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压顶 大军出征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84 回复:3

[其他] 虎符压顶 大军出征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6 0
虎符压顶 大军出征
[attachment=11340838]



中国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这一现象在军事中也得到极大体现。

  古时有调兵遣将用的虎符,抗日战争年代有享誉中外的飞虎队,时至今日各军区都有以“老虎团”命名的英雄团队。

  虎将、虎师、虎旗、虎骑……虎文化和军事文化交融相应,源远流长。国人作战,既有“三十六计”之巧,更有“猛虎下山”之威。民间历来有“无虎不成兵”之说,那“有虎怎成兵”?请看本版分解。

  虎符

  劈为两半 君臣各一

  虎符,亦称兵符,因做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虎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质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古时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也因此,古代出征的将帅扎的营帐叫“虎帐”。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虎做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做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极为精巧。

便宜行事  出入皇宫

  历史记载除了虎符之外,到了元代,另一种权力象征物也与虎相关,这被命名为虎头牌。

  虎头牌是元代皇帝颁给统兵将帅(有时也颁给一些高级文臣)的虎头金牌。

  在古代,由于军务紧急,通信手段又十分落后,为了使统兵将领在出征作战中能够根据战场情况灵活机动地指挥,避免贻误战机,最高统治者往往授予将领以“便宜行事”(不待上奏,自行决断处置,也作“便宜施行”或“便宜从事”)的特殊权力。

  虎头牌就是这种权力的象征。得到这种虎头牌的人,便有了“便宜行事”的特权。

  有些朝代,虎头牌还用作出入皇宫的特别通行证。到了清代,虎头牌又有了新的用处。

  一些官府衙门,尤其是军事衙门,往往在门首悬挂虎头牌,上面写着“禁止闲人擅入”等字样,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闲人免进”的牌子。

  现在,我们在古典戏剧中看到衙役手中举的牌子,其中有的就是虎头牌,上面往往写着“回避”或“肃静”等字样。 

  飞虎队

  现时反恐 旧时吓敌

  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华民国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部队。飞虎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军。

  飞虎队得名于该大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

  飞虎队的P-40飞机上都绘有吓人的鲨鱼嘴和插翅飞虎队徽,借以打击日军士气。在飞虎队并入第十四航空队之前的31次空战中,以5至20架的战斗力量,共击毁敌机200多架,自己仅损失了10余架。

  除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飞虎队”,现今香港还存在一个“飞虎队”。

  “飞虎队”是香港的反恐主力,在警队内部的正式名称是“特别任务连”,隶属香港警察机动部队。

    1971年初,曾经有一架菲律宾航空公司的客机被歹徒劫持到香港。这一事件后,香港警方为加强保安力量,于1973年选拔精英组建“神熗手队”。1974年,面对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事件,“神熗手队”被改编为反恐怖队伍——“特别任务连”。

  近30年来,“特别任务连”屡建奇功,被香港市民冠以“飞虎队”的美名。


  虎将虎团

  左提人头 右夹俘虏

  《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战斗中能“执搏挫锐”的将士定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因此,我们历来把英勇善战的将军誉为“虎将”。如大将徐海东,指挥抗日军队歼敌稳、准、狠,英勇顽强,他曾身负17处伤,屡战屡胜,人们称他为“虎将”。

  两千五百年前的秦兵素来勇猛,被称为虎狼之师。韩非子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

  他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战国策》中这样描述秦兵: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在战争年代,我军一些部队顽强英勇的作风让百姓们形容其为老虎团,直至今天,这些老虎团依旧发扬优良的风格,保家卫国。



虎豹骑

  虎豹之骑 魏军王牌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是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的,称其为“虎豹骑”是因为其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但也有人推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

  夸张一点来说,在普通部队中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其战斗力之强是三国部队中顶尖的。

  “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据《三国志》中记载的仅有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将领来担任虎豹骑的统帅,可见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锐,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军”。



  中国虎

  老蒋嘉奖 中国虎师

  在各个时代的军事战争中,虎都占有一席之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麾下也出现过很多“虎军”,国民党政府还曾用“飞虎旗”作为荣誉象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颁发“飞虎旗”,是授予作战有功的军事单位的最高荣誉。

  当时,第74军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抗战八年之间战功最为辉煌的部队,精彩战例不胜枚举。 74军在抗战中两次获此殊荣,获颁两面“飞虎旗”,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五大主力之一。

  当时的五大主力还有一支被称为“中国虎”的勇猛部队。

  被称为“中国虎”的是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新6军。新6军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

    1943年10月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6军的骨干班底新编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灭敌人20000多,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介石的嘉奖电只有三个字:中国虎!


zym_maomaomao

ZxID:8466770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6 0
虎虎生威~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6 0
已审。

相关帖

虎符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7503_u789464/

虎豹骑  曹操精锐部队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7564_u789464/
ranfeng

ZxID:617650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xsp8679556
年纪大了,肝不动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1 0
额 从虎符联想到飞虎队 之前没想过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