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千叟宴』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759 回复:2

[宗教民俗] 『盛世千叟宴』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桜陌°

ZxID:8937447


亲爱的七夕快乐=3=。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0
『盛世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千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千叟宴上每桌共有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具体为金玉汤(永福镇)、寿桃(桃城)、麻菇献寿(百寿镇)、果汁鸡球(三皇乡)、佛果酿(龙江乡)、马蹄胶(苏桥镇)、常安宫丁(永安乡)、板峡竹鱼(堡里乡)、锦寿面(罗锦镇)、福敬亲人(广福乡)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干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清帝康熙为显示他治国有方,太平盛世,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曾邀集了全国有声望的老人逾千人,在乾清宫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千叟宴”。出席宴会的一位老者,鹤发鸡皮,精神矍铄,一问之下竟是与会者中古稀之年的最长者。康熙心中大喜,不禁吟出句上联:

  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

  要求在座的人对答下联。座中一位学识渊博、才智机敏的大臣纪晓岚,即时应对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呀。”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是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螯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奥,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嗨,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他们造就了朕哪,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朕年近七十了,临朝听政有六十年了,养育皇子皇孙还有曾孙一共是一百三十三人。从炎黄甲子年到今天,一共有三百多位皇帝临朝听政吧,朕是年事最高,在位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这要感天动地呀,这要敬颂苍穹呀,啊,当然这和在座的列位臣工也是分不开的,大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来呀,皇子皇孙们,替朕向各位老人们敬上一杯,记着,每一桌每一个人都要敬到咯。”


[color=#ff0000][backcolor=#6666cc][size=2]康熙五十二年千叟宴[/size][/backcolor]
[/color]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玄烨帝60岁生日,(又称万寿节)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见《康熙实录》卷254)在北京,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康熙帝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畅春园正门前首宴汉族大臣、官员及士庶年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诸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者均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并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三月二十七日,在畅春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八旗大臣、官兵及闲散人年90岁以上者7人,80岁以上192人,70岁以上1394人,65人以上1012人,其他礼遇如前。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宴请70岁以上的八旗老妇,90岁以上者就席宫门内,80岁以上者就席丹墀下,其余都在宫门外。这次参加宴会的满汉耆老多达6600余人,加上人数不详的八旗老妇,肯定不下7000人,其盛况一时竟传为佳话。

[backcolor=#6666cc][color=#ff0000][size=2]康熙六十一年千叟宴[/size][/color][/backcolor]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这也是康熙皇帝人生旅途的最后一年。正月初一日,宫中举行新年朝贺礼,饱经风雨而又对自己六十年帝业颇感满意的老皇帝,作了《六十一春斋戒书》诗,诗云:

  [color=#0000ff]性理参天地,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经书辅国朝。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勿劳民力尽,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莫使俗氛嚣。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不误农桑事,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须轻内外徭。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风高林鸟静,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雨足路尘清。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视察焉能隐,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行藏岂可摇。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桑榆虽景暮,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松柏后霜凋。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长养春容盛,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宽严君德调。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倦勤应不免,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对越愧明昭。
[/color]
  这次设宴的由头是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正月初二日,在紫禁城乾清宫前,设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65岁以上者680人,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出来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初五日,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退斥人员年65以上者340人。康熙皇帝赋七言律《千叟宴》诗一首,“千叟宴”遂由此得名。


[backcolor=#6666cc][color=#ff0000][size=2]乾隆五十年千叟宴[/size][/color][/backcolor]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宴会在乾清宫如期举行,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士农工商、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回部、西藏代表、西南土官及朝鲜贺正陪臣之年过60者3000余人,共聚一堂。整个宫内觥筹交错,熙熙攘攘,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席间,乾隆帝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百岁老人郭钟岳倍受赏赍。随后,乾隆帝按康熙帝《千叟宴》诗原韵再赋《千叟宴》诗:

  [color=#0000ff]抽秘无须更骋妍,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惟将实事纪耆筵。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追思侍陛髫垂日,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讶至当轩手赐年。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君酢臣酬九重会,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天恩国庆万春延。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祖孙两举千叟宴,
[/color]
[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史策饶他莫并肩。[/color]
[color=#0000ff][/color]
[color=#0000ff][/color]
[backcolor=#6666cc][color=#ff0000][size=2]嘉庆元年千叟宴[/size][/color][/backcolor]  

        乾隆六十年,85岁的老皇帝决定明年正月将皇帝大位传给第十五子,并借归政大典之机,再次邀集各方老人来京共享这最后一次“千叟盛宴”。由于乾隆帝届时年已八十有六,所以要求外地来参加者应在70岁以上。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日,在宁寿宫的皇极殿开宴,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其仪率多由旧,而盛事实视前有加”。(见《国朝宫史续编》卷42)当时的席位安排如下:内外王公、贝勒贝子、台吉、一二品大臣席在殿内,朝鲜、回部、西藏、暹罗、安南、廓尔喀等地区来客在殿廊下,三品大臣官员在丹陛甬路,四品以下有职官员在丹墀左右,其余拜唐阿、护军、马甲、兵民、匠艺等均在宁寿门外。皇子、皇孙、皇曾孙、元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敬酒,侍卫等给众叟依次行酒,并承旨分赐食物。另加恩著赏百岁老人熊国沛、邱成龙等六品顶戴,其余90岁以上者受七品顶戴。(见《朝隆实录》卷1494)乾隆帝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在酒宴上仍豪迈不减当年,
[ 此贴被粉粉團子在2009-10-30 23:11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30 0
的确是听说过这个千叟宴。。

但是咱对千叟这个词。。有阴影。。唉。。太杯具了。。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31 0
千叟宴。。

知道、、、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