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织绣品种及丝绸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853 回复:1

[其他] 染织绣品种及丝绸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墨香温存

ZxID:916207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
染织绣品种及丝绸
中国古代丝绸纷繁的品种足以让我们后人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b](1)丝织品分类方法  [/b]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1.绫   

  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绫盛行于唐代,其中以缭绫最为著名.   

     

  2.罗   

  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罗在商代已经出现,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   

     

  3.绢   

  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   

       

     

  4.缎   

  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缎织物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5.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地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红色云鹤纹地妆花缎龙袍袍料(复制品) 明万历四十年(1619A.D) 北京昌平定陵出土, 整件袍料长18.95m,根据龙袍的图案、尺寸和款式进行专门设计而织成,按其款式,可进一步裁剪、缝制成一件完整的龙袍。这类织物被称为织成袍料。



6.织金

  在不同地组织上再织入金线的织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最为著名的是元代的纳石失。织金通常要求纹样花满地少,充分发挥显金效果。
  7.1经锦

  锦是用彩色丝线以重组织织成的多彩显花织物,是古代丝织品中结构最为复杂、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种。织锦始于西周,唐以前主要采用以经线显花的经锦。
  7.2纬锦

  受到西域纺织文化的影响,魏唐时织锦开始使用彩色纬线织出图案,称为纬锦。中唐起,纬线显花成为丝绸提花织物中的主流。
 

  7.3宋式锦

  明清时期,苏州织锦颇为盛行,其部分花色继承宋代风格而称“宋式锦”。宋式锦采用特结经固结显花纹纬,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中饰以团花或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谐。
  7.4双层锦

  以双层组织显示图案。其组织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明清又重新流行。其图案均为两色,正反面纹样一致,色彩相反。多为中小型的满地纹样。

   
  8.绒

  全部或部分采用起绒组织、表面呈现绒毛或绒圈的丝织物。汉代出现绒圈锦,在锦上织出绒圈。明清时期的绒有漳绒、漳缎等多种名称。
  9.缂丝

  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b]
(2)印花品种[/b] 

  1.直接印花

  将染料或颜料拌以粘合剂,并用凸纹版或镂空版将其直接印在织物上显花的方法。秦汉时期,直接印花采用型版印花与手绘相结合的方法,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夹缬

  将丝绸夹于两块镂空花版之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解开花版,花纹即现。夹缬始于唐,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3.绞缬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色效果。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4.蜡缬、灰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蜡缬又称蜡染,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输入,魏唐间流传渐广。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


[b]  (3)刺绣[/b]
  刺绣出现于商代。战国秦汉时多用锁绣针法,唐代绣技转以平绣为主,出现了接针、戗针和套针等针法,刺绣逐渐与书画艺术相结合。明代刺绣出现了南北之分,在此基础上,清代形成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等四大名绣。


[b]丝绸之路[/b]
    说起丝绸之路,它并非只有一条。因朝代不同、西去目的地不同,而有若干条。但主要线路有三条:沿天山山脉北侧的是天山北路;沿天山山脉南侧的是天山南路;沿昆仑山脉的是西域南道。这三条路由北至南依次称为北道、中道及南道。北、中、南三路在新疆楼兰之前基本上呈现为一条路线:西安-兰州-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楼兰。

    北道:楼兰-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伊宁-伊犁-西去里海沿岸;

    中道:楼兰-库车-阿克苏-喀什-西去伊朗并沿地中海沿岸至罗马;

    南道:楼兰-且末-于阗-莎车-南至印度,西南去阿富汗方向。


[b]丝绸民俗[/b]
  (1)蚕神崇拜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把丰收的期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据史书记载,从3000多年前的周代开始,朝廷的统治者对祭祀蚕神活动就很重视。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在民间也如此,蚕神的崇拜是蚕乡风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根据当地的风俗祭祀所崇拜的蚕神,有祭祀“蚕花娘娘”的,有祭祀“蚕三姑”的,也有祭祀“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而蚕农对所崇拜的蚕神并没有多大的讲究,只要能保佑蚕桑丰收就是了。民间供奉蚕神的场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建有专门的蚕神庙、蚕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奉的菩萨旁塑个蚕神像,有的蚕农家在墙上砌有神龛供奉印有蚕神像的“神码”。伴随蚕神崇拜,蚕乡还有各种祭祀活动,如江南一带清明“轧蚕花”就很隆重。
  (2)生产习俗

  养蚕是一项十分艰辛的生产劳动,而蚕宝宝又天生娇嫩,因此,在养蚕时必须细致入微,不能有半点马虎。几百年来,蚕农们在养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习俗,如浴种(把蚕种消毒),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事先要祭祀蚕神;喂养小蚕时,蚕室内要用炭盆加温,保持一定的温度才年使小蚕很好生长,到蚕三眠时可取消炭盆;到蚕最后一眠时,需进行分蚕,或把蚕放入室内地上,或换成大匾……。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特别的禁忌,从而使养蚕生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养蚕禁忌

  古时候,由于蚕农对科学知识了解不确切,在养蚕季节产生了许多禁忌,如蚕农为了防止一切对蚕的病毒、虫兽之害,在养蚕前要打扫蚕房,清洗蚕匾,张贴用红纸剪成的猫、虎形剪纸等,防止老鼠;在蚕室的门上贴写有“育蚕”、“蚕月知礼”等字的红纸,谢绝相互之间的来往。

   
[b]丝绸的传说[/b]
    荀子除了“青出于蓝”的名言外,在蚕桑教育方面还写下过一篇《蚕赋》,其中描写蚕的形态时有一句“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原意是说蚕的身体柔软婉转,似女性之躯体;头则似马之首。这一比喻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蚕的形态特征,但却并非荀子首创,它来源于远古时代的一个有关蚕桑起源的“马头娘的传说”:

    相传帝喾高辛氏时,蜀中某女之父被人掠去,只剩所骑白马返回。其母伤心之致,发誓道:谁只要能将其夫救得生还,就把女儿嫁给他!白马闻言仰天长啸,挣脱缰绳疾弛而去。几天后,白马载着其父返回家中。其母见此反悔,不再提及嫁女之事。从此白马整日嘶鸣不止,不思饮食。其父见状,心中为女着急,取箭将马射杀,并把马皮剥下晾在院子里。但那马皮突然飞起将姑娘卷走,不知去向 …… 数日后,家人在一棵树上找到了姑娘,但见那马皮还紧紧包裹着她,而头已经变成了马头的模样,正伏在树枝上吐丝缠绕自己。家人将其从树上取回饲养,养蚕吐丝结茧缫丝的历史从此开始。由于这种虫子总是吐丝缠绕自己,人们就把它叫做 “ 蚕(缠) ” ;又因为姑娘是在树上丧失生命的,大家就把这种树叫“桑(丧)”。后世人们为感激小姑娘为人们带来了丝绸锦衣,把她尊为蚕神,称为“马头娘”或“马头神”,在江南地区人们还称她为“蚕花娘娘”、“马鸣王菩萨”。无论是在蜀中还是在江浙一带,解放前都可见到塑有马头娘塑像的蚕神庙:一个骑在白马身上的美丽的小姑娘!
    这个故事在《蜀图经》、《太古蚕马记》、《搜神记》、《神女记》、《太平广记》等古籍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述。它间接说明我国的养蚕缫丝大约是从黄帝之后裔帝喾高辛氏时期开始的,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了。

  与此相似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畲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一条龙犬,名叫盘瓠。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来从耳朵里取出一条虫子,外形似蚕的模样,将其在盘中养育,竟然变成了一条龙犬,浑身毫光闪现,遍体锦缎。高辛皇见了大喜,赐名龙期,号称盘瓠。

    其时犬戎入侵,国家危急,高辛皇下诏求贤,谓有能崭番王首级来献者,即将第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知道后,即前往敌营,乘番王酒醉,用口咬断他的头颅,衔回献给了高辛皇。

    高辛皇因为他是狗而不想将公主嫁给他,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龙期忽做人语说:“你将我放入金钟内,七天七夜,就可变为人形。 ” 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闷饿而死,打开金钟一看,龙期的身已变成人形,尚余犬头未变,但已经无法完成变化。于是盘瓠穿上大衣,公主则戴上狗头冠以尽量接近盘瓠的形象,二人结婚后入山居住,开荒种地、植蓝染布,生下三男一女,长子追随父姓盘,叫盘自能;次子以蓝草为姓蓝叫蓝光辉,三子姓雷以承黄帝之妻嫘祖之姓(帝喾高辛氏乃黄帝之孙,嫘、雷相通)叫雷巨佑。女儿叫淑玉,长大后结婚女婿叫钟智深。

    蓝、盘、雷、钟是南蛮嫡系苗、瑶、畲三族共有的四大姓,因此,在瑶族和苗族的历史传说中,都有类似的盘古(盘瓠)开天地的故事。他们都以狗为氏族图腾,以盘王为其祖先。

    民间神话传说是历史变形的折射,这个故事虽然与马头娘的故事有不小的差异,但是通过它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至少在非常远古的时代,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也已经开始养蚕缫丝织绸了,那蚕形的龙犬盛放在盘中,身着锦缎,分明映射出古代游牧部落(牧羊犬)开始学习农耕技术,养蚕织绸,种蓝染布,同时也开始发明了烧陶制盘技术,以逐步分担葫芦(即“瓠”,用以制瓢,作容器)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发明丝绸最早的国家。传说是远古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并且教给了人民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考古学家们认为,中国的蚕桑丝织生产,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周代开始,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政府都有负责丝绸生产的官员。几千年来,中国的丝织业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在古代,丝绸很早就成为了宫廷贵族的主要衣料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中国古代丝绸品种丰富多彩。帛、缦、绨是没有花纹的普通丝织品;缟、纨、纱、罗是细薄的丝织品;绮是有花纹和图案的丝织品;绫是以斜纹组织变化起花的丝织品;织绵和缂丝是多彩织花的高级丝织艺术品。
    丝绸用处很广,它可以用来作衣料,也可以用来装裱书画,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尊贵的朋友。
    自从两千多年以前,汉朝著名的外交家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华美的中国丝绸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西亚和欧洲各国。西方人民十分喜爱中国丝绸。据说,公元一世纪,一位古罗马皇帝曾穿着中国的丝绸袍去看戏,顿时轰动了整个剧场。从此,人们都希望能穿上中国的丝绸衣服,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
    丝绸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发明和创造。几十年来,它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沟通了中国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b]养蚕与丝绸业的发展 [/b]

      我国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许多桑树,有乔木,也有灌木。在桑树上生息着好几种昆虫,它们取食桑叶或蛀食树干。在些昆虫中,有一种吐丝作茧的鳞翅目昆虫引起了先民的注意,这就是桑蚕。桑蚕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然后钻出茧壳羽化为蛾子。人们发现这种茧壳浸湿后,可以拉出长长的银色丝缕,这丝缕可捻成线,也可织成绸。这比起当时的衣服原料麻布和葛布来,要漂亮得多了。随着先民生活的定居,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即开始了人工饲养,并把蚕移到室内来驯养。 

    家蚕(Bombyx mi L.),又叫桑蚕,属蚕蛾科(Bombycidae), 是由野蚕(B. madarina Moe)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饲养所创造的物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蚕种)、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在几千年的饲养过程中,人们了解了蚕的生活习性,养蚕技术不断提高。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通过选择的方法,选留吐丝多、结茧大的个体做种,又用杂交原理,把不同的性状结合在同一个体中而育成新的类型。这样,就有了茧色、体态、斑纹变化多端的数百个品种。利用冷藏的方法改变蚕种的化性(昆虫一年发生的世代数目,叫做化性)是我国古代养蚕的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他们将蚕卵封闭在罐中,然后置于冷泉水或高树浓荫下冷藏,可使蚕种在冬天也能饲养。如果不是这样,则在一年内要想多次养蚕是不可能的。现今,人们掌握了昆虫激素与变态发育的关系,已经能够人工调节蚕的发育。为了让蚕吐丝更多,抓住蚕产丝素、丝胶的五龄阶段,用保幼激素均匀喷布在蚕体上,就能延长蚕的生长期,使它更多吃一些桑叶,多产蚕丝。如果当时缺少桑叶、病害蔓延或劳力不足,要蚕提前化蛹,则可以用蜕皮激素喷洒桑叶来喂养四龄幼虫,即可缩短生长期,提前吐丝结茧。 此外,还可以用人工饲料替代天然饲料,增加养蚕次数。 

    我国除桑蚕外,还有柞蚕、樟蚕、樗蚕、天蚕等。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 - Meneville )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原产山东莱州(掖县),是我国地位仅次于桑蚕的产丝昆虫,现盛产于辽宁、河南等省。柞蚕最早见于《尔雅》(公元前1200年),2700年前柞蚕丝已作为给皇帝的贡物,在汉代曾经由官方推广,经宋、元、明、清几代引种推广,分布到了全国很多省份。其主要饲料树种是栎属(Quercus) 各种的叶子 。 

    樟蚕(Eriogyna pyretum Westwood)属大蚕蛾科,原产广东、广西一带,以樟叶、枫叶为食,它的丝被人们利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885年前后已有记载,其丝为纺织上等原料。古时用樟蚕丝经醋浸泡后拉丝作为弓弦,强度极大。现作为钓鱼线和医用缝线出口。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属大蚕蛾科,其饲养历史不详。在山东省有小规模饲养,饲料是乌桕和臭椿。在南方有篦麻蚕。 

    天蚕(Antheraea yamanai Guerin-Meneville)也属于大蚕蛾科,分布我国从东北向西南到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寄主是各种柞树(一种中大型的乔木)和栎树。由于天蚕丝具有独特的性质,丝质光泽有色,为高贵装饰品的原料,国际商品价值高于桑蚕丝数十倍,被誉为“绿色金子”和“钻石纤维”。我国从唐朝已开始利用,距今约1300多年。人工饲养至少开始于17世纪,约在100年前已向外国出口。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蚕丝的利用开始于渔猎时代的末期,而养蚕开始于农业时代的初期即黄帝时代。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256年)蚕桑生产已成为专业化,并受到官方督察管理。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221年)达到高度发展,蚕丝已成为贫民百姓的日常衣服和自由贸易的物资了。我国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很多,有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产品,其图案与色彩的美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宋、元时期(公元960年~ 1368年)的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达到另一高峰,宋朝年产丝绸达340万匹,统治者对蚕丝业与农耕同样重视。我国古籍中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一妇不蚕,或受之寒”一 成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蚕业的高度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的衣着以丝绸和棉麻来区分贵贱。官员富豪无不以衣锦为荣,成语“衣锦还乡”应运而生。劳动人民则穿棉麻布衣。唐朝(公元618年~907年)以前,丝绢与粮食同样作为人民负担缴纳的实物,朝廷或官府以丝绢作为对有功臣民的赐赏。现今藏族和蒙古族在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礼节中使用丝质(哈达)以表达敬意和祝贺。

    丝绸业的发展与普及也影响到我国的文化生活,除了有许多描述采桑、养蚕的美好诗句外,成语“作茧自缚”被用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对自己有利,结果反使自己吃亏受累。唐代白居易有“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缚萦。”;宋朝释道原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的诗句。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就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

    我国古代蚕丝的发展促成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早在公元11世纪,蚕种和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桑蚕饲养技术是公元 6 世纪传人欧洲的,所以蚕丝代表东方古代文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丝绸是广受欢迎的商品,它和桑蚕饲养技术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路经草原、沙漠、绿洲和山川,沿途兴起一批著名的市镇,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龟兹、疏勤等。张骞从建元3年(公元前138年)到元朔3年(公元前126年)奉汉武帝刘彻的命令由我国西部出发,到过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一些国家,并建立了联系。丝绸是我国重要的产品,因此,古代西方称长安古都为丝城,称我国为“丝国”。在南方另有丝绸之路,经成都、保山等地到达缅甸与印度;在东部沿海又有徐闻(广东)、合浦(广西)以及蓬莱(山东)、宁波(浙江)等港口通往太平洋诸岛屿和地区。

    目前,亚洲、非洲、 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多个国家与地区饲养家蚕,年产蚕茧约800万担,产丝约5万吨。我国的产茧量和产丝量都占全世界的首位。蚕业分布在除青海、西藏、宁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浙江地区的农民历来都把这种对人类作出很大贡献的昆虫叫做“蚕宝宝”,它吐出来的丝有珍珠之光,即使在化学纤维日新月异的今日,丝织品仍被誉为“纤维女皇”,它具有的一些衣料特性是其他纤维望尘莫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蚕业有着十分光明的前途。


[b]中国丝绸的历史[/b]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也十分突出,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稠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b]千年丝绸见唐风[/b]

    法门寺位于陕西关中渭河之北,歧山之阳,史称"关中塔庙始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和根。
    1981年秋,法门寺名塔终因年代久远,中裂倒塌一半。1987年考古工作者拆除残塔时,意外发现与享誉中外的唐代地宫佛指舍利同时出土的700余件唐代丝绸却鲜为人知。当时参与清理地宫文物珍宝时的专家们面对重重叠叠的丝织品遗物及残片,不由得发出了惊叹:"这里是一座唐代丝织品仓库。"
    我国唐代的丝绸工艺高超卓绝,风靡世界,其品种结构、图案纹饰、织造工艺、印染技术都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史书记载的那件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正看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用金镂丝织成花鸟,细如发丝,大小如米粒,而且眼鼻嘴甲清晰可辨,其技术之高超,令人叫绝。
    法门寺地宫堪称我国唐代丝绸的艺术宝库,无论是绫罗绮纱,还是绢秀锦帛,件件都是丝绸中的瑰宝,提花罗、红锦等更是上品,扁平细薄、平滑如纸的缭绫,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佳句。现代人对白居易诗中所说的"蹙金绣"、"盘金绒"一类为何物并不明白,以为那只是诗人浪漫的想象,这些史书提及的印花描金、贴金、捻金、织金等丝织绣品,均在法门寺地宫中得到了印证。
    在这里首次发现罕见的"织金锦"使人眼界大开,惊讶不已。这块现存最早的金丝锦,仅用直径零点一毫米左右的捻金线织成,菱格花纹熠熠有光,透露出昔日的风采。蹙金,一种刺绣针法,一般指钉金绣和盘金绣,是用绣线将较粗的双线拼成花纹图案固定在绣底上,以显示"高花"的技法。这种绣品在当时也极少见,主要是因为金线加工制作工艺复杂,量少、价高,一般绣品很少使用。法门寺保存至今完好如初的紫花罗地蹙金绣随捧真身菩萨衣物光彩照人。
    如此精致工艺的丝绸,充分显示了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这些几乎涉及唐代全部丝织物品的精华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人服饰史和织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而且让人明白了唐代丝绸饮誉世界的原因。
[b] 
解读《山海经》中的蚕桑文化[/b]

    《山海经》是一部旷古奇书,成书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千年,或曰地理书,或曰神话书,或曰鬼怪书。笔者漫步其中,意外探得关于桑蚕的诸多描写,中国丝绸文化渊源可见一斑,我们不妨作一番梳理和探究。
    1、《山海经》中丰富的桑树资源

    作为地理书籍,《山海经》向我们透露远古时期的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矿藏资源信息,而众多的桑树描述展现了当时丰富的桑树资源,这为我国成为世界丝绸发源地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桑树在《山海经》中被赋予多种名称,或简洁,或含蓄,或神秘,呈现出桑树斑斓神异的身世风采。

    1.1《山海经》中出现的与桑树相关的称谓

    1.1.1桑

    直呼桑树为“桑”的文字在《山海经》中为数最多,优雅一点的称作“美桑”,不过只有一处。

    《东山经》中记载:“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

    《西山经》中有关桑树的记载仅有一处:“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焉多楮,其阴多铁,其阳多玉。”桑叶婆娑,楮枝摇曳,鸟儿嬉戏枝叶间,好一幅生灵动人的美妙画卷。

        最为丰富最为精彩的要数《中山经》中的记载了。《中山经》中多达14处关于桑树的描写,现归纳罗列如下:谷山——其下多桑,大尧之山——其木多梓桑,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煇诸之山——其上多桑,雅山——其上多美桑,衡山——其上多桑,丰山——其木多桑,夫夫之山——其木多桑楮,即公之山——其木多柳杻檀桑,柴桑之山——其木多柳芑楮桑,视山——其上多桑。不难想象,中山——带桑树的分布之广,生长之葳蕤,当属这几大地区之首。

    1.1.2空桑

    《东山经》中还提到“空桑之山”,如“主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空桑,有注曰“地名,在鲁也”。有典籍记载空桑在鲁北,有人推测就在今河南开封百留镇南,正是商王朝的属地。商代开国君主成汤在位时,七年大旱,成汤于桑林中以身祷雨,后人称为“成汤祷雨”。

    “空桑”名称的由来当与空心桑树有关。在中国古代传说里,空心桑树成为上古伟人降生的地方。《吕氏春秋•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郦道元所作《水经注•伊水》记载更为详细:“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疱,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伊尹后来成为商代开国君主成汤的名相。

    空桑在《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楚辞•九歌•大司命》也提到:“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可见,空桑之地由来已久,而且声名远扬。

      颛顼的降生神话,伊尹的身世传说,成汤的祷雨记载,都与桑树关系密切。这一切都能证明桑树在远古先民生活生存中的重要性,须臾不可分离,且闪耀着神圣的光辉。

    1.1.3三桑

    《北山经》中有一段描写颇为细致生动:“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洹山上不但遍布金玉,而且生长着很多繁茂葱茏的桑树,主干高大无比,而且绝无旁枝斜杈,可见此桑树种的健硕茁壮。

    更为可喜的是在《海外北经》上也有类似的树种描写:“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知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三桑”一词同样出现在《大荒北经》中,如“丘方圆三百里,……竹南有赤泽水。有三桑无枝”等。

  “三”字在汉语中具有数量多的意思,至于“三桑”称谓的起源笔者无从考证,是指一种桑树种属呢,还是取意桑树之多?有待进一步探究。

 
 1.2我国桑树资源分布的广泛和悠久

    甲骨文中的“桑”字造型为“”,以桑树为形。生产活动中的某一事物被形象地表现为文字,这是人们长期观察、琢磨的结果。毫无疑问,在商代以前,中原人民或者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居民已经在自己的住宅附近开始栽植桑树了。与《山海经》属同时期的《诗经》中缤纷多彩的种桑养蚕的诗歌也证明了这一点。

  种桑养蚕早已成为我们先民生活的一部分,众多出土文物上出现的桑树形象也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证。我国出土的绘有精美采桑图的战国青铜壶充分展现了早期的桑树形象,描画了“女执懿筐……爰采柔桑”的生动场景。成都百花潭出土的宴乐水陆攻占铜壶,第一层镶嵌饰有采桑场面,身着上衣下裳的妇女坐在树上采摘桑叶,篮子吊挂在枝干上。由此可见,桑树树型高大,需要攀爬才能采到桑叶。河南辉县出土的采桑纹铜壶的桑树图形,与人等高,还有山西出土的铜豆上铸有一组采桑图,几个婀娜女子围绕着桑树,伸手即摘,这两件铜器上的桑树当属低干型,由此可以分析到:此时已培养出了地桑、鲁桑等适合采摘的桑树种苗。


 2、《山海经》中的神话蕴含的丝绸文化

    我国作为丝绸文化的发源地,各地各民族都流传着丰富优美的关于桑蚕的神话故事。《山海经》中记载的传说充满神秘和悱恻的感情色彩。

    2.1“帝女之桑”与“女子呕丝”

    《中山经》记载:“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据《太平御览》记载,这里有一个悲凄的传说:南方赤帝的女儿学道得仙,居住在南阳鄂山(今河南泌阳境内)的一棵桑树上,赤帝恼羞成怒,放火焚烧,其女随即升天,从此桑树就有“帝女桑”的别称。其实,这个古老的传说正好印证了先民们“男人主耕,女人主桑”的分工模式。

    无独有偶,“女子呕丝”的传说似乎也印证了女子在丝绸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海外北经》中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踞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欧丝”亦即“呕丝”、“吐丝”。据推测,这里的“一女子跪在树上吐丝”就是在江南一带广泛流传的“蚕马”传说的雏型。晋代《搜神记》对于这个凄美的神话有细致的描述,大意是这样的:一女子想念远在外乡的父亲,向家中的白马许诺:如果白马能找回父亲,她就嫁给白马。白马载着父亲如期归来,却被知道真相的父亲杀死。马皮曝晒于庭,女子在一旁玩耍,一阵风起,马皮竟然将女子裹挟而去。“后经数日,得于大树之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身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

    2.2神树崇拜

几千年来桑树还成为我国神话传说中一种神树的原型,正因为桑树在先民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它才被艺术加工频频出现在古老的帛画、石刻砖画和各种文字中,被赋予神圣瑰丽的意象特征。

    《海外东经》有文字“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太阳载着神气的三足乌在扶桑旁升升落落。在先秦典籍里,“扶桑”就是“扶木”,也有称谓“若木”、“建木”的,叶似桑树,枝长达数千丈,两两同根生,相扶相持,故曰“扶桑”。《辞源》对扶桑是这样解释的:“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扶桑总是伴着太阳的升起而出现,足见扶桑的神圣和尊崇。神树不是桑树,却以桑树比拟命名,由此可以推测:桑树在先祖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笔者认为扶桑就是古老的植物崇拜,是以桑树为原型创造的神树,正如印度的植物崇拜是菩提树一样。

    在我国考古史上不乏这样的例证: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秘玄妙的青铜通天神树,柔枝弯悬,九只鸟儿站立枝头,这里的鸟代表着九个太阳,正与我国神话中九个载着太阳(内有大鸟)出现于东方的扶桑形象相吻合;山东嘉祥武侯祠石刻画像树,虬枝盘节,桑叶繁茂,鸟雀旋飞其间,啄食桑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桑树造型;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楚国帛画是一幅构思奇特、玄妙壮观的艺术珍品,T形帛画的右上方绘有一轮红日,日中立一金鸟,红日下方两条应龙飞舞于扶桑树和九只太阳之间,从造型上看,那株神树枝条绵长柔韧,叶形极似桑叶。桑树充当着神话中的天界不可或缺的角色。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0-31 20:2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9 0
    不小心灌水了。。咳咳。。角落里反省去。。

不过楼主啊。。你咋知道咱需要的就素这样的内容呢。。

嘿嘿。。好好好。。全收藏了。。改天慢慢看。。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