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专卖制度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175 回复:5

[宗教民俗] 盐铁专卖制度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清明

ZxID:172723


等级: 热心会员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8 0
盐铁专卖制度
[size=4]      大家都知道盐铁两物历来由官家掌管,我有兴趣了解一下其发展及原由。资料参照[color=#6699cc]凤凰网[/color]及[color=#6699cc]拙风文化网[/color]整理。 
[img]http://www.wuyuelaw.com/Upfiles/2008212115713920.jpg[/img]

      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对某项产品的生产、买卖进行垄断的制度,在中国古代,专卖往往被称为“禁榷”。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国家控制工商业的最主要的法律工具。利用这一法律制度,国家得以垄断一些日常工商用品的生产、销售,利用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利润。其中盐、铁是中国古代专卖立法的最主要对象。
[color=#6666cc]【出于我的认知,专卖物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高额林润自不必说,与此同时,倘若转手他人,不仅官家收益减少,经济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而且在灾祸之时,怕是见机抬价,有伤国本。】[/color]

[b]盐铁专卖制度的源起[/b]

        盐铁专卖制度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不过据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盐铁专卖这种制度始于西周末年,周厉王是推行这一制度的鼻祖。当时为了抑制庶家经济的增长,从生产到流通领域全面垄断了盐、铁等山泽之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推行的“官山海”,才是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的最初形式;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盐铁专卖制度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b]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b]

[color=#6666cc]【当时历史老师和我们说到盐铁制度,也提到其在汉武帝时期的作用,所以在这里就直接介绍当时的盐铁专卖制度】[/color]
      秦灭六国,为四海作统一之制,全然是为汉朝开路。而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而中国之体制与治国理念,基本于汉代定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事”,汉亦是多有创获,汉武帝时候更是基本开创中国第一大封建帝国之盛况。武帝好大喜功,后人褒贬不一,而对于其内政外交,皆赖帝国财政之倾力支援,其中之功,则首推理财家桑弘羊推行之盐铁政策,所谓盐铁政策主要就是把本来属于民间的盐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专营,同时兼有均输平准改革币制等经济措施,国库由此获利良多。[/size]
[size=4][color=#6666cc]【优点之一可见,充盈国库,同时也保证了边防军饷内需】[/color]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对山林川泽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不与民争利”。汉高祖刘邦之时,已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听民自由开采。吕后在位期间,虽然一度对盐、铁私营有过“禁令”,但文帝即位后,实际上仍是“纵民铸钱、冶铁、煮盐”,继续放任私人对盐、铁的产销。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的这些宽松的经济政策,“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疆族于京”。
      当时出现了大量的靠经营冶铁、煮盐发家致富的商人,如鲁人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蜀的卓氏、程郑,南阳孔氏,也是由于“大鼓铸”,又“通商贾之利”,富至巨万,腰缠万贯。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盐、铁商的财力不断膨胀,他们不仅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命脉,甚至俨然成了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严重危及到封建国家的统治。汉武帝中期,由于多次大规模地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接连不断,致使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然而,“富商大贾,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在这种情形下,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御史大夫张汤“承上旨”,请求“笼天下盐铁”。汉武帝于是起用盐铁大商出身孔仅、东郭咸阳和洛阳大商人之子桑弘羊等人,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专卖。《史记•平准书》中记载:
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待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二人言利事析秋毫矣。[/size]
[size=4][color=#6666cc]【打击地方豪强,抓住经济命脉,加强中央集权】[/color]

[b]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的具体方法[/b]

    《汉书•食货志》记载:
        大农上盐铁臣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臧,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使仅、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故除盐铁家富者为吏。吏益多贾人矣。
        对于盐,采用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食盐专卖制度,即在产盐区设立盐官,由官府另募平民制盐,并提供制盐的锅(“牢盆”),再由官府全部收购,并运往各地出售;对于铁的专卖与盐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是完全由国家垄断的形式,因为铁是铸造兵器的重要原料,“为天下之大用”,它一旦落入豪民手中,易成奸伪之业,对中央政权的统治极为不利,必须由国家严格控制和掌握,同时,大规模的生产比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更经济,更有利于推广与普及新式的铁制生产工具。基于以上原因,铁的生产、销售大权就完全掌握在政府的手中,“非众庶所宜事”。
      汉武帝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地盐、铁产区,选用有管理经验的盐、铁富商充任盐官或铁官,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盐、铁专营机构。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样,国家就垄断了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为了保证盐铁专卖制度的实施,西汉政权还在法律上规定了对于违反这一制度的行为的制裁方式。
[color=#ff3300]私盐罪[/color]:元狩五年规定:“敢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韦昭注:“钛,以铁为之,著左趾以代刖也。”这是对私盐处罚的最早规定。
[color=#ff3300]矫制罪[/color]:《二年律令•贼律》:“矫制,害者,弃市;不害,罚金四两。”在《汉律摭遗•贼律》中列有“矫制”一目,沈家本依据如淳注将“矫制”分成大害、害、不害三等。据《汉书•终军传》中记载: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颛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正二国废,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盐铁。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邪?将势宜有余,而吏不能也?何以言之?偃矫制而鼓铸者,俗及春耕种赡民器也。今鲁国之鼓,当先具其备,至秋乃能举火。此言与实反者非?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枉尺直寻’,孟子称其不可;今所犯罪重,所就者小,偃自予必死而为之邪?将幸诛不加,欲以采名也?”偃穷诎,服罪当死。军奏“偃矫制颛行,非奉使体,请下御史征偃即罪。”
[img]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UploadPic/2007-5/20075701158730.jpg[/img]

[b]盐铁专卖制度的影响[/b]

      优点以上【】内我已经提到。下面说说其弊端。
      盐铁新政,一因触及豪族大贾实际经济利益,二因意识形态上宗法管仲公与法家之轻重说,与儒家黄老皆有背谬;三因专卖政策实施上的技术问题,百姓对官方盐铁的质量多有不满;所以民间亦有颇多怨声。另外,盐铁专营的丰厚利润,容易滋生官场腐败,且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历朝盐铁贪腐之案屡见不鲜。[/size]

[size=4]PS:【】的为我再看了网上资料后的一点点想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希望以上聊有所帮助~[/size]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9 0
已审。。亲完善了素材关于古代盐铁的内容
shmily33

ZxID:10724094


等级: 热心会员
づ ̄ 3 ̄)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3 0
板凳~
盐铁这种东西在古代就是活生生的money啊~

兮衡

ZxID:11339421

等级: 明星作家
配偶:齐小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3 0
在古代这个一般是官营的好像
要是被谁私营的话,肯定是暴利啊

囧妹好囧

ZxID:13701066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2-18 0
这个制度是汉朝开始完善的吗?

楼主留言:

汉武帝时期,我记得历史书上是这样写的

梅韵流芳

ZxID:11667504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3-17 0
国有企业雏形啊这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