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粹之《易经》详解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3090 回复:43

[人文通史] 国学精粹之《易经》详解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lucialee

ZxID:383914


等级: 热心会员
【塞壬の歌】被缚的英雄,我的歌声是你的坟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0
— (qianwen) 素材区已有分类,无须在标题上另加分类提醒,如:【国学精粹】所以此类题目我都将删除或转换保留,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1-04 15:37) —
===================
===================
又是一个相当的长的帖子……
晕乎乎~~晕乎乎~~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文化宝藏。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是最高明的帝王学、领导学,也是最高明的谋略学。


有人说看不懂……所以加点基础知识吧……
若是看看玩的当然会很茫然,其实只要细读,在文中相关地方的都有注释的


基础知识:

    《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

    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用“一”代表阳爻,用“--”代表阴爻,每三个爻,组成一个挂,共八种形式。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

    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

    爻题。易卦的爻题,以“九”标示阳爻,以“六”标示阴爻。又以初、二、三、四、五、上标示从下至上各爻的顺序。就各爻在全卦中的关系而言,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而二、五又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中位,初、四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下位,三、上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上位。《文言》还将二看作地位,五看作天位,三看作人位。阴爻、阳爻在这些位置上的分布构成了一定的爻位关系。爻位关系是分析各爻意义的一种重要依据(详见各爻分析)。

目录
《易经》(十挂一楼)
按卦序查阅
上经
1.乾为天2.坤为地3.水雷屯4.山水蒙5.水天需 6.天水讼7.地水师8.水地比9.风天小畜10.天泽履
1楼:
11.地天泰12.天地否13.天火同人14.火天大有15.地山谦 16.雷地豫17.泽雷随18.山风蛊19.地泽临20.风地观
2楼:
21.火雷噬嗑22.山火贲23.山地剥24.地雷复25.天雷无妄 26.山天大畜27.山雷颐28.泽风大过29.坎为水30.离为火
下经
3楼:
31.泽山咸32.雷风恒33.天山遯34.雷天大壮35.火地晋 36.地火明夷37.风火家人38.火泽睽39.水山蹇40.雷水解
4楼:
41.山泽损42.风雷益43.泽天夬44.天风姤45.泽地萃 46.地风升47.泽水困48.水风井49.泽火革50.火风鼎
5楼:
51.震为雷52.艮为山53.风山渐54.雷泽归妹55.雷火丰 56.火山旅57.巽为风58.兑为泽59.风水涣60.水泽节
6楼:
61.风泽中孚62.雷山小过63.水火既济64.火水未济

相关典籍:7楼
《周易·系辞》
《周易·说卦传》
《周易·序卦传》
《周易·杂卦传》

附录:8楼
六十四卦读音


*************************************
粗体为挂名

为天第一

【原文】 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 ①乾,卦名。 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 《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 《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天的功德超出万种
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注释】 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古人以《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凡六篇和《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凡四篇,合称十翼。用十翼以释经,故又称《易传》。②乾,天。元,始,犹言创始。③资,凭借,依赖。④统。统率。统天,犹言统属于天。⑤品,品类。这里用如动词,有繁殖义。品物,繁殖万物。流,这里引申为赋予。流形,赋予形体。⑥大明,高亨说:“《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甚是。终,谓日入;始,谓日出。”⑦御,《集解》引苟爽曰:御者,行也。”上古神话,日乘着六条飞龙拉着的车子,以羲和为御,运行在天空。⑧保,保持。合,调整。大和,大读为太。太和,指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调顺谐和的关系。利,施利。贞,中正。《彖》、《象》释贞多用此意,与经意有出入。⑨庶,众。庶物,犹言万物。首出庶物,当指天的功德超出万种物类。咸,皆,周遍。

【原文】 《象》曰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
【译文】 《象辞》说:天道刚健,运行不已。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自强不息。
【注释】 ①象,《易·乾》疏:“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后人用文字以释万物之所象,故曰象。”《象》,易传名,十翼之一。它主要是依据卦象、爻位对卦辞、爻辞进行解释,评价,推衍。其内容贯穿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②行,王引之说:“行,道也。天行谓天道也。”君子,指德才兼备的人。《象辞》释卦辞,通常将卦象所表示的自然现象与人的品德行为勉强地联系起来加以阐发。

【原文】
初九①:潜龙勿用②。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文】
初九:潜藏的龙,无法施展。
《象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因为初九阳爻处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压抑难伸。
【注释】
①初九:爻题。易卦的爻题,以“九”标示阳爻,以“六”标示阴爻。又以初、二、三、四、五、上标示从下至上各爻的顺序。就各爻在全卦中的关系而言,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而二、五又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中位,初、四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下位,三、上分为下卦与上卦的上位。《文言》还将二看作地位,五看作天位,三看作人位。阴爻、阳爻在这些位置上的分布构成了一定的爻位关系。爻位关系是分析各爻意义的一种重要依据(详见各爻分析)。②潜龙勿用,比喻君子压抑予下层,不能有所作为。

【原文】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①。
《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译文】
九二: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喻指君子走出了压抑的低谷,正开始谋取能够广泛施予德泽的社会地位。
【注释】
①见,读若现,出现。见龙,系“龙见”的倒装,犹言龙出现。在田,犹言出现在大地上。王弼说。‘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王弼对于《乾》卦整体结构的解说颇为有理。本卦阳爻,由初爻而升到上位,爻辞以龙在地下,人间,天空各个层次的变化来比拟这一爻象,从而附会出人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中的自我作用和命运。见龙在田,爻辞以龙出潜在田,表示初九阳爻升进一步,居于下卦中位。此位象极佳,比喻君子挣脱了压抑的处境,开始步予社会生活,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o

【原文】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①,夕惕若,厉,无咎②。
《象》日: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文】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象辞》说:君子整日里勤奋努力,意思是反复行道,坚持不舍。
【注释】
①乾乾,勤奋努力。②惕,警惕。若,助词,无义。厉,危险。无咎,没有灾难。本爻为阳位,居下卦之极。根据《系辞》“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的理论,可见本卦九三之爻,象征着君子处于既可大有作为而又充满凶险的处境之中,如能倍加勤勉戒惧,可以没有灾难。

【原文】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①。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文】
九四:龙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
《象辞》说:龙也许跳进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为而没有灾难。
【注释】
①或跃在渊,九四阳爻居上卦下位,根据《系辞》“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的理论,可见本卦九四之爻,象征着处于进可取誉,退可免难的转折时期。爻辞以龙跃深渊为喻,龙跃入深潭,退可藏身于千仞之下,进可升腾于云天之外,进退有据,潜跃由心,喻指君子处境从容,故无灾难。

【原文】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①。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②。
【译文】
九五:龙飞腾在空中,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龙飞腾在空中,意味着君子大有所为。
【注释】
①飞龙在天,喻君子处尊贵之位。②造,朱熹说:“造,犹作也。”大人造,犹言,(九五爻象表明)尊贵的君子大有所为,大有造化。九五之爻,居阳位,又处于上卦中位,可谓性象相合,所处得当,喻指君子处世得意,其事业如日中天。

【原文】 .
上九:亢龙有悔①。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文】
上九: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
《象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这是警戒人们崇高、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
【注释】
①亢,王肃说:“穷高曰亢。”子夏《传》:“亢,极也。”悔,《系辞》:“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亢龙有悔,以升腾到极高处的龙,喻指身居崇高地位的统治者,脱离臣民,孤高无辅,必遭灾祸。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尽头,在本卦系统中,乃是孤立无援之象。

【原文】
用九①: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 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
《象辞》说:六爻全阳,纯阳纯刚正是天道之性,至高无上,不可能再有别的首领。
【注释】
①用九,《乾》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九”。迥,通。用九即为通九,犹言六爻皆九。属阳性,表示全阳爻将尽变为阴爻。②用九天德,因《乾》卦六爻皆为九,属纯阳纯刚之性,这正是天的品德的最为集中的反映。

【文言】
【原文】 《文言》曰①: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②。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此四德者,故日。“乾。垂、亨、犁、客。”
【译文】 《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注释】 ①《文言》,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两卦的义理。②嘉,《说文》:“嘉,美也。”

【原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①,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②,闲邪存其诚③,善世而不伐④,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⑤,可与言几也⑥。知终终之⑦,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惰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事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注释】 ①遯,本作遁,逃遁。闷,烦闷。遯世无闷,犹言甘心隐居,无所烦闷。②两庸字,李鼎祚说:“庸,常也。”庸言、庸行,犹言日常的言行。③闲,《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④善世而不伐,善,这里用如动词。善世,獬青明导世人向善。伐,夸耀。不伐,犹言不自称其能。⑤知至至之,前至字,名词,发展。后至字用如动诃。⑥今本无“言”字。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今据补。几,《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即今所言事机、征兆。⑦知终终之,前终字,名词,结果。后终字,用如动词。

【原文】 “潜龙勿用”,下也①。“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②。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现在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政治安定。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下也’二字,意不完整;且与下文‘时舍也’、‘行事也’等句结构方式不同;‘下’字上疑脱‘处’,字。王弼注:‘潜龙勿用何乎?必穷处于下也。’似王本原有‘处’字。”②穷,极限,穷极。穷之灾,犹盲事物发展到极限,必遭穷困之灾。

【原文】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②。“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③。“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④。“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注释】 ①文,纹章,此处讲草木生发,大地锦织有文采。明,明媚。②革,变化。乾道,天道。③位乎天德,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此位又称天位。此爻是全卦之主爻,集中体现了天的品德属性。④偕,《说文》:“偕,俱也。”与时偕极,犹言阳爻依次上升,阳气依时旺盛,一同达到了极限。⑤天则,天的法则。 ’

【原文】 乾元亨者①,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②。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注释】 ①王念孙说:“乾元下亦当有亨字。”此说是,今据补。②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犹言周流错综于六个爻位之问的阴阳之爻,发动舒展,沟通反映出天道、地道、人道的情状。

【原文】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①,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②,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③;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重刚而不中,九二阳爻为刚,九三阳爻为刚,所以说“重刚”。九三不在上下卦的中位,所以说“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卦中位即第五爻为天位,下卦中位第二爻为地位,九三之爻即不处上卦中位,又不处下卦中位,所以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田,即指地位。②中不在人位,下卦上位,即第三爻,为人位,九四之爻固不在人位。③合,配合,一致。

为地第二

【原文】
坤①: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②。安贞吉。
【译文】
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注释】
①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②朋,李镜池说:“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①,万物资生,乃顺承天②。坤厚载物,德合无疆③。含弘光大④,品物咸亨⑤。牝马地类⑥,行地无疆?柔顺利贞⑦。君子攸行⑧,先迷失道,后顺得常⑨。西南得朋⑩,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
【注释】
①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②承, 《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③德, 《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④,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⑤品,品类。品物,犰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⑥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⑦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⑥攸,所。⑨常,常道,正路。⑩《彖辞》以“类”字释“朋”,取“同类为朋”之意,与经意不合。凡传意与经意不合之处,译文中显加区别,不另出注。
【原文】
《象》曰:地势坤①。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注释】
①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也。”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①,阴始凝也。驯致其道②,至坚冰也。
【译文】
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
《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许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项安世,惠栋等皆从之。《象》传以‘阴始凝’释‘履霜’二字,非释‘坚冰’二字。若‘坚冰’则是阴已大凝,不得云‘阴始凝’。”履,践踏。②驯,《集解》引《九家易》曰:“驯,犹顺也。”致,推进。驯致其道,犹言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推进。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②。
【译文】
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
【注释】
①习,熟习。 ②光,借为广。
【原文】
六三:含章①,可贞③。或从王事③,无成有终④。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⑤。
【译文】
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但结局还是好的。
《象辞》说: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说明能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而有好的结局),因为他才智广大。
【注释】
①含,高亨说:“含当读为*,*与戡同,克也,战胜也。章,当读为商,殷商也。”②可,称心。可贞,称心的占卜。③王事,李镜池说:“王事,指战争。王训大,王事即大事。古代国家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这里说大事,就是指战争。”④终,古人讲终,多指好的结局。⑤知,读为智。光大,广大。

【原文】
六四:括囊①,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
六四: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
《象辞》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是说谨慎才没有祸害。
【注释】
①括,收束,扎紧。囊,布袋。
【原文】
六五:黄裳①,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②。
【译文】
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
《象辞》说: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
【注释】
①黄裳,王弼说:“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裳,即裙、裤。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②文,《广雅?释诂》:“文,饰也。”衣与裳,都是身上的装饰,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①。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
《象辞》说:龙在大地上争斗,比喻人走到了穷困的绝境。
【注释】
①玄黄,血流貌,借为泫潢。谓血流得多。
【原文】
用六①: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②,以大终也。
【译文】
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
《象辞》说:用六爻辞说利在永远贞正,于此则德业广大。
【注释】
①用六,《坤》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六”。迥。通。用六即通六,犹言六爻皆六。属阴性,表示全阴爻将尽变为阳爻。②爻辞“贞”为卜问之义。《象辞》释为中正、正直。与经意有别。

【文言】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万物而化光②。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③。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④。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⑤,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⑦,正位居体⑧,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⑨,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⑩,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①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②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③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④直,正直,犹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心不乱。⑤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⑥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⑦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⑧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⑨王引之曰:“疑之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均)敌而无小大之差也。”⑩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苟爽本无‘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水雷第三

【原文】 屯①: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文】 屯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占卜。不利于出门。有利于建国封侯。
【注释】 ①屯,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表示雷。坎,表示雨。雷雨并作,环境险恶,故卦名为屯。屯,《说文》:“屯,难也。”“
【原文】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①。动乎险中②。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③。宜建侯而不宁。
【译文】 《彖辞》说:屯的意思是,阴阳之气始相交接,从而险象就产生了。一切生机产生子艰难之中。它具有广大、通泰、贞坚的品德。屯的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坎,坎为雨,雷雨交加,充满宇宙,于是生成草木。这种卦象表明,宜于建国封侯,但是危险而不安宁。
【注释】 ①刚柔句。此释卦名。古人认为刚柔相交,阴阳激荡则产生雷雨,雷雨并作,险象环生,即为屯卦之象。②屯之内卦为震,震为动;外卦为坎,坎为险。所以屯卦之象,又是“动乎险中”。③草昧,章炳麟说:“草昧,借为草木。”

【原文】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①。
【译文】 《象辞》说:屯的上卦为坎,坎为云,下卦为震,震为雷。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是屯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云雷,用云的恩泽,雷的威严来治理国事。
【注释】 ①经纶,《礼?中庸》朱熹注:“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象辞》以治丝之事,比喻规画大事。

【原文】
初九:磐桓①。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译文】
初九:徘徊难进。这是有利于居住的卜问。巫遇此爻,有利于建国封侯。
《象辞》说:虽然徘徊难进,但志行贞正。初九居六二阴爻之下,象征以尊贵而俯顺于低贱,因而大得民心。
【注释】
①磐,陆德明说:“磐,本亦作盘,又作槃。马云:‘槃桓,旋也。’”犹徘徊。

【原文】
六二:屯如邅如①,乘马班如②,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③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④。十年乃字,反常也。
【译文】
六二:逡巡不前。行路踌躇,驾着马车原地回旋,不是前来抢劫,而是迎娶新娘。占得这个女子不能孕育,十年才能怀孕。
《象辞》说:六二之爻预示艰难,因为处在初九阳爻之上。十年才能怀孕,这是反常现象。
【注释】
①屯(zhūn谆)如邅(zhān沾)如,《文选?班固?通幽赋》:“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屯邅与蹇连都是表示艰难的连绵词。如,形容词词尾。②班,借为般,回旋。如,形容词词尾。③贞,卜问。字,妊娠。④乘,凌驾。六二阴爻处于初九阳爻之上,是为柔乘刚之象。

【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①,惟入于林②,君子几③,不如舍。往,吝④。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译文】
六三:追捕野鹿,没有充当向导的官员。思忖着鹿逃入山林。君子机灵,认为不如放弃。深入山林,认为会有危险。
《象辞》说:追捕野鹿,没有充当向导的官员,意在追逐走兽。君子放弃那野鹿,知道深入山林会有危险,因而除此别无他法。
【注释】
①即,孔颖达说:“即,就也。”鹿,《释文》:“王肃作麓,云:山足。”今不从。虞,掌管山林之官。②惟,考虑,思忖。③几,借为机,机智。④吝,贞兆辞,表示艰难。 【原文】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译文】
六四:驾着马车原地回旋,这是寻求婿姻。放胆前进,必定吉利。
《象辞》说:敢于追求,勇于深入,因为其人深明形势。

【原文】
九五:屯其膏①。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译文】
九五:屯积肥肉。筮遇此爻,问小事则吉,问大事则凶。
《象辞》说:“屯积肥肉”,意思是施舍不广。
【注释】
①屯,借为囤,囤积。膏,肥肉。

【原文】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①。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译文】
上六:驾着马车原地回旋,哭泣无声,滴泪涟涟。
《象辞》说:哭泣无声,滴泪涟涟,这种情景怎能长久下去。
【注释】
①泣血,泪尽而继之以血。涟如,犹涟然。形容血泪长流不断。


山水第四

【原文】 蒙①:亨。匪我求童蒙②,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③,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 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轻慢不敬的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
【注释】 ①蒙,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卦名为蒙。②我,筮人自称。童蒙。蒙昧愚蠢之人,指求筮之人。③渎,轻侮不敬,这是指亵渎占筮。

【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②。
【译文】 《彖辞》说:蒙,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可见山下有险是蒙卦之象。艮义为止,因而又有遇险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这是讲占筮者与求筮者的关系是相互和应的。“初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是因为他信仰坚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则。“轻慢不敬的再三卜筮,轻慢不敬地卜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轻慢不敬正是蒙昧无知的表现。将蒙昧无知的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那是圣人的功业。
【注释】 ①蒙,蒙昧,茫然。亨,通泰,通达。以,因为。蒙,亨,以亨行时中,犹言在蒙茫之中,以通达的态度处置进止,既得时宜,又中事机。②此句“蒙”,当指蒙昧之人。养,教养,培育。正,具有贞正之德的人。蒙以养正,犹言将蒙昧之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


【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①。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山下有泉,泉水喷涌而出,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一往无前的山泉,从而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注释】 ①果,《集解》引包曰:“果,谓果敢决断也”。


【原文】
初六:发蒙①,利用刑人。用说桎梏②,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③,以正法也。
【译文】
初六:伐山垦荒,可以利用服罪的犯人。因为解除他们的桎梏前往,结果招来灾难。
《象辞》说:以刑罚惩治罪人是有利的,可以以此来整肃法纪。
【注释】
①发,借为伐。蒙,这里指山上蒙茸的草木。发蒙,犹言割草垦荒。②用,因为。说,同脱。桎梏,枷锁。陆德明说:“在足曰桎,在手曰梏。”③利用刑人,本句“刑人”,刑,为动词,惩罚。

【原文】
九二:包蒙①,吉。纳妇,吉。子克家②。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译文】
九二:包捆割倒的荒草。这是吉兆。筮遇此爻,娶迎妻子,吉利。男女能相配成家。
《象辞》说:男女相配成家,因为九二、六三两爻相近,表示阴阳刚柔相交会。
【注释】
①包,打包捆扎。蒙,荒草。②克,成。克家,犹言成家。


【原文】
六三:勿用取女①,见金夫②,不有躬③。无攸利。
《象辞》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译文】
六三:不要抢劫女子为婚,会遭到武装者的抵抗,丢掉性命,没有什么好处。
《象辞》说:不能聘娶女子,六三之爻居于九二之上,这是以柔乘刚之象,象征着以女虐男,这是悖逆不顺的。
【注释】
①取,《说文》:“取,捕取也”。此处取女,不可径解为娶女,而是抢夺女子成婚。《象辞》解取如娶。②金夫,手执武器的男予,武夫。③躬,身体。不有躬,犹言丧失性命。
【原文】
六四:困蒙①,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②。
【译文】
六四:困怠子伐山垦荒,将遇险。
《象辞》说:为蒙昧无知所困扰,因为离群索居,远离生活。
【注释】
①困,困怠。蒙,犹上文伐蒙之意。《象辞》释困为困扰,蒙为蒙昧,与经意有异。②实,社会生活,社会交往。


【原文】
六五:童蒙①,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译文】
六五:砍伐山木,吉利。
《象辞》说:幼稚蒙昧的人之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注释】
①童,借为撞,撞击,砍伐。《象辞》释“童蒙”,为幼稚蒙昧之义。②顺,柔顺。巽,谦逊,服从。《象辞》释此爻辞,以六五爻象,爻位为据。因为六五阴爻得居上卦中位,又处上九阳爻之下,像人行为得体,服从强者。

【原文】
上九:击蒙①。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译文】
上九:割草伐木。筮遇此爻,不利于充当盗寇,而有利于防御盗寇。
《象辞》说:有利于防御盗寇,因为上九阳爻居于一卦之首,说明臣下顺从拥戴。防御盗寇之举,获得众人支持,必能胜利。
【注释】
①击蒙,意同撞蒙,犹言伐木开荒。


水天第五

【原文】 需①:有孚②,光亨,贞吉③。利涉大川。
【译文】 需卦:抓到俘虏。大吉大利,吉利的卜问。有利于涉水渡河。
【注释】 ①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乾为天,上卦为坎,坎为云。天空浮云积聚,正是降雨在即之象。所以卦名为需。需,等待。需,从雨从而。而是天宇的隶变。需从天雨亦与卦象相吻合。②孚,俘的本字。《周易》多处“有孚”,多指抓到俘虏。③光,借为广。光亨,贞吉,贞兆辞。

【原文】 《彖》曰:需,须也①。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②,位乎天位③,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 《彖辞》说:需,意思是等待。危险在前,人有刚健之德,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照理也不至于困窘穷迫。“需卦具有诚信、正大、通达、贞正的品德”,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所以有利于涉水渡河,所往必有功。
【注释】 ①需,《彖辞》释为须,犹待也。②《彖辞》释“孚”为忠信,光为正大,亨为通达,贞为中正。与经意有别。③位乎天位,《彖辞》此解依九五爻象、爻位为据。需的下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上卦中位,处天之上,故曰位乎天位。

【原文】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 《象辞》说:需的上卦为坎,表示云;下卦为乾,表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降雨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可以宴饮安乐,待时而动。
【原文】
初九:需于郊①,利用恒②,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初九:在郊外等侯,应该照旧等待下去,没有危险。
《象辞》说:在郊外等候,是说不能冒险前进。照旧等待下去,没有危险,这是因为待机而动没有违反正常的原则。
【注释】
①需,等待,停驻。②用,于。利用恒,犹言利于长久等待。

【原文】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①,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②。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译文】
九二:在沙地上等待,稍微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
《象辞》说:在沙地上等待,沙地软柔难通行,将有延误事机之失,这过失在自身。虽然稍微有过错,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注释】
①沙,沙地。沙地难行。需于沙,喻指人处于待机之时而陷入不能迅速反应之境。言,借为愆,错误。②衍,孔广森说:“衍,借为愆”。中,这里指自身。

【原文】
九三:需于泥①,致寇至②。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③。
【译文】
九三:在泥淖中等待,把强盗招引过来。
《象辞》说:在泥淖中等待,泥淖污秽,环境险恶,灾难就在附近。由自己招致了强盗,但郑重谨慎,随机应变,就可不受损伤。
【注释】
①泥,泥淖之地。需于泥,喻指人不善择地,身处险恶之境,将会招来意外之祸。②致,招致,招惹。③敬,郑重。

【原文】
六四:需于血①,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
六四:起初在血泊中滞留,后来从凶险的陷阱中逃脱出来。
《象辞》说:在血泊中滞留,坐等不测的命运降临,六四之爻处在九五之爻的威逼之下,只得顺从强者,听从摆布。
【注释】
①血,血污之地。需于血,喻指人身陷万死之地。

【原文】
九五:需于酒食①,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
九五:在酒宴上等待,这是吉利的占兆。
《象辞》说:有酒有肉,吉利之兆,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象征其人有中正的品德,自能择善而居,处优容之境。
【注释】
①酒食,这里指酒宴之上。比喻人处境优容,升腾待时。

【原文】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①,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②。虽不当位③,未大失也。
【译文】
上六:进入地穴式的房屋,有三位不速之客来到,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
《象辞》说:不速之客来了,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因为全卦阳刚过甚,逼压阴柔,但是上六处阴位,位置合适,所以有惊无险,没有大的损失。
【注释】
①速,召请,延请。不速之客,犹言不请自来的客人。②王念孙说:“吉下当有也字”。③虽不当位,高亨说:“按上六是阴爻,居阴位,正是当位,可见传文有误。疑虽当读为唯。不当作其。篆文其作*,不作*,形近相误”。此说甚是。

天水第六

【原文】 讼①:有孚②,窒惕③,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 讼卦:虽有利可图(获得俘虏),但要警惕戒惧。其事中间吉利,后来凶险。占筮得此爻,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不利于涉水渡河。
【注释】 ①讼,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坎下乾上)。讼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坎,坎为水。《集辞》引荀爽说:“天自西转,水自东流,上下违行,成讼之象”。此言以物象而喻人事,如果人与人相舛,必生争讼。讼,《说文》:“讼,争也。”②孚,古俘字。易卦贞事辞本属实际事务的零散记录,后来拾掇成文,上下文多隔阂难通,为将此断烂文字释读通顺,译文稍加添补。③窒,借为恎。《广雅?释诂》二:“恎,惧也”。窒惕,犹言惧警惕。

【原文】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①,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②。“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 《彖辞》说:《讼》:上卦为乾,乾为刚,下卦为坎,坎为险。为人外刚健而内阴险,这是喜斗好争之性,亦是讼的卦象。“讼卦辞说:人虽有诚信之德,但须警惕戒惧,之所以中间吉利”,因九五、九二之爻居于上下卦的中位,象征刚健之人得中正之道。“后来凶险”,因为诉讼终不获胜。“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因为九五、九二之爻象表明其人得中正之道,必获贵人之助。“不利于涉水过河”,恐怕坠入深渊。
【注释】 ①《彖辞》释“孚”为诚信。②刚,指九二,九五之爻,阳性,为刚,所居分别为下卦中位,上卦
中位,故又曰“得中”,喻人有刚健之性而得中正之道。
【原文】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坎,坎为水,天水隔绝,流向相背,事理乖舛,这是讼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意,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
【原文】
初六:不永所事①,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文】
初六: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稍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
《象辞》说:做事不能持之以恒,说明官司不可能长久打下去。虽然稍有过错,但争讼双方的是非曲直终将辨别清楚。
【注释】
①永,久,持久。

【原文】
九二:不克讼①,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③。无眚②。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上讼下,患至掇也④。
【译文】
九二:讼事失败,归到采邑,三百户奴隶逃亡。没有大的灾祸。
《象辞》说:讼事失败,逃窜回家,这是躲避反讼。小官与大官争讼,败讼而归,势在必然。幸好灾难没有进一步扩大。
【注释】
①克,成功,胜利。不克,犹言失败。②逋,逃亡。邑人,指邑中奴隶。③眚,灾祸。④掇,借为辍,止。

【原文】
六三:食旧德①。贞厉②,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③。
【译文】
六三:依赖先人遗业过活。卜问得险兆,但最后是吉利的。但是,如果服务于王事,谋取利禄,却不会成功。
《象辞》说:依赖先人遗业过活,因为六三爻象表明,居于九四之下,只有凭借祖上余荫才获吉利。
【注释】
①旧德,先人遗业。食旧德,喻指失势贵族依赖先人遗业过活。②贞厉,贞兆辞。贞,卜间。厉,艰难。③上,先人,祖上。

【原文】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①。安贞②,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文】
九四:讼事失败,败讼回家,服从判决。卜问平安,得吉利之兆。
《象辞》说:败讼回家,服从判决,安守本分,不失正道。
【注释】
①复,返回。即,服从。渝,当读为谕。《说文》:“谕,告也”。命渝,这里指判决。②安贞,贞安之倒装。犹言卜向平安。《彖辞》释“安”为恪守,释“贞”为中正。与经意有出入。

【原文】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交】
九五:争讼,筮遇此爻,大吉大利。
《象辞》说:争讼而大吉大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的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原文】
上九:或锡之鞶带①,终朝三褫之②。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文】 年樟踢予人以绅带,但不满一天,
上九:王侯赐予人以绅带,但不满一天,三次赐予三次革夺。
《象辞》说:某人因为讼事而得到赐予绅带的殊荣,这不是值得尊敬的事。
【注释】
鞶(pán盘)带,皮革制威的腰带,大夫以上的官员始得系之。②终朝,犹言终日,即一整天。褫(chǐ齿),剥夺。

地水第七

【原文】 师①。贞丈人吉②,无咎。
【译文】 师卦:占问总指挥的军情,没有灾祸。
【注释】 ①师,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地下有水,数量无穷,水流所向,随势而行。这正是军旅之象,所以卦名日师。②丈人,李镜池说。“丈人,军队的总指挥。丈,古文作从手持杖形*,执杖指挥,也即杖本字”。
【原文】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①,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②,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译文】 《彖辞》说:师,是众多的意思。贞,是中正的意思。能够使正人归于正道,就可以成就王业。九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叫做“刚中”,其余五阴爻和应一刚爻,叫做“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所以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卦象所喻示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哪有什么灾祸呢?
【注释】 ①刚中而应,此以九二爻象、爻位为据,九二阳爻,性刚,而居下卦中位,故曰刚中。应,和应。 ②毒,《释文》引马云。“毒,治也”。俞樾说:“毒,读为督,治也”。

【原文】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①。
【译文】 《象辞》说: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像“地中有水”,这是师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容纳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养大众。
【注释】 ①容民畜众,同义异文,犹言收容、蓄养大众。

【原文】
初六:师出以律①,否臧②,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译文】
初六:整军出战全凭纪律,不遵守纪律就会有凶险。
《象辞》说:整军出战全凭纪律,失去纪律的约束就会带来凶险。
【注释】
①师,师旅,军队。律,纪律。②否,汉帛书《周易》作“不”。臧,高亨说:“臧,读为遵。”否臧,犹言
不遵守纪律。

【原文】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①。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②。王三锡命,怀万邦也③。
【译文】
九二: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没有灾难。君王三次颁命嘉奖。
《象辞》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君王三次颁命嘉奖,因为主帅能怀徕万国。
【注释】
①锡,借为赐。赐命,即颁命嘉奖。②承,接受。天宠,上天的眷爱保佑。③怀,《尔雅?释言》:“怀,来也。”即怀柔招来。邦,国。

【原文】
六三:师或舆尸①,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译文】
六三:军队出征,有人载尸而归,这是凶险之兆。
《象辞》说:军队出征,有人载尸而归,这是前方吃了败仗。
【注释】
①舆,车辆。这里用动词,意车载。


【原文】
六四:师左次①,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六四: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
《象辞》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军队驻扎或左或右,唯视地理环境、敌我形势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注释】
①次,驻扎。《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次,犹言较长时间内将军队驻扎在左边。

【原文】
六五:田有禽①,利执言②,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③。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译文】
六五:打猎时获得猎物,作战中捕获俘虏,没有灾祸。长子指挥军队,次子战败阵亡,这是凶险的贞兆。
《象辞》说:以长子指挥军队,这是依正道行事。次子战败阵亡,这是因为差遣不当。
【注释】
①田,通畋,打猎。禽,鸟兽总名。②言,闻一多谓当读为讯。执言,犹执讯,即执俘。③中,正道。以中行,犹依循正道行事。此以六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五居上卦中位。像人行中正之道。

【原文】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①。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文】
上六:国君颁发命令,有人被封为诸侯,享有封国,有人被封为大夫,享有采邑。但是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
《象辞》说:国君颁发封赏功臣的命令,这是论功行赏。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因为小人必定覆国乱邦。
【注释】
大君,国君。国,这里与邑同义。开国,犹言封邑,即分封诸侯,便有封邑。家,卿大夫采邑。承家,即分封大夫,便有采邑。


水地第八

【原文】 比①:吉。原筮②,元永贞③。不宁方来④,后夫凶⑤。
【译文】 比卦:吉利。同时再卜筮,仍然大吉大利。卜问长时期的吉凶,也没有灾祸。不愿臣服的邦国来朝,迟迟不来者有难。
【注释】 比,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捌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坤,坤为地。水附大地,地纳江海,这是互柑依赖亲密之象,所以卦名比。《说文》:“比,密也。”②原筮,一称并筮,即同时再占。《广雅?释言》:“原,再也。”古时占卜之法,有三人同占者,则取决于多数。《书?洪范》:“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③元下当有亨字。《左传》昭公七年即引作“元亨”。元(亨)永贞,皆贞兆辞。④方,邦国。不宁方,犹言不愿臣服的邦国。⑤后夫,这里指迟迟不来的诸侯。

【原文】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也。”以刚中也①。“不宁方来”,上下应也②。“后夫凶”,其道穷。
【译文】 《彖辞》说:比卦吉利。比,意思是辅佐,下属顺从上司。“再次卜筮,大吉大利,卜问长时期的吉凶,没有灾祸。”因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像君王有中正之德。“反侧不安的诸侯来朝”,因为众阴爻围绕一阳爻,象征众诸侯拥赞王朝。“迟迟不来者有难”,因为形势十分被动。
【注释】 ①以刚中也,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为阳爻,为刚,居上卦中位,所以说刚中。②上下应也,此以全卦之象为据,本卦九五阳居最尊之位,其余五阴爻围绕于它,所以说群阴应刚,上下相应。

【原文】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文】 《象辞》说:下卦为坤,上卦为坎,坤为地,坎为水,像地上有水,这是比卦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水附大地,地纳江河之象,封建万国,亲近诸侯。
【原文】
初六:有孚,比之①,无咎。有孚,盈缶②。终来有它③,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
【译文】
初六;捕获俘虏,安抚他们,没有灾难。捕获俘虏,满盆满罐的酒饭招待他们。虽然可能有意外之患,但最后是吉利的。
《象辞》说:筮遇初六之爻,虽有意外之患,但最后是吉利的。
【注释】
①孚,古俘字。比,亲近,安抚。②缶,瓦盆、瓦罐之类。盈缶,这是装满酒给俘虏吃。③来,当作未。于省吾说:“来,疑未字之讹。古文,来未二字形近。终未有它,故言吉也。”它,意外,变故。

【原文】
六二:比之自内①,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文】
六二:内部和睦团结,卜闻得吉兆。
《象辞》说:内部和睦团结,就不会失掉民心。
【注释】
①比,团结。比之自内,内部团结统一。

【原文】
六三:比之匪人①。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译文】
六三:跟败类狼狈为奸。
《象辞》说:跟败类狼狈为奸,不是很可悲吗?
【注释】
①比,阿比?指狼狈为奸。匪人,不正派的人,即败类。

【原文】
六四:外比之①,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译文】
六四:跟外邦联盟亲善,卜问得吉兆。
《象辞》说:外部亲附于贤明的国君,像臣下服从君上。
【注释】
①外,外部,指邻国,邻邑等。

【原文】
九五:显比①。王用三驱,失前禽②,邑人不诫③,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④。邑人不诫,上使中也⑤。
【译文】
九五:普遍的和洽。君王采用三面包围的方法狩猎,网开一面,有意放走逃奔的野兽。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筮遇此爻吉利。
《象辞》说:普遍的和洽是吉利的,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放走向前奔逃的,猎取迎面奔窜的,这就是“失前禽"的缘故。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因为君王平时行事端正。
【注释】
①显,外表,这里意为广泛,普遍。②“王用”二句,君王命卫队从左右后三方将野兽驱赶集中,只留下前
面一条路,让野兽奔逃。③邑人,这里指猎区的老百姓。诫,借为骇。俞樾《群经平议》引《周礼》,“鼓皆诫。”《释文》:“诫,本作骇。”④“舍逆”二句,舍,放弃。取,猎取。逆,背向。顺,面向。君主狩猎,舍弃转身逃窜的,捕杀迎面奔窜的,所以放走那些朝缺围方向奔跑的野兽。⑤上,君上。使,役使,差遣。中,正当、合理。

【原文】
上六:比之无首①,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注释】
①比之无首,互相阿比,但勾心斗角,谁也不服谁。
【译文】
上六:小人朋比为奸,勾心斗角,无法形成一个团结的中心,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象辞》说:小人朋比为奸,勾心斗角,无法形成—个团结的中心。当然没有好下场。


风天小畜第九

【原文】 小畜①: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②。
【注释】 ①小畜,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巽上)。本卦下卦为乾,乾为天;上卦为巽,巽为风。有和风满天,风调雨顺之象,所以卦名为小畜。畜,《说文》重文作*,从田从兹。兹,益也。又解为“草木多益也”。可知畜为谷物滋生,草木茂盛之意。②卦辞以云气积聚,雨水未悻比喻所占之事正在酝酿当中。
【译文】 小畜卦:吉利。在西郊一带浓云密布,但雨没有下来。
【原文】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①,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②。“密云不雨”,尚往也③。“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注释】 ①“柔得位”句,此以六四爻象、爻位为据。六四阴爻为柔而居阴位,是为柔得位。本卦其余五爻为阳爻,为刚,围绕六四,所以说上下应之。②。“健而巽”三句。此以全卦卦象为据。九二阳爻为刚,居下卦中位,九五阳爻为刚,亦居上卦中位,所以说“刚中”。③尚,读为止。尚往,犹言上行、上升。
【译文】 《彖辞》说:《小畜》,六四之爻居阴位,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这是《小畜》的卦象。下卦为乾,乾表示刚健,上为巽,巽表示谦逊。九二、九五居下卦、上卦中位。像君子有刚健、谦逊、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前途亨通。“云气密布而终不下雨”,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密布于西郊上空”,说明雨水尚停蓄未降。
【原文】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①。
【注释】 ①懿,《集解》引虞翻曰:“懿,美也。”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乾,乾为天,和风拂地,草木低昂,勃勃滋生,这是小畜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催发万物的和风,自励风范,推行德教。
【原文】
初九:复自道①,何其咎?吉。
《象》曰:复其道,其义吉也。
【译文】
初九:由原路返回,有什么灾祸?吉利。
《象辞》说:由原路返回,其含义是吉利。
【注释】
①复,回归。


【原文】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①,亦不自失也。
【译文】
九二:牵引着返回,吉利。
《象辞》说:牵引着返回,吉利,因为九二之爻处于下卦中位,像人操行中正,自然不会有错失。
【注译】
①在中,此以九二爻位为据。九二居下卦中位,是得位处中。

【原文】
九三:舆说辐①。夫妻反目②。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③。
【译文】
九三:车子坏了一个轮子。夫妻互相口角。
《象辞》说:夫妻口角,说明不能治理家庭。
【注释】
①舆,车辆。说,同脱。辐,车轮上连接车辋与车毂的直条,这里指车轮。②夫妻反目,犹言夫妻口角。③正,用如动词,使之端正。室,家庭。

【原文】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①,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生合志也②。
【注释】
①孚,古俘字。血,借为恤,忧患。惕,警惕。血(恤)去惕出,犹言忧患虽去,但戒惧不除。②上,读为尚,尚且。合,统一。志,思想,意志。
【译文】
六四:捕获了俘虏,战争危险暂时消除了,但仍须保持警惕,才能没有灾难。
《象辞》说:捕获了俘虏,保持着警惕,说明尚能统一意志。
【原文】
九五:有孚挛如①,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译文】
九五:捕获俘虏,串连搁缚,这些对物与邻邑同享。
《象辞》说:捕获俘虏,串连捆缚,财物与邻邑同享,并非一人独享。
【注释】
①孚,古俘字。挛,拘系,捆绑。如,形容词词尾。挛如,拘系相联的样子。

【原文】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①。妇贞厉。月几望②,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③。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译文】
上九:久雨新停,还赶得上栽种作物。妇女占得此爻则凶险。夏历某月十四日君子离家出行也有危险。
《象辞》说:久雨新停,未误农时,当能丰登满载。君子离家出行有凶险,因为对充满危险的旅途缺乏了解。
【注释】
①处,停止。德,借为得。载,借为栽。②月望,夏历每月十五日。几,接近。月几望,犹言夏历每月的十四
日。③《象辞》释“德”为得,能够。释“载”如字,即运载。


天泽第十

【原文】 (履)①。履虎尾,不咥人②,亨。
【译文】 (履卦):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吉利。
【注释】 ①履字当重,原经文无,据补。履,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君民有别,这是封建社会礼节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阶级强制人民要履行的社会原则,所以卦名为履。履,《说文》:“足所依也。”即鞋,名词,这里用如动词,意践履。②咥(dié碟),噬,俗语说咬。

【原文】 《彖》曰:履,柔履刚也①。说而应乎乾②,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③,光明也。
【译文】 《彖辞》说:履,意为六三之爻居予九二之上,是为柔履刚。兑处乾下,意义是以和悦的态度对待强暴之人,所以卦辞说。“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亨通”,因为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像其人有刚健中正之德。卦象还显示:上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乾卦中位,即天位,像君王品德正大,因而身居帝王之位而心安理得,自然前途光明。
【注释】 ①柔履刚也,此以六三爻像、爻位为据。六三阴爻,为柔,处于九二,初九阳爻之上,所以说柔履刚。②“说而”旬,此以上下卦象为据。下卦为兑,兑义谦逊,喻软弱无势之人;上卦为乾,乾义刚键,喻指强暴有势力的人。兑处乾下,喻指弱者以和悦的态度应和强暴之人。③疚,《释文》引马云:“疚,病也。”此处当指心病,即愧疚。或说疚,灾害,译文不取。

【原文】 《象》: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这是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分别上下尊卑,使人民循规蹈矩,安份守纪。
【原文】
初九:素履往①,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
初九: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没有灾害。
《象辞》说: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是说能独行其志愿。
【注释】
①素,白色无文采。履,用于名词,犹言行为。素履,行为纯洁。往,进入(社会)。

【原文】
九二:履道坦坦①,幽人贞吉②。
《象》曰:幽人贞吉③,中不自乱也。
【译文】
九二:行道之人,胸怀坦荡;隐居之人,长逢吉兆。
《象辞》说:隐居之人洁身守正,因为他们秉性中正,不被世俗所惑。
【注释】
①履道,履行道义。②幽人,这里指隐居不仕者。③《象辞》释“贞”为正,与经意有别。

【原文】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①,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②。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③。武人为于大君,志刚
也。
【译文】
六三:瞎了眼睛却要看物,跛了脚却要行走,这是勉为其难,犹如踩着虎尾巴,终将为虎所伤。这是凶险之事。武人纂夺国政,同样是凶险之事。
《象辞》说:瞎了眼睛却要看物,其视力不足以辨物。跛了脚却要行走,其脚力不足以行路。老虎之所以伤人,因为六三阴爻而居于阳位,所处不当。武人纂夺国政,这是僭越犯上,以六三之位而行九五之志,必遭祸殃。
【注释】
①眇(miǎo秒),目盲。能,读为而。《集解》本作而?转折连词,犹却。②大君,国君。武人为子大君,犹吉武人纂政称君。③位不当也,此以六三爻象、爻位为据,六三,阴爻而居阳位(第三爻为阳位)是所处不当。

【原文】
九四:履虎尾,愬愬①,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译文】
九四:踩着虎尾巴,但能遇险知惧,最后仍吉利。
《象辞》说:恐惧警惕,终归于吉,说明虽历磨难,但志愿得行。
【注释】
①愬愬(sù诉),恐惧的样子。

【原文】
九五:夬履①,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译文】
九五: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
《象辞》说: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但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正当其位。因而虽险不凶。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夬(guai怪)是快的本字。从夬得声的字,如决等字,大都含有快速的意思。

【原文】
上九:视履①,考祥其旋②。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③,大有庆也。
【注释】 ’ 。
①视。察看,审慎。履,行为。视履,犹言行为申慎。②考祥,古本作考详。郑玄说:“详,周密也,考详,考察周密也。”其,犹而。旋,犹反复。③元吉在上,此以上九之爻位为据。上九居一卦之首,像人身居高位,登高招远,意得志行。
【译文】
上九:行为审慎,遇事周密面反复地考虑,大吉。
《象辞》说:大吉大利,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首。预兆其人将有重大喜庆之事。
[ 此贴被qianwen在2009-01-04 15: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6 条评分 派派币 +10
山里木兮木

ZxID:17175442


派派真的前后院合并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6-04-18 0
。。。
kuangxuemantian

ZxID:13032590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5-07-10 0
楼楼真乃大神也~~~
┍佐手_

ZxID:21546856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5-07-10 0
楼主辛苦啊
枯花祭0

ZxID:18398001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2-06-14 0
连周易都这样、怪不得奇门遁甲失传了~~~~
靓雨无泪

ZxID:1450075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2-06-13 0
内容好多,科普了
依依恋蝴蝶

ZxID:1817612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2-06-12 0
曾经看过《易经》,实在太难多了,非常人所能理解的~
a285152

ZxID:1421482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2-06-10 0
这个怎么能木有PDF版本呢。
君韵96

ZxID:17653358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2-05-30 0
易经博大精深啊~值得抽时间好好品读耽美小说文章里描述的,人体艺术摄影言情小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收获~
Ж习惯自己Ж

ZxID:12147983

等级: 小有名气
放假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2-02-13 0
厉害……眼晕,回帖了再看
唐莞月

ZxID:17603507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2-02-12 0
易经 这玩意太难搞懂了
hahihuhehoha

ZxID:14457608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2-02-11 0
很难懂的东西~楼主很厉害哦!
xiaoyudazhi

ZxID:17563608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2-02-10 0
我最爱啊。就是总也学不透
云鬓花影

ZxID:11562913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2-02-07 0
不是尔等所能理解
xiaoyudazhi

ZxID:17563608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2-02-07 0
易经我最爱
kk7796906

ZxID:14306090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11-13 0
很深奥的
婳溪

ZxID:13867232


等级: 派派贵宾
老友重逢,人生一乐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09-23 0
很详细的素材~!谢谢分享~~~  
fflpxc

ZxID:13999406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09-22 0
收藏了。。。。易经好强大。。。。。
windsava

ZxID:4713251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5-01 0
太高深了
Ж习惯自己Ж

ZxID:12147983

等级: 小有名气
放假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1-25 0
其实个人一直觉得既济和未济两个卦特别有意思,既济中阴爻和阳爻都在其各自比较该在的位置(请原谅我的肤浅,1,3,5,放阳爻,2,4,6,放阴爻),而且水(坎卦,水性趋下)上火(离卦,火性炎上)下则阴阳可以相交,应该是暗示了一种完满,但是未济却刚好相反,可是64卦却以未济做了结束,大概这也是周易特别的地方,它以一个结束昭示了另一个开始……
(我就是这么浅薄,说错了的话,别pai我,逃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