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朝皇子名称规律(转)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590 回复:11

[人文通史] 简述明朝皇子名称规律(转)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朽木夜翼

ZxID:2448383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懿轩°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29 0
简述明朝皇子名称规律(转)
[backcolor=#FFFFCC][table=100%][tr][td]  [color=#66cccc]
昨天在自己空间里刚说完五行与明朝皇位的关系,便有人提出意见,说这只是巧合。说实话,这个我也是以前看书时得知的,虽有去进行确认,但仍然不知为何作此排序。照那个说法,首先得排除朱元璋。毕竟他是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取“朱重八”一名自然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到以后做皇帝。即使后来改为了“朱元璋”,那也是起义之初,未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并非已建立明朝。所以倘若要说名称按五行之排序,应该是从他儿子开始的。                       

  朱元璋的首个儿子取名为朱标,建国后也一直被视为“未来国家领导人”,重点栽培,而朱元璋对他也抱有很大期望。可朱标为人仁慈,甚异于朱元璋的张扬。在一次争执中,朱元璋见儿子太过仁慈,不服于自己主张,竟冲动地将椅子砸去,虽未使之受伤,但也吓坏了身子,既而便落下重病而亡。可能大家对此人较为陌生,因为相对来讲,朱棣的知名度更大,其原因在于“靖难之役”。此役中,燕王朱棣不服于其侄子削藩,而又久存反抗之意,便起兵靖难,称为清君侧。即为朱允文清除身边之小人,其理恰似西汉的七国之乱,而目的亦是夺权篡位。
                     

  从这两人名字中,即标、棣,不难看出,它们都是同一偏旁的,均为木字旁。而去查下资料,亦可知,但凡朱元璋之子,其名均为木字旁。譬如当时被朱棣利用,一起靖难的宁王朱权,之所以利用他,是因为看重他手中掌握着的朵颜三卫,属蒙古骑兵,战斗力强。若要靖难,朵颜三卫不可缺少。另外的皇子我也不多做介绍,毕竟不是很出名,要说有些较熟悉的,也就被削的几位藩王。
                       

  以此可见,朱元璋之子名均为木字旁。而后,朱棣靖难夺权,其侄子朱允文被迫流亡,有多种关于他去向的说法,再次不做多列举。朱棣即为帝,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儿子的名。长子朱高炽、三子朱高燧的炽、燧属火,而二子朱高煦的煦在现代汉语中为四点底,我本以为这是个例外,而大鲵告我是字亦可算火字旁,方才知晓。确实有些孤陋寡闻,在此谢矣。汉王朱高煦绝类朱棣,也深得所爱,唯独缺乏帝之智慧,对皇位蠢蠢欲动。在建文朝时,朱高煦尝代父进京,方孝孺见其象,便断言此人定不服朝廷,且终不服其父。果不其然,朱高炽死后,朱瞻基将即位,汉王朱高煦乃不忍,起兵反之。不过由于缺乏他父亲当年的条件,叛乱很快被扑灭。
                       

  朱棣死后,高炽登基,不至一年便亡,而多子,且名均为土旁。长子朱瞻基便是一例,次子朱瞻墉、三子朱瞻垠亦如此,另外诸子也不例外。朱瞻基打小也非常聪明,朱棣立他父亲为太子,一部分原因就是有这么个聪明儿子。仁宗和宣宗虽合起来也仅统治了十一年,却延续了成组的盛世,且注重农民生活,深得民心。是故史书称这段时间为“仁宣之治”,类于西汉初之“文景之治”。
                       

  朱瞻基但有儿子,为朱祁镇和朱祁钰,亦同为金字旁。明英宗朱祁镇经“土木堡之变”后北狩,朱祁钰即其位,统治八年间,固立其子见济为太子,而不久则亡,因无子故太子之位一直空缺。后遭南宫复辟,复立见深,后为宪宗。自此,已一循环。按主线路下来便是: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金)、朱见深(水)。后来朱见深儿子朱佑樘又是木字旁,便开始循环。
                           

  不仅是皇帝的儿子如此,藩王的儿子也是如此。自朱棣削藩后,藩王的军事实力大大降低,对朝廷也几乎没有什么威胁。但称号依旧存在,且也按皇子名称的规律取名。明武宗朱厚照本无子,按照祖制,应该是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当皇帝。朱厚熜与朱厚照是兄弟,且熜与照也均为火字旁,这和上面所讲的煦是一个道理。到明末时,明思宗朱由检也是即其兄朱由校的位,名也是同一片旁,为木字旁。以此见来,不仅是皇帝,连藩王的儿子取名都是要按五行的顺序来。
                       

    可问题就在这里,倘若真如此,为什么是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而不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金木水火土呢?这才是要解释的重点,主要因为皇子的名是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果排序起来便是:“木火土金水”,正好吻合。相对的朱高炽乃朱棣之子,故有炽字,表火。朱瞻基乃朱高炽之子,故有基字,表土。以此类推,便可以非常容易的解释明朝皇子为何按如此顺序派了。再强调下,五行在这里排序不是按我们平时念的顺序,而是相生的顺序。
                         

    而在朱棣后,所有皇帝的名称不仅是最后个字有讲究,即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而且第二字也是早有规定的。建国后,朱元璋采用了辈分命名法,限制了后代取名的要求,关于这个还有一首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所以不管是藩王还是皇帝的儿子,都必须按此规律来取。按主线来看,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厚照的弟弟,所以也为厚)、朱载垕、朱翊钧(这个够懒)、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校的弟弟,故为由),全部符合此顺序,无一例外。而这首诗的后半部分,由于明朝在崇祯时期就灭亡了(南明不算),从而没有继续下去。
                           

  但是就算是最后称为亡国之君的崇祯,他给皇子去名字依然按照这个规律,比如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慈灿、四子永王慈焕等。在李自成进京后,崇祯并另他们逃离皇宫,自己也持剑砍杀子女。不能说是心里变态,只是他不想让他的孩儿像北宋靖康之变那般受到奇耻大辱。
                           

  我想从这两方面,已经把明朝皇子的名称规律说的很清楚。一方面是最后一字,按五行相生的规律来排序。还有一方面是第二个字,是按太祖定的“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顺序轮转。[/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30 0
古代取名很讲究。
zlg80215

ZxID:1149996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30 0
古代人镇痛苦呀
风斜微

ZxID:10178139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30 0
这个我在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也有看到。只不过我觉得应该有人帮助朱元璋起名吧。要不然老朱那水平居然能选那么多个字么……虽然可能可以……【望天】,咱不随便乱议历史人物。
不过咱最喜欢朱佑樘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芳躅

ZxID:8765071


等级: 专栏作家
配偶: 春蘅
不见方三日 世上满樱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30 0
现在的话取名字好听就行了……
古人真是会讲究

淡黃柳

ZxID:10879767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14 0
古代人比現代人更懂有內涵
意氣之盛,士所不能忘也。流極之運,有生所共悲也。
weisen4022

ZxID:10204095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7-16 0
受教了···多谢楼主哦
Gwynne

ZxID:10597016


等级: 热心会员
你 不 勇 敢, 没 人 替 你 坚 强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7-16 0
原来
残月紫痕

ZxID:832977


等级: 热心会员
耽溺于极致的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7-17 0
引用
引用第3楼风斜微于2010-03-30 19:13发表的  :
这个我在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也有看到。只不过我觉得应该有人帮助朱元璋起名吧。要不然老朱那水平居然能选那么多个字么……虽然可能可以……【望天】,咱不随便乱议历史人物。
不过咱最喜欢朱佑樘了~~~


咱也有看明朝那些事,朱元璋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事也会找事干,老朱的文化水平其实不算很差,虽然是自学成才,但是最终水平还是可观的,单从文化水平上来讲还要比他儿子朱棣强呢!不过他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日期,元代的老百姓名字都那个样,命名依据就是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这还只是朱棣家的,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每个人子孙名字的中间字都让他给规定好了……
最后一个字同辈的倒都是同一偏旁
这个规定最大的缺陷就是用到最后没字用了……

小新寻蜡笔°

ZxID:10262996


等级: 热心会员
你破碎的梦的碎片刺进了我的胸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7-18 0
这样呀
白浅麦子

ZxID:1252721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7-19 0
弄个名字嘛。。。。。。
幽訾

ZxID:12709582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7-19 0
很复杂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