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溪泉,湖池,瀑布,江河”的写作。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047 回复:13

[写作经验] 关于“溪泉,湖池,瀑布,江河”的写作。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燕歌既远。

ZxID:1509727


等级: 内阁元老
  掐死你这个小纤腰!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6 0
关于“溪泉,湖池,瀑布,江河”的写作。
[backcolor=#ffffcc][table=7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4288] [/align]
[align=center][b][color=#66cc00][size=4]溪泉篇[/size][/color][/b][/align][align=left]
●[color=#66cc00]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color]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杪(miǎo):树梢。诗句描写山上雨后从树丛间喷出了百道飞泉的奇观。诗中采用了“高远”取景法,从一个适当的高度,透过近处低处的繁树茂林,看到远处高处的巅崖悬泉,将二者“叠合”在一个平面上,造成了一种新鲜奇特之感。 [/align]

●[color=#66cc00]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color]
唐·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不让一条溪水奔流,把溪水拦在山间日夜喧闹;待它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溪流已变成堂堂的大水直奔山村。写溪水到底是拦不住的,可比喻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


●[color=#66cc00]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color]唐·杜甫《佳人》两句的寓意众说纷纭。按诗意是比喻“佳人”贞洁自守的节操。


●[color=#66cc00]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color]
唐·储光羲《咏山泉》恬(tián)淡:安静清淡。以山间的清泉比喻自己的安闲自得。


●[color=#66cc00]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color]唐·湘驿女子《题玉泉溪》红树:枫叶秋天变红,故称。弹夜弦:比喻溪水潺流之优美音响。


●[color=#66cc00]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color]
唐·杜甫《绝句六首》江水流动,月移石影;山溪空寂,云雾傍花。活画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color=#66cc00]积之涓涓,泄之浩浩。[/color]
宋·王安石《风俗》积;蓄。涓涓:形容水流的细长。泄:排泄。言简意赅,积小泄大,说明累积难而消耗易,对人们治国、理财、治学甚有启迪。


●[color=#66cc00]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color]
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舞雩(yú)风:和畅的春风,指作者理想中的境界。这是作者被贬在海南时所作诗句,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


●[color=#66cc00]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color]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细流:指泉眼爱惜泉水,不愿多流一点。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诗句清新活泼,自然灵巧,是“诚斋体”的典型代表作。


●[color=#66cc00]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color]宋·张耒《屋东》通:通透袭人之意。朝晴:拂晓天晴。


●[color=#66cc00]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color]宋·辛弃疾《生查子·游雨岩》描绘沿溪行走时的倒影,体物入微,富于奇思妙想。


●[color=#66cc00]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color]
清·查慎行《玉泉山》红墙:指富贵之地。褒颂清泉,宁愿奔向江湖,也不为红墙拘禁,有言外之意。

●[color=#66cc00]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color]
清·赵愈《溪声》忙底事:到底忙些什么事。借笑溪声来嘲讽世俗--喜好喧闹而不懂得享受山中的幽静。

[align=left]
●[color=#66cc00]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color]
清·郑燮《访青崖和尚》写秋水的妙句,妙在“带月连星”,实在棋高一着。 [/align]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4289] [/align][align=center]
[b][color=#669900][size=4]湖池篇[/size][/color][/b]

[/align][align=left]
●[color=#66990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color]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缥(piǎo):青白色。写水清的佳句,以实写虚,以鱼见水。 [/align][align=left]

●[color=#669900]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color]唐·王维《送邢桂州》白:形容黄昏时白茫茫的水面。天地:指水天相连。写洞庭晚景,气象壮阔,色彩明丽。


●[color=#66990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color]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涵虚:包容着天空的虚影。太清:天空。八月的湖水涨得跟湖岸相平,包容着天空的倒影,天水合一混而难辨。境界阔大,造语自然。


●[color=#669900]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color]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湖:指洞庭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君山:在洞庭湖中。以镜写湖,形象生动。“淡扫”二字更为传神。


●[color=#669900]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color]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涛白:水翻白浪。


●[color=#669900]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color]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彻底:形容湖的清澈。


●[color=#669900]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olor]唐·杜甫《登岳阳楼》坼(chè):裂开。乾坤:天地,此指天空。洞庭湖划开了东面的吴国和南面的楚国,天空就象飘浮在湖面一般,极状洞庭湖的辽阔和气势。它包举宇宙,吞吐日月,较孟浩然“气蒸云梦泽”两句更加雄浑。作者以广阔胸怀写洞庭之境,不只以个人漂泊孤独为念,而视孟浩然之临洞庭只想到个人的出处,思想境界大不相同。


●[color=#669900]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上下。[/color]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涵泳:包含于湖中。俯仰:上下而望。迷:分辨不清。上下:天空、湖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景色。


●[color=#669900]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color]
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生:形容明月倒映湖面的状态。熔金:熔化了黄金,比喻金色的月光。


●[color=#66990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color]唐·刘禹锡《望洞庭》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青螺:比喻碧绿的君山。把洞庭山水写成一件精美的盆景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color=#669900]驾浪沉西月,吞空接曙河。[/color]
唐·元稹《洞庭湖》曙河:拂晓时的星河。掀起的巨浪沉没了西下的月亮,宽阔的湖面象要把黎明的星空吞下。


●[color=#669900]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color]唐·杜牧《盆池》前两句写盆池的天造地设,“凿”、“偷”二字甚为传神;后两句写池水的倒影,“生”、“落”二字至为形象。


●[color=#669900]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color]
唐·雍陶《题君山》水仙:传说中住在君山的女神。一螺青黛:黛色螺髻。黛,黑色。描写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


●[color=#669900]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color]唐·陈羽《春日客舍晴原野望》春日雨水多,池塘水满凝碧,水气蒸发,烟水迷蒙。


●[color=#669900]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color]宋·欧阳修《采桑子》却:反。空水:天空倒映水中。澄鲜:清新。作者描写泛舟游颍州西湖时领略到的云水澄鲜而留连忘返的奇景妙趣。


●[color=#66990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olor]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今杭州西湖。西子:西施,春秋时的越国美女。总相宜:都很合适。把西湖比西子,以西湖之晴波潋滟,比西子之浓抹,以西湖之山雨空蒙比西子之淡妆,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功力。他从西湖之美想到西子之美,读者则因西子的形象而勾起了对西湖的想象。故后人称西湖为西子湖。南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


●[color=#669900]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olor]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衔:含。远山:洞庭湖中的君山。浩浩汤汤(shāng):水势盛大的样子。汤,即荡。横:宽阔。际涯:边际。这是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color=#66990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olor]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望湖楼:在今杭州西湖的昭庆寺前。诗的前两句描写急风骤雨的袭击,这两句写卷地而来为的大风忽然吹散乌云,西湖水面有如湛蓝的天空。极状夏日的忽雨忽晴,令人叹为观止。


●[color=#669900]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color]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当:正对着的意思。银山:湖面水波。青山:君山。这是在岳阳楼上看君山的情景,慨叹未能从正面欣赏水光山色。下句虽是虚写,但描绘得异常壮观。


●[color=#669900]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color]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鉴:镜,这里比喻湖面的明净。琼田:形容湖面又象美玉般的万顷良田。着:浮着。素:洁白、皎洁。明河:银河。表里:里里外外,指长空、湖水。描写在洞庭湖泛舟时秋月皎洁,空水澄澈的境界,烘托词人落职后高洁的志趣,表达他豁达的胸怀。


●[color=#669900]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皱还休。[/color]
宋·范成大《眼儿媚》用春塘水的微波荡漾,笔触细致地描写春天的慵倦神情。


●[color=#669900]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color]
宋·刘攽《雨后池上》平:指水涨与地面平。淡:轻。檐楹:指塘边房屋的瓦檐、楹柱。


●[color=#669900]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color]
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死水:不流动的水。诗句含意颇深:“死水”无浪之静是暂时的,关键是有春风吹拂之动。


●[color=#669900]水边杨柳绿丝垂,倒影奇峰坠。
[/color]元·王恽《越调平湖乐》垂:形容杨柳的细长。坠:通过倒影形容山峰的高峻。写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color=#669900]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color]
明·洪自诚《菜根谭》如果真正领会出万物中所包含的风情真趣,那么五湖四海的景色都全收入心中。


●[color=#669900]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color]
清·洪升《己卯春日湖上》一勺水:形容西湖之小,这是与大自然相比而言。阅尽古来人:指阅尽人间的悲欢和盛衰。


●[color=#669900]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color]
清·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后一句写青天明月倒映湖面,却用“倒转青天”来形容。用语新颖奇险,扫尽陈套。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4290] [/align]
[align=center][b][color=#666600][size=4]瀑布篇[/size][/color][/b][/align]
●[color=#666600]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color]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画障:贴画的屏风。悬溜:悬流的瀑布。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color=#66660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olor]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九天:天的极高处。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color=#666600]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color]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color=#666600]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color]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壑:土沟。奇诡:奇妙怪异。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color=#666600]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color]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昏晓:黄昏、拂晓。练:白绸。环佩:身上饰玉。筑(zhù):弦乐器。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color=#666600]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color]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color=#666600]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color]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color=#666600]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color]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练:白色丝物。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color=#666600]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color]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align=center][b][attachment=11324291][/b] [/align]
[align=center][b][color=#663300][size=4]江河篇[/size][/color][/b][/align]

●[color=#663300]谁谓河广?一苇杭之。[/color]
《诗经·卫风·河广》苇:如芦苇那么小的扁舟。杭:即“航”。谁说黄河宽?一叶扁舟就能渡过。


●[color=#663300]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沚[/color]
《诗经·邶风·谷风》泾(jīng):泾水,发源于宁夏六盘山。渭:渭水,发源于甘肃乌鼠山,与泾水合流后注入黄河。湜湜(zhí):水清的样子。沚沚(zhǐ):止。泾与渭相比时才显得浑浊,它不流的时候也是清的。作者以泾水作自比,以渭水比新人。自己并不丑,只是与新人相比,才显得不美,成语“泾渭分明”源出于此。


●[color=#66330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olor]
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湍:急流。甚:很象。奔:指奔驰的马。


●[color=#663300]波流将月去,潮水共星来。[/color]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将:带。描写“波流月,潮带星”的景象,波光闪烁,星月交辉,形象生动,用词精警。


●[color=#66330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olor]唐·王之涣《出塞》孤城: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是古代从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重关。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八尺或七尺。写黄河水流的高远,玉门关地势的险要。


●[color=#66330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color]唐·王维《汉江临眺》江:指汉江。天地外:形容江流之漫长。有无:若有若无、时隐时现。诗句景色朦胧,掩映动荡,想象丰富,充满浪漫色彩。


●[color=#663300]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color]
唐·李白《赠裴十四》落天:夸张手法形容黄河从高原山岳向平原低处的流向。写:泻。以大海喻胸怀,贴切形象。


●[color=#66330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olor]唐·李白《将进酒》天上:形容黄河之高,因它发源于高峻的昆仑山脉。描写黄河源远流长,水势雄壮,奔腾而下,直泻大海,一去不回,寄寓作者对岁月如流,年华不复返的感慨。


●[color=#663300]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color]
唐·李白《公无渡河》昆仑:指昆仑山,东段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发源地。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传说夏禹治水至此。写黄河冲决昆仑,咆哮而下,直奔龙门,显示它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声势。


●[color=#663300]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olor]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触:碰、击。盘涡:旋涡。毂(gǔ):车轮的轴。秦地:华山一带,古为秦国之地。雷:雷鸣。诗人极写黄河奔腾万里的声势。


●[color=#663300]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color]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九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亦称九派。雪山:形容波涛如雪似山。这是诗人俯瞰长江所看到的壮观景色。


●[color=#66330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olor]
唐·杜甫《登高》这是诗人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时写下的千古绝唱。仰视则闻高山落叶的萧萧之声,俯瞰则见长江骇浪的滔滔之势,而叶落无边,江流不尽,更显得秋风的劲厉,秋色的苍茫,秋声的肃杀,扩大了画面,增强了气势。作者悲秋的情调,显然如见。


●[color=#663300]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color]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怎么得到。并(bīng)州:古九州之一,传说所产剪刀著名。翦:剪。晋代索靖观顾恺之绘画,长叹一声:“恨不带并州剪刀来,把松江半幅白练剪而归去。”诗人以此赞美王宰的画,典故随手拈来,形象贴切,又毫无痕迹。


●[color=#663300]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color]唐·韩愈《进学解》障:阻挡。回:挽。既:已经。倒:倾泻。愿意是作者借别人的话肯定他自己,好象阻拦百川使它向东流,挽回已倒下去的巨浪一样。两句境界博大,气势磅礴。后人每用来形容扭转乾坤的巨大气魄。


●[color=#663300]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color] 唐·白居易《长相思》汴(biàn):水:曾改道,流经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泗水:由山东流入淮河,上游四源并流,故名。瓜洲:城名,在运河与长江汇合处,当时很繁盛。诗句描写妇人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思绪交织。


●[color=#663300]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color]
唐·白居易《天津桥》眉月:指阴历初三、初四。新月弯曲如眉,故称。神女浦:地名。脸波:眼波。窈娘堤:堤岸名。以人的形象比喻景物,独出心裁,惟妙惟肖。


●[color=#663300]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color]
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泮上》幢(chuáng):仪仗用的一种旗帜。练:白绢。俯视深潭,太阳象巨大的赤旗铺在潭底;仰望高空,天面象长长的白练飘在峡顶。


●[color=#66330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color]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郊野渡口。野渡晚雨后所见,流露出诗人任其自然,不进不退的处世哲学,与他“扁舟不系与心同”的心境是一样的。


●[color=#663300]河源怒触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color]
唐·温庭筠《塞寒行》河源:黄河源头。怒触:黄河咆哮的景象。朔:北方。


●[color=#663300]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color]
唐·杜牧《汉江》染衣:形容江水之色映照衣裳。前两句写江面美色,后两句叹息自己在宦途中奔波消磨,看到悠闲的渔翁,更有无限感慨。意境含蓄委婉。


●[color=#663300]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color]
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州》吼:形容惊涛骇浪的声音。巫峡:西起四川巫山县,经湖北巴东县,绵延四十公里,由长江横切巫山而成。烧:形容红色云彩的灿烂。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


●[color=#663300]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color]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人不见:指技艺超绝的湘水女神奏完曲子后随风而去。数峰青:指女神离去后只见江边几座碧绿的山峰。一曲既终,伊人不见,余音仿佛还在江水之上和峰峦之间荡漾。这样描写,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交融,情景历历,意与境和谐统一,余味不尽。


●[color=#663300]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color]五代·张松龄《渔父》白鸟:鹭。下长川:指鸟沿着江流飞翔。潇湘: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江。烟:烟雾笼罩。


●[color=#663300]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color]宋·李觏(gòu):《忆钱塘江》好是:最美的是。涵:容。返照:指江水反映夕阳,满江通红。水仙:水中女神。此与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都极写水上残阳之红,各擅其妙。


●[color=#663300]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color]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练:白色绸子。簇:攒聚。征帆去棹:船只来来往往。背:形容迎风招展。矗:竖起。云淡:形容五彩的船只象笼罩在淡淡的云气里。星河:比喻长江。鹭起:南京西南面的长江上有个白鹭洲,白鹭飞舞。画图难足:画也画不出那么好。描写金陵一带的长江晚秋景色,极为精采。


●[color=#663300]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color]
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垒嶂图》稍:正。度:过。乔木:指树林。一叶:比喻小舟的轻快。江吞天:指天色倒影在江上,水天一色。这是首题画诗,虚实远近处理得很好。


●[color=#663300]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color]
宋·苏轼《百步洪》鹰隼(sǔn):鹰类的统称。落:降落猎物。注:冲的姿态。柱:琴瑟之柱。用兔、鹰、马、弦、箭、电珠七种疾驰的事物连喻洪水冲泻,如明珠一串,把百步洪的态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color=#663300]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color]宋·苏轼《有美堂暴雨》潋滟(liàn yàn):水势浩大的样子。尊:即“樽”,盛酒的器具。羯鼓:用羊皮做的鼓。江水暴涨波光闪动象斟满美酒,雨声急促象千支木杖擂羯鼓。


●[color=#66330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olor]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指长江。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以长江比喻时代洪流,既带走千古岁月,也带走千古风流人物。“淘尽”二字,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color=#66330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olor]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穿空:一作“崩云”。拍:一作“裂”。极状赤壁的长江天险的景色。“乱石”为仰视的高峭石壁,写造型;“惊涛”为俯视的奇险江岸,写声音;“堆雪”为远望的汹涌波涛,写色彩。词句借乱石惊涛之景,抒豪放之情,衬托千古英雄人物的业绩。


●[color=#663300]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color]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郴江:在今湖南省南部,于郴州城东,流主湘江。幸自:本自。潇湘:即潇水、湘水,合流后称湘江。郴江原自绕郴山而流,为什么不甘寂寞而向北流下潇湘去?暗示我今日被贬南方,无法北归触景伤怀,其何以堪!作者把无法排遣的愁苦渲泄到山水之中了。


●[color=#66330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olor]宋·柳永《八声甘州》是处:到处。苒苒:即冉冉,逐渐推移的样子。在秋风秋雨中,一切红的绿的都已黯然失色,大自然把美好的景物一步步推向消亡;只有滔滔长江水,静悄悄地向东流去。写天地的无情,大江的永恒。


●[color=#663300]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color]
宋·赵挕洞卧峡紫芘罾掣蟆放罾掣螅涸谏蕉罾诚乇钡ぱ律缴希铝俸0丁:荩喊荨0俅ㄈ牒#斓刂笪匏话辉缤沓闭牵K《矗辰缱忱
[ 此贴被燕歌既远。在2010-01-17 19:2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hellen258

ZxID:1036476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7 0
真是受教了 谢谢楼上的无私奉献
渃汐

ZxID:10064519

等级: 才华横溢
不要把你所谓的调调强加在我的身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7 0
好全啊
微博:http://weibo.com/1893032631/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求关注!=-=我会回关注回评论!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17 0
已审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17 0
排版看着挺舒服、。
轻庭

ZxID:6542344


等级: 热心会员
即使人生难免做受的命运,也要保有女王的气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17 0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个很有意境!
纵然是七海连天也不会干涸枯竭,纵然是云荒万里也会分崩离析。
这世间的种种生离死别来了又去 ——有如潮汐。。。。。。
韩喜

ZxID:5846407

等级: 明星作家
书痴,天雷yy玛丽苏一概拒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1-22 0
很好
酱十一

ZxID:10415511

等级: 博览群书
男人的性感,需要由内到外的虐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1-28 0
好棒啊好棒~
echocao

ZxID:6751837

等级: 热心会员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1-19 0
谢谢楼主,万岁
D、调桃花

ZxID:12219833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8-10 0
正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东东呢,爱死楼主了
浮水之影

ZxID:10884918

等级: 博览群书
综漫文综漫文,你在就这么少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8-13 0
古人们的文采确实无法抵挡啊~~~
笨蛋香

ZxID:12811388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8-14 0
精彩
juncong1354

ZxID:20077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8-31 0
已阅,想必楼主花了很多心思了!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4-08-04 0
          
发帖 回复