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前秦印至明清现代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601 回复:4

[人文通史]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前秦印至明清现代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葉修

ZxID:8596186


等级: 派派督察
配偶: 周澤楷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独上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8 0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前秦印至明清现代印
[backcolor=#FFFFFF][table=69%][tr][td]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的。了解篆刻艺术,必须首先了解印章艺术。

[b]前秦印:形态各异[/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1] [/align]

  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玺印的用途也逐渐扩大。这些玺印大多和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相合,其中也有许多是春秋时代的,很难分辨。在战国时,各国文字各不相同,反映在玺印中的文字也不相同。这些玺印的印形、文字的安排,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性,反映了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的生动局面。

[b]秦印:简洁、明晰[/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2] [/align]

  秦印即秦统一中国后的官私印玺。"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在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3] [/align]

  战国时,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因此要统一政令就极不方便。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整理文字,力求简洁、易认;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外形基本上是方的,笔画是圆转的。它第一次把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固定了部首、偏旁。由于玺印基本上是方的,为了制造玺印的方便,又定出一种专门用字叫"摹印篆",以便以圆适方。把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印"。这种玺印的改革是在文字改革的轨道上进行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秦始皇在位时间不长,所以这时的印章艺术尚不成熟,它只是在战国玺印与汉印之间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b]汉及魏晋南北朝印:端正庄严[/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4] [/align]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印章的使用范围更为扩大,印章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开始,西汉印章承袭秦印制度,明显的标志是白文印用边框,后来渐渐去掉边框,在文字上也更方整、工致,表现出一种端正庄严的气象,反映了汉代强大昌盛的威仪。到了东汉,由于手工业更为发达,印章制作趋于精致。印章文字在摹印篆的基础上,笔画加以屈曲延伸,叫做"缪篆"。如果说把秦印的改革比喻为"品种的改良",那么汉印可说是这种"品种改良"结出的硕果。后来魏晋、南北朝的印章,基本上承袭汉印。不过,由于文字演变发展,隶书、楷书相继出现后,人们对篆书的书写距离远了,所以印章中篆书的书法水平不及汉印。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5] [/align]

  汉代的印章从表面上看方正平直,其实变化很多,风格不一。这时印章艺术已深入到文字书法的线条中去,不像战国玺印那样从象形上去表现,而是讲求典雅质朴。后来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基本上继承汉印传统。

  汉印大体上有平实、浑穆、方刚、峭拔、圆转几种风格。同时,由于国家强盛统一,在官印中又出现了一种赠给兄弟民族的印,另外,词句印的文字渐多,图画印的样式更加丰富,都较战国时有了很大发展。

[b]唐宋元的印章:庄重端雄与清秀雅致[/b]

  自晋代使用的文字实行楷书以后,人们对篆书疏远了。过去的公私文书写在竹、木简上,这时已可写在绢纸上;古代的玺印是盖在泥土上作封志的,现在的印可以用住硃或墨色涂盖在纸上,所以自南齐以后,因绢纸宽度大,官印也放大了。

  在唐、宋时,印章的制作已渐趋寂寞,这与官方的铸造限制有关。唐代的官印形体放大,已和私印"分道扬镳"(战国、秦、汉等官玺印和私玺印形体相差不大),私印的铸作当然受到影响;宋代大中祥符五年,官方曾经禁铸私印,并规定私印只能用木雕刻,面积不过方寸,所以唐、宋时期私印流传很少。但另一方面,唐、宋的书画艺术却发展起来,不少名家把印章用于书画,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述了晋到唐钤于书画上的印有五十四枚,褚遂良在摹《兰亭帖》上用了"诸氏"小印。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8236] [/align]

  到僧怀素用汉代"军司马印"钤在得意的书法作品上。皇帝欣赏过的书画,也要盖上"御览"等印章,这就出现了一种"鉴赏图书印"。文人雅士们对印章的欣赏,兴趣日益浓厚。唐代赫赫有名的宰相李泌,特刻有"端居室"一印,开了"斋馆印"的风气。宋代著名词人姜夔有"鹰扬周室,凤仪虞廷"一印,八个字隐含自己的姓名,很有趣,将过去词句印的内容,融入了文学意味。由于宋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是摹集古印谱,这更引起了文人们的注目, 说著名书法家米芾曾经自己试着刻印,一时传为美谈。

  这些情况表现出,唐、宋进期的印章艺术从表面上看是"衰落"了,但从印史内部去观察,它是在变化、发展。唐、宋以前的印章完全是为实用,由于它的艺术性很强,所以称为实用艺术;到了唐、宋时期,在实用的基础上已逐渐趋向于欣赏。以前印章是由工人铸造的,这时文人们已开始试刻,这就使印章艺术趋于质的渐变。所以,我们从印史上来看,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元代统治者出于本民族的习惯不重视篆书,官印也有用八思巴文的。宋代有一种押字印,元代私印也提倡用押印朱文,形式不一,有方形、圆形、长方形、葫芦形等等。有的刻一字楷书,有的姓用楷书,下面花押,有的只有一个花押。这类印在印章中也别具一格,有一种朴拙的美。

  在元代,汉印传统表面上已衰竭,但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却仍在收集古印,珍藏印谱,成为一股"暗流"。一种细朱文印成为时尚,直到赵孟睢⑽崆鹧艿热搜芯坑⊙В榭霾牌鹆撕艽蟊浠
辞。

ZxID:472023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巫婆smil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8 0
不错~
加分吧~
嗷呜·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8 0
支持大K  不错的帖子啊 版主就加分吧 看每天大K辛苦的

鬼君

ZxID:12316804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9 0
我有一枚秦印 很漂亮
不过现在一般普通的章泥都不敢用 反而会弄花章

楼主留言:

潇洒哥乃那么强大·

葱白个~

咱就是看图片过个瘾什么的~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8-29 0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