐帝年号。”“集选中州未肯遗”后注:“元遗山选《中州集》,列入齐曹王刘豫诗。按豫曾为进士。”有了吴宓日记的出版,我们才能明白知道,陈寅恪先生的“阜昌”诗是挽汪精卫的。从“阜昌”诗中可以看出:陈寅恪先生把汪精卫和南宋的傀儡皇帝刘豫是相提并论的。作为一个精神和情感世界丰富而又深邃的诗人,陈寅恪先生对汪精卫的态度又不是简单的谴责,这里面还有惋惜之情,怜才之意。汪精卫的哥哥汪兆镛骂了汪精卫一辈子,被当时重庆的一些国民党大员十分赞颂。在这一点上,倒是陈寅恪先生的幽微心绪更具史家情怀。
【汪精卫诗词选】
  《被逮口占》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自注)衔:同“衔”。
  《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
  年年颠蹶南山路,不向崎岖叹劳苦。只今困顿尘埃间,倔强依然耐刀斧。
  轮兮轮兮生非徂徕新甫之良材,莫辞一旦为寒灰。君看掷向红炉中,火光如血摇熊熊。
  待得蒸腾荐新稻,要使苍生同一饱。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偶闻狱卒道一二,未能详也,诗
  以寄感》
  欲将诗思乱闲愁,却惹茫茫感不收。九死形骸惭放浪,十年师友负绸缪。
  残灯难续寒更梦,归雁空随欲断眸。最是月明邻笛起,伶俜吟影淡于秋。
  珠江难觅一双鱼,永夜愁人惨不舒。南浦离怀虽易遣,枫林噩梦漫全虚。
  鹃魂若化知何处,马革能酬愧不如。凄绝昨宵灯影里,故人颜色渐模糊。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闻展堂死事,为诗哭之,才成三首,
  复闻展堂未死,遂辍作》
  马革平生志,君今幸已酬。却怜二人血,不作一时流。
  忽忽馀生恨,茫茫死后忧。难禁十年事,潮上寸心头。
  落落初相见,无言意已移。弦韦常互佩,胶漆不曾离。
  杜鑱朝携处,韩檠夜对时。岁寒乐相共,情意胜连枝。
  日日中原事,伤心不忍闻。赋怀徒落落,过眼总纷纷。
  蝙蝠悲名士,蜉蝣叹合群。故园记同眺,愁绝万重云。
  《感怀》
  士为天下生,亦为天下死。方其未死时,怦怦终不已。
  宵来魂跃跃,一骛三万里。山川如我忆,相见各含睇。
  愿言发清音,一为洗尘耳。醒来思如何,斜月淡如水。(自注)骛:音雾,迅速。
  《述怀》
  形骸有死生,性情有哀乐。此生何所为,此情何所讬。嗟余幼孤露,学殖苦硗确。蓼莪怀辛酸,菜根甘澹泊。心欲依坟茔,身欲栖岩壑。忧患来薄人,其势疾如扑。一朝出门去,万里惊寥落。感时积磊块,顿欲忘疏略。锋铓未淬厉,持以试盘错。苍茫越关山,暮色照行橐。瘴雨黯蛮荒,寒云蔽穷朔。山川气凄怆,华采亦销铄。愀然不敢顾,俯仰有余怍。遂令新亭泪,一洒已千斛。回头望故乡,中情自惕若。尚忆牵衣时,谬把归期约。萧条庭前树,上有慈乌啄。孤侄襁褓中,视我眸灼灼。儿乎其已喻,使我心如斫。沈沈此一别,剩有梦魂噩。哀哉众生病,欲救无良药。歌哭亦徒尔,搔爬苦不着。针砭不见血,痿痹何由作。驱车易水傍,呜咽声如昨。渐离不可见,燕市成荒寞。悲风天际来,惊尘暗城郭。万象刺心目,痛苦甚炮烙。恨如九鼎压,命似一毛擢。大椎飞博浪,比户十日索。初心虽不遂,死所亦已获。此时神明静,萧然临汤镬。九死
  诚不辞,所失但躯壳。悠悠槛穽中,师友嗟已邈。我书如我师,对越凛矩矱。昨夜我师言,孺子颇不恶。但有一事劣,昧昧无由觉。如何习静久,辄尔心跃跃。有如寒潭深,潜虬自腾轹。又如秋飚动,鸷鸟耸以愕。百感纷相乘,至道终隔膜。悚息闻师言,愧汗骇如濯。平生慕慷慨,养气殊未学。哀乐过剧烈,精气潜摧剥。馀生何足论,魂魄亦已弱。痌瘝耿在抱,涵泳归冲漠。琅琅读西铭,清响动廖廓。
  (自注) 硗:音敲,1.土地贫瘠 2.坚硬 3.薄(不丰厚);“确” 字亦有此三种意义。 痹:同“痹”。 穽:音井,1.地牢 2.陷阱 3.圈套。矱:音约,尺度。 轹:音力,1.滚,压 2.欺凌 3.越,超过。 痌:音通,同“恫”,痛。 瘝:音官,病患,疾苦。
[ 此贴被面团三少在2010-06-15 14:2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2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