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后们~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681 回复:1

[人文通史] 明朝皇后们~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euwangxi

ZxID:2168368


等级: 热心会员
冷~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6-10 0
明朝皇后们~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年),父马公,母郑媪,皆早卒。马公素与红巾军首领善,遂以女托郭子兴,后以此女嫁朱元璋。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朱元璋称帝前后,从帝给以很多帮助。生子5人: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秦王樉,晋王棡,成祖棣,周王橚。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年51岁。太祖甚悲恸,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永乐元年(1403年)六月上尊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谥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
明成祖仁孝皇后 
  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1362-1407年),濠(今安徽凤阳)人。中山王徐达长女,幼贞静纯明,好读书。洪武九年(1376年)册为燕王妃。“靖难”兵起,燕王带兵袭大宁,建文帝之将乘间进围北平,时世子朱高炽留守,城中备御多禀命于仁孝皇后。城内兵少,仁孝皇后激劝将校士及民妻,着甲登城拒守,北平得以保全。燕王即帝位,册为皇后。曾进言:“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帝皆嘉纳。成祖登极之前,其弟徐增寿曾将建文帝之情况密报燕王,因遭建文帝杀戮。此时帝欲赠爵,仁孝皇后力言不可。帝不听,封定国公,命其子景昌袭,仁孝皇后曰:“非妾志也。”竟不谢。仁孝皇后并谕六卿词翰诸臣命妇曰:“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
  生子3人:长子仁宗高炽,次子汉庶人高煦,三子赵王高燧。生女4人: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咸宁公主。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卒,年46岁。谥仁孝皇后。六年葬于北京长陵。洪熙间上尊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明仁宗诚孝皇后 
  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1442年),永城人。父张麒,以女贵,先授兵马副指挥,进京卫指挥使,卒。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仁宗朱高炽即位,册立为皇后。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卒,宣宗朱瞻基即位,尊为皇太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卒,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先立为皇后时,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宣德初年,做皇太后时,军国大议多禀听其裁决。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宣德四年(1429年)与帝共谒长、献二陵,帝亲自佩櫜鞬骑导,畿民夹道拜观。过农家,召问老妇,谈对如家人。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从臣大学士等请见于行殿,太后慰劳之,且曰:“尔等先朝旧人,勉辅嗣君。”太后对其家属甚严,弟升甚淳谨,但仍不许预议国事。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方9岁,大臣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曰:“毋坏祖宗法,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司礼太监王振受宠于帝,太皇太后有警觉,故太皇太后在世时,振不专大政。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卒。上尊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氏(?-1462年),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父邹忠,永城县主簿。孙氏幼有美色,方十余岁,成祖命太子妃育之,后宣宗即位封为贵妃。明朝规定,皇后有金册、金宝,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因贵妃受宠,特命赐予金宝,贵妃有宝自此始。宣宗胡皇后无子,妃亦无子,乃暗取宫人之子为己子,即英宗。由此宠眷益重。胡皇后乃上表逊位,请早定国本。遂于宣德三年(1428年)废胡皇后,册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卒,英宗朱祁镇立,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俘,景泰皇帝朱祁钰即位,十二月加上尊号“上圣皇太后”。英宗在掠营,太后曾数寄御寒衣裘。英宗还,以太上皇居南内,太后数入省视。石亨等人夺门复辟先密告太后,许之。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辟,废景泰皇帝仍为郕王,加上太后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徽号亦自此始。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卒。上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而英宗生母无知之者。 明英宗孝庄睿皇后 
  明英宗孝庄睿皇后钱氏(?-1468年),海州(今江苏东海)人。父钱贵,以燕山护卫副千户从成祖北征,升为中军都督,追赠安昌伯。正统七年(1442年)正月册立为皇后。英宗被俘,倾中宫所有以佐迎回。其间夜哀泣呼天,倦即卧地,损一股,又以哭泣过甚,损一目。英宗在南宫,郁郁不乐,孝庄睿皇后曲为慰解。“夺门之变”后,景泰皇后复降为郕王妃,钱后仍以礼待之如妯娌。钱后无子,周贵妃有子,立为皇太子。有太监请于皇太后,立贵妃为皇后,立即遭到英宗申斥。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卒。宪宗朱见深即位。宪宗生母周贵妃不欲与钱并尊,宪宗不敢违抗,乃令廷议。大学士李贤、彭时力争,乃定两宫并尊,且尊生母周贵妃为太后,钱后并特加“慈懿”二字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1468年)慈懿皇太后卒,周太后不欲与钱后合葬,大臣们一致认为英宗与两后合葬是“礼之所合,孝之所归”。几次疏争,仍令别择葬地,最后百官伏哭于文华门外,表示不得合葬之旨不退,自巳至申(6、7个小时)始得允。是年七月上尊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但仍是合葬而异隧 。
明英宗孝肃皇后 
  明英宗孝肃皇后周氏(?-1504年),昌平(今北京昌平)人。庆云侯周龙女。初,英宗郊猎,逐兔入其家,家人逃匿,此时周氏十岁许,而未躲匿。英宗异之,携入宫中。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皇子朱见深,即宪宗。天顺元年(1457年)始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四月加上徽号“慈圣仁寿皇太后”。是年八月宪宗卒。孝宗即位,十月加上尊号:“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孝宗避宪宗万贵妃害,生于西宫,以后还至宫中,其母妃不久即死,周后育之,因此孝宗事太后亦至孝。
  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卒。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但朝中大臣议,仍称太皇太后。嘉靖年间始定题主(牌位)曰皇后,不系帝谥“睿”字,以别嫡庶。
明宪宗孝贞纯皇后 
  明宪宗孝贞纯皇后王氏(?-1518年),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父中军都督王镇。宪宗为太子时,英宗为其择配,得12人,从中选出王氏、吴氏、柏氏3人留宫中。天顺八年(1464年)宪宗即位。先选吴氏,立而后废,十月立王氏为后。时万贵妃殊得宠,王后“终其身不得十幸”,然亦无所妬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卒,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圣康寿太皇太后”。
  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卒。上尊谥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
明孝宗皇后 
  明孝宗皇后张氏(?-1541年),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张峦,太学生,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是年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后与帝爱笃,宫中同起居,无别宠,如民间夫妇然。孝宗颇优礼外家,追封后父张峦为昌国公,封后弟鹤龄寿宁侯、延龄建昌伯,为后立家庙十分壮丽。鹤龄、延龄并注籍宫禁,纵家人为奸攫利,开店肆,截商货,强取田舍子女,门客豪奴凌虐缙绅,篡取狱囚,市津垄断,莫敢问。皇后亲族皆封官。有明一代,外戚之宠无过张后者。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武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慈寿皇太后”。武宗卒时,江彬等怀不轨,赖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世宗朱厚熜。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加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其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应为太皇太后)。后世宗对张太后日惭淡薄,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大婚时,初传昭圣懿旨,又改为其祖母宪宗宸妃邵氏寿安太后懿旨,大学士杨廷和力争勿改,乃正。嘉靖三年(1524年)世宗生母兴国太后诞辰,敕命妇朝贺,燕赉倍于平常。及张太后诞辰,则敕命免贺,朝臣多人疏谏应朝贺,皆得罪,终罢朝贺。并改称圣母为伯母。
  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卒,谥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明武宗孝静毅皇后 
  明武宗孝静毅皇后夏氏(?-1535年),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父夏儒,封庆阳伯。正德元年(1506年)册立为皇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卒,世宗入承大统,次年上尊号曰“皇嫂庄肃皇后”。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卒。先从大学士张孚敬言,上谥为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早有异议,认为皇帝、皇后均谥12字,于此仅用6字不合礼法。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终觉张孚敬之言非是,敕曰:孝静皇后用6字与武宗皇帝12字不相匹配,乃改谥12字为孝静庄惠安肃温城顺天偕圣毅皇后。
明世宗孝洁肃皇后 
  明世宗孝洁肃皇后陈氏(?-1528年),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父秀才陈万言。嘉靖元年(1522年)九月册立为皇后,十月又封文氏为恭妃、张氏为顺妃。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一日帝与后同坐,张、文二妃进茗,帝循视张妃手,陈后生气,掷杯而起,世宗性严厉,亦大怒,陈后惊悸,堕胎致死。谥悼灵,葬昌平县九龙山南之袄儿峪。嘉靖十五年(1526年),礼部尚书夏言请改谥,乃改曰“孝洁”。世宗卒,子穆宗朱载垕即位,于隆庆元年(1567年)上尊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朝圣肃皇后。后迁葬永陵。
明穆宗孝安皇后 
  明穆宗孝安皇后陈氏(?-1596年),通州(今北京通县)人。父锦衣卫副千户封固安伯陈景行。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册封为裕王朱载垕妃。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卒,裕王朱载垕即位,以明年为隆庆元年,正月册陈氏为皇后。后无子多病,乃居别宫。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卒,神宗朱翊钧即位,上尊号仁圣皇太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三月加上尊号仁圣懿安皇太后,十年(1582年)加上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初,神宗为太子时,每晨谒奉先殿、朝帝及生母毕,必至陈后所问安,陈后闻履声辄喜。既嗣位,孝事两宫依旧。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卒。八月上尊谥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
明穆宗孝定皇后 
  明穆宗孝定皇后李氏(?-1614年),翼城(今山西翼城)人。父武清侯赠太傅、安国公李伟。李氏先侍穆宗于裕王府,生神宗朱翊钧。穆宗即位后,于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册封为皇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卒,神宗即位,上尊号“慈圣皇太后”。旧制,天子立,尊先皇后为皇太后。若另有生母称太后则加徽号以别之。是时,太监冯保欲媚神宗生母,请大学士张居正下廷臣议,乃尊孝安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神宗生母曰慈圣皇太后。仁圣居慈庆宫、慈圣居慈宁宫。后张居正请太后照管年仅10岁的小皇帝朱翊钧,乃徙居乾清宫。太后教帝颇严,帝或不读书,即令长跪。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出。帝在西苑曲宴,内侍歌新声不能,帝即拔剑击之,并戏割其发。太后得知,令帝草罪己札,并长跪,至涕泣请改乃已。万历六年(1578年)帝大婚,太后返慈宁宫,尚嘱张居正朝夕进诲。是年三月加上尊号为慈圣宣文皇太后。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累加尊号为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煮皇太后。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卒。上尊谥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合葬昭陵。
明穆宗孝懿庄皇后 
  明穆宗孝懿庄皇后李氏(?-1555年),昌平(今北京昌平〔人。父德平伯李铭。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册封为裕王朱载垕妃,生世子朱翊釴,5岁夭折。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卒。穆宗即位谥世子为怀宪太子,谥妃曰孝懿皇后,封李铭为德平伯。神宗即位,上尊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
明神宗孝端显皇后 
  明神宗孝端显皇后王氏(?-1620年),祖籍余姚(今浙江余姚),生于京师。父王祎,以恩泽封永年伯。万历六年(1578年)册立为皇后。性端谨,贤而多病,不能育。恭妃王氏生光宗朱常洛,郑贵妃又生福王朱常洵。郑贵妃专宠,王皇后谦退,役使不过数人,忧郁不能堪,后皆不计较。正位中宫42年,以慈孝称。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卒。光宗即位,上尊谥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育圣显皇后。 
明神宗孝靖皇后 
明光宗生母,郑贵妃专宠,一生不得幸,郁郁而终。
明光宗孝元贞皇后 
  明光宗孝元贞皇后郭氏(?-1613年),顺天(今北京)人。父博平侯郭维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为皇太子妃。时李选侍(后封为康妃)擅宠,太子妃不得近,间被责骂,积忿沉疴,未见太子登极,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谥恭靖。熹宗即位,上尊谥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 。
青青125

ZxID:2501451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6-10 0
没有图,想知道长什么样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