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发展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本土☆少女漫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719 回复:6

[人文通史] 漫画发展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本土☆少女漫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葉修

ZxID:8596186


等级: 派派督察
配偶: 周澤楷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独上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8 0
漫画发展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本土☆少女漫画☆
[backcolor=#FFFFFF][table=69%][tr][td]

[b]日式漫画溯源及发展史[/b]

漫画(manga)

  词源:“漫画”从意思上讲也许可以叫做“卡通/cartoon”或是“讽刺漫画/caricature”,但这些并非其本义。

  漫画(manga)这个词是1814年由著名的北斎かつしか最先提出,他用来描述三卷绘画作品,作品的内容来自神话、历史和日常生活。这个词来形容那种自由随意夸张的风格。在汉语和朝鲜语中也用这两个字。这个词首先用于卷图,“漫画”并不是西方所谓的“卡通/comic”或“卡通书/comic books”。也不是所谓的“连环画/sequential art”或“画书/graphic novel”〔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这种词语用法是否妥当。象graphic novel这词也是美国一个出漫画系列的出版物名字,高桥的人鱼系列就登在此〕。

  漫画历史可追溯到十二世纪的“鸟獣戯画”,这是真言宗庙堂里经常见到的绘画形式。用淡淡的着色来描绘拟人(神)化的鸟兽。现代的漫画包含了很多日本传统绘画如“禅画”(禅宗派的传道启示图)、“大津絵”(流行的幽默画,大津是地名)、“狂画”(描绘希奇古怪事情的版画)和“春画”(描绘色情内容)。十九世纪又出现了“鲶絵”(描绘社会动荡和自然变故的)。1862年,出现了欧洲式的讽刺漫画。1877年出版了《团团珍闻》,里面使用了许多气泡式的对话框和欧洲技法。第一个四格漫画是1902年出版的铅字对话的漫画。二十年代以后,很多日本漫画家受到了美国风格的影响,并也进入的大众领域。

  漫画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并未有如今的流行度,是手冢治虫在五十年代早期开始为漫画杂志作画。手冢尝试了包括日本传统技法在内的各种技术。他特别喜欢电影,所以在他的漫画中改编成电影的都有很高的质量。手冢对动画性很感兴趣,他曾在六十年代末在迪斯尼学习(1994年迪斯尼的动画《狮子王》被认为抄自手冢六十年代的《森林大帝》)。手冢没有照抄迪斯尼的风格,他努力去理解角色绘画和故事情节的关系。最后终于引导出了一种清晰的日本式绘画风格,并循此道路促进了漫画产业发发展。六、七十年代很多著名的漫画家都曾经是他的助手。

  海外方面,日本漫画几乎遍及整个亚洲。在台湾,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私印的漫画,这些都非常便宜,随处可寻,也与原著很相似。他们朴素的翻译和几乎没有阻碍的审查制度令这些漫画忠实地保留了原有的风味。1992年台湾的反盗版行动(亚洲其他地区亦是如此)促进了这些盗版商去购买翻译权而使他们合法化。今天,漫画在台湾急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专营的书店和图书馆。少女漫画、同人志和日本主流画家(如CLAMP)也跟着发展(据说青年漫画不太流行是因为强制兵役的缘故)。台湾的本土漫画也孕育了很多漫画家,有些也被翻译成了日文。一些台湾漫画家还专职于日本的漫画杂志。

  香港的漫画杂志《Family Comics》年年都有漫画新闻、评论和主题的翻译,但在1993年停刊了——因为版权问题。今天,身价和质量要求日益上升的漫画翻译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大的、合法的商业行为。那些在亚洲广为人知的《龙珠》或是《灌蓝高手》之类的少年漫画在香港更是流行。

  在韩国,日本漫画和杂志也越来越普遍。韩国盗版漫画最近也消失了,变为向日本漫画交翻译版税。韩国市场大概分成两类:少年漫画杂志和更多的少女漫画杂志。战争题材的也很受欢迎。

  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很多六十年代的漫画被翻译成了本地语言。原版日文和中文翻译版能在所有马来西亚的大城市中找到。一些儿童漫画(比如《机器猫》)已经翻译成了马来语。但是,在马来西亚一般不能保留漫画中的“性和暴力”。新加坡亦是如此,为了符合当地法律规定,进口的很多日本杂志被删减了。

  漫画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数情况,西方读者是通过动画认识漫画的,在主流渠道,动画更容易得到。现在,漫画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非常流行,大部分的题材都能卖得很好。在美国,近十年来,翻译的漫画进入了卡通商店,带来一些理解上和文化氛围上的小小冲撞。书一般都是三十页左右,日本称之为“翻訳コミックス”或“英语版”,而不叫“漫画”。卡通师如Adam Warren和Ben Dunn也使用动画作为他们的主要灵感来源。一些美国爱好者也画一些动画同人志并出售,少数容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已经被美国卡通的“主流”所接受。

[b]中国漫画发展简史[/b]

  漫画,乃绘事中简笔而注重意义之绘画,其“漫”字,与漫笔、漫谈这“漫”字用意相似。漫笔、漫谈 在文体中是随笔、小品文,而漫画是 画中之随笔、之小品,一般亦随意取材、篇幅短小,通过写实、比喻、象 征、假借、夸张、点睛诸法表现精粹内容。 
  
  我国绘画源起,三代以前因记载弗详,已不可一一稽考。求诸史实,有可得而述者,当肇创于虞舜时期。史载有巢氏创木器、图轮环,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是殆我国绘画 之发端。迨仓颉出,观魁 星曲轴之势,察龟文山川之迹,随体诘诎而制象形文字,我国绘画的雏形已具。由是日渐发展,迄今四千余年历史,绘画于艺术中蔚成大国,影响世界颇远。 
  
  而漫画在我国,不足百年历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其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一睹初期漫画之余韵。 
  
  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更准确地说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 ”,漫画 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七十年间,我国漫画后来居上,备极绚料,如奇花异葩,毕呈瑶苑,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七十年间的漫画作品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b]少女漫画发展史[/b]

何谓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少女漫画?

第一代

  少女漫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开始面世。二次大战後,日本社会正在重建,成人大多投入重建社会的阵营而外出工作。儿童没有成人陪伴,就需要一些物品磨时间。因此,漫画需求增加,漫画的供应也相继增加了,少女漫画亦应运而生。

  最初的少女漫画全都是所所的”贷本”漫画。贷本漫画的意思是指那些未经月刊或任何杂志连载就直接出单行本的漫画。而现今的少女漫画大师大部份都某些漫画月刊连载,如《少女comic》、《花与梦》等等。

  少女漫画的诞生是由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瞬臄U展,有幻想、文学、历史、科幻(SF)、古代历史浪漫等等。以萩尾望都、竹宫惠子、大岛弓子作中心,使以後的作者们有一个范畴、模式可依据,池田理代子、山岸凉子、清池保子等一群有著自我独特个性的风格亦由此展开,而其中亦以悲惨孤独心理而见称的三原顺、树村已亥最为著名。而正统少女漫画方面,仍然大放异彩,如大和和纪、美内铃惠等等。  

1965-1975年这十年间,第二代少女漫画就在以独特风格、题材多的新人与正统少女漫画的旧人不断努力下,逐渐进行变革,佼佼者有那州雪绘、大岛芳子和中山星香等。  

第二代少女漫画的特色是画面华丽,故事结构紧密,舞台宏大,大多是长篇。剧情的推进是作品的重点。故事背景多为现代日本以外,幻想成份高。她们开创了漫画界的『新浪漫派』,笔下的主角大多不是少女,而是性徵未分化的少年,可说是日後日本漫画界的『少年爱』潮流的始袓。

第三代:黄金代 

  代表作者:田村由美、成田美名子、清水铃子、朝雾夕、日渡早纪、秋里和国、冰川今日子...

  1975年後,少女漫画的阵营已有二万个後备军。每月至少有一二十个新人出现。「24年组」活跃以後的新人,作品题材亦不断扩展,如同性恋、近亲相奸等敏感题材也出现了,具魅力的作品像解除封印般不断涌现,超越者屡见不鲜。如<双星奇缘>的成田美名子、<月之子>的清水铃子、齐藤千穗、赤石路代、吉田秋生、树夏实等等,尚有正统少女漫画的忠贞份子,如名香智子、惣领冬实及谷地惠美子等右少女漫画界发光发亮。

  等三代作品的事重点介乎剧情与角色的内心之间,著重剧情的推进之馀人物描写也细腻,类型也越多越多元化。这一代作者辈出,数也数不清,在少女漫画的历史占很重要的地位。

第四代:新浪潮代

代表漫画家:Clamp、尾崎南、高河弓、田村由美、麻麻原绘里依

  第四代可算是少女漫画经历40年後的一股清流。第4代少女漫画家在各最前线活跃,犹如香港某大导演讲感觉,因此这群新时代女性称为『新感觉派』,更形成一股新浪潮。她们并没有大出版社支持,也没有庞大的宣传攻势,更非各出版社的新人赏出身。但是她们在推出单行本前的同人志时代已经获得不少fans支持,佼佼者有尾崎南、Clamp、高河弓等。

  第4代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新鲜的感觉。故事奇想天开,笔触华丽大胆,作品标榜尚色本身的吸引力,有偶像化的倾向。主题多探讨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如同性恋、女权主义。环保问题等等。角色比较理想化。不太著重剧情,著重表达作者的主题思想。

总结

  40多年的发展後,已大放异彩,不再局限於爱情主题,画风也不再是著眼於男女角,男女不分的男角,题材和画风多姿多彩,而且主题之大胆、咋舌尤胜少年漫画。在这个渐趋中性、氻女角色不再二元划分的年代,少女漫画并非只是少女读者的恩物。总之好漫画是无份读者阶层的。

[b]本土新漫画发展小结[/b]

种子时期

  1994年的一本《画书大王》一声春雷,首先推出了纯本土新漫画!发掘出了中国第一代新漫人,颜开‘郑旭升‘陈翔‘赵佳‘自由鸟‘姚非拉‘田宇‘柴美华‘林意菲……。令多少人热血沸腾,至今难忘但是……《画书大王》才出了一年左右就因某种(有多种传言版本)的原因停刊了!又有多少读者能忘记那天天跑书店等到的结果呢?呜呼~~ 

萌芽时期

  1995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了“5155”工程!让《画书大王》的悲剧不再重演。在这个大环境下,本土新漫画开始发芽!出现了《少年漫画》‘《卡通王》‘《北京卡通》‘《科普画王》‘《漫画大王》‘《金虹》……等几本优秀漫画刊物。而《电子游戏软件》‘《少男少女》‘《中外少年》《科幻世界》等也开辟了漫画园地,上面有了朱卫强‘雨辰…的影子!
  同时也出现了本土漫画爱好者组成的“同人志”团体!一个天地初开的良好开端!

幼苗时期

  1996年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首批原创漫画单行本《雪椰》‘《小山日记》‘《倩女幽魂》‘《花妖》‘《无痕》,令人感动!
  1997年战火纷飞,香港《文化传信》公司在大陆举办了“文传杯”短篇漫画大奖比赛;《卡通王》的“狮王杯”;还有《中外少年》‘《少年漫画》‘《卡通王》‘《科幻世界画刊》‘《少年世界》携手推出的“97中小学生漫画擂台奖!一时风起云涌!着实令本土漫画多了一份生机!

成长时期

  1998年至今,可喜新人辈出,画手的画技和内容有了很大进步!各漫画社招兵买马,形成了风格独立的不同漫系!《少年漫画》的生活风格;《卡通王》抒情风格;《北京卡通》的趣思风格;《科普画王》的幻想风格;《科幻世界画刊》科幻风格;《漫画大王》的传统风格;《金虹》的港版风格!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999年也就是上个世纪末,“火神”举办的“紫光杯”网络单幅擂台奖闪亮登场!令本土漫画又有了一个新的载体!
  2000年,新的世纪,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寻找中国漫画那阵纯纯的本土香味!!!

[b]台湾漫画发展史[/b]

  漫画,轻松幽默、易阅读、读者年龄层广,是在各式出版品中商业性性格最好强的,跟着漫画衍生而出的产品,其中之利润更是令人眼红!
在亚洲甚至世界来讲,日本漫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日本漫画家半世纪的努力也为日本赢得"漫画王国"的美称,台湾漫画也是在它的影响下不断成长。

一、早期台湾漫画发展概况 

  早期台湾漫画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如贫富差距,物价飞涨,贪官污吏等,漫画几乎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

1、台湾本土漫画第一代的兴起

  1927年据说有杨国城和陈继章二人在《台湾民报》以一幅政治漫画绘台湾总督站在资本城结果被警察拘留20天。有人认为能从漫画看出政治自由和程度,例如台湾早期漫画多是政治漫画,不然就是民族意识浓厚的漫画。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胡台湾第一们漫画家之称的鸡笼生,他的《鸡笼生漫画集》第一集1935年出版。

  1945年第一本综合杂志《新新》月刊,由几个具有 强烈民族意识和热心文化的青年陈家鹏、王花叶家宏、洪晁明等四人,他们无疑是台湾本土地一代漫画先锋,《新新》月刊共发行了八期,因为经费问题而结束。而几乎和《新新》月刊同时,王朝宗的长篇漫画,特别标出北京语漫画《水虎传》第一集出版,这是台湾光复后第一次边环漫画单行本。这是光复初期文化转型现象。一年后他出版了另一本三国志连环漫画《貂婵》,另外还有《小剑侠》、《梦见芭蕉扇》等,他可以说是台湾连环漫画的第一人。

2、报纸为早期漫画的摇篮

  早期漫画都集中在报纸上,并以政治漫画为主。1949年漫画家梁又铭、梁中铭创办了第一份大型漫画刊物《图画时报》三日刊内容包括《国际政治漫画》、《社会漫画》、《幽默漫画》、《连环漫画》,主要画家除梁氏兄弟,还有牛哥、何超尘、罗辅闻等。但因为发行不到一年就亏损了两万元(当时的币值),就被并入了《中央日报》。 后来在1955年时停刊。《新生报》在1950年开辟了全页的《新生漫画》,后来更扩大为两大版,第二版大量增加幽默漫画,和原有的政治漫画连环漫画形成当时两大漫画阵营。

  1950年11月创刊的《中国劳工》半月刊,历史悠久也是杂志中最重视漫画的刊物,在初期不但容纳了最多的漫画作品,也网罗了最多的漫画作家。为早期漫画的发燕尾服尽了心力,有推动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

  1953年10月大型漫画刊物《民风画报》创刊,张我风发行,李敬宏主编。每一期除了刘成钧的《时事漫画》、梁乃予的《社会漫画》吴廷标、张尼的《民歌漫画》,并有胡三元的《怎么画漫画》专栏,连环漫画则有牛哥的《四眼田鸡传》、王小痴的《黄瑟女郎》,每期并预先公布主题自由投稿的集体创作,以一个题目漫画家做不同的表现,形成一大特色。

  1957年3月25日,台湾中国美术协会主办的第一届漫画展览会北中山堂开幕,观众踊跃盛况空前,各报争相报导,文艺作家评介,一致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展出。综合以上的每个漫画作品来看,大多是具有相当教化意味的作品,虽然轻松但不失文学家为社会尽心力的入世思想,或嘲讽、或警示、或教化民心、或发抒民族情感,还没有出现像现在所流行的漫画这种纯粹是叙述故事的漫画。 

3、儿童漫画的蓬勃与漫画的低潮期

  1951年以后各报儿童漫画流行,如:牛哥的《牛小妹》、刘兴钦《小丁丁》、卢安然《中华儿女英雄传》等,报纸的连环漫画每日见报,吸引读者,如篇幅有限,不如杂志刊载量大,故事连惯性强,有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造成儿童漫画刊物的兴盛,其中有不少众所皆知的漫画偶像,如:叶宏甲《诸葛四郎》系列、陈定国《吕四娘》、刘兴欠《阿三哥》和《大婶婆》,为当时的青少年留下不少童年回忆。50到60年间,由于连环漫画的审查制度执行的偏差,成了连环漫画创作的枷锁,使很多漫画家搁笔或转业,加上此时开始流行起外国漫画,造成漫画界的低潮,人才培养的断层,日本漫画后来又大举入侵,所以五、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习惯看日本漫画,而现代漫画创作多是日本风格的原因。

二、台湾漫画的黑暗期 

漫画衰退的征兆,在于良莠不齐的出版品,导致政府必须管理而引起。政府委由国立编译馆以漫画审查权来严审,每每修改或严禁出版,改变了原来的荣景结构,漫画业者大多改行或休业,以租售本开启的台湾漫画,在1970年后正式走向黑暗期。而接续的却是台湾漫画20年的盗版史……

  其实说是盗版也不客观,因为对1975年间的出版业来说,未经授权而印制无邦交国的著作物,其实是很普通的,因为那时尚未有著作权的观念。从杂志型的《漫画大王》到首次以豪华版36开本介入市场的《化身博士》,正式揭开盗版漫画史的序幕。从设立生产线到量产的翻制,版本也有变化,每一欠改变,就会有垄断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稿源都控制在几家出版社手上,以东立和大然两家占有率最高,竞争最烈。东立在全盛时期还高居75%的占有率,可见当时出版业垄断的事实了。而其实也都要怪罪于出版法不完整的关系。东立出版社早期也出一些具有教育意味的漫画,但乏人问津,差点被挤出漫画界,幸好以一套《好小子》畅销全台,对日式风格的漫画经营也独到。从办《东方漫画周刊》到《新少年快报》带动漫画业界,俨然以业界龙头大老自居。 

三、台湾本土漫画的兴起



  虽然七八十年代,台湾盗版漫画非常猖獗,但是仍有不少本土漫画家在这艰难时期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出版台湾漫画作家绘制作品的《时报出版》,从1981年起办《欢乐》, 以郑问和蔡志忠的伤口展开本土作家创作的生机,而且中国时报所办的《漫画大擂台》,就渐渐有新人被拔擢进入《欢乐》,如萧言中、麦仁杰,孙家裕等,不过《欢乐》并不是走日式风格的漫画杂志。

  1981年后,漫画杂志开始纷纷创刊,如:骏马《汉堡》、华尚文化《周末漫画》另有《星期漫画》、《漫画秀》、《漫画剧场》等。这时期造就不少漫画家,像《汉堡》的高永、张静美,《周末》的游素兰,《星期》的曾正忠、林政德、阿推……等专以连环漫画式创作的漫画家。由于盗版的风气影响,整个漫画界自然受到日本风格所影响,1966年以后出生的漫画工作者,大多受到日本洗礼,接受象是手冢治虫的漫画表现手法。

  这时新闻评论漫画开始兴起。1981年后,漫画评论漫画在经济起飞的台湾里也找到发展空间,每一份报纸几乎有一、二专业的评论漫画家,如:中国时报的CoCo、自立的渔夫及罗庆忠、民生报的老琼、朱德庸等,每个人的立场鲜明,画题辛辣,而报禁一开放,也都能站尽版面,很受欢迎。

  而和评论漫画同时的,四格漫画也是随报业兴盛而起1981年各报纸的非新闻竞争白热化,中时用了敖幼祥的《乌龙院》,顿时四格漫画的前景看好,各大报纷纷采用,如:CoCo的《二马》,老琼的《蔡田开门》、朱德庸《又响炮》、渔夫的《渔夫评论》、蔡志忠的四格系列化中国经典作品,都是为人所知的好作品。朱德庸的伤口已经有香港版、韩国版及新加坡的英文版,萧言中的《丛从赤子心》更是一付进军国际市场的架势,人物的造型、漫画规格都瞄准了国外的报纸连载。四格漫画格式简单,对白少,是最具国际观之类型。

  1991年正当盗版市场以三十六开本加书衣的方法,仿制日本漫画,市场供不应求,也预警了正式授权的“版权化”时代的来临。当时有不少热门漫画少年志配合各社推出的漫画单行本,台湾出版的日本漫画,几乎成了日本漫画出版在台湾的缩小版。由于盗版时代各家出版社对市场操作熟悉之便,很快就占满盗版退去后的市场空间。目前来讲,仍旧是以《东立》和《大然》的占有率最高,全数按日本漫画的编辑方向作业,配合新出现的台湾漫画家,在市场上在为主流。渐渐的,漫画有了大型作家签名会、有因为漫画分龄而出现不同年龄所看的漫画发展,如:《青年的尖端》、《儿童的青文》、《成人的时报》。1992年开始版权化以后,出版社开始考虑自身能拥有多少漫画人材,而开始寻求或培育新的漫画家,像练任《风靡一世》、李勉之《Miss阿性》赖有贤《小和尚》……等好手,市场瓜皆有口碑的新作家。

  随着台湾漫画家不断成熟,不少伤口渐渐走向国际舞台,如郑问以其画风成功登陆日本,在日本漫画上连载,台湾韩星四小龙为之折服,据了解德法的版权亦已售出;林政德以《YOUNG GUNS》这一系列走红,产品已从纸制品到动画录影带,法国版权也有洽谈。
总之,台湾漫画的成长如同台湾文化和经济成长的过程,一路走来荆棘满布,但台湾漫画界整体的努力,是值得被肯定的。

[b]香港漫画发展简史[/b]

  香港漫画在清末期间已有记载。广东南海人何剑士是香港漫画的拓荒者。当时,他不满朝廷腐败,在上海及香港各大报章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漫画。后来,另一位香港漫画先驱,广州画家郑磊泉应香港梁国英药局之邀,来港编绘<<人鉴>>画册。可惜,郑氏在<<人鉴>>画册出版前一年,即1919年去世了,未能亲眼目睹这本被誉为香港第一本漫画集的问世。这两位香港漫坛巨人逝世后,漫画界曾经沉寂一时,各报刊的漫画仅靠当时在报社内的一些电版美术人员支撑大局。 

  直到1934年<<工商日报>>的<<漫画周刊>>出现,香港漫画才蓬勃起来。40年代初期,不少内地漫画家来港寄居,如广州的李凡夫.林檎。潘醉生,上海的叶浅予。张正宇。丁聪.. .等等,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师。他们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局势吃紧,避难来港。他们合租了坚道十三号A旧式楼宇一层,著名的“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也设在这里。

  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办了“现代中国漫画展”,掀起了香港漫画第一个高潮.这次漫画展,也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漫画展。画展以抗战为主题,参展的画家三十多位,全是中国一流漫画家,展览期不到四天,观众有三万多人次,与当年(1939年〕的香港人口相比,可以说是创记录的。 

  战后至50年代中期,部分漫画家先后返回内地,香港漫画活动又沉寂了一段时间,到1959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漫画工作者李凡夫。李凌翰。陈子多。区晴。黄蒙田。郑家镇等人合资,出版了一本<<漫画世界>>半月刊,再度掀起香港漫画界的第二个高潮. 

  香港早期的漫画,多以单格或近似插图的方式,内容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或者是时事讽刺画,与今天的连环漫画大不相同。

  今天香港漫画的变革是在1967年之后,它受外国漫画的影响很深,因为这时香港无线电视大量推出日本动画片,如<<绿水英雄>>。<<柔道小金刚>>. <<铁臂阿童木>>.<<青春火花>>和<<超人>>等,机敏的漫画出版商乘机大量翻印这类漫画,此时,一直深受中国漫画熏陶的青年漫画家也受到不少冲击和影响。黄玉郎。上官小宝。上官小强。等人纷纷仿效,投入新型连环漫画创作,他们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出版上也形成自己的模式,从而带动和影响了整个香港漫画界和漫画出版业. 

  在60年代末,老派漫画如许冠文的<<财叔>><<神笔>><<神犬>>.王泽的<<老夫子>>.宋三郎的<<傻侦探>>和司徒庸的<<傻大姐>>等,仍有一定的市场,但到了70年代,便敌不过具有电影感和分镜头式漫画的武打技艺及社会写实的连环漫画了。 
 
  由于当时的连环漫画(又称公仔画〕与香港社会风气一样,也受到欧美性解放的影响,有部分作品过分渲染色情和暴力,因而引起香港社会各方人士谴责。
[/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Karling|韵。在2010-08-30 04:25重新编辑 ]
辞。

ZxID:472023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巫婆smil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8 0
呐呐

我觉得你这个玄呐~
K
鬼君

ZxID:12316804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9 0
你这个也太
我纳凉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30 0
已审
绯荧之玥

ZxID:3099959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5-09 0
真是长知识了。,没想到漫画还有这么一段是啊
yeaory

ZxID:1798247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14 0
原来西方国家漫画开源也不晚呀
yingling115

ZxID:12907096

等级: 热心会员
你的心容不下我,不是你的心胸太狭窄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26 0
嗯嗯嗯~~喜欢滴说~
快快乐乐找乐子看帖子~~~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